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6号线高架段的噪声控制方案(最终修改版)

合集下载

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控制分析

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控制分析

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控制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但是,相应的噪声问题也相继发生。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控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控制0.前言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因此,需要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产生的原因1.1车辆自身的原因轨道交通的列车组成极其复杂,而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多设备部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例如,压缩机、空调器、牵引电动机、齿轮箱等,当然,列车运行产生噪声的大小也有着一定的差别,主要与列车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1]。

1.2 轨道振动的原因轨道经过列车轮轨的相互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振动现象,如果是在列车通过高架桥的过程中,产生的轨道振动会将其传入到桥梁、桥墩以及地基,并向周围建筑物传播,从而引发周围建筑物产生噪声,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声音污染。

1.3 轮轨作用的原因列车在通过高架桥段的轨道时,会与轨道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和振动现象,这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影响这类噪声大小的主要有轨道顶面磨耗的均匀性、轨道的平顺性、列车经过轨道的速度和动力等因素[2]。

1.4 列车与空气之间摩擦的原因引起这方面噪声的主要原因是车体与空气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振动噪声,这与列车的运行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速度越快车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的振动频率就越大,噪声就越大,相反则越小,而且,这与列车的车身以及车体结构是否均匀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2.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噪声控制措施2.1车辆自身降低噪声的措施轨道交通高架桥地段产生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而要做的是尽量将噪声控制到最低分贝,降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首要做的是从列车自身进行改进,列车自身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受振动频率增大而产生的,要对列车上一些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降低列车运行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3]。

广州轨道交通六号线标准高架桥设计方案比选

广州轨道交通六号线标准高架桥设计方案比选

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2006年3月第3期MAR2006No.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浔峰岗~河沙西入洞口区间,自金沙洲浔峰岗站起,向东南向延伸,跨过广佛高速路后沿金沙洲路行进,到达沙贝村后跨过珠江,到达大坦沙北端,沿南北向规划道路行进,在河沙进入地下接地下隧道。

该区间主要采用高架结构形式,区间内设浔峰岗、横沙、沙贝共3个高架车站,沿线由起点至沙贝站附近为山前冲积平原,沙贝站过后,河沙及大坦沙一带为珠江江心洲堆积平原,东西两侧临近珠江水系。

1桥型方案拟定1.1主要设计技术标准桥梁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免维修年限为15年;区间正线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90kmh;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车载为地铁车辆单线列车正常运营时,每列车编组4辆,总长69.73m,列车轴重P=125kN;桥跨结构在列车静载作用下竖向挠度确定按现行《地铁设计规范》执行;桥面宽度为区间双线标准区段9.3m,单线桥均为5.2m。

1.2桥位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本工程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历年平均温度21.8℃,夏秋季台风较多。

桥区冬夏季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为偏北风,夏季为东南风。

地层岩性主要为软~流塑状海陆交互相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稍密状淤泥砂层、中细砂层,冲洪积相粉质粘土层、残积土层,基岩为粉砂岩、含砾粉细砂岩、灰岩质砾岩、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岩面埋深15~25m。

不良地质条件主要是淤泥质土层较厚,砂层分布广且厚度大,水量丰富,基岩软弱夹层发育,局部发育成土洞,沙贝站以南部分砾岩中有岩溶发育。

2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2.1桥型方案设计原则在满足安全适用要求的前提下,结构造型应力求美观、新颖和富有时代感,以充分体现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和新水平,同时选用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可行方案,充分分析现有周边环境,注重城市景观组织,合理处理好与周边景观的衔接,考虑与沿线建筑物以及地形、环境保持协调,力争造型美观和桥跨布置合理,充分重视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

地铁噪音整治方案

地铁噪音整治方案

地铁噪音整治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城市。

然而,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噪音污染的问题,地铁也不例外。

地铁噪音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地铁噪音问题,提出整治方案,以减少地铁噪音对市民的影响,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问题分析地铁噪音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地铁列车本身的噪音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出车轮滚动、电机发动等声音,且随着列车的速度增加,噪音也会随之增加。

