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与会展设计

合集下载

展示设计与人体设计工程学

展示设计与人体设计工程学

(6)、错视:是指视觉形态受光、形、色等视知觉要素的干扰, )、错视: 错视 在人的视觉中所产生的错误感觉也就是主观判断的意向与客观 实在的物像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设计师可以利用错视现 象展开创意。 ◆图形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畸形现象: 距离的错视 面积的错视
明度的错视
距离的错视
面积的错视
他还包括色彩照明知觉噪声温湿度空气流速与质量电磁辐射绿化工作轨迹应激湿度空气流速与质量电磁辐射绿化工作轨迹应激反应避免工伤与职业病反应避免工伤与职业病等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等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行为生理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寿命长短
展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环境、机具和人这三者关系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环境、机具和人这三者关系 环境 中人的工作效能和安全问题的科学. 中人的工作效能和安全问题的科学. 这个系统中,人处于主导的地位, 这个系统中,人处于主导的地位,环境和机具都 是为人服务的,都应该受控于人的。 是为人服务的,都应该受控于人的。 人不只是适应、利用环境和工具, 人不只是适应、利用环境和工具,更主要的是人 应该也能够改良,创造更加完美的环境和机具。 应该也能够改良,创造更加完美的环境和机具。环境 和机具的优和劣,可以反作用于人。 和机具的优和劣,可以反作用于人。对人类的身心健 康和生存,都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康和生存,都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第一节、 第一节、展示设计中的人的知觉
所谓“知觉空间尺度” 所谓“知觉空间尺度”是指人体活动空间和家 具设备空间以外的空间尺度, 具设备空间以外的空间尺度,因“知觉”因素而决定 知觉” 的空间大小 。
通过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知道人在户内活动的 行为空间高度, 以下。 行为空间高度,均在 2.2m 以下。 我国住宅规范确定住宅层高为2.8m, 我国住宅规范确定住宅层高为2.8m, 住宅层高为2.8m 2.65m, 实际净空均为2.65m 实际净空均为2.65m,这也就考虑了人的知觉 因素。太高了,既不经济,也显得空旷。 因素。太高了,既不经济,也显得空旷。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

通过合理安排展示品的高度、角度、间距和布局,可以使参观者更便利地观看展示品,避免不必要的弯腰、拉伸和蹲跳动作,从而减轻参观者的体力负担。

此外,合理设计展示品的操作界面,包括按钮、开关、旋钮等,同样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使参观者更轻松地与展示品进行互动。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特点,因此合理设计展示品的形状、颜色、光照等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展示内容。

此外,通过合理安排展示物的排列顺序和展示流程,可以提供更好的观展导引,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示信息和故事主线。

再次,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机制,因此在展示品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观众的安全和舒适度。

比如,在展示品的边缘和角落处应该采用圆润的设计,避免观众因为碰撞而受伤;在展示品的操作界面上应该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按钮和开关,避免观众因为使用不当而出现误操作或者意外伤害的情况。

最后,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设计展示品的零件组合和连接方式,可以使展示品更易于维护和更新,降低维护成本和频率。

此外,通过选择材料和制作工艺,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易用性、观众的观展体验、展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展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创造更好的展示效果。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过大的密度,也容易造成参观人群堵塞,会使人感觉疲劳,影响展示整体效果;陈列密度过低,则会显得展示空间空旷、缺乏内容。

陈列的密度大小还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受展示物的视距、展品的陈列高度、展品的大小、展示形式以及不同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

展示空间较宽敞时,可使陈列密度稍大,也不显得拥挤;如果展示空间低矮,同样的陈列密度也会显得拥挤。

展示对象的尺寸较大,展示视距又近,也会使人觉得空间拥挤。

1视觉的传达是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应用在展示设计中,除了人的尺度和活动中的相关尺度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视觉活动。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信息获得有80%依赖于视觉。

人的视距,视角以及视觉习惯是合理组织陈列高度的依据。

陈列高度是指展品或版面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人对陈列高度的适应受人体有效视角的限制,一般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厘米;经常运用的展示高度是80~250厘米之间的区域。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最佳视觉区域是在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以下40厘米之间这个60厘米宽的水平区域,如果以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165厘米左右,最佳的陈列高度应在125~185厘米之间,重点展示的对象陈列在此区域内,较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接受信息之前往往人们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经过选择之后,往往注意力会集中到那些准备接受的信号上面。

