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德育案例《用爱浇灌每个孩子的心灵》

用爱浇灌每个孩子的心灵——-“奶宝宝”成长啦!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天享受着来自多方的宠爱,正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呀!但也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的变故,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这类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增多。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44个孩子中,就有四个离异孩子。
因为从小父母离异,所处的家庭环境复杂、畸形,导致这些孩子在生活上、心理上都和常人有异,有的心智过于成熟,有的过于稚嫩。
面对这些孩子,我很心酸、心痛。
为了让他们也拥有其他孩子一样的快乐生活,我想了很多,做了很多。
下面具体就一个离异孩子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案例描述小天意(化名),男,六周岁,嘉兴人,从小父母离异,和母亲、舅舅生活在一起。
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公寓里。
母亲工作繁忙,每晚还要出去上班,每天的学习基本是他舅舅在管,而舅舅基本没怎么在管,等于是放羊式管理。
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小天意其实是个可爱的孩子。
长相可爱:白白嫩嫩的小脸上,一双单纯、清澈的小眼睛看着你,一付天真无邪的样子,让你不禁喜欢他;语言可爱:语速慢慢的,声音奶声奶气的,好像还是三、四岁时的小宝宝;动作举止可爱:很多时候,他会黏在你身边,让你帮他做事情,比如鞋带散了、红领巾散了、铅笔断了,都会找人帮他做,好像他没有手脚似的。
所以,久而久之,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叫他“奶宝宝”——一个还没断奶的小学生。
小天意在班中,显然心理上、行为上要明显落后于其他孩子。
1)、早上经常迟到,反复提醒也没用;2)、经常忘带红领巾、校徽、课本;3)、自理能力特差,课桌上、抽屉里、地上总是乱七八糟的,不知道收拾;4)、学习能力很差,上课基本不听,作业总是抄袭同桌,考试成绩一塌糊涂;5)、还没进入小学生角色,还把自己定位在幼儿园的小宝宝,贪玩,不爱学习……2、家庭因素其实,小天意之所以有这么多缺点,主要还是家庭教育的原因。
父母从他一出生就离异,从小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工作繁忙,白天、晚上都要出去工作,没时间照看孩子,让舅舅照看他的饮食起居。
优秀教学案例——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

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教育事业是心灵的事业,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其原因,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经典案例我班有一个学生名字叫XXX,可以说他是一个调皮的小孩,每次上课都不能集中注意力,总要和周围的同学讲话,给他换了一次又一次的位置,但是不管坐到哪里,没过多久他就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我只能苦笑着说“你的交际能力还真强”,并且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打小报告,喜欢管别人的闲事。
对于这样一种情况,我刚开始采取批评教育,可是发现这种教育方式根本没什么作用。
后来我试着去了解他,经过我的调查,原来他是单亲家庭,跟着父亲生活,但他的父亲由于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他基本上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想他从小缺少亲人对他的爱,他之所以上课说话是不是想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于是我对他不再是批评,而是采取表扬,每次只要他做对一件事,我都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比如说,上课举手发言一次,我也会大加表扬。
我发现只要我表扬后,他都会做得更起劲,慢慢的他上课说话的次数少了,举手发言的次数多了。
自我反思从这个学生的案例,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老师对他们的爱,尤其是那些缺少爱的单亲家庭的孩子。
很多孩子都会做一些事情来引起老师、家长对他们的注意,生怕老师会把他们遗忘在某个角落,于是他们采取打架、上课说话等方式吸引老师的注意。
那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作为我们老师,不能一味的批评,而应给予他们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其实老师是爱他们的,并且引导他们怎样做才能获得老师的喜欢,做好一个正确的引导。
相信用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爱去打开每个孩子内心的那扇门,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延伸教育无小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
要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善于用爱心、细心和耐心真诚地关爱学生,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用真心教育点亮学生的未来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用真心教育点亮学生的未来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用真心教育点亮学生的未来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教师是这项事业中最关键的人物。
他们用真心和爱心教育孩子,点亮了学生的未来。
在我身边,有许多师德光辉的小故事,下面我将分享其中两个故事。
故事一:张老师的关爱温暖了每一个学生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叫小明,他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
由于胆怯,他很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在角落里。
大家都不太了解他。
然而,张老师却对小明格外关心。
每天放学后,张老师会主动留下来陪小明一起玩耍,教他学习上的问题,给他一些鼓励和帮助。
在张老师的呵护下,小明逐渐摆脱了胆怯,和同学们更加融洽地相处起来。
小明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天,小明主动对张老师说:“老师,谢谢您一直都在我身边,让我变得更开心、自信了!”听到这句感激的话语,张老师的眼眶湿润了。
她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故事二:李老师的付出成就了学生成就我曾经有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叫李老师。
她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教师,总是尽心尽力地教学,而且对学生爱心满满。
有一次,我英语考试不太理想,李老师主动找到我,询问我的情况。
我向她倾诉了我的困惑和困难,她认真地倾听,并给我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她还鼓励我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
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英语成绩逐渐提高,我也重新建立了对学习的自信。
她对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坚持和努力的动力。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真心与爱心去教育孩子,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事情。
他们从不计较辛苦和付出,只是默默地在教育岗位上做着自己的工作。
每当回忆起他们的教诲,我的内心都会被深深感动。
他们的师德行为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更是给予孩子们一份无私的关心和爱。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许多孩子能够顺利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品质。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的用爱教育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的用爱教育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充满温暖与力量的事业,而身为教师的师德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我生活中,有许多令我感动和震撼的师德小故事。
这些故事展现了教师用爱心和耐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故事一:关爱的陪伴我曾经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名叫李老师。
她总是以一种关怀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有一次,我在班级里遭受了一些同学的欺负,感到很失落。
当时,李老师注意到了我的情绪变化,她在下课后走到我身边,温柔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向她倾诉了我的烦恼,她不仅耐心倾听,还给了我一些宝贵的建议。
从那之后,李老师常常观察我的情绪,时不时地与我交谈,让我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她的用心与关怀,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充满了动力和自信。
故事二:激发潜能的鼓励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语文老师,名叫王老师。
她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潜能的开发。
有一次,班级里进行了一次作文比赛,她鼓励我们每个人都去参加。
我一直以来对写作都没有自信,但是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决定尝试一下。
我用了很长时间来写作文,但是还是感到不太满意。
然而,王老师却在批改时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还特地将我写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里展示。
这让我备受鼓舞,并且激发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王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后来的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故事三:知识的启迪在高中时期,我遇到了一位生物老师,名叫陈老师。
他不仅对教学非常投入,而且总能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
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多思考、多实践,并在学习中激起我们的好奇心。
他经常会带我们去实验室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让我们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在他的引领下,我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将其作为我的专业方向。
这些师德小故事虽然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小部分,但它们都让我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巨大影响力。
真诚关爱-我的德育故事

