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报告 VDA6.3
过程审核VDA6.3

P6.1:过程输入 是什么? (过程输入)
6.1.2 6.1.3 6.1.4
来料是否在约定的时间按所需数量/生产批次大小被送至正确的存放位置/工位? 是否对来料进行了适当的存储,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包装设备是否适合来料的特殊特性? 来料是否具备必要的标识/记录/放行,并且得以适当的体现?
2.6* 项目组织机构是否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确保了变更管理?
6.6.4* 最终产品交付时是否满足了顾客的要求?
7.1 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过程方面所有相关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7.2 是否能保障对顾客的服务? P7:顾客 关怀/顾客 7.3* 是否保障了零件的供应?
满意/服务
7.4*
如果发生了与质量要求不符或投诉,是否开展了失效分析,并且有效地落实了纠正 措施?
6.5.4 是否对过程和产品定期开展审核?
6.6.1 是否根据需要确定产量/生产批量,并且有目的地运往过程结果/输 出)
6.6.2 6.6.3
是否根据要求对产品/零部件进行适当仓储,所使用的运输设备/包装设备是否与产品/零 部件的特殊特性相适应?
是否保持了必要的记录和放行?
7.5 针对各具体任务,相关人员是否定义了职责且具备资质?
P6.2:所有生产 6.2.2 是否进行了生产启动的重复性放行? 过程是否受控? 6.2.3* 是否对生产中的特殊特性进行了管理? (过程管理) 6.2.4* 是否对未放行和/或缺陷零件进行了管理?
6.2.5 是否能确保材料/零件在流转过程中不发生混合/弄错?
3.5 针对产品和过程开发,是否考虑到了必要的资源? 4.1* 产品和过程开发计划中的活动是否得到落实? 4.2 人力资源是否到位并且具备资质以确保批量生产启动?
2.1 是否为项目管理建立了组织机构?
VDA6.3过程审核报告模板

邮箱:
工序
命名过程步骤
明确的品牌信息
风险批量供方项目
降为C级
产品组 1 产片组
命名过程步骤
产品组 2 产片组
命名过程步骤
过程审核
产品组
产品组 3
产品组 4
产片组 命名过程步骤 产片组
命名过程步骤
产品组 5 产片组
命名过程步骤
产品组 6 产片组
命名过程步骤
编码 工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供应商日期 (供应商数据)
公司:
街道: 邮政编码: 国家代码: 国家代码(制造商代
场地数据 #REF!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供应商方参与者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由审核员完成 签字人
经销商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审核类型
签发日期
质量管理认证 评审者(执行者)
结果/证书编号
! ! 注意!只有所有区域填写完成之后, 最终结 果才能定为是 A或 B (在问题7.1 的情况 下考虑!)
可以使用以下链接使用IATF证书编号检 点击这
查ISO/TS证书的有效性
里!Biblioteka 审核类型签发日期QM生产地点的信息 评审者(执行者)
结果/证书编号
公司: 审核管理者:
部门: 部门缩写: 传真号码:
订单号:
名称: 委托原因: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供应商日期(订单数据)
客户数据
部门:
承包商数据
VDA6.3过程审核

5 審核準備
– 對于外部過程審核,在多數情況下出于競爭原因不 能拿到準備審核所需要的全部資料。因此,必須利 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準備工作。
– 審核員/審核小組在策劃審核流程時還必須考慮 “在審核現場進一步提供其他資料”這一步驟。
– 根據現有的過程文件資料進行過程描述:
作業指導書及檢驗指導書 過程指導文件 生產工藝文件及檢驗計劃
X.PS
分過程(如:沖壓及卷邊) 過程接口
要審核的過程
EPG=各道工序的平均值 L=供方
EK=售後服務/用戶滿意 WE=進貨入口
圖4:确定過程範圍,劃分過程為工序,過程接口
EZ
平行過程
主過程
接口觀察
EPG
1.PS 2.PS 3.PS X.PS 平行過程(如:确定要求)
主過程人員配置
1.PS 2.PS 3.PS 接口
– 同時要考慮到:
停產(中午休息等) 換班。
– 在現場可能需要更改審核計劃。
5 審核準備
– 在商定審核工作的一些“組織事宜”後結束 過程審核的準備工作。組織事宜指的是,例 如:
會議室 投影儀及其他設備 在現場準備好資料等
– 為此制訂一個專用的檢查表可能會有幫助。
6 實施審核
6.1 首次會議
– 審核開始前召開首次會議。根據不同情況确 定首次會議的時間和內容。
– 不同情況包括:
外部審核 內部審核 針對事件進行的審核 按計劃進行的審核
6 實施審核
– 在首次會議上首先要介紹參加人員,若是外部審核 有時還要介紹一下企業/組織單位。
– 再次介紹審核的目的及原因,以便讓所有參加人員 都得到相同的信息,更好地進入角色。
過程審核準備工作結束
5 審核準備
过程审核VDA6.3中文