因此,引起注意是展示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成功的基础,只有引起注意才能产生以后的理解,确信,记忆行为并导致最终的行为。

展示效果最终需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吸引和维持住他们的注意力,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根据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心理和人的心理规律,可采用以下方法。

2增大展示效果的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展示效果越强,越大,人们对它的注意就越强烈,并不是任何事物的属性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能引起注意,效果必须达到一定量。

展示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大设计效果对观众的感觉刺激。

项目4 掌握会展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项目4 掌握会展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化展示的陈列密度小
商业展示的陈列密度大
陈列高度
陈列高度
一般通道宽度
残疾人通道
残疾人坡道
视角、视野
照明设计
人的视觉规律
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
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
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在会展中,
人的基本行为是行走和观看,因此我们研究会展中的人机工程学
也都围绕这二者展开。
(二)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的特征:
1. 客观环境。客观环境作用导致人类的各种行为,这 种行为就是适应、改和创造新环境的活动。
(一)人机工程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
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
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
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
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
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
力。 3. 环境制约。环境因素也会制约人类的行为。往往不能完全满足
人类的需求。因而行为就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环境制约。 4. 综合作用。环境、行为和需求施加给人的往往是一种综合作
用。 室内空间的分类:行为空间,生理空间,心理空间人与环境 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环境刺激和相应的人体效应。人体外部感 觉器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五)环境行为学 1. 客观环境。客观环境作用导致人类的各种行为,这种行为就
是适应、改造和创造新环境的活动。 2. 自我需求。人类的自我需求是推进环境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技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目标是将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设计为符合人体特征和需求的。

展示设计是一门旨在传达信息和吸引观众的艺术和科学。

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被广泛应用来提高展示效果和参观体验。

首先,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被应用于展览展览的平面布局和空间规划。

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习惯、肢体动作和感官感知,设计师可以确定展示布局和展品摆放的最佳位置。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从左上角开始阅读和观看展览,因此布局设计应该根据这个视觉习惯进行调整。

此外,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展览区域的大小和间距应该适中,以便参观者能够自由行动,同时保持足够的舒适度。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最合适的展示器材和展示方式。

通过研究人们对图像、色彩和声音的感知方式,设计师可以使用适当的展示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和鲜艳的图像更加敏感,因此设计师可以使用动态和色彩丰富的展示手段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此外,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还提供了关于触摸和味觉感知的信息,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展示方式来刺激观众的触觉和味觉感官。

最后,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解决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人流量较多的展览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引导来减少人员拥堵和等待时间,提高观众的参观效率。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根据观众的体力需求和身体反应来优化展示设计。

例如,在长时间的展览中,设计师可以合理安排坐椅和休息区,以便观众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舒适。

综上所述,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人体特征和需求,设计师可以改善展览的布局和空间规划,选择合适的展示器材和展示方式,提高参观体验和展示效果。

因此,在展示设计中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使展示更加符合人体特征和需求,提高观众的参观效果和满意度。

4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4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4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人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人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以优化人体与产品、工具和环境的交互效果。

在展示设计中,四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要求,提高设计的效果和用户体验,本文将从展示设计的环境、产品和用户三个方面,详细探讨四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四人体工程学可以在展示设计的环境中进行应用。

展览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们在其中活动的特点和需求,而四人体工程学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设计师进行合理布局。

比如,在展览场馆中设置合理的通道和标识,可以提高观众的流线和方向感,减少迷路和拥堵的可能性,同时也能提升展览的流畅度和效率。

此外,四人体工程学还可以通过对光照、气温和噪音等环境因素的研究,为展览场馆提供更舒适和宜居的环境,使观众在展览中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体验。

其次,四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的产品中也有广泛应用。

展示产品是展览中最直接的呈现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展品的吸引力和卖点。

四人体工程学可以通过对展示产品尺寸、形状和重量等因素的研究,提供更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比如,在家居展览中,根据人体的坐姿和体态特点,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使观众在欣赏家具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好的舒适感和使用体验。

