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电机组技术-柴油机电喷机与电调机的区别
柴油车电喷工作原理

柴油车电喷工作原理柴油车电喷系统是现代柴油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的时间和量,实现了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废气排放,提高了动力性能和经济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柴油车电喷工作原理。
首先,柴油车电喷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喷油嘴、压力调节器、喷油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组成。
在工作时,高压油泵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取,并将其压缩到很高的压力,然后通过压力调节器控制燃油的压力,并将其送入喷油嘴中。
喷油控制器通过传感器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根据需要控制喷油嘴的工作时间和喷油量,从而实现对燃油喷射过程的精准控制。
其次,柴油车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燃油喷射、燃烧和尾气排放三个过程。
在燃油喷射过程中,喷油控制器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的信号,控制喷油嘴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及喷油量,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
然后,在燃烧过程中,燃油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最后,在尾气排放过程中,经过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
最后,柴油车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一个高度精密的控制过程。
通过传感器不断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喷油控制器可以实时调整喷油嘴的工作时间和喷油量,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燃烧需求。
这种精密的控制可以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实现高效、清洁的燃烧,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动力性能和经济性。
总的来说,柴油车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控制过程,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的时间和量,实现了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废气排放,提高了动力性能和经济性。
这种先进的技术不仅提高了柴油车的性能,也使其更加环保和节能。
电喷柴油发电机技术

1电喷柴油发电机技术发电用柴油机是车辆、船舶及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变型产品,因而电控技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主要产品的影响。
进入20世纪后期,由于柴油车废气污染物排放法规和汽油车一样日趋严格,同时改善柴油机经济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汽油机电控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柴油机电控技术——电子喷射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并初步投入使用。
电子喷射技术与电子调速技术既有相同点(即控制柴油机的喷油量),又具有根本的区别,即电子喷射还具有用电信号控制喷油时刻、喷射压力,完全取消了燃油系统中的机械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其特点是系统中有一公共高压油轨,用高压(或中:压)输油泵向公共油轨中泵油,用电磁阀对油轨中的压力进行调节。
高压(或中压)的柴油由公共油轨分别通向各缸喷油器,由装在喷油器内的电磁阀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喷油压力或直接决定;于共轨中的压力,或由喷油器中的增压活塞对从:公共油轨来的燃油进行增压。
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压力、喷、油速率,且能实现高压喷射满足排放要求。
同时,在原采用传统高压油泵一高压油管一喷油器的喷油系统柴油机上使用时,结构变化很小。
二是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它是在Bosch公司电喷系统基础上的改进。
该系统无高压油泵,电喷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模块(ECM)、高压润滑油供应泵、喷注压力调节阀、喷油器等组成。
其传感器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CMP)、增压压力感应器(MAP)、喷油压力控制传感器(1CP)、润滑油湿度传感器(EOT)、水温传感器(CET)、油压传感器(EOP)。
系统中燃油流程如图1所示,燃油经滤清器、油泵(低压)、燃油集合管至喷油器。
燃油系统中,高压燃油流动,取消了高压油管,这样可防止柴油的可压缩性和油管的弹性在油管内形成压力波动,可能造成已关闭的针阀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射的不正常燃烧,使燃烧不完全。
何谓电喷柴油机