1前言本标准描述了过程审核的意义及应用领域,说明了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在汽车及其配套工业中采用此管理手段时能达成共识。
标准中对环境保护给予了适当的考虑,这主要是针对顾客的要求。
但这并不要求对是否满足所在国法规进行审核。
供方往往通过其他的验证来说明是否满足所在国法规。
标准是实施内部和外部过程审核的一个,因此只列举一些典型过程的特殊要求及细节。
在实际工作中,审核员要在过程专家的帮助下制订过程审核的细节。
标准的目的是在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审核时,以此既定的审核提问表为过程审核的基本程序来进行审核,使其具有广泛的对比性,并减少审核的费用。
审核结果可以被第三方承认,这取决于对审核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的结果。
有时还需要其他资料,由第三方根据自己的尺度决定。
2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体系、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是三种审核方式。
列举这三种审核方式并不说明不存在其他审核方式。
比较:这些分别独立的审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性。
第13章是过程提问与体系审核提问的对照表。
对审核方式及相关的概念、解释、定义、审核人员资格、基本原则、文献等的进一步说明见VDA6第A部分。
也可以按照本手册对各种经营过程进行审核。
3关于过程审核的规定3.1任务过程审核用于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受控。
通过以下各点来达到上述目的:3.1.1 预防预防包括识别和指出缺陷可能性,以及采取措施防止缺陷的首次出现。
3.1.2 纠正纠正是指对已知的缺陷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消除并避免缺陷的再次出现。
3.1.3 持续改进过程(KVP)持续改进的意义在于用许多细小的改进来优化整个体系。
过程审核的措施落实以后可以改进过程,使过程更有能力、更稳定可靠。
3.1.4 质量管理评审过程审核帮助企业最高管理者得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否有效的结论。
3.2 原因过程审核可以分为计划内(针对体系和项目)和计划外(针对事件)审核。
VDA6.3-过程审核报告

B部分系列生产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 M6生产
6.2生产材料/设备
6.2.1生产设备/.工具是否符合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6.2.2通过实施的检查、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可以在系列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要求进行有效地监控?
6.2.3工作和检查站是否适合需要?
6.2.4生产和检查文件中的相关细节是否完整?是否对文件进行了维护?
6.2.5是否具备必要的辅助方法用于调整?
6.2.6是否发布了开始生产的批准?是否记录了调整细节和偏差?
6.2.7是否按时间表实施了要求的纠正措施?是否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检查?
评估问题的数量00000
给与的评分00000
此元素的符合度#DIV/0!#DIV/0!#DIV/0!#DIV/0!#DIV/0!
过程审核调查问卷。
VDA6.3过程审核报告

14.2生产(每个过程阶段)报告目录:14.2.1人员/素质14.2.1.1员工是否负有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要求/说明操作工能确实地进行自检,自检记录完善、规范 制程检验每个环节的记录完善,真实并有效 员工定额合理,有充裕的时间保证产品质量 员工能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质量人员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有权终止生产 能很好地理解现场的过程控制文件046√14.2.1.2员工是否负有关于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要求/说明操作工位的6S操作工在设备异常时清楚地知道将执行的程序流程并确保安全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停止生产并标识化隔离疑问产品 设备维护正常,模具及工艺人员的现场服务/支持046√14.2.1.3员工是否适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提问)要求/说明检验人员经过培训合格上岗,并有持续提高的计划(有培训记录,学习计划) 检验人员的顶岗计划,人员配置必须为合格人员操作工是否经过标准化作业、质量意识/责任、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生产及检验人员对所负责区域产品的质量缺陷知识有必要的积累(经验的重要性) 严格并规范执行标准化操作、包装、全检等过程控制文件 对存档责任件(D/TLD)有必要的认识并按要求执行046√现场图片审核记录:现场的《三检质量记录卡》上的数据记录全为合格,这个结果表明:要么整个制程过程没有不符合,没有不合格品产生;要么整个制程品控已失效。
审核记录:110机台,MODEL Y运动款顶灯灯体,操作工为新进厂2周的新工人,工号:7766(未穿工作服),操作动作生疏,查看培训记录,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培训记录中显示11月10日接受过培训,但无显示培训合格现场图片审核记录:509机台,Modell-s后门盖板,剪模、刮边工位产生的碎模、碎屑等直接落到地面上、地面上扔有坏口罩,过程6S存在不足。
不符合/薄弱项:过程点检记录是否真实?过点检的有效性偏低。
不符合/薄弱项:生产过程中的6S活动有待改。
VDA6.3过程审核报告-质量能力评价