2. 电力设备的噪音地铁站内的电力设备包括通风机、冷凝机、UPS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3. 乘客噪音地铁车厢内的乘客也会发出不同程度的噪音,如说话声、手机铃声、音乐声等。

整治方案1. 升级地铁车辆一方面,升级地铁列车可以减少车辆本身的噪音,例如采用减震材料和新型材料。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降低车辆运行时的噪音,例如采用青年水轮机取代传统的风机,减少风机噪音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

2. 技术升级地铁站内的电力设备的噪音源头主要在于通风机和冷凝机。

通风机运行噪音大,采用节能型通风机和安装隔音设施可以降低噪音,同样的,冷凝机也可以通过采用隔音设施减少噪音。

此外,采用新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风机,也可达到减低噪音的目的。

3. 优化车站内部结构通过优化车站内部结构,可以减少车辆通过车站时的噪音传播。

例如,增加空气帷幕、安装玻璃钢隔音板等设施可以有效隔绝噪音。

4. 加强宣传与管理通过宣传和管理,可以提高市民的噪音意识。

例如,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引导其在乘车时不发出过多的噪音,同时也应该对列车和车站内的噪音进行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结论地铁噪音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问题,并且涉及到多个方面。

本文提出多个整治方案,旨在减少地铁噪音对市民的影响。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措施的不断完善,这个问题最终会得到有效解决。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分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分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分析摘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预测模式。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为例,对提出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可行。

关键词: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模式预测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在建或拟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由此引发的噪声影响也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19]。

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估和预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后对沿线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提出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噪声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实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统一的、可供实际使用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式[10,11]。

现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结合我国目前正广泛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索和实例分析。

1 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选择受噪声影响较大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一般敏感点控制在临线路第一排楼房以内区域,重要敏感点如学校、医院等扩大至临线路第二排楼房。

评价范围一般为:风亭和冷却塔噪声为周围40m以内区域,地面段、高架段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150m以内区域,车辆段厂界外150m 以内区域。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噪声标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7]。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评价应以现有相关标准为基本依据,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现有标准体系,将导致错误的评价结论,并对噪声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产生误导[8]。

因此,评价中选用的标准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噪声监测中的问题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噪声监测中的问题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噪声监测中的问题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我们的交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

但是我们要注意交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不便。

最明显的是高架段的交通,由于其暴露在环境中,列车通过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而文章则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建议。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噪声监测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很大不便。

而高架线在费用,维护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但是高架段由于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因而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 高架段噪声与振动的来源在高架段上产生噪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车辆动力系统以及轮轨系统是主要原因。

车辆动力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牵引和辅助设备会产生很大噪音。

而轮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车轮和钢轨在接触时会产生轮滚力,在振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噪音。

其中结构系统噪声是指轨道结构和桥梁结构的振动而产生的噪音,它是一种二次辐射噪音,这些噪音都会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很大的危害。

1.1 桥梁结构辐射噪声当列车在高架线上行驶时,由于轮轨的相互接触会产生很大的振动,这个振动会传递到轨道以及其基础结构上,从而就会产生桥面的二次振动,这样就形成了影响人们生活的噪音。

而且根据我们的相关研究表示,高架线系统所产生的噪音要比地面轨道上的噪音级别高,桥上线路产生的噪音也要比地面线路高,也就是会产生更恶劣的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高架线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高,从而产生的噪音也会传播更远。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噪声的大小与高架桥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钢混桥产生的噪声就比全混凝土桥的噪声要大。

同时如果桥梁的结构比较大而且相对复杂,那么它产生噪音的频率范围也会相对扩大,而且还会有复杂的震动模态。

同时噪音与频率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车速和轨道的不平顺谱会对低频噪声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几厘米的短波与1m左右不平顺的轨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的一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轨道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列车行驶和停车对轨道与地面的振动所引起,以及列车与轨道结构和车辆本身的空气动力噪声。

