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寓言故事,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学会连接生活、边读边思考的阅读策略。
3.通过相似故事对比,感受中外寓言故事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小的寓言故事中蕴含大道理。
教学过程:导入: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真的这么神奇吗?一、猜一猜相信你们已经读了不少寓言故事啦。
下面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看着这些图片,你能猜出它们对应的是哪个寓言故事吗?1.守株待兔2.南辕北辙3.陶罐和铁罐细心的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些寓言故事都是我们在第二单元刚刚学过的,太容易猜了,根本难不倒你们,对不对?下面难度加大咯。
4.狼和小羊5.乌鸦和狐狸(这是叼着肉的乌鸦,被狐狸的花言巧语骗了,这个故事叫——)6.农夫与蛇7.叶公好龙二、听一听1.《叶公好龙》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我邀请了荔园小学通新岭校区三4班的贺华妮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请大家认真听。
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怎样读寓言吗?课文32页给你们提供了小贴士:首先,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其次,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三、讲一讲1.学了这两个小贴士,那么,你们读懂《叶公好龙》这个故事的内容了吗?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来听荔园小学易天馨小朋友怎么说的吧。
嗯,易天馨同学从文中提炼了一些关键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了一遍,这样,故事的内容就清楚明了啦。
那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看看易天馨怎么说。
陈宇诺同学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呢。
我们听听。
2.读懂了内容,谈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大家能不能联系生活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呢?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叶公这样的人吗?能不能举个例子给大家说一说呢?易天馨有话说。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编写的。
通过本教案的引导,学生将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一、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本课文阅读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配备有多篇文章和生字词,倡导阅读、书写、或对读书的讨论。
主题分为“阅读的乐趣”、“动物世界”、“红色记忆”、“传统文化”、“人与自然”、“从身边小动物谈品德”、“描绘人生”、“自然景观”,内容多样,包含多种文学体裁。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学会把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要点和细节。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一)阅读1.《快乐读书吧》中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5分钟左右,每次阅读的篇目以两篇为宜。
2.阅读时,每一学生都应读两遍,第一遍为了了解含意,第二遍为了找出关键词和生字词。
3.针对每个单元设置不同的阅读方式,将学法由“讲解式”转向“学习式”:-“动手做”:运用纸芝士、手抄报、画画、刻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解答提出的问题。
-“阅读理解”的小游戏:教师设置游戏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讨论能力。
(二)生字词掌握1.要想掌握生字词,需要对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进行掌握。
因此,掌握生字时应采用区别方式思考,并将区别练习转化为真实的语境练习。
2.朗读生词时,首先应该独立朗读词语,然后听教师读,或听其他同学读,最后与同学一同朗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段学生需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本课设置时段与“世界读书日”相近。
结合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促进提升学生读课外书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读书带给我们的感受,激发读书兴趣。
从兴趣、能力、习得三方面设置问题并评价。
生动有趣的二小书屋楼梯挑战赛,创设了较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教学用书》编写说明中指出,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阅读任务。
因此教学开始时段,先引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能自主搜索信息。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
三年级要求语文课重视朗读的同时,要进行持续的默读练习,使学生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在默读的同时思考问题,为学生提升阅读品质、不断提高阅读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懂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多会概括主要内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故事精妙之处,除内容外,教师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也可进行观察。
人教出版社对应《快乐读书吧》设计的读物,市面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寓言故事丛书,大多配有优美的插图,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课外书中的资源。
本课将教育戏剧的形式,与故事相结合。
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剧,而是在表演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人物内心,体会故事表达的意思和道理。
从而解决本课重难点。
进入故事,是读懂故事很好的方法。
教科书用小贴士的形式明确了读寓言的方法。
此处以“人物联结卡”的形式,带领学生经验“从故事到道理,由道理到生活”的读寓言过程,再与教科书中的两个小贴士相联系,总结读寓言的方法。
《中国古代寓言》中的故事,均由相应的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这是它最大的特点。
在学生已熟读现代文的基础上,教师朗读原文,学生初步了解。
渗透引领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我们语文课应承担的责任和担当。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二)寓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学生从小一直接触的文学形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同?(出示课件15)
(1)学生小组合作并讨论相关问题。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1)
四、明确寓意,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对比了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后,请找一找:哪句话揭示了这首诗阐述的道理?(出示课件22)
教师板书: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
2.教师引导思考:根据课文揭示的道理想一想:池子与河流的观念,你赞同哪一个?生活中有池子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出示课件23)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结构梳理(出示课件24)
2.主题概括(出示课件25)
本课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的态度,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3.拓展延伸(出示课件26)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河水和河岸》
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9)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池子与河流的故事。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三、范文引路,化图为文
师过渡:怎样把丰富多彩的图画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文字呢?