真诚关爱,是成功的法宝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像一束阳光,能温暖学生的心田;教师的爱像一股甘泉,能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爱像一缕春风,能叩开学生的心扉。
作为一名教师,我把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个孩子,用真心感化真心,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教过这样一个孩子,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没有工作,姐妹两人均在读书,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她曾几度辍学,每次进行家访,都耐心地激励她“人穷志不能短,知识就是力量,要学好本领,感恩母亲,感恩社会。
”我还把自己孩子的校服及学习用品悄然送给她,主动为她申请了“春蕾女童”,对她进行帮助,(励志一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给予她真诚的关爱,经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谈心交流,唤起了她关爱班级、刻苦学习的动力,使她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她妈妈含着热泪激动地说:“xxx老师,你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让我们怎么感谢您呀?”。
班主任教育故事《用爱滋润心田》

用爱滋润心田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要把爱像阳光般撒向每一个学生,用这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
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
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在我所带的班中有个叫李明智的孩子,第一次看见他时,他拖着长长的鼻涕,衣衫褴褛,一双从未洗刷过的鞋子散发着一股熏人的味道。
我心里一惊,现在怎么会有这么脏的孩子,他的父母怎么不管管他呢?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可怜的孩子刚出生十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是年过七旬的奶奶含辛茹苦拉扯着他。
农村人农活多,奶奶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养家,有时就忽视了孩子的卫生。
对于这样的老人,对于一个过早就失去母爱的孩子,我还能说什么呢?可每当看到孩子们捂着鼻子坐在他旁边,每当听到和他同位的孩子家长打电话来要求给孩子换位时,每当看到李明智满不在乎显露他的肮脏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我找到他说:“你看你的衣服鞋子多脏呀,回去洗洗吧。
要不同学都不愿和你一位了。
”他看了看我,目光中流露出满不在乎,好像在说我脏不脏管你们什么事?就这样一天两天过去了,他依旧脏兮兮的。
我想是我的方法有问题,才把他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
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
我从家里拿来鞋子,对他说:“换上吧,你的鞋子老师帮你刷。
”他说了句“不用”就推开我跑掉了。
我的内心一阵酸楚,真不知他为什么如此固执,如此不领情。
一天中午,当我去班中巡视时,我看见当所有的孩子吃着食堂打来或父母送来的饭菜时,只有他坐在角落里,啃着硬邦邦的大饼。
我的师德故事300字【六篇】