在城市的狭窄空间中,轨道交通噪声会受到建筑物、地形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大了噪声的传播范围和强度。

为了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建设规划和设计阶段的措施、运营阶段的措施以及管理与监测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轨道交通线路,选择合适的减噪材料和技术,优化车辆和轨道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在轨道交通系统运营阶段,采取定期维护、噪声监测和管理措施,也能有效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完善和落实防治措施,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2 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轨道交通车辆本身产生的运行噪声、站场设施建设和运营活动所引起的噪声以及乘客上下车、通风设备等引起的噪声。

这些噪声源头的集中存在,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愈发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需要探讨如何有效减轻轨道交通噪声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制定科学可行的噪声防治措施,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问题提出结束】1.3 研究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其所产生的噪声也逐渐成为城市环境质量的一个焦点问题。

轨道交通噪声不仅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城市的环境整体形象和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防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可以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他们的噪声干扰和健康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分析及其控制措施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快捷、高效、准点等突出优点,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但在其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异常噪声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分析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公轨合建桥;钢箱梁桥;结构噪声;轮轨噪声;衰减规律;降噪方案引言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高架线的实施难度较小、建设速度较快、造价较低,但国内地铁从2003年开始有高架线运营以来,其噪声扰民引起投诉的问题不断增多,越来越被全社会所关注。

为解决投诉问题,很多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在运营期间不得不一再增设声屏障,新线建设中实施或预留的降噪措施亦越来越多,以致于高架全线预留声屏障安装条件成为默认的标准设计。

这是出现较多噪声投诉后比较顺理成章的思路和做法,但问题根源并不全在于降噪措施本身。

1噪声监测与评估1.1传统方法以我国为例,轨道交通车内噪声测量主要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14892—2006),该标准对列车噪声测量所使用的仪器、测量指标、测量位置甚至仪器方向都作了具体规定,在噪声测量过程中需严格执行,以得到准确有效的数值。

1.2创新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外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积极探寻将噪声监测与物联网、GIS、建筑信息模型、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融合相的解决方案,以优化噪声监测方法,全面提升噪声监测水平。

2钢箱梁桥计算参数及预测模型建立2.1钢箱梁桥结构噪声模型的建立本文首先建立频域内车辆、轨道以及桥梁的耦合作用模型,以MATLAB程序求解频域内的动态轮轨作用力以及传递至桥梁的动态荷载,得到输入桥梁的机理荷载。

在VAOne软件中建立钢桥的统计能量分析预测模型,将频域内传递至桥梁的荷载,以荷载谱的形式输入至VAOne软件中的钢桥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进而对钢梁结构噪声进行预测。

地铁运行噪音预防措施方案

地铁运行噪音预防措施方案

地铁运行噪音预防措施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地铁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大,地铁运行噪音也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地铁运行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和保护居民的利益。

噪音来源与影响地铁运行噪音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列车轮轨摩擦噪音:列车通过铁轨时,由于接触面的摩擦会产生噪音;2. 排风系统噪音:为了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的流通,地铁系统通常会设置排风系统,而排风系统的运行也会产生噪音;3. 车站人声噪音:在高峰时段,车站内人声嘈杂,也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噪音影响。

地铁运行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睡眠干扰:地铁运行噪音会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2. 心理压力:持续的噪音会对周围居民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疲劳感;3. 耳膜损伤:长期接触高强度噪音会损伤听觉器官,甚至引发耳聋等听力问题。

预防措施方案1. 技术改进通过技术改进,减少地铁运行噪音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轮轨材质改进:采用噪音减震材料制造铁轨,减少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噪音;2. 轮轨维护与更换:定期检查轨道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轨道,保证列车在良好轨道上运行,减少噪音产生;3. 车内隔音处理:在地铁内部进行隔音处理,采用隔音材料降低车内噪音对乘客的干扰;4. 空调排风系统改进:优化排风系统设计,降低排风系统产生的噪音。

