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49张PPT)

合集下载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与文艺-高考历史大一轮通史复习PPT优质公开课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与文艺-高考历史大一轮通史复习PPT优质公开课
[提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扩展,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
保障;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
神,进一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
发展;科学实验的兴起奠定了近代
自然科学的实践基础;科学团体的
建立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取得。
问题突破
3.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分别指哪些人? 各有什么贡献?
(1)经典力学:伽奠基、牛创立 ①背景:神学封禁,科技缓慢;经济资发, 物质基础;政治制度,宽松环境;思想解放,注 重探索;研究基础。 ②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三万 ③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宏观世界 ④意义:物理学,大综合,成体系,重标志; 生产力,物天基础,工程理基,两次工革; 预见性; 思想解放,科学摆脱神学,启唯奠基,思想方法。
——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产
生和发展的条件。
[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制 度的建立与扩展,为近代西方自然 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 进一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科学实验的兴起奠定了近代自然 科学的实践基础 ④科学团体的建立推动了科技成果 的取得
问题突破
1.17世纪初到20世纪的文学和和艺术发展的历程 怎样?
(1)17世至18世中,新开促工商;资尚无力, 需王庇,王靠资削贵,重商扶持资,妥协造封色 彩。古典,崇理,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
(2)18世末至19世中,工革,工资壮;大革 命及资秩序确立,不满,古典终结。政社激运对 应,浪漫。
(3)19世中后,工革成,矛弊露,真实,揭 露,批判,现实。
17世纪初到20世纪的文学和和艺术发展的历程怎样?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璀璨——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文学1.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2.文学风格:浪漫主义.3.代表(1)英国:拜伦的《唐璜》.(2)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二、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文学1.时代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2.文学风格:批判现实主义.3.代表(1)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3)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20世纪以来的文学1.时代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文学风格:早期为批判现实主义,后期为现代主义.3.代表作品现实主义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文学德莱塞的《美国悲剧》等、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现代主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亚非拉文学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无产阶高尔基的《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级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1.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反映,两者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浪漫主义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后者则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2.现代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9世纪以来文学流派的兴起与风格特点史料一1827年,雨果在他的戏剧《克伦威尔》的“序言”中激烈攻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而且文艺应该表现各种矛盾和斗争:灵与肉,丑与恶,天与地……“序言”还给浪漫主义下了一个定义:“浪漫主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从这时起,雨果就成为浪漫主义的旗手.1828年成立了以雨果为首的第二文社,参加者有大仲马、诺蒂埃、圣勃夫、戈蒂耶等.他们以大批新人耳目的作品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声势.——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史料二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生活的时代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据《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解读](1)史料一叙述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并阐明了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艺术风格的不同.(2)史料二表明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可以为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提供借鉴.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现实,写实性特点浓厚.[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以及与古典文学相比不同的特点.试答:(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试答:【提示】(1)原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以雨果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特点:与古典主义文学对立,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的服从.(2)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而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形式,而且无产阶级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感悟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材料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的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1)材料一中,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他的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2)材料二中,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哪一文学流派的风格相同?其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3)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全球化加速.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解析]第(1)问,由材料“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可知,该文学家的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结合材料“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及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作品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二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关键句“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由此判断这与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相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重大事件即可.第(3)问,既要承认矛盾和冲突,又要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则.[答案](1)文学家:巴尔扎克.文学流派:现实主义.社会现实: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尖锐.(2)文学派流:现代主义文学.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等.(3)认识:多种文化并存,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只有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全球化,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各种文学流派的盛行与时代背景的关系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级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的失望,反映了欧洲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征.2.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欧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3.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代,两次世界大战、频繁的经济危机使人类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荒诞派文学:人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失望、苦闷和迷惘,以荒诞的主题把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描绘出来.[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席勒曾这样评论一种艺术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巴黎圣母院》B.《百年孤独》C.《大卫·科普菲尔》D.《等待戈多》A[由材料“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这一艺术流派属于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符合题意,故选A项;《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B项;《大卫·科普菲尔》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C项;《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戏剧作品,故排除D项.]2.(2019·乌鲁木齐一模)有学者认为:无论在风格和内容上,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这种“自我迷恋”是以牺牲读者为代价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是(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D[由材料可知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其为现代主义文学,故选D项;新古典主义是美术流派,故排除A项;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故排除B项;现实主义文学猛烈抨击社会现实,故排除C项.]3.(2019·蚌埠一模)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该小说( ) 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B.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C.宣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D.对工业革命影响缺乏理性反思B[根据材料可知,该小说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妇女解放,故选B项;这一时期的文学还没有达到对资本主义进行制度批判的高度,故排除A项;追求男女权利平等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故排除D项.]4.(2019·南通一模)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该作品( )A.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B.批判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C.抨击了贫富悬殊的现象D.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A[材料体现了君主凌驾于一切之上,专横残暴,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这是专制主义的弊端,故选A项;1871年,德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贫富悬殊,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不是浪漫主义,故排除D项.]“异彩纷呈”“视听盛宴”——美术、音乐及影视艺术[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浪漫主义音乐(1)特点:富有诗意,注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幻想.(2)作品国别音乐家作品地位德国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音乐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舒曼《蝴蝶》《幻想曲》浪漫主义音乐全盛时期的代表奥地利舒伯特《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歌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之王”(1)柴可夫斯基①作品:《天鹅湖》《第六(悲怆)交响曲》《睡美人》等.②风格: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旋律优美动人,感染力无与伦比,被誉为“旋律大师”.(2)安东·德沃夏克:作品大量吸收捷克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容.3.音乐的变奏(1)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夜曲》《月光》.(2)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3)新古典主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历程》《春之祭》.4.风靡全球的摇滚乐:美国的“猫王”,英国的“披头士乐队”.20世纪后半期,摇滚乐风靡全球的原因(1)摇滚乐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如:反传统;摇滚、说唱等的风格,以及追求生存自由的内容等).(2)摇滚乐队和歌手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3)借助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科技的力量).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1.19世纪初期的美术(1)风格:浪漫主义.(2)代表⎩⎪⎨⎪⎧①法国画家籍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shi)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shi)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1、浪漫主义文学(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2、根据材料分析这一流派盛行的历史条件是什么?①、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发生多次革命和战争,社会局势混乱。