最后,四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用户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展览设计中,观众是最终用户,他们对展览的参与和体验对于展览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四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针对不同的观众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

比如,在儿童展览中,四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儿童的身高和体力特点,设计适合儿童参与的特色展项和互动性强的展览内容,增加儿童的参与度和乐趣感。

总之,四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展示设计的环境、产品和用户进行全面研究和了解,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提高设计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人体工 程学
三、展示空间设计
(3)布局类型 展示空间布局应根据展示内容及观展路线来确定,以保证展示空间的灵活性。常见的展示空间形式 有串联式、放射式、放射串联式、走道式和大厅式。各种布局形式的特点如图6-54所示。
三、展示空间设计
2.功能空间尺度 (1)展厅建筑结构尺度 展厅净高尺度应大于或等于4 m,否则会使观众产生压抑感,且展厅的净高会直接影响展品的安装摆 放。如果展厅的尺度与展品的尺度不相符,展品将无法运输到展厅内部。大型展览会展厅高度可达8 m、 10 m,甚至更高。此外,在展示空间中,单人楼梯宽度应为90 cm,双人楼梯宽度应为160 cm,三人楼 梯宽度应为220 cm。 (2)人性化设计 在展示空间内,应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观展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例如,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 4.5°,坡道每9 m长时应设置休息平台,坡道宽度应大于250 cm等。
三、展示空间设计
(一)常用展具及其尺度 展具类型主要有展台、展架、展柜、展板、灯箱等,其基本尺寸如表6-2 所示。
三、展示空间设计
(二)展厅布局与空间尺度 1.展厅布局 (1)展区方位 展区方位是根据整个展示空间的功能流动关系而确定的。具体落实到展馆基地上时,还要考虑基地环 境、交通情况及相邻建筑的关系等因素。 在同一展示空间中确定展位时,要根据整个展示空间的展示内容来确定。对于相互独立的展位,应根 据其重要程度来确定其展出次序。例如,对于教育型的展示空间,应根据教育的顺序及连贯性来确定其方 位。 (2)展区面积及其与通道面积比 由于展览性质不同,展示内容存在差异,且观众人数不同,因此,通道面积和展览面积的比例也不相
(一)展示流线设计 1.功能流线 由于展示性质、内容、规模、方式等的差异,展示空间的组成也各有侧重。但一般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即展示区、观众服务区、库房区及办公后勤区。通过确定功能流线,可确定上述部分的空间布局,进而确定 观众和工作人员的行走路线。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

博物馆照度表 艺术品照度表
艺术的种类 环境种类
入口大厅 中国画
照度(lx)
300~750 150~300
会议室 雕塑、造型物、模型
展示厅的一般照明 油画
150~300 500~800
750~150 300~750
幻灯、电影、利用光的展示部分 200~500 5~30 陶器、玻璃制品
巧妙运用人的视觉习惯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
主要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三者关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系的科学,它以人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性为出发点,以提高 环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目的,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减轻 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门学科。
展示设计中的尺度问题
视平线以 上10 ° 视平线以 下30 °
视平线以上 60º -视平线 以下70º ,
为最大视区
视平线 以下约 10°
为人眼的最佳视区
二、利用视知觉进行设计
光对人的视觉感受
指单位受照面积上的 光通量的大小,单位 是“勒克斯”(lx)
1勒克斯=每平方米光的通过量
是物体表面明亮程度的 测量指标,同时作用于 发光体和受照物,单位 为“坎德拉/平方米” (cd/㎡)
展览馆采光照明设计方式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 展厅内应避免光线直射观众产生眩光