2. 管理措施除了技术改进,管理措施也是减少地铁运行噪音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设隔音墙:在地铁周边建设隔音墙,减少地铁运行噪音向周围居民传播;2. 限制运行时间段:在夜间或深夜减少地铁运行次数,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睡眠产生干扰;3. 加强车站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车站内人声噪音,如设置声音提示提醒乘客保持安静;4. 组织公众参与:开展噪音监测与评估,组织公众参与,收集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地铁运行噪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前言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环境管理与目标
(1)施工环境指标
(2)施工环境目标
三、工程依据
四、工程噪声分析
(1)施工期间噪声污染源
(2)运营期噪声污染源
五、工程噪声控制
(1)施工期间噪声防治与控制措施
(2)营运期间噪声防止与控制措施六、噪声的危害
(1)噪声概况
(2)噪声对人的主要危害
七、高架段周围居民区的噪声防治建议
八、降噪后的效果
九、参考资料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为方便市民出行,一般位于人流相对集中的闹市区,车辆运行噪声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的学校、医院及居民生活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干扰。

因此,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地铁振动和噪声减振降噪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广州地跌六号线起点为广州西面的金沙洲地区的浔峰岗,高架跨过北环高速公路后沿金沙洲路中央往东南方向前进,于沙凤村东侧以白沙河大桥横跨珠江支流,连接到大坦沙岛之沙头顶。

之后线路转向正南,由高架转入地下隧道,往南至双桥路侧坦尾站与五号线换乘。

其中在该路段有有浔峰岗、横沙、沙贝、河沙为高架站台。

广州地铁六号线首期轨道工程左右线共48.92公里(不含车辆段线路),其中高架线6公里高架段。

二、工程环境管理与目标:
(1)施工环境目标:在施工期间对噪声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噪声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施工环境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于所产生的噪声影响控制到最低,满足国家和广州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运营调试阶段,把运营期将可能对周围附近产生较大影响的地区配置隔声装置等有效可行措施。

三、工程依据:
1、《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3、《城市轨道交通和噪声控制简明手册》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四、工程噪声分析: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施工期间噪声污染源分析,二为运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

分析如下:
(1)施工期间噪声污染源:地铁工程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施工过程中将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将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影响,夜间施工的噪声扰民尤为突出。

由于地铁施工经过居民区,施工现场相对狭窄,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场地挖掘、混凝土现场浇注、装卸及运输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同时作业时,施工场地边界处昼间的等效连续声级为69.0~73.0dB。

(2)运营期噪声污染源:经过对广州地铁六号线拟建线路的实地踏勘及对有关地铁设计资料的相关分析,运营期主要由地下段,高架段和车辆段组成。

而其中高架段噪声源主要由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机动车牵引电机噪声及桥梁结构噪声构成。

地铁六号线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其产生的轮轨噪声和电机运行噪声比广州地铁一、二号线采用的A、B型车低7dB。

直线电机运行时距铁路外轨中心线7.5m处列车声级为80dB。

五、工程噪声控制:
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施工期间的噪声控制,二是营运期间的噪声控制。

⑴施工期间噪声防治与控制措施:
本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施工机械、施工活动、运输车辆。

①采取降噪措施。

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噪声符合国家和广州市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

②工程开工十五日前向广州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工程项目名称,建筑者名称、建筑施工场所及施工期可能排放到施工场界的噪声强度和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③施工噪声控制标准:
(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④施工现场噪声监测,在施工现场围墙一米处设置四个测试点,布置在现场四周,设专人做噪声监测并记录,接受社会监督。

夜间不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他人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抢修和抢险作业除外。

