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合集下载

外滩历史

外滩历史

1902年~1937 年。外滩快速发 展。这时候来到 这里的人可以被 称为冒险家,他 们来淘金,也来 挥霍,此时的上 海是远东最有吸 引力的城市,冒 险家的乐园。
东方的"华尔街"
1845年外滩被辟为英租界后,外国的 洋行、银行等相继在此建立,至20世纪 初,由于外国银行大量进驻上海,上海 不仅成为旧中国的金融中心,外滩更是 称为了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 此外,还有西方大商贾的高级俱乐部--上 海总会,还有英商亚西亚火油公司大楼。 不少银行或财团在外滩大兴土木,营建 豪华大厦。 当年作为繁华的上海金融中心,外 滩附近聚集了各国颇具实力的银行:英 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 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 方汇理、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 行等,使外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方华 尔街"。
自从上海开埠以来,外滩一直是上海的高级商务区。这里的绝大部分建筑,都 是为金融家服务的。众多的银行都希望能在外滩争得一席之地。外滩也成为了上 海的华尔街,是上海历史的缩影。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金融家,都把上海外滩 当作远东的金融宝地,外滩的各式各样的房子也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上 海人把外滩作为一段历史保留起来。 昔时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这条滨江大道,如今是上海最具"海派特色"的景点。
1937年~1949 年。战乱,繁 盛的都市骤然 陨落。虽然仍 有浮华的表面, 但下面却暗藏 着暗杀、斗争。 但无论如何, 生活还要继续, 人们仍然需要 梦想与爱。
淞沪会战 :战斗在当时 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 市区和郊区进行,当时 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商港, 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 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 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 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 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 法、英、美、意4国军 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 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 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 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 地。中日双方共有约 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上海外滩的百年变化史看看属于爸妈的年代

上海外滩的百年变化史看看属于爸妈的年代

上海外滩的百年变化史看看属于爸妈的年代从外滩源的第一幢建筑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30多年。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外滩尽管一直都是上海的象征,但它每个年代的含义却不相同……30年代金融业的变化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外滩历史建筑群里,最年轻的一幢建成于1937年。

从1号到33号,很多是银行大楼:中国通商银行、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台湾银行、麦加利银行、中国银行、横滨正金银行、东方汇理银行,江海关大楼也在这里,加上友邦、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和不远处九江路上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外滩无疑是上海金融中枢。

50年代人民大解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当外国人设立的“江海关”变成了中国上海海关;当汇丰银行大楼变成了上海市府大楼;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园变成人人可以免票入园……外滩成为国人结束屈辱“从此站起来了”的象征。

60年代爱情、约会的变化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那个年代上海人普遍住房条件窘迫,男女青年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只能到户外去。

那时又没有咖啡馆、酒吧、舞厅可泡,因此上海的情侣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外滩。

趴在防洪墙上,脸朝着黑黝黝的黄浦江水,从背后完全认不出谁是谁。

一对对情侣之间,可能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大家呢喃低语,互不干扰。

80年代开启新时代国门重新打开以后,老外们的第一站就是外滩。

他们为外滩带来了很多最新鲜、最时髦的东西。

比如,中国的第一家KFC就开在外滩。

当时上海总会已经成了东风饭店,现在东风饭店又变成了外滩华尔道夫。

现在时髦潮流的代表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顶级碗表在外滩包楼开店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外滩,搬迁至人民广场。

于是,外滩做回单纯的城市品味象征。

很多银行搬回来了,很多高级餐厅来了,很多奢侈品店来了,很多顶级酒店来了……连外滩气象台都变成了酒吧。

珠宝皇帝在外滩办展览你甚至可以在沙逊阁里做当年翘脚沙逊最爱做的事情——对着黄浦江和浦东放空。

在外滩就餐、住宿、购物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如今,很多十里洋场的场景,在这里复刻,外滩的美,当然不止奢华这一种!它华丽雍容,却也不失灵动娇俏,它孕育了无数的名人伟绩,见证了上海的百年跌宕,那从奢华中透出的历史沉淀,让人迷醉!。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畔,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景区。

上海外滩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欧洲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并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上海外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上海正处于中国近代史重要阶段的起点。

外滩最早是一个渔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港口。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中国面向外界的窗口,外滩也逐渐成为了上海的商业中心。

19世纪末,随着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外滩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和金融中心。

在外滩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外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纷纷展现才华,营造出了外滩独特的欧洲风情。

外滩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等,形成了一道别样的建筑风景线。

这些建筑的主体都以黄色砖石和白色立柱为主要颜色,延续了欧洲建筑的经典元素。

外滩的主要建筑包括“半岛酒店”、“南京东路20号”、“英国总领事馆”等。

其中,“半岛酒店”是外滩最有名的建筑之一,建于1929年,虽经过多次翻新,但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它是一座属于当时最高级别的豪华酒店,内部装饰奢华,服务一流,吸引了众多名人和政要入住。