何谓电喷柴油机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及排放的柴油机即为电喷柴油机。
电喷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
采用转速、油门踏板位置、喷油时刻、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时输入ECU,与已储存的设定参数值或参数图谱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或计算后的目标值把指令送到执行器。
执行器根据 ECU指令控制喷油量(电磁阀关闭持续时间)和喷油正时(电磁阀关闭始点),同时对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到最佳。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高的喷射压力2.独立的喷射压力控制3.改善柴油机燃油经济性4.独立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5.可变的预喷射控制能力6.最小油量的控制能力7.快速断油能力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优点:1.具有发动机自动保护功能。
当专用传感器向ECU指示系统超过正常安全参数运转时,ECU将向驾驶员发出报警信号,并减小发动机的功力,甚至使发动机停止运转。
2.具有发动机故障诊断功能。
ECU对发动机的所有传感器、喷油器、连接器、线路进行检测,在传感器及电路发生故障时,ECU将储存诊断故障码(DTC)或故障码。
在诊断和排除发动机故障时,故障码对确定故障产生的工况和可能部位提供帮助,从而使故障诊断和排除更为快捷有效。
3.减少了发动机的维护工作量。
由于燃油喷射得到了严格控制,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燃烧。
由于取消了机械调速器拉杆或齿条,又减少了调整和维修项目。
4.改进了发动机的调速控制。
由电控调速器取代了机械调速器中的旋转飞块装置,使转速控制更加精确,电子控制可以通过程序对行驶过程中的正常转速降进行设定,在取力装置(PTO)工作和汽车驻车时甚至可以实现零转速降。
5.改善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选定发动机工况后,ECU将按程序对发动机的运转工况进行检测,特别是对喷油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定时、温度、负荷、转速和增压压力等。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机是一种采用电喷方式实现燃油喷射的柴油发动机。
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燃油供给系统和喷油系统两部分。
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和燃油滤清器组成。
燃油泵主要负责从燃油箱中将燃油送至高压油管,而燃油滤清器则用于过滤燃油中的杂质,确保燃油的清洁。
喷油系统由高压油泵、电控单元、高压油管、喷油嘴以及传感器组成。
高压油泵负责将燃油通过高压油管送至喷油嘴,而电控单元则负责控制高压油泵的工作。
传感器可以感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电控单元。
在工作时,电控单元通过接收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确定最佳的燃油喷射时机和量。
当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电控单元会控制高压油泵按一定的时间和压力向喷油嘴供给燃油。
燃油经过喷油嘴喷射进入燃烧室,与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混合并自燃,从而产生推动活塞运动的能量。
整个喷油过程主要涉及燃油的供给、喷射时间和喷射压力的控制。
由于采用了电喷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控制燃油的喷射时机和量,从而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 4、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柴油机电控系统中,ECU根据传感器信号精确计算喷油量和喷油正时,从而 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2_2_4_8_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概述_2.jpg)。
• 5、控制涡轮增压
二、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
• 1、第一代 位置控制系统(常规压力电控喷油系统)
• • 优点:结构不需改动,生产继承性好,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 缺点:系统响应慢、控制频率低、控制自由度小、控制精度不够高,喷油压 力无法独立控制(2_2_4_8_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概述_3.jpg)。
• 2、第二代 时间控制系统
• 改变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主要以电控共轨(各缸喷油器共用 一个高压油管)式喷油系统为特征,直接对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正时、喷 油速率和喷油规律、喷油压力进行“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 (2_2_4_8_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概述_4.jpg)。
•
特点:通过设置传感器、电控单元、高速电磁阀和相关电/液控制执行元件, 组成数字式高频调节系统,通过对电磁阀的通、断电时刻和通、断电时间控 制来调控喷油泵的供油量和供油正时。
学习小结
•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优点有改善低温起动性、降低氮氧化物和烟度 的排放、提高发动机运转稳定性、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控制涡轮增压、适应性广
课堂练习
• 判断题:
• 1.电控柴油机的能源消耗约为汽油车的45—60%。( )
一、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 1、改善低温起动性
• 电子控制系统能够以最佳的程序进行起动操作,使柴油机低温起动更容易。
电喷与电子调速柴油发电机组的区别

电喷与电子调速柴油发电机组的区别现在国内有好多客户都是购买的国外进口发动机配套国内发电机组装而成的发电机组.而国外进口发动机有好多都是电喷式发动机,它与国内发电机或合资品牌的电子调速的发电机组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下面,锋发动力就这两种分类作一下简单介绍,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电喷技术即内燃机燃料系统的电子喷射供给技术,为了严格控制发电机尾气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要求汽车用汽油发动机必须实施电喷技术,对非电喷汽车采取了非准入的措施。
柴油机由于燃料供给系统的特殊性,即燃料在供给气缸时是采取高压(10~120MPa)喷射的方式,技术上改变原有的供油方式与汽油机相比具有较大的难度。
实际上,柴油机的污染有时比汽油机更严重,特别是排烟、碳氧化合物等。
柴油发电机组要求柴油机只有具有运行速度稳定、动态性能好,才能输出高品质的电能,同时具有转速调整的自动化,才能真正实现备(主)用电源的自动化、智能化。
因此柴油发电机组配套的柴油机近年来已有一部分实现了电子调速,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无所作为.发电机组用柴油机是车辆、船舶及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变型产品,因而电控技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主要产品的影响。
进入20世纪后期,由于柴油车废气污染物排放法规和汽油车一样日趋严格,同时改善柴油机经济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汽油机电控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柴油机电控技术——电子喷射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并初步投入使用。
电子喷射技术与电子调速技术既有相同点(即控制柴油机的喷油量),又具有根本的区别,即电子喷射还具有用电信号控制喷油时刻、喷射压力,完全取消了燃油系统中的机械结构。
电喷柴油发电机组,改变了原有发电机组控制的范畴,是柴油发电机向绿色机组迈进的开端,因为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重视环境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已经非常重视交通工具,特别是汽油发动机汽车的污染控制,强调电子喷射控制发动机的必要性,因而采取了强制普及。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控制柴油机工作的一种发动机。
它基本原理如下:
1. 燃油喷射系统:电控柴油机采用电喷系统来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电控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电喷油泵、喷油嘴和喷油控制器。
通过电喷油泵将燃油压力提高到所需的喷油压力,再通过喷油嘴将燃油喷入进气歧管或燃烧室。
喷油控制器控制喷油的时间、量和压力,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2. 进气与排气系统:电控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和传统柴油机相似,通过进气歧管将空气引入到燃烧室。
排气系统则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3. 点火系统:电控柴油机不需要点火系统来点燃燃料,而是通过压燃的方式实现燃料的自燃。
4.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控柴油机的关键部件是电子控制单元。
ECU接收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
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和冷却水温度等信息。
ECU根据这些信
息计算出最佳的燃油喷射时间和量,并控制喷油控制器来实现精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同时,ECU还可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
情况,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码存储。
总的来说,电控柴油机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燃油喷射过程,提高燃油喷射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