③ ④
重点照明要考虑照射的方向和角度
展品的陈列方式可以减少眩光对视觉的干扰 陈列品背景使用中灰色色调,选择无光泽材料、有明显质感的材料,避免 材质表面形成光辉;也可以做局部进行吸光处理
五、展示物理环境尺度 1. 空气污染
展示设计 中的视觉 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峰至头顶高度 293
4
5 6 7 8
正立时眼的高度 1513
正坐时眼的高度 1203 胸廓前后径 上臂长度 前臂长度 200 308 238
1474
1140 200 291 220
1547
1181 201 310 238
1443
1110 203 293 220
1512
1144 205 307 245
高展柜高度?
1.9-2.2米
中等展台高度?
0.8-1.4米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
人体主体视觉区域是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 厘米,以下40厘米这个60厘米的水平区域
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为165厘米(人体测量学) 那么,最佳陈列高度应为……
展品垂直方向的陈列最容易被视觉感知
最容易看到和摸到的展品高度叫展品的黄金空间:距地面85——
扶手或护墙—— 850mm以下 坡道宽—— 大于920mm
每段坡道的长度—— 9m以内
每隔9m即设一个体息平台
残疾人通道的基本要求
(2)室内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电梯室内入口
不小于920mm
电梯室平面尺寸 一般1880见方,最小1630,最佳为2130mm见方 坡道宽度
单项行驶宽不小于920mm,双向行驶宽不小于1530mm
展厅陈列密度实例
通道宽度?
参观通道宽度
按人流数计算
人流宽度:以普通人的肩宽加12CM的空隙尺寸, 即以60CM来计算 主要通道 —— 8-10股人流(4.8-6.0米 ) 次要通道需要环视的展品,周围至少应有2米左右宽的通道。
展线设计
观展行为表现 观展行为是指人们为了观赏与求知而参加的一项社会 公众信息传播交流活动。 1、观看 无意→注目→兴趣→审视→思考→ 比较→记忆; 2、走动 3、休息 4、交往
1278
282 319 590 379
1345
285 311 606 403
1261
269 320 575 378
肩峰至头顶高度 293 臀部宽度 307
指尖到地面高度 633 上腿长度 415
15
16
下腿长度
坐高
397
893
373
846
392
877
369
825
391
850
365
793
注意:更应关注人的动态尺寸
观展行为习性 1、求知性 2、猎奇性 3、渐进性 4、抄近路 5、向左拐和向右看 6、向光性
参观路线的设计原则
1、顺时针的行进方向 2、短捷 5、不逆流 6、不重复
3、通畅 4、不交叉
7、不漏看
8、主次分明
展示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1)户外无障碍设施 汽车停车场 —— 每辆车的停车位不小于1800mm 轮椅的专用通道—— 单向行走时最小宽度为130cm 双向行走时宽度不小于200cm 无障碍坡道—— 4.0°~ 4.5°为宜
1420
1078 220 289 220
编 号
部位
较高人体地区 (冀、鲁、辽)
中等人体地区 (长江三角洲)
较低人体地区 (四川)

9 手长度 196

184

192

178

190

178
10
11 12 13 14
肩峰高度
1397
1295
285 307 612 395
1379
291 309 616 409
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坡道、工厕设施、门拉手等等
会展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一:展厅净高
最低 至少应大于4米
最高
8米、10米,乃至更高
陈列高度
展板与隔断墙高度 展板最佳视域
高展柜高度
中等展台高度
展板与隔断墙高度? 一般在2.2-2.4米
展板最佳视域: 从距地0.8米起至2.2米高宽 度约为1.4米的 水平展示带
生物材料:木地板、毛制地毯
自然材料:石才、地砖、水泥
人造材料:地板革、化纤地毯
行走时对 人的影响 美观
吸湿、传热 特性
地板材料
隔音、吸声
价格 强度 气味
影响地板材料的因素
地板对行走行为的影响 地面越滑,步幅越小 步幅:步幅与性别、年龄、身高、地板条件有关。
男子 女子 65--80cm,平均(橡胶板地面)75cm。 55--70cm,平均(橡胶板地而)60cm。

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 听觉与噪音 湿度与温度 花卉
地板
情感(心理因素)与空间
亲密距离

