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诊断——倪语星

合集下载

MDR_倪语星

MDR_倪语星

/ 76.7 / 14.8 / 20.4 / 44.4民医院 / 新疆医大一附院 /
55.7(14.855.7(14.8-77.5)
两家儿童医院MRSA检出率低
2008年CHINET监测网各医院凝固酶(-)葡萄球菌MR菌株检出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医院 MR株数/总株数 华山医院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浙医一附院 广州一附院 总计 45/51 90/121 186/228 172/211 560/747 36/44 1744/2298 (%) 88.2 74.4 81.6 81.5 75.0 81.8 北京医院 上海儿科医院 上海儿童医院 / / 医院 MR株数/总株数 12/16 304/503 302/327 1/1 20/28 16/21 / / / / / (%) 75.0 60.4 92.4 / 71.4 76.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复方磺胺甲噁唑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苯唑西林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克林霉素
青霉素
MSCNS(555株)和MRCNS(1723株)的耐药率(%) 株 和 的耐药率( ) 株 的耐药率
120 100
MSCNS MRCNS
100 89.8 69.3 52.4
100
耐药率(%) 耐药率(%)
80
65.1
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IMP和MEM耐药率均为0.3% ESBL大肠埃希菌对IMP和MEM耐药率均为0.3% 大肠埃希菌对IMP 耐药率均为 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IMP和MEM耐药率均为 肺炎克雷伯菌对IMP 耐药率均为1.5%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IMP和MEM耐药率均为1.5% ESBL奇异变形杆菌对IMP耐药率分别为 奇异变形杆菌对IMP耐药率分别为1.2% 产ESBL奇异变形杆菌对IMP耐药率分别为1.2% 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IMP MEM的耐药率约1%~ IMP和 的耐药率约1% 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IMP和MEM的耐药率约1%~5% KPC、ESBL和 AmpC酶合并膜孔蛋白的表达异常 KPC、ESBL和/或AmpC酶合并膜孔蛋白的表达异常

微生物新技术倪

微生物新技术倪
▪ 可随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 培养结果可追溯并优化了平皿管理 ▪ 积累资料用于教学及科研
Lab Efficiency
▪ 在一块屏幕上可同时显示同一位患者的所 有培养结果
▪ 图像可缩放 ▪ 工作站可放置在独立的房间,帮助技术人
员在安静的房间高效工作
动态连续监测缩短培养周期
8hr
10hr
12hr
Dr.Ni Yuxing
机遇:合理使用抗菌药的需求
• 国家行动计划对临床的要求和挑战: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遏制细菌耐药!
– 规范抗菌药物临应用管理法规
《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现状二:临床病原学诊断相对落后
• 目前国内的微生物检验还相对落后。由于 方法学的限制,
• 检验周期较长,报告时间较慢, • 灵敏度低,阳性率低, • 结果比较单一, • 不能满足临床及时、准确、快速、鉴别诊
断和溯源的需求。
微生物检测技术变化缓慢
1885
2016
传统接种和分离培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面临的挑战
小 时 报 告 覆 盖
节 省 培 养时 间 ,
80%


TAT48
抗 生 素 耐 药基 因 情 况
常 见 病 原 微 生 物
短 小 时
一套完全整合的系统.
核酸提取和制备
核酸扩增
产物检测
统一平台下的多种检测方案
FilmArray® RP Panel
上呼吸道感染测试
FilmArray® BCID Panel
(MALDI)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离子源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作者: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倪语星邱海波石岩施毅王辉王明贵杨毅张菁俞云松【编者按】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环境、医院环境的广泛存在及在住院患者的多部位定植,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为提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遏制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感染流行的快速增长,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32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12位专家执笔,邀请全国326位专家参与,历时7个多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的支持,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

该共识的制定和提出,将对我国多重耐药菌的诊治与防控做出引领和示范,有助于改善我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现状,有助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原中华医学会会长、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在专家共识的制订过程中,给予了精心指导和极大的帮助,专门题词寄语:“合理用药,预防不动杆菌耐药”。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自身特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广大专家的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

一、概述:共识目的和意义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中国专家共识牵头专家:胡必杰、倪语星、马小军、肖永红编写专家(按首字母拼音排序):蔡绍曦、陈佰义、褚云卓、高晓东、顾兵、黄勋、李光辉、李卫光、刘思远、刘运喜、陆群、卢晓阳、吕媛、孙自镛、索瑶、汤灵玲、王辉、王明贵、王选锭、吴安华、徐英春、颜青、俞云松、战榕、张卫红、宗志勇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2017年1月目录总则 (3)第一节:血培养标本 (5)第二节:呼吸道标本 (8)第三节:尿液标本 (13)第四节:其它无菌体液标本 (15)第五节:胃肠道标本: (20)第六节:生殖道标本 (24)第七节:皮肤、软组织标本 (27)总则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以正确的病原学检测作为指导,而正确的病原学检测其前提是采集和送检合格标本。