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是指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将柴油喷射到燃烧室中进行燃烧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由柴油供给系统、压力泵、喷油器和电控模块等组成。
以下将详细介绍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
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的核心是喷油器,它负责将柴油喷射到燃烧室中,以便进行燃烧。
喷油器是由电磁铁、喷注器、喷油嘴等组成的,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时刻和喷油角度等参数。
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电子控制模块接收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气温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然后,根据这些传感器的信号,电子控制模块计算并决定喷油系统的工作参数,如喷油量、喷油时刻和喷油角度等。
在柴油供给系统中,液体柴油经过油箱进入供应泵。
供应泵将柴油进行加压,并输送到喷油器中。
压力泵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带动柱塞运动,使柴油被压入高压油管中。
压力油管中的柴油压强将通过喷油器的喷注器被释放,喷油量由电磁阀控制。
当电磁阀关闭时,喷油终止。
喷油器起到将柴油喷射到燃烧室中的作用。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来控制喷油嘴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
在电磁铁没有通电时,喷油嘴关闭,柴油不会被喷射到燃烧室中。
当电磁铁通电时,喷油嘴打开,通过高压油管中的柴油喷射到燃烧室中,从而完成燃油喷射过程。
电控模块通过控制喷油器的电磁铁的通断控制喷油的时刻和喷油量。
柴油的喷射量取决于多个参数,包括机油温度、加速度、发动机负荷、发动机的转速等。
电控模块会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来调整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从而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具有精确、高效、稳定等优点。
通过电控模块的精准计算和控制,可以实现柴油的准确喷射,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此外,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还具有环保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排放物质。
总之,柴油发动机电喷原理是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来控制喷油器喷射柴油的一种技术,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控制,实现柴油的准确喷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柴油机电喷机与电调机的区别
(2010-01-14 11:15:52)
TAG:康尔信吴保良提供技术指导
1.什么叫电喷柴油机
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及排放的柴油机即为电喷柴油机. 电喷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采用转速、喷油时刻、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时输入计算机(ECU),与已储存的设定参数值或参数图谱 (MAP 图)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或计算后的目标值把指令送到执行器.执行器根据ECU指令控制喷油量(电磁阀关闭持续时间)和喷油正时(正时控制阀开闭或电磁阀关闭始点),同时对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到最佳.
2.电喷机与电调机的区别
从调速方式来讲电喷机和电调机都属于电子调速范畴,区别于机械调速控制方式.但从喷油控制方式和调速控制执行方式来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2.1 燃油喷射压力
电调机通过传统的高压泵把柴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其喷射压力受限于喷油器上的压力阀,高压油管内燃油压力达到压力阀设定值后就直接冲开阀门喷射到缸内,受机械制造影响压力阀的压力不可能做到很大.
电喷机是先由高压油泵在喷油器高压油腔内产生高压油,喷油器喷油由电磁阀控制,当需要喷油时,电控系统控制电磁阀打开把高压油喷射到气缸内,高压油的压力不受压力阀影响,可以提高很多,柴油喷射压力从100MPa提高到180MPa.如此高的喷射压力可明显改善柴油和空气的混合质量,缩短着火延迟期,使燃烧更迅速、更彻底,并且控制燃烧温度,从而降低废气排放.
2.2 独立的喷射压力控制
电调机高压油泵供油系统的喷射压力与柴油机的转速负荷有关.这种特性对于低转速、部分负荷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不利.电喷机供油系统具有不依赖转速和负荷的喷射压力控制能力,就可选择最合适的喷射压力使喷射持续期、着火延迟期最佳,使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废气排放最低而经济性最优.
2.3 独立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
电调机的高压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其喷射正时直接依赖凸轮轴的转动角度,一台机器调整好后它的喷射正时就已固定不变,电喷机的喷射正时完全由电控系统控制电磁阀来调整.而不依赖于机器转动的喷射正时控制能力,是在燃油消耗率和排放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的关键措施,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负荷工况条件下需要不同的喷射时间以产生最佳的效率.
2.4 快速断油能力
喷射结束时必须快速断油,如果不能快速断油,在低压力下喷射的柴油就会因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增加HC排放.电喷柴油机喷油器上采用的高速电磁开关阀很容易实现快速断油.电调机的高压油泵则无法做到这点.
2.5 调速控制执行方式
电调机是通过速度传感器把机器的速度信号反馈的调速器,调速器通过对比预设定的速度值,把差值转换成调速信号驱动执行器控制供油齿条或滑套来实现调速,供油信号单纯依赖速度信号,调节供油量是由执行器的机械动作来实现.电喷机是采用转速、喷油时刻、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时输入计算机(ECU),与已储存的设定参数值或参数图谱(MAP图)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或计算后的目标值把指令送到执行器(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