⑤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将混凝土施工等噪音较大的工序放在白天进行,在夜间避免进行噪声较大的工作;施工现场在使用混凝土地泵、电刨、电锯等强噪声机具时,在使用前采取隔声吸音材料进行降噪封闭,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声振捣棒;吊车、塔吊指挥配套使用对讲机;管道型钢搬运轻拿轻放,下垫枕木,避免夜间施工,减少风管现场制作;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切割机时,周围设围墙挡隔音,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加强职工教育,严禁大声喧哗。

⑥与受施工噪声的组织和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
⑵营运期间噪声防止与控制措施:
①采用焊接长钢轨,可减少因列车通过钢轨接头所产生的振动噪声。

地铁轨道在具备无缝线路铺设条件的地段,全部铺设无缝线路,有效地降低噪声和减少振动。

②采用钢轨打磨技术,以控制轨道的不平顺度,保证轮轨接触面的良好状态,从而获得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实践表明,钢轨打磨后,在振动频率为8~100 Hz 范围内,振动噪声可下降4~8 dB(A) 。

③采用防振型钢轨,在钢轨轨腰两侧粘贴(或包覆) 防振吸音材料(如橡胶、树脂等) ,可有效地减少噪声。

④采用减振型扣件(如双重铁垫板式、剪切型、压缩型和低刚度型等扣件) 。

由于沿线要经过多个重点敏感单位,在轨道铺设时采用了最新的减振降噪配件,尽可能把影响降到最低。

线路除了安装声屏障来隔音外,在轨道铺设时还采用国内最新的谐振式浮轨扣件,其中,在3公里长的高架段轨道上就使用了2698个浮轨扣件。

这项新技术的运用能有效降低钢轨振动,减少噪声辐射,提高乘车舒适度。

据运营测试,此技术可降低噪音达6分贝以上。

这样六号线首期穿行金沙洲居民区的高架段就有‘双保险’。


⑤采用浮置板式轨道结构。

该结构使用扣件把钢轨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浮置板上,浮置板置于橡胶支座上,浮置板两侧用弹性材料固定,形成一种质量- 弹簧系统。

该系统含三层水平垫板(钢轨下橡胶垫板、铁垫板下橡胶垫板、浮置板下橡胶板) 和一层侧向垫板。

该种轨道结
构在共振频率下的放大倍数很低,减振降噪效果非常显著,为保证黄花岗站地面的中科院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不受地铁列车运行时的振动影响,在这一区间内有近220米长的轨道采用了隔振减振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这相当于在轨道上铺了一层地毯‛。

六、噪声的危害
(1)噪声概况
噪声是由空气振动推动粒子以波的形式被耳朵接受。

波的压力转换成离子和电子形式被耳蜗细胞接受,制造刺激从而被大脑感知为声音,噪声对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仅与噪声性质有关,而且还与每个人的生理状态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目前地铁噪声约为70分贝,一般情况下,人长时间处于超过50分贝噪声的环境中,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噪声平均每提高3分贝,能量就会增强一倍。

噪声级越高,对人的危害性越大,即使噪声级较低,虽然不能直接危害人的健康,但也会影响和干扰人的正常活动。

(2)噪声对人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①造成人的听觉疲劳或听力损伤;
②影响人身体健康如出现记忆力衰退;
③干扰谈话和扰乱睡眠;
④对儿童学习造成危害以及影响人们的工作和正常生活。

七、高架段周围居民区的噪声防治建议:
①在地铁经过居民区的地段采用全封闭式的声屏障,减少噪音对
周边的影响。

②居民楼可装配双层玻璃窗,安装通风隔声窗
③在高架轨道旁种植绿化带及铺设草坪
八、降噪后的效果:
预测城市铁路的声屏障工程减噪效果明显,加上绿化带也有一定的降噪效果,敏感点的噪声平均下降10dB(A)左右,达到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

尤其是全封闭声屏障的效果特别明显,降噪效果预计将会达到30dB(A)以上。

九、参考资料:
1.《广州地铁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2.葛世平.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3):30-34.
3. 《地铁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