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及实验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科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基础的科学知识,为他们打下了解世界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列举一些小学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天文学1. 星球和行星:太阳是我们的太阳系的中心,它周围有许多行星,如水金火木土,而且还有一些未命名的行星。

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并且会产生引力。

2. 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

我们能够观察到月亮不同的形状,这是由于月亮的阴影变化所致。

3. 星座:星座是由一组星星组成的,我们可以在夜晚观察到不同的星座。

每个星座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比如北斗七星。

二、物理学1. 力和运动:物体运动需要施加力,不同的力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推一个物体可以让它移动,而拉一个物体可以减慢它的速度。

2.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斜面和滑轮等是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们能够简化我们施加力量的过程,使工作更加容易。

3. 热和温度:热是由分子或原子的运动产生的,温度是衡量热能的尺度。

物体的温度决定了它是冷的还是热的。

三、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铁。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如盐和糖。

2. 反应和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转变过程。

有些反应会产生气体、热或光,而有些反应则会改变物质的颜色或形状。

3. 溶液:溶液是由一个或多个物质溶解在另一个物质中形成的。

例如,盐溶解在水中会形成盐水。

四、生物学1. 植物和动物: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的生命形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而动物则依靠其他生物为食物。

2. 食物链: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植物被称为第一生产者,它们被食草动物吃掉,然后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吃掉。

3. 生物的特征和适应性:不同的生物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例如,企鹅具有适应极寒环境的特殊羽毛和脂肪层。

五、地理学1. 大陆和海洋:地球的陆地被大陆板块分割成七个大陆,而海洋则占据着大部分地球的表面。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点汇总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点汇总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点汇总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将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汇总一些小学科学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并提高科学素养。

1. 力与运动力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常见的力有推、拉、重力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力对物体的影响。

比如,推动自行车需要用力;跳水时,我们需要踩板子产生弹力才能跃起;在碰撞的过程中,物体会受到的力产生改变。

2. 重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作用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学习到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而这种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举例来说,较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较快,而较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较慢。

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表面粗糙度而产生的力。

例如,我们将橡皮擦放在桌面上,用手指推动它时,会感觉到一定的阻力。

这就是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停止或减慢运动。

4. 音的传播音是一种能够被耳朵听到的震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声音的传播。

例如,我们可以在一个房间的一端发出声音,然后听到另一端的声音。

这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波动传播。

5. 热的传导热是指物体内能的一种形式,热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热的传导。

例如,用冷水冷却热水时,热会通过杯子传递到冷水中,使其变热。

6. 静电静电是指物体上正负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

当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或靠近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例如,我们用橡皮梳头后可以将头发吸附在梳子上,这是因为梳子带有静电。

7. 光线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传播现象。

例如,从太阳射入窗户的阳光,光会经过窗户玻璃反射和折射,进入室内使其明亮起来。

8. 反射与折射反射是光线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现象,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

探索万有引力——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物理学奥秘解析

探索万有引力——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物理学奥秘解析

探索万有引力——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物理学奥秘解析万有引力是我们身边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存在,这也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物理学所要探索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引力的存在,比如我们的身体就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树叶落在地面上也是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那么,什么是引力?引力是什么力量?一起来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引力是因为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物体,而地球里面有很多质量,因此地球产生了一个能够吸引其他物体的力,就是万有引力。

地球所产生的引力,不仅可以作用于我们人类,还能作用于万有物质。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随手扔出去的石头,还是正在飞行中的飞机,都可以被地球所吸引,向地球的中心靠拢。

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找到更多关于万有引力的信息。

一个简单的实验,就是将一个小球和一个大球(例如篮球和足球)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大球会吸引小球往自己的方向移动。

同样的道理,地球对人类和物体实施的引力,也是大小不一的,对于不同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不同。

想要更好地了解万有引力,我们还需要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

在地球上,因为地球对物体所施加的引力是由中心发出的,因此我们在地球上会感受到一个向下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

具体来说,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向地心方向的加速度,它会让任何物体在下落时都保持一个相同的速度,即每秒钟下落9.8米。