1.例文引路。
出示课件15.16:
2.学生朗读习作例文,然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出示课件17:
学生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8:
四、写法指导
出示课件19:
五、课后作业
构思习作《放风筝》。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3.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论寓言,激发情感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学生代表讲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2.小结过渡: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读寓言故事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1.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中国古代寓言吧!(板书:中国古代寓言)2.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我们会读到许多既可笑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让我们来读读下面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
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镶着龙,住的房子也一样,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
这些龙张牙舞爪,回旋盘绕,好像在云雾里飞翔。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
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
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3.这则寓言的题目你知道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小组读文,讨论交流寓意。
这则寓言的题目是“叶公好龙”,告诉我们: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材分析(一)提前活动,做好准备《快乐读书吧》,既是好书推荐,更是阅读分享。
因此在本单元开始前,可以先对班级阅读寓言故事的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
让先阅读的学生做好阅读推荐和分享的准备,在同伴引领下带动全班的阅读。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阅读的小达人,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优质资源及家庭资源,带动班级整体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经典引领,融入生活不要只做整本书的笼统推荐,要打开书,呈现几个生动的故事真正吸引学生去读整本书。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运用“智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懂故事,更是读懂生活。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从《中国古代寓言》到其他国家的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拉.封丹寓言》,一共推荐了四本。
这些有趣的寓言故事很多都是展示了奇妙的动植物世界,充满趣味,蕴含丰富的道理。
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这也是开展亲子阅读的极好契机。
(三)读写结合,丰富实践本单元的寓言故事除了富有深刻的道理,同时有着生动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情节,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寓言故事这一特点,学到了一些品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因此,《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寓言故事及书籍应该充分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以生动的故事激发阅读期待,交给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
比如三上册学到的阅读预测,就是很的的阅读策略,边读边思,边读边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就能提高。
学情分析(一)找准阅读起点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因此,《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不是零起点,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交流平台的分享,已经完成来了一段时间的寓言故事的阅读。
此次交流更应该注重班级学生寓言故事的阅读现状,从读得更多,读有方法这些方面去引领学生进入新一阶段的寓言阅读。
(二)允许慢慢读每个班的阅读总是分层级的,一部分学生读得好,有方法,但总也有一部分同学起步慢,不爱读。
因此,在鼓励大部分学生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两端。
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

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
曹爱卫老师对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设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摘要:温儒敏教授曾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
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教材除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还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
“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
本文阐述了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设置的意义,详细解读了一二年级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四大教学建议,对一线老师解读栏目和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一、为什么要设置“快乐读书吧”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更是秉持这样的观点:“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们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可见,不管从专家到一线老师,都意识到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但以往各个版本教材里的阅读,都只有单篇课文的阅读,缺乏对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引领,以致很多家长、老师在具体操作时,把教室里的“读书”片面定位在“读教材”上。
我们知道,“教材”和“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材,即教科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学生读写的范本。
而书,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