“南京东路20号”作为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23年,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建筑,曾作为外滩的旅游宣传中心和商业街。

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外,外滩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标志性雕塑和纪念碑。

最著名的是外滩的“各国领事馆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旗广场”,它由各国领事馆的国旗组成,彰显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的地位。

如今,外滩已经成为一座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旅游胜地。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和拍照。

外滩的夜景尤为壮观,当夜幕降临时,整个外滩灯火辉煌,霓虹灯的闪烁与建筑的瑰丽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除了欣赏外滩的建筑和夜景外,游客们还可以参观外滩的相关博物馆和展览。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

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外滩」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无论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滩都是一处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标,它的诞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积淀之上,它的繁华背后,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沧桑历程。

外滩 1 号No.1 The Mc Bain Building外滩1号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

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

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

1917年,壳牌石油旗下「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命名「亚细亚大楼」。

解放后成为「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外滩2 号No.2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外滩2号建成于1911年,由「马海洋行」设计。

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

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

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命运多舛,1941年沦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1971年又化身「东风饭店」。

2011年,外滩2号百岁生日之际,又经历修整,恢复历史旧貌,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回忆。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塔,群米日 。列”,东 亚隔与方 洲江外明 第相滩珠 的
大第那志 厦 三 就 性 19 。 、 是 建 99 中人筑年 国们傲初 第期然, 一待屹上 海 立 的已 市 黄 久 88 层的浦又 一 江 世 金 茂界畔座 ,标
金 茂 大 厦
自此,上海外滩又多了两个标志性的建 筑,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衬托着 浦东美丽的滨江大道。外滩观光隧道犹如一 条纽带连接着浦东和浦西,挽着手共同发展!
到20世纪40年代,上海外滩已经基 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短短的一个多 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 远东最大的都市。
20 年 代 的 外 滩
30年代的外滩
50年代的外滩
80年代初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
90 一望“建 年 , , 万 成 19 世 建 国 。 94 东 代 界设建塔年 方 中 第 完 筑 高 10 明 后 三 成 博 46 月 珠 高时览 8 1 期
块租界无数的探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费思谅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 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的发展 变化也是我们祖国发展变化的缩影。 看着现在高楼林立,晚上灯火辉煌 的外滩,谁又能想像出她从前的样 子呢?
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滩
如 今 的
夜景
外滩的夜景真美啊!从上海外滩的骤变不难看出上 海这么多年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上海的日趋国际化。 在此我衷心的祝愿外滩越来越繁荣,同时也希望上 海能成功的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希望祖国越来越昌 盛!
谢谢大家!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 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 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 造它们的体面建筑。逐渐地,租界初期 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 新的豪华大厦起立。这里原来驻有英国 的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 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图说外滩公园的历史沿革

图说外滩公园的历史沿革

图说外滩公园的历史沿革(珍稀的照片,简明的史料,独到的评论)纵观帝国两千年历史,曾经历过多次蛮族入侵,主政中原的朝代。

从鲜卑、蒙古到满洲,但最终都被“同化”,儒家文化占了上风,这是那些阿Q文人经常拿来自慰的说辞。

金、元灭两宋,从1122年到元初1274年,52年内全国人口从9347万锐减至887万,损失率高达91%。

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

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

明末混战到满清入关,从李自成造反打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

人口明末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只剩下1400万,锐减了80%多,灭了8000多万。

亡国不算,几乎灭种。

你那文化既没有帮你看家护院,更没有保你免遭涂炭。

倒是人家把你祖宗那点东西拿来文化一番,几百年皇帝做得挺滋润,而你全家还得恭恭顺顺当奴才。

到了1840年夏,又一个蛮夷叫英吉利的,派了一支远征军先后出动军舰28艘、装备火炮800门,从广州,厦门,定海,宁波,一路杀来,攻陷吴淞炮台,闯入长江,攻陷镇江,直抵江南重镇---南京城下。

以区区总数一万五千人的兵员轻易打败拥有4亿人口,90万常备军的大清帝国。

自信的实力派工业小子击倒了自负的虚荣派农业老汉,史称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英军伤392亡82人,大清伤1114亡2014人,不及现代一天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

战后中英签下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不算,还从此得了软骨症,见了洋人膝盖就哆嗦。

这时,中国所面临的对手,已经不再是一支粗蛮不文的异族武装,而是一套高度发展,将要彻底改变世界面貌的文明体系。

这场较量到底谁同化谁?这外滩公园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图01,南京条约签字(一)公园的兴建根据《南京条约》,1843年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等六人来到上海,与当地中国政府商定11月17日正式开埠。