(VDA6.3:2016)
审核结果:
评估过程
评价-指标
P2 P3 P4 P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6 P7
评估产品 组
ABC1
ABC2
ABC3
ABC4
EG(PGN)[%]
88.4 87.6 86.9 92.0
供应商: BB 生产地点: 0 审核原因: 年度审核
EG [%] 落实程度
评级
EG[%]
84.1
C
84.1
C
84.1
C
84.1
C
评级分档: ● A=90-100%,备质量能力。 ● B>=80-<90%,有条件的具备质量能力。 ● C=0-<80%,不具备质量能力。
以 前
证书/审核 报告编
签发日期:
审核方:
结果/审核结果 编号:
供应商编号: 2338 审核方: AA
过程名称: 审核部门: AA
声明/要求: 审核总结: 总体过程满足要求,存在部分细节不完善,如产品的过程管控不完善,文件更新不及时等。
日期: 2018.01.10 班次: 日班 审核编号: 2018011001
审核发现: 详见“行动计划”。
审核结论: 详见“评分矩阵”。
组织者和参与者:
审核小组:
审核机构:
李四
生产部
王二
副总经理
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 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
张三 0 0
改善行动: 详见“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
确认措施
审核员: 证书编
号:
LL 12345
审核组长:
PP
黄五/2020.01.18
VDA 6_3过程审核

▲H-09设备能力Speed
,CMK=1.17,不能满足要求(1.67)
要求重做,由小沈验收。
生产经理
6.2.2
▲平板机vision system设定没规范化,且掌握此设定技术的人员太 建议vision system设定要规范化,并增加掌握此设定的
少
技术人员。
工程部
6.2.4
△SOTX23,P10为S.C,建议根据目前的经验制作表达“与制造参 数和制造工位之间的关系”(如:压带、气流量)
6.3.4
△生产现场的原料应采用一种固定的方法以让操作人员识别,是 什么材料
6.4缺陷分析/纠 正措施/持续改
进6.4.2
△应对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的纠正措施事项进行统计,提高过程 中频繁的不合格原因分析技术
同意。
质保部
建议用粘贴纸或印章的形式表明检验状态标识,由于目
前生产质量处在不稳定期间,这个过程必须完成。 质保部&仓库
同7.2。
投诉,至今才回复给顾客)
销售部 销售部 销售部
同意此建议,本星期开sales meeting.
△多次送样的原因应被记录,并告知QC,以提醒下次检验时进行 关注
多次送样原因的记录曾经被维持过一个月,但后来没有 继续下去,本星期开会将讨论sales如何做好送样跟踪情
况的问题。
△应统计目前纠正措施回复的时效性,以反映目前纠正措施的反
应速度有无改进的可能。(如Telefunken SODX80的在2004.4.16
整理顾客工程技术沟通信息,传达给工程部的相关人员
生产经理
3.6
▲SOTX23被识别的P10为特殊特性,控制时特别地采用X-R图进行 监控,在FMEA中并没有标注S.C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页
过程审核(依据VDA6.3)
产品:
8HK
A. 产品诞生过程
中国
a) 产品开发 (设计)
123456
12345
1 策划NA NA NA NA NA NA
2 落实
NA NA NA NA NA
EDE
b) 过程开发
1234561234563 策划
106101066
4 落实
106101066
EPE 80
B. 批量生产
1234567895 供方/原材料
10
10
10
10
4
NA
8
6
10
EZ 85
6 生产
(每一道工序都须评估)
6.1 人员/素质
6.2 生产设备/工装
6.3 运输/半圆/贮存/包装
6.4 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1
2345123456712345123456注塑
4
6886668686881086886810108E174复合
6
888666106888108881086810108E279组装
888868
10
8610108108881086101088E383外观/包装
6888610NA
8
8
8
NA
8
1088888810108
8
E482破碎/拌料
6
6
10
8
6
10NA 1010NA NA NA 8
8
8
4
NA
8
8
8
10
10NA
E581工序 6E6
工序7
E7
工序8
E8
工序9
E9
工序10
E10
条款6各分要素(6.1,6.2,6.3或6.4)的平均值(工序1 -工序n 均值)123451234567
1
2
3
4
5
1
2
3
4
5
6
60
72
84
80
6080
73
88
72
85
80
80
92
84
80
68
90
80
68
88
100
92
80Eu1[%]71
Eu2[%]80
Eu3[%]
83
Eu4[%]85
7 服务/顾客满意程度
12345各产品组条款6符合率E1 - En(%)的平均值EPG
10
8
10
6
8
EK 84
EPG (平均) [%]80
EDE+EPE+EZ+EPG+EK
总符合率
=被评估要素的数量
审核员:
组织:82
供应商代码
审核日期:226954083.xls CAS Process Audi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