和万有引力一起探究的反重力现象也是引人入胜的。

在探究反重力现象时,我们需要设计有趣的实验,比如让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着地后会弹起来的现象。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小球无论滚到什么高度上,都会跳回一个相同的高度。

这是因为,小球在滚动过程中受到的引力和重力加速度是相等的,所以在弹起时才能保持一致的能量输出。

这就是反重力的奥秘。

探索万有引力,也就是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物体在空间中的推、拉和互相作用的知识。

万有引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间中的万象万物,并为我们今后尝试探索宇宙和理解自然现象提供帮助和指引。

小学生必做的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小学生必做的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小学生必做的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小学生必做的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小学生必做的十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1.瓶中船用气球、瓶子和木棒做一艘小船,放在水里,然后把气球放到瓶口上,船就会动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2.气球火箭用气球和底座做出一个火箭,放气球,然后放开,火箭就会飞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推力和空气动力学。

3.橡皮球震动器用一个橡皮球、一根木棒和一条线做出一个小震动器,放在桌子上,然后观察橡皮球的震动情况。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物理学中的“共振”的概念。

4.微积分跑道用一面墙、球和一支笔,制作一条简单的跑道,并让球在上面滚动。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概率和微积分的概念。

5.水上漂浮用苏打水和醋做一些气泡,然后将物品悬挂在气泡上面,会发现物品可以漂浮。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物质的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6.彩色火焰用一些盐和木炭,制作不同的火焰,并观察不同颜色的火焰。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原子和分子的构成,以及电子结构和能级的概念。

7.气泡用肥皂水和稻草,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气泡,并观察气泡的奇妙形态。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颜色和光的质量,以及气泡的物理特征。

8.简单机械用木块和弹簧,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并通过拉动弹簧来驱动木块。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力的概念。

9.电路实验用电线和电池,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让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点亮灯泡。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电路的基本原理。

10.烟雾圈用空气和烟雾,制作一个小的气泡环,并通过吹气来观察烟圈的形态。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气体的性质和动能的概念。

总结起来,以上十个实验既能让孩子们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又充满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力与摩擦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力与摩擦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力与摩擦引言力和摩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力和摩擦相关的知识。

实验目标•了解什么是力和摩擦;•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摩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1:推拉游戏目的通过推拉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材料•一个平滑的表面;•一块木板或玻璃板;•几个小木方块或书本。

步骤1.在平滑表面上放置木板或玻璃板。

2.将小木方块或书本分别放到木板上,并尝试使用手推动它们。

3.让学生交替扮演“推”和“拉”的角色,并观察不同方向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受到推力时会移动,而在受到拉力时不会移动。

结果学生应该观察到,在施加推力的情况下,木板上的物体会向前移动;而在施加拉力的情况下,木板上的物体保持静止。

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运动。

施加在物体上的推力会促使其运动,而拉力则对静止物体没有影响。

实验2:摩擦产生的热效应目的通过摩擦产生的热效应实验,让学生理解摩擦对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影响。

材料•一块光滑平面;•一个打火机;•一根细长棍(如铅笔)。

步骤1.将平滑平面放置在桌子上。

2.使用打火机轻轻地将一端的细长棍燃烧,并迅速将其贴近平滑平面。

3.让学生观察棍与平面接触过程中是否有明显温度变化,并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现象。

结果学生应该观察到,在摩擦过程中,细长棍与平滑平面接触处会产生明显的热量。

结论摩擦会产生热效应,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这是因为当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移动时,摩擦力会阻碍运动,并导致物体表面的分子发生摩擦而产生热量。

实验3:减轻摩擦力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减轻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材料•两个不同材质的书本;•一张纸。

步骤1.将两个不同材质的书本放在桌子上,并让学生尝试推动它们。

2.在其中一个书本下方放置一张纸。

3.让学生再次尝试推动两个书本,并比较推动的难易程度。

小学生应该学习的物理知识

小学生应该学习的物理知识

小学生应该学习的物理知识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涉及了我们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物理知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应该学习的物理知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案例。