英国人选中了苏州河口的李家场建立了自己的领事馆,领事馆正东原是苏州河口的一块浅滩。

上海外滩发展史

上海外滩发展史

上海外滩发展史19世纪下半叶,外滩地区是上海河口的海滨区域,当时这里是上海最早的商业区之一、1862年,英国商人葛立恒租下了外滩地区,并开始建设码头设施,为外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外国政府和商人相继在外滩地区建设了一系列的办事处和商铺,外滩逐渐成为国际交易和商业活动的中心。

到了20世纪初,外滩陆续建起了德国银行、汇丰银行等一系列建筑,形成了一条以西方建筑为主的建筑群。

这些外国银行和企业对外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07年,外滩开辟了林立林街、培叶路和天津路等一批重要的商业街道,各种高级酒店、餐馆、办公楼等商业设施纷纷涌现,许多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也纷纷迁至外滩地区。

外滩逐渐成为中国金融和商业的中心。

20世纪20年代,外滩经历了一次空前繁荣的发展。

当时,许多富有的外国商人和外籍华人迁居到外滩,使外滩成为上海最富有和奢华的地区之一、外滩建起了以大西洋大楼和汇象大楼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多采用欧式建筑风格,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貌。

然而,外滩的繁荣并未持续太久。

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中国内战的局势动荡使得外滩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许多外国机构和企业纷纷撤离,外滩地区开始走向衰落。

此后,外滩的建筑和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1950年代,外滩范围内的建筑被国有化,成为了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使用地点。

改革开放后,外滩逐渐开始复苏。

1980年代,上海市政府在外滩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修复工程,修复了许多历史建筑,并重新维护了外滩的整体环境。

此后,外滩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在21世纪的今天,外滩已经成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核心商业区之一、随着陆家嘴金融区的快速发展和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相继兴建,外滩的地位更加突出。

现在的外滩设有观光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整个上海市区的壮丽景色。

同时,外滩还有一条以石库门建筑为特色的游览路线,吸引了许多游客参观。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作为上海的代表性景点之一,经历了从商业港口到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上海外滩古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古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古建筑介绍上海外滩是上海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风貌之一。

外滩的古建筑群是外滩的一大亮点,这些建筑物不仅是上海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上海外滩的古建筑。

外滩的古建筑群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洋行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金融时期”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主义时期”。

“洋行时期”是外滩古建筑的开端,这个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由外国洋行和商人所建。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黄浦江畔的外滩十大建筑之一的“外滩公共租界总理署大楼”,它是外滩最早的一座洋行建筑,建于1865年,是上海最早的石造建筑之一。

此外,还有“中国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上海滩公共租界总医院”等建筑物。

“金融时期”是外滩古建筑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由各大金融机构所建。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外滩十大建筑”之一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它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高达262米,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此外,还有“中国银行大楼”、“中国人民银行大楼”、“中国保险大厦”等建筑物。

“社会主义时期”是外滩古建筑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由中国政府所建。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达468米,是中国最高的电视塔。

此外,还有“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大厦”等建筑物。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的古建筑群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上海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建筑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滩
如 今 的
夜景
外滩的夜景真美啊!从上海外滩的骤变不难看出上 海这么多年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上海的日趋国际化。 在此我衷心的祝愿外滩越来越繁荣,同时也希望上 海能成功的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希望祖国越来越昌 盛!
谢谢大家!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 分之一。 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 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 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 岸。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 护。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 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洋人 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 500 米 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 " 马路 " 。 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 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的发展 变化也是我们祖国发展变化的缩影。 看着现在高楼林立,晚上灯火辉煌 的外滩,当年的外滩:“不计其数的 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 脏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 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 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 造它们的体面建筑。逐渐地,租界初期 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 新的豪华大厦起立。这里原来驻有英国 的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 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20世纪的外滩
塔,群米日 。列”,东 亚隔与方 洲江外明 第相滩珠 的
大第那志 厦 三 就 性 19 。 、 是 建 99 中人筑年 国们傲初 第期然, 一待屹上 海 立 的已 市 黄 久 88 层的浦又 一 江 世 金 茂界畔座 ,标
金 茂 大 厦
自此,上海外滩又多了两个标志性的建 筑,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衬托着 浦东美丽的滨江大道。外滩观光隧道犹如一 条纽带连接着浦东和浦西,挽着手共同发展!
到20世纪40年代,上海外滩已经基 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短短的一个多 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 远东最大的都市。
20 年 代 的 外 滩
30年代的外滩
50年代的外滩
80年代初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
90 一望“建 年 , , 万 成 19 世 建 国 。 94 东 代 界设建塔年 方 中 第 完 筑 高 10 明 后 三 成 博 46 月 珠 高时览 8 1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