因此,必须规范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避免因标本的不合格,产生错误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而误导临床治疗。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临床疑似感染的患者,必须先采集微生物标本送检,再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无菌部位的标本更具有临床价值,有菌部位采集的标本需要清除正常菌群和定植细菌才有意义。

应尽量送检无菌部位的标本,尤其是血培养。

有菌部位标本应避免“正常菌群导致标本的污染”。

人体很多部位,如下呼吸道(痰液标本)、鼻窦、皮肤伤口等处的正常菌群极易污染标本。

因此,从这些部位采集标本,要尽可能降低这些部位正常菌群或定植细菌对标本污染的可能性。

有菌部位的标本不是最理想的微生物标本。

3.标本的标签和申请单信息要完整。

对于每一份标本,实验室都需要了解该患者和标本的详细信息以及医生的送检目的。

事实上,实验室对于标本所做的所有分析,都必须基于这些信息。

申请单的内容应包括:1)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唯一编码(如住院号)等;2)申请科室或病区、申请医生;3)标本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日期及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方法;4)临床诊断;5)检测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检测项目;6)是否已使用抗菌药物。

微生物基础革兰阴性杆菌倪语星共57页文档

微生物基础革兰阴性杆菌倪语星共57页文档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7
微生物基础革兰阴性杆菌倪语星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折点改变-肠杆菌科倪语星

折点改变-肠杆菌科倪语星

敏感 ≤1 ≤0.25 ≤1 ≤1
中介 2 0.5 2 2
耐药 ≥4 ≥1 ≥4 ≥4
肠杆菌科菌- 碳青霉烯类药物 修订的… 折点 (纸片扩散法 mm)
药物
多利培南 厄他培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CLSI 2010 (旧)
敏感 中介 耐药
≥19 ≥16 ≥16
16-18 14-15 14-15
≤15 ≤13 ≤13
CLSI更新进展 肠杆菌科的折点改变
倪语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瑞金医院 临床微生物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
2010年CLSI折点改变,中国正在follow,但微生物和 临床专家也遇到这样的困惑: 1)在中国KPC的检出率低于2-3%,是否在中国需要更 改折点? 2)临床不检测ESBL,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是否可 以用? 3)检测ESBL+,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是否可以用?
S
I
R
124
肠杆菌科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
♦ 两种耐药机制
– 碳青霉烯酶 – 能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β-内酰胺酶 – 头孢菌素酶+通道缺失
• 某些头孢菌素酶 (如 AmpC β-内酰胺酶 或 ESBLs) 有低水平 的碳青霉烯酶活性
• 通道蛋白的缺失减少了碳青霉烯类药物进入细菌菌体
♦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菌通常为MDR
≤4 / 8 / ≥16
≤2 / 4 / ≥8
≤0.5 (FDA 折点)
N = 474肠杆菌科菌; 328 产KPC or MBL 菌株 * 产碳青霉烯酶而亚胺培南 MIC ≤1 µg/ml的菌株百分比
CLSI, 2010年1月.
碳青霉烯类药物MIC 报告策略
美罗培南 MIC (µg/ml) 改良霍奇试验* 报告 (旧折点) 报告 (新折点)*

03倪语星--临床微生物与医院感染控制ook

03倪语星--临床微生物与医院感染控制ook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 现状、功能和职责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工作内容
临床微生物一般检验程序
临床标本 涂片染色 初步诊 断报告 预处理 增 菌 快速诊 断试验
接种培养基,分离单个菌落 各种鉴定试验
涂片染色
生化试验
血清学实验
动物试验
药敏试验
最终诊断报告
8
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状况
国内微生物检测的发展
1990
2009
国内微生物检测的发展
近年来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检验 范围也从个别科室向全院展开,检验内容同样更加 丰富。
瑞金医院微生物室
瑞金微生物室目前的检验情况和主要工作 目前日常检测临床标本400份/天,主要为细 菌、真菌、结核菌和支原体分离培养、鉴定和 药敏试验,以及院感监测工作。 工作金额为70~80万/月,每年递增10%。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2009年,38号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 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完全自动化的 微生物实验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织
全自动
认证
客户服务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愿景展望
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2008年西安交大一附院先后有8名新生儿患 者连续死亡,经调查发现,由于医院感染 所至。 2009年3月18日到19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 院发生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共造成5例新生儿 死亡。对3名发病患儿血培养检查,均为革 兰阴性菌感染 。