陈先云先生在2016 年全国统编教材培训会上特别强调: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的课文由原来的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其增加的地方就在课外阅读上,具体说就在“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
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解决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问题,促进了儿童阅读进教材、进课程,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个板块组成。
导语通过充满神奇色彩的“魔袋”说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小贴士提出了读寓言的具体方法:“你读过吗”,通过精彩片段、经典插图的展示,激发了阅读兴趣,“相信你可以读的更多”向学生推荐了三本中外寓言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开启“快乐读书吧”前,老师们带领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还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此次“快乐读书吧”的学习,就是要在学习课文之后,继续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探寻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唤起学生对中外寓言故事的浓厚兴趣,养成课外持续阅读寓言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五次“快乐读书吧”的学习,对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体验,这是本次开展“快乐读书吧”的有利条件。
三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开始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但是学生阅读寓言的层次不一样,有的学生只了解已学的寓言故事,对中外寓言故事了解的不太多,这样会对共读、共享的小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这三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四、教学重点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这三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教学难点: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阅读导入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开展过“快乐读书吧”活动,进行了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和儿童故事的课外阅读活动,了解到如何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寓言故事,产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2.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1.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了这本书。
课时安排机动一、自由交流,激发情感1.播放寓言故事的动画片或插图激趣。
预设:教师播放动画片的精彩片段,如《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画蛇添足》等,或展示这些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猜是哪个故事。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过渡: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大家讲一讲吧!3.学生代表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后,教师小结过渡。
过渡: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老师看出来了,这些精彩的寓言故事不仅给你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还带来了明理的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快乐读书吧”——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去收获那些闪着智慧光芒的大道理。
4.出示课题:小故事大道理。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交流中国古代寓言。
1.出示关于中国古代寓言的图片。
中国古代寓言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它始终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寓言的一些方法。
过渡: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些寓言故事大多来自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既发人深省又可笑。
《叶公好龙》《截竿入城》《东郭先生和狼》《三人成虎》等寓言故事,都能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获得有益的启示。
同学们还记得该怎么阅读寓言故事吗?3.出示课本上的“阅读小贴士一”。
教师相机点拨,提示寓言的一些阅读方法。
·读懂故事内容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时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植物、动物等),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它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领会寓言寓意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上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
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有: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弄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我们只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清楚了,也就知道其寓意了。
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意。
4.出示教材精彩片段,师生集体赏读。
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
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镶着龙,住的房子也一样,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
这些龙张牙舞爪,回旋盘绕,好像在云雾里飞翔。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
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
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根据《新序·杂事》相关内容改写(1)你听过这则寓言故事吗?知道这是个什么成语吗?(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今河南叶县)。
好,喜欢。
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为什么说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启示我们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好作风。