我的师德故事300字【六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特别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大事进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叙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亲密关系,他们迫切地盼望熟悉自然,于是便以自身。
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我的师德故事3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师德故事300字篇1浇树浇根,育人育心。
真心与同学沟通,就是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
自信是通往胜利的最佳通道。
因而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留意爱护同学的自尊心,发觉同学的"闪光点',并准时赐予适当的鼓舞和表扬,赐予同学自信的力气,从潜意识方面引导同学向正面的、乐观向上的方面进展。
比如;我班冀兆航同学,由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没人辅导孩子的功课,学习成果很差,在同学中间抬不起头,特别自卑,从来不和大家玩,性格比较孤僻。
发现这种状况,每天的课余时间,我就主动给他补课,慢慢地我们成了伴侣,期中考试他数学考了95分,他快乐的笑了。
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
他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变得自信了。
发现他的进步,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要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好老师,就要去爱孩子们,由于爱是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
假如教育缺乏了爱,就像池塘中没有了水。
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把爱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渗透到每个细节,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
只有把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绚烂的盼望之花!我的师德故事300字篇2"平淡中带着精彩,平凡中带着宏大。
'是对老师工作的写照。
老师的工作繁忙而有意义,在每天平淡而琐碎的工作生活中我发现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彩和感动。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令我感动的老师杜瑞丽老师。
杜老师从事教育工作18年,是一位教学阅历丰富,有着高度教学热忱、工作一丝不苟的人。
她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爱润童心 静待花开——我的德育小故事

爱润童心静待花开——我的德育小故事我是一名小学生,名叫张岩。
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有一个父母,他们最渴望的是给我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们认为,德育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他们经常会给我讲述一些有关德育的故事,以培养我乐于奉献、为人诚实的品质。
我就读于一所小学,学校有众多老师和同学,都相处得很愉快。
去年春节,我参加了校园里的活动,给比我小的孩子们糖果,看到他们欢快的笑容,我也很开心。
另一次,我出席了一次学校活动,和老师一起为一个有贫困的家庭捐款。
我们捐了些衣服,一些粮食,和一些民间故事书籍,送给了这个家庭。
有一个母亲,得知我们的捐款后,激动流下了泪水,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时,我感到很温暖,也感谢我们能有机会帮助别人。
此外,我把好好学习作为一项德育的努力。
每个暑假,我都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我经常阅读名人传记,从中吸取励志教育,激发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去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访问老人家的活动,去老太太家里看望和给她讲故事,老太太非常开心。
老太太讲述了一个故事,激发了我对爱心和体贴的热情。
我用满满的爱心和温暖回家,就像带着许多小礼物一样。
我的家人也很给予我德育的支持,他们不断鼓励和引导我,当我失败时,他们会给予鼓励,不断鼓励我去坚持,继续努力,要做一个
善良而勤勉的人。
在我学习和生活中,德育勤奋和诚实是我最主要的内容,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期待有一天,种下的德育种子,会收获一朵漂亮的花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
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高县实验一小:何敏
最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爱,爱就是教育。
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我班上有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多年又长期不在身边,这无疑使他从小缺少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以至性格叛逆、行为怪僻、性情执拗、多染坏习。
父亲曾言放弃,八旬高龄的爷爷奶奶更是束手无策。
可我没有放弃他,我相信,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一颗上进的心,多给这些学生笑脸和耐心,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安慰和希望!我多次在他饿肚子的时候给他买东西吃;在他偷了高年级同学的钱面对挨打时帮他化解;在他过生日时买书籍赠送给他;在他想念母亲落泪时给他安慰;在他遇到难题时耐心给他讲解……去年运动会上,他趁别的同学不在教室,偷偷拿走了别人的钱。
我知道后找他谈心,了解到其行为是由于其父母离异,缺乏关爱,身上没有零花钱,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可自身有没钱购买而造成的,我就对他说:“孩子,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如果不改正长大以后再拿别人的东西就是违法行为了,那时要进监狱的。
不要这样做了,以后你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学习用品,就告诉肖老师,肖老师帮你。
”孩子听了以后,泪流满面。
天已傍晚,我把孩子送回家,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嗓音嘶哑,但我仍然坚持着。
也许是这一家人听着我嘶哑的嗓音真切感受到了我对孩子真心的关爱,孩子哭了,父亲哽咽了,爷爷奶奶也老泪纵横。
80多岁的老奶奶一个劲地握着我的手说:“谢谢老师啊,要不是你的话这个娃儿就没得救了。
”我当时也忍不住地流泪。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之后有了明显改观:告他状的同学少了,班级也“安静”了,他的学习也有了进步,还开始帮助班上的弱小同学,主动地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班级服务。
每次当我出现在教学大楼前,他总是会在上楼的楼梯间等着,看见我就傻乎乎地笑着跑开去。
他还经常悄悄地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果放到我的抽屉里。
他常说:要是肖老师是我妈妈就好了。
所以,老师的关爱、体贴、帮助对孩子非常重要,哪怕是一点点的关怀,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记忆,一点点的扶持也会让一棵将要倒折的树苗重新健康成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