微生物基础:革兰阴性杆菌倪语星

微生物基础:革兰阴性杆菌倪语星

ESBL的耐药特点
• 水解青霉素,一代、二代和三代头孢菌及单酰胺 类(氨曲南)药物,产生ESBL的细菌对上述抗菌 药物耐药。 • 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 物往往也同时具有耐药性 • 四代头孢 ?
以下情况提示产ESBLs菌感染
肠杆菌科细菌,尤其大肠、克雷伯菌
对一个或多个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
大肠埃希菌
形态特征
革兰阴性直短杆状, 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某些菌株尤其是引起 肠外感染的菌株有荚 膜(微荚膜)和周身 菌毛。
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 高,在普通营养琼脂上 生长良好,形成较大的 圆形、光滑、湿润、灰 白色的菌落,在血琼脂 上某些菌株可产生β-溶 血。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血平板)
在MAC培养 基上发酵乳 糖产酸,形 成较大的粘 液型、红色 的菌落,红 色可扩散至 菌落周围的 培养基中。
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MAC)
用接种针沾取时可挑出长丝状细丝
肺炎克雷伯菌粘丝试验
克雷伯菌属与其他条件致病菌鉴别
克雷伯菌属 生化反 应 肺炎克 雷伯菌 - - + - - - - + + + + + 产酸克 雷伯菌 + - + - - - - + + + + + 肠杆菌属 产气肠 杆菌 - + + - + - - + + + + + 阴沟肠 杆菌 - + - + + - - + + + (-) + 泛菌属 成团 泛菌 (-) (+) - - - - - d d d - + 哈夫尼菌 属 蜂房哈 夫尼菌 - (+) + - + - - - - - - + 粘质 沙雷菌 - + + - + + + - + + d - 沙雷菌属 液化 沙雷菌 -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汪复主编.《实用抗感染学》. 2.Freifeld AG,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4):e56–e93.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检查项目 血液、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后采集标本,如不能 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肠球菌
不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 西林及与酶抑制剂复合剂敏感和耐药
肠杆菌科
所有菌属 所有菌属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 链球菌属
头孢匹林、头孢拉啶、头孢氨苄、头孢克罗、头孢头 孢羟氨苄敏感和耐药 阿莫西林、巴氨西林、氨环已西林、敏感和耐药 所有磺胺类敏感和耐药
4
64
1
64
1
64
1
64
4
64
1
64
1
16
0.5
8
0.25
4
0.25
8
2
64
1
16
1
16
16
512
1
16
测试抗菌药物 苯唑西林耐药 四环素敏感 红霉素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 青霉素敏感
青霉素敏感和耐药
头孢噻吩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和耐药 磺胺异恶唑敏感和耐药 萘啶酸耐药 头孢噻吩/头孢唑林敏感 青霉素敏感
亚胺培南 厄他培南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呋喃妥因 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
CLSI折点


8
32
8
32
16
128
2
8
1
4
4
16
2
16
8
32
4
16
1
4
0.5
2
1
4
2
8
16
64
4
16
4
16
32
128
2
4
不能报告完整的MIC!
MIC检测范围