)(4)学生讨论:生活中有没有像叶公一样的人?怎样才能避免成为叶公这样的人呢?5.出示课本上的阅读提示二。
教师相机点拨。
6.小组交流:中国古代寓言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寓言故事?给大家讲一讲,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示例:《画蛇添足》楚国一户人家赏给仆人们一壶酒。
因酒太少,仆人们决定谁画蛇画得又快又像,就把酒给他。
一个人转眼就把蛇画好了,可他看别人都没画好,就给蛇画起脚来。
这时,另一个人把蛇画好,夺过他手里的酒壶喝起酒来。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愚公移山》快九十岁的愚公家的大门正对着两座大山,出门做事很不方便,愚公于是召集全家老小移山。
一个叫智叟的老汉见愚公他们很辛苦,劝告愚公不要移山。
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无穷无尽,而山不会长出土石,他们一定会移走大山。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老人粘蝉》孔子到楚国去,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十分容易。
孔子问老人有什么好办法,老人说除了练手腕、练站功,思想也要专注。
孔子深以为然。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就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刻凤凰》鲁班在刻一只凤凰,凤凰还没刻好,前来围观的人取笑了一阵就走了。
等到凤凰刻好后,大家又聚拢来说各种赞美的话。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不要急着下结论。
7.推荐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体会故事寓意。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交流伊索寓言。
1.出示关于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想到了哪些故事?2.小组交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寓言故事。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出示单幅插图及故事《农夫与冻僵的蛇》,学生配乐朗读并交流启示。
有个农夫在冬天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他可怜它,拿来放在怀里。
蛇温暖过来,恢复了本性,咬它的恩人,把农夫害死了。
农夫将死的时候说道:“怜惜了邪恶东西,我真该死。
”启示: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小结:同情和怜悯,是人的善良本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对什么样的人和事给予同情和怜悯,却要讲究原则,因而人必须要有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智慧。
毫无原则地同情和怜悯,很可能会惹祸上身。
(2)出示单幅插图及故事名称《狐狸和葡萄》,学生观看动画,交流道理。
一个很热的夏天,一只狐狸又饿又渴。
他偷偷地跑进果园,走到葡萄架底下。
看见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倒挂着,他高兴极了,自言自语地说:“葡萄真好吃呢,又甜又解渴,我要吃一些。
”狐狸退后几步,用力一蹦,可是架子太高,他够不着。
他歇了一会儿,鼓足力量,再一蹦,还是够不着。
这样试了好几回,他知道吃不着葡萄了,就掀起鼻子,自言自语地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让馋嘴的麻雀去吃吧。
”启示: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小结: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总有一些新鲜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掘,然而很多人因为新事物的神秘就停滞不前,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人的一生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当别人都在学习新事物时,你不去学就会落后。
其实新事物没有什么好怕的,在你认识它之前不如先听听别人的看法,然后再亲自去实践。
4.简介伊索寓言及伊索。
过渡:这些故事均为伊索寓言。
谁来帮老师介绍介绍伊索寓言?(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出示课件)伊索寓言一般内容比较简单,但情节生动,寓意丰富而耐人寻味。
伊索寓言不仅读者众多,而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其中的许多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
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得罪当时的教会,被推下悬崖而死。
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
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另外还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士特拉妥。
5.小组交流:你还读过伊索寓言中的哪些故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形?6.推荐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体会故事寓意。
交流克雷洛夫寓言。
1.出示关于克雷洛夫寓言的多幅图片(《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猜猜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老师相机点拨,揭示寓意。
示例:《乌鸦和狐狸》已经向人们说过不知多少次,奉承拍马是卑鄙而且有害的。
可总是没有用处,奉承拍马的人,总会在我们心里钻到空子。
老天爷给乌鸦送来一小块乳酪。
乌鸦躲到一棵枞树上,安顿下来准备吃早餐,嘴上叼着乳酪,还在那里沉思默想。
不幸得很,这时候一只狐狸从旁边跑过。
狐狸闻到乳酪的香味,突然停了下来。
他瞅见乳酪,完全给吸引住了。
这个狡猾的骗子,卷动尾巴,踮起脚尖走近枞树,一眼不眨地盯着乌鸦,屏住呼吸,甜言蜜语、细声细气地说:“亲爱的乌鸦,你多么漂亮啊!瞧你的脖子多美,还有一对俊俏的眼睛!说起来,真像童话里的一样!多丰满的羽毛!多小巧的嘴!看来,一定会有天使一般的声音!唱吧,亲爱的,别害臊!啊,小妹妹,你生得这样漂亮,如果你唱歌又是内行,那你准是我们这儿的鸟中之王了!”乌鸦给夸赞得昏头昏脑,高兴得连气都透不过来。
她听了狐狸的恭维,提高嗓门呱的一声大叫。
乳酪掉落下来,狡猾的狐狸把它叼了就跑。
启示:那些动听的花言巧语往往能够让人失去警惕,从而受到欺骗。
我们要警惕花言巧语,看清说话人的真正目的,不要被其所迷惑。
狼和小羊大热天,一只小羊到河边去喝水。
真想不到,小羊竟遇上一场灾难,一只饿狼正在附近找食。
狼看到小羊,非常想把小羊抓来吃掉,可是,为了做得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狼就对小羊吆喝道:“你这个下流坯子,竟敢用你肮脏的嘴巴,搅浑我喝的水!你这样蛮不讲理,我要摘掉你的脑袋。
”“请狼大王允许我斗胆向你报告,我是在离大王百步的下游喝水,请你不要生气,我绝不会搅浑大王喝的水。
”“那倒是我在撒谎了?你这下流坯子!世上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蛮横无理的!”“哦,我想起来了,前年夏天吧,你还在这里得罪过我,朋友,这是我永远不会忘掉的!”“请原谅!我从娘胎出生还不到一年。
”小羊说。
“那准是你的哥哥。
”“我没有哥哥。
”“那一定是你的干亲或是亲家一伙,总而言之,是你们一家,你们自己,你们的牧人和你们的牧羊犬,你们个个都想来谋害我,一有机会,总想把我一口吞掉,他们欠下的这一笔债,今天我就来跟你清算。
”“哎呀,我有什么罪呢?”“住口!我已经听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