0-0.45米
展示空间中运用很少
情感距离

个人距离
0.45-1.30米 互动活动、宣传 最常用的距离 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
社会距离 1.30-3.75米 公共距离
大于3.75米
观感类别
基本特征 参观行为依据展示空间的秩序和展示序列的安排表现出时间的规律性与一定的倾向性,它是一种行 为状态对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的一种反映,表现展示空间秩序对研究行为模式和空间模式有一定的 作用。 行为的流动构成展示空间流程,人在展示空间里受展品内容和相关信息导向的作用而按一定方式流 动,其流动的途径、流动方向的选择倾向、流动交叉点的位置定位等规律,均是展示空间设计、展 品陈列、导向系统设计的依据。 观众的行为动机之一,要求在展品内容选择与陈列上有所创新形式,选择更新版面设计、图形 设计、装饰设计等的方式来表达内容。 人的行为本能,所以展品的布展应有特色,能吸引观众。 人对知识的追求是一个过程,要求展品的选择有一个完整的内容,在展示是分段或分区按一定 秩序布展。 ①向左拐和向右看,多数观众进入展厅习惯向左拐,故展品的序言,最好设在入口的左边。 ②我国的文字是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写,故展品的序列次序,最好是从左到右,以便观众阅读。 人的行为本能,在布展时,要满足观众的这一特点,少迂回,流程导向明确,否则观众会绕道走过 而不看展品,从而达不到展示的目的。 展品陈列,在光照设计上既要有足够的亮度,又要避免眩光,陈列的背景要暗一点,展厅最好采用 高测光或顶光,照度不够时,在增加局部照明,根据展示空间的需要,体现层次感和环境舒适感。 处理好环境照明和展品照明的关系。
垂直方向视区

最佳视区

中心视角15度以内
中心视角为20度范围 中心视角30度以内 中心视角60度以内 中心视角124度范围内
瞬息视区 有效视区 色彩视区 最大视区
水平方向视区

人的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
视觉运动规律

人的视觉按一定顺序有节奏流动。
视线在水平面内流动比在垂直面内流动视觉效果更迅速、更 清晰、更准确。 视线流动较自由的方式是从左到右。
空间和机具尺度的确定,均以人体总高度和肢
体某些局部的尺度作为依据和标准。
否则,就会给人类的生活、工作、交往和参观
等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对人对人造成不应有 的伤害。
在会展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 ——解决设计中陈列密度、陈列高度,通道宽度, 展板与道具尺度,以及照明、色彩、视高、错视等 问题 ——解决无障碍设计问题,如()?
每分钟步数:
橡胶地板最高:男132步/min,女136步/min 马赛克最低:男105步/min,女115步/min。 一步所要时间: 男:0.48--0.55s,马赛克最长
女:0.45--0.53s
身高差20cm时,一步所要时间相差约0.03s
每分钟行走距离
展品与道具所占的面积占 陈列密度 展场地面与墙面总和的比例
最佳: 40%
50%亦可
超过60%—— 拥挤、堵塞
陈列密度的大小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度有直接 关系,也受展品的性质、大小、展出形式以及不同 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
注意
特别是当展品与道具体形庞大时,陈列 密度必须要小。 否则,会对观众心理造成压迫感和紧张 感,极不利与参观; 特别是当观众多时,会引发堵塞和事故。
展厅温度与湿度标准
温 度 博物馆和画廊的室温要求恒定在18°C-22°C 一般展馆的展厅在16°C-18°C之间 博物馆与画廊室内相对湿度一般40%,不应超过60% 室内相对湿度如果控制在44%左右,最舒适
湿 度
适宜放进展厅的花草(营造视觉舒适及心理愉悦感)
吊兰
铁树
雏菊
美人蕉 石竹 蔷薇
地板——材料种类
门宽不得小于820mm
马桶高520mm左右
马桶旁的扶手高要小于850mm
卫生间 洗脸池高750-790mm 电子烘手器距地760-800mm 照明灯的按键开关距地1170-1220mm之间
视觉要素
会展活动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活动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通过它可以感知外部世界的形状、大小、色彩、肌 理等 了解和研究人的视觉特征,关系着会展设计的效果.
视野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 可用视野计来测定视野范围
视野分类(依据眼球的工作状态)
静视野: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注视野:头部固定,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动视野:头部固定,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人的视力范围

最佳视区 视平线以下15度至视平线以上30度? 良好视区 视平线以上30度至视平线以下30度 有效视区 视平线以上60度至视平线以下70度
距离。
正常坐高: 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眼高(站立): 人身体直立、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地面
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
眼高(坐姿):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
肩高: 从座椅表面到脖子与肩峰之间的肩中部位置的
垂直距离。
肩宽: 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会展设计中需注意的人体各部位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