2
32
2/1
32/16
4/4
128/4
标本采集及送检的时效性
全国45家三甲医院检验科 的调研结果显示:
样本送检前抗菌药物 使用现象严重
尽早采集 立即送检
陈东科,孙长贵 著.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P129.
病程早期、急性期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
一般要求2h内送检 脑脊液及导管尖端最好15min
采取措施
要求送组织/抽吸物 要求送组织/抽吸物 要求送组织/抽吸物 要求送组织/抽吸物
要求送组织/抽吸物 要求送组织/抽吸物 不检测
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规定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
检率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
不低于30%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者 不低于50%
下呼吸道标本种类
自然咳痰 诱导痰 经鼻腔或口腔吸痰 经人工气道吸痰 经支气管镜采样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合格痰标本?
口腔清洁 深部咳出的痰 避免口腔细菌污染 在2小时内送达,超出时间2-8°C保存 消化 涂片镜检合格:EC<10/LPF
痰培养结果判断
单次培养有多种细菌 多次培养为不同细菌 感染?定植?污染?
不同部位标本的采集原则及要求
痰标本
尿标本
血标本Leabharlann 因常受口咽部菌群的污染, 采样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 漱口,取深咳出的痰作为标 本;对干咳、痰少患者用雾 化吸入生理盐水,使痰湿化 易于咳出
比较实际、方便的是 采集清洁中段尿
至少在两个部位采血进行血培养: 存在中心静脉插管(CVC)的患者应 在中心静脉及外周血管同时取血; 无CVC的患者则在2个不同部位取 血;每次采血量至少10ml,最大 量不超过30ml;如应用抗菌药物 后发热不退,仍可继续送血培养, 疑有厌氧菌或真菌血流感染时, 需加送血厌氧和真菌培养
尿 脓 伤口分泌物
2015版指导原则 治疗性应用原则:及时留取合格标本
(尤其是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
临床意义低
痰、咽拭子(肺泡灌 洗和纤支镜取痰除外)
粪便、肛拭子
我国病原学标本送检常见的质量问题
送检采样时机不正确,仅在下述情况送检
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或在采集前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
医护人员或患者采样操作不规范
问题二:血培养送检指征?
A. 寒战、高热≥38.5 B. 肺炎 C. 上呼吸道感染 D. 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 E. 复杂腹腔感染 F. 复杂尿路感染
血培养检测的送检指征
病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
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 5. 血小板减少 6. 皮肤、粘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 9. 血压降低 10. 呼吸加快
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检查项目
尿液的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结核菌培养、真菌涂片、结核菌涂片
【标本送检指征】
1. 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 肉眼脓尿或血尿; 3. 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4. 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 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7.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问题三:什么情况下不建议做细菌、真菌培养,
以下错误的是?
A. 体温正常,不需要做血培养? B. 肺部没有症状体征,不需要做痰培养? C. 尿常规阴性,不需要做尿培养? D. 免疫功能正常,有菌部位不需要真菌培养?
标本不送检指征
非免疫低下患者 肺部没有症状体征:不建议做痰培养! 尿常规阴性:不建议做尿培养! 非无菌部位:不建议常规做真菌培养!
方法不正确 未执行无菌操作 标本保存不恰当
应室温保存的放入了冰箱 应及时送检的长时间滞留科室 应采用吸附炭培养基的使用普通培养基
送检过程污染
陈峰英,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32-35. Baron DJ,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 57(4):e22-e121.
周庭银,倪语星 著.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 第2版. 2010. P60.
拒检不符合要求的微生物标本
拒检标本类型
口腔表面和牙周病变,拭子 褥疮,拭子 静脉曲张性溃疡,拭子
烧伤,拭子
第1时间
纠正标本分析前 存在的问题
表面坏疽性病变,拭子 直肠脓肿,拭子 肠内容物
马小军等译.美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指南 第2版.2013.P24
2 在合适的时间采集标本,例如清晨的痰和尿液的含菌量最 多,是采集的最佳时间
应根据感染部位选送不同来源的标本
根据感染部位选送不 同来源的标本
建议同时做血培养
汪复主编.《实用抗感染学》.
如对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建议抽血 培养; 对留置导尿管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 建议尿液送检; 脑膜炎患者应送检脑脊液标本
1 检验申请 2 患者准备 3 标本采集 4 标本运送 5 标本接收处理
临床科室
检验科 √
提供规范,强化培训
提供规范:提供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送检操作规范,做到有规可循 培训:
指导临床开展微生物标本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采样与运送方法
宣传:
定期宣传临床相关的学术技术进展,如微生物检 验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概念
── Patrick R. Murray
没有高质量的标本,
实验室采取任何先进的分离、
鉴定和药敏技术都是无济于事的。
Murray PR,, et al.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9th Edition. 2007.
分析前质控:由检验科提出要求, 临床科室参照执行
• 自动化仪器-微量稀释法, 抗菌药物不能任意选择
R
I
S
头孢他啶 ≤17 18-20
≥21
4
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
S
I
R
头孢他啶 ≤4
8
≥16
GN13
阴 性 菌 药 敏 卡
抗菌药物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唑啉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头孢西丁 氨曲南
A. 血液及无菌体液 B. 痰液 C. 尿液 D. 粪便 E. 其他
标本分类
来自非无菌部位
痰、咽拭子 尿液,粪便
来自无菌部位
血液、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胸腹水
最有价值的细菌学检测项目
血液培养 脑脊液培养 关节腔积液培养 胸腹水培养 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液
样本采集时间
1 尽可能在抗菌药物用药前采集,因为部分病原体对抗菌药物非 常敏感
容器不合适或标本泄漏
标本运送条件不合适(如厌氧 条件送检的标本却用需氧条件 送检) 同一天内同一检测条件的重复 标本(血除外) 标本污染 标本量不够
通知送检者,并要求重新送检。患者申请单上 注明问题所在及所采取的措施 与送检者联系,注明检测要求,指出不符合之 处,并要求重新送检
通知送检者,指出重复标本,在申请单上注明 问题所在 重新采样 重新采样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者 不低于80%
送 检 率
/yzygj/s3585u/201305/823b9d131ff4416ab7b41b2c4e1f0e83.shtml
送检标本种类及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高
血 脑脊液 胸腹水 无菌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