一、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小学生可以学习力的作用和影响运动的因素。

比如,他们可以了解到摩擦力的作用,为什么在冰面上滑行比在地面上要顺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比如用一个小车在不同表面上滑动并观察结果。

二、能量转化能量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

小学生可以学习能量的转化,并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他们可以学习到太阳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太阳能实验来观察太阳能的转化过程。

三、声音和光线声音和光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小学生可以学习声音和光线的传播,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通过设计一些实验,比如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或者通过一个棱镜将光折射成七彩虹等,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声音和光线的特性。

四、电和磁电和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和工具。

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电路和磁力实验。

比如,他们可以了解到电流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来观察电流的效果。

五、重力和浮力重力和浮力是物体受力的重要因素。

小学生可以学习这两个概念并了解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他们可以学习到为什么一艘大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地球的运动等。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观察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和浮力的原理。

六、温度和热量温度和热量是小学生可以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物理概念。

他们可以了解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热量传导的原理。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观察不同物体的温度变化或者通过热传导实验来观察热量的传输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教学说课稿

《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教学说课稿

《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教学说课稿一、引言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教学。

这是一节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科学课程,旨在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反冲力等物理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与方法、实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与总结等方面展开说课。

二、教材分析《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物理学的反冲力原理。

实验通过利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来驱动小车运动,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原理。

本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冲力原理,知道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可以驱动小车运动。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正确组装气球驱动小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实验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反冲力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气球驱动小车的组装与实验。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反冲力原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物理原理,并激发他们对新课题的兴趣。

2. 讲解示范:向学生讲解反冲力原理及气球驱动小车的原理,示范如何组装小车,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操作。

4. 观察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总结: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拓展实验内容,培养创新精神。

六、实验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小车模型、气球、打气筒等。

2. 原理讲解:向学生讲解反冲力原理及气球驱动小车的原理,确保学生理解。

3.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如何组装小车,并强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小学科学33《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33《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33《摩擦力》(教案及反思)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存在于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物体之间。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通过教授摩擦力的概念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

本文将提供一个针对小学生的摩擦力教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摩擦力的概念。

2. 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运用实验方法观察、测量和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探索自然-科学达人》。

2. 实验器材:平滑的木块、玻璃板、塑料板、砂纸、书籍等。

3.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计时器。

4. 幻灯片和展示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有没有试过在地板上滑行?为什么冰面比地板滑?为什么冰球滑行得比其他球快?2. 理论学习: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材料,向学生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讲解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的一种力量,它可以阻止物体相对滑动或减慢物体的滑动速度。

3. 实验探究:①实验1: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使用平滑的木块、玻璃板和塑料板,将它们固定在斜面上,放置一个小球或金属块,通过计时器测量小球滑下斜面所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重复实验几次,比较不同材质的板子上小球滑下所用的时间。

②实验2:探究不同表面状况对摩擦力的影响。

学生将砂纸固定在一块木块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在不同表面状况下推动木块所需的力量。

例如,将砂纸的颗粒大小进行分组,分别进行测量比较。

4. 知识总结与扩展:通过回顾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的特点和作用,并结合生活实例展示摩擦力的应用。

5. 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如何通过改变表面状况或添加润滑剂来减小摩擦力等。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2、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3、实验教学的实际操作 4、实验教学的实际案例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水声光浮运简电磁生
的音与与动单现现活

各沉和机象象中


力械和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水的物态变化
1.热传递和热胀冷缩 2.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3.物态变化 4.水循环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物理 13 13 6 12 14 22 27
107
化学
10 4
实验类别
生物 13 8 5 8 4
6
8
20
42
地理
3 2 6 1
3 15
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比较硬度 谁更柔韧 谁更容易吸水 我们来造一张纸 沉浮实验 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水在哪个袋中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有重量吗?
闹钟铃声在玻璃罩中的传播 玻璃罩、闹钟、真空抽气机
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点亮小灯泡 简单电路 做个电路检测器
塑料梳子、碎纸屑、毛皮、气球、细绳、木尺 干电池、导线、小灯泡 小灯泡、小灯座、导线、电池盒、电池 电池、小灯泡、导线、小灯座、电池盒、废电池、坏小灯泡、坏导线
导体与绝缘体
热身活动
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
(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就变甜了;
热身活动
位于芜湖市的“神山铸剑”遗址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剑, 锋利无比.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选填“弹性”、“硬度”或 “延展性”),可锻打成剑.当年的“淬剑池”如今仍位于山颠,淬剑是指将炽热的金属剑 迅速与冷水接触,以增加其硬度.淬剑过程中,金属剑的内能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 “减小”),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了金属剑的内能.
热身活动
物理兴趣小组的天慧同学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帮她解决一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和S3,只 L1发光 B.只闭合开关S1,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 C.只闭合开关S2和S3,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 D.闭合开关S1、S2和S3,L1和L2都亮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及实验
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听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的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声音的传播
大音叉、小音叉、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泡沫架 小鼓、钢尺、橡皮筋、水槽、音叉、清水 钢尺、塑料尺、玻璃杯(或广口瓶)、水、木棒 钢尺、塑料尺
用纸杯、5米长的棉线(或尼龙线)组装土电话;等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 棉线、尼龙绳、音叉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磁现象
1.磁体的性质 2.磁场 3.地磁场 4.电流的磁场 5.电磁铁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电磁感应现象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生活中的物理
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册数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合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的实验梳理
热身活动
爱好物理的康康同学发现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A.荧光屏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屋子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热身活动
夏天是雷电高发季节,为避免高大建筑物遭受雷电的破坏,常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并用粗金属线 与大地相连.当一大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云层中的负电荷通过避雷针经金属线导入大地,则此时金属 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选填“云层”或“大地”).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运动和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重力 3.弹力 4.摩擦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牛顿第一定律 7.惯性 8.力的作用效果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简单机械
1.杠杆 2.滑轮实质是变形的可连续转动的杠杆 3.滑轮组 4.轮轴 5.斜面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电现象和电路
1.摩擦起电 2.电流 3.电路 4.导体与绝缘体 5.家庭电路
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 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条 木片、金属片、纸片、滴管、白纸、放大镜 餐巾纸、玻璃杯、水、棉布、毛巾 木块、金属块、塑料、水槽 砖、陶瓷、瓦、瓷器、水槽、小刀 塑料袋、水、石头、树叶、醋、牛奶、空气 烧杯两个、试管两个、试管架、食用油、水、蜡光纸、玻璃片、不同形状的容器 食用油、水、洗洁精、烧杯、饮料瓶 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烧杯、自制刻度线、量筒 塑料袋、水槽、烧杯、气球、扇子 吸管、橡皮泥、饮料瓶;水槽、纸巾、杯子;注射器、水 托盘天平、气球或皮球
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温度和温度计 测量水的温度 水结冰了 冰融化了 水珠从哪里来 水和水蒸气 我们知道的磁铁 磁铁有磁性 磁铁的两极 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用指南针定方向 做一个指南针
温度计、烧杯、热水、温水、凉水 体温表、温度计、烧杯、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 试管、纯净水、温度计、保温杯、碎冰、食盐、试管架、毛巾、培养皿 规格一样的冰块、温度计、烧杯、大小相等的可密封的透明塑料袋、电子表、 碎冰、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自来水、空气 浅碟子、凉水、热水、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蜡烛、小玻璃杯、大玻璃杯 各种形状的磁铁 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弹簧、薄木片、纸片、布条、塑料片、橡胶皮、铁盒、大 小不等的硬币、烧杯、水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回形针、小钢珠、若干纸条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细绳、铁架台 4个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透明的胶带 司南、指南针盒 钢针、小磁铁、大头针、细线
声音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2.乐音的三个特征 3.乐音与噪声 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光与各种镜子
1.光的色彩 2.人眼看不见的光 3.光的传播 4.光的反射和折射 5.透镜成像及几种光学器件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浮与沉
1.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 3.物体的浮沉条件 4.改变物体所处的状态和使物体浮沉的方法 5.飞机的升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