②、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于是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时间: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1、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三)、现代主义文学1、兴起时间:20世纪初兴起,50、60年代达到高峰。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美国海明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3、特点:①、反传统、反理性,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②、现代主义作家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4、背景:①、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②、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精神创伤。

二、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一)代表作家及作品二、19世纪以来美术的发展历程2、浪漫主义美术3、现实主义美术5、现代主义美术三、19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历程(一)、电影产生发展历程1、诞生:年12月28日,的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默片时代(无声电影):(1)、时间:(2)、代表制片人、演员及代表影片①、美国人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

其代表影片是《一个国家的诞生》。

②、是默片时代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摩登时代》《》等影片成为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

③、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母亲》等影片。

(3)、默片时代电影的特点①、电影全是②、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默片演员必须以的故事情节、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 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进入“蒸汽时代”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变革,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进程; 4.世界格局发生变 化 ,东方从属于西 方; 5.殖民侵略进入以商 品输出为主时期。 6.自由主义兴起
原子能(1945年美国- 原子弹爆炸)、航天技 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高分子合成技术等。
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资产阶 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和劳动力 -圈地运动、贩 卖黑奴和殖民掠 夺; 3.技术-发达的 工场手工业; 4.市场-国外市 场不断扩大; 5.科学知识—自 然科学的发展。
人物
式的经典力学体系;
革命的出现。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 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 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 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 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 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 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
创立: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创立, 包括 狭义 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 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出现 尺缩钟慢 效应 内涵: 时空会随物体 对 论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 重大革命 意义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绝对 时空观, 揭示了时空的 相对 性 量子 力学建立,对世 量 诞生:1900年 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 子 爱因斯坦提出 光 的量子理论 界的认识开始由 宏观 论 发展 世界深入到 微观 世界 玻尔提出 原子 的量子理论 相对论 影响: +量子论=现代物理学基础 ——改变认识角度和 方式
重视科学实验,追求知识 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 理学的重大进展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 理学的重大进展课件(共45张PPT)

近代物理学是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 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
19世纪末,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 内部的微观世界,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物 理学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现,如X射线、放射性和 电子的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暴露了 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物理学只有来一番彻底的 变革,才能适应科学研究的新形势。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物理学 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和量子论一起,构成了 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伽610年,伽利略用望远 镜发现有4颗卫星围绕着木 星转。这一发现震动了整个 欧洲和全球科学界。 伽利略是第一位利用望 远镜观察天体的人。目前人 类发现的16颗木星卫星中, 有4颗叫“伽利略卫星”。
他又发现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 有山脉,为哥白尼的地球绕着太阳公 转的“日心说”找到了有力证据。宗 教法庭把他软禁在家,不准外出。8 年多后,伽伽利略临死前仍不屈服, 坚定地说:“地球确实在围着太阳 转!”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 的人开始探索星空和科学!
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 命,它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深刻地揭 示了空间、时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 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 观、运动观、物质观。 它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 个新的高度。
探究3:挑战教会权威的科学家还有哪些?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学说, 掀起天文学的革命,从根本上 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哥白尼
信奉“日心 说”的布鲁诺被 教会以火刑处死。
牛顿说:“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 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探究1:例举牛顿所站过的巨人?其中谁被 称为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为什么? 探究2:经典力学诞生的标志?有何特点? 探究3:有人说“牛顿赶走了上帝”,你是 如何理解的?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艺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7·全国II卷,42) 从钟表的多样化发展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
成果及其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015·全国Ⅰ卷,41)从生产力诸要素的数学公式出发考查三次
科技革命的作用
近代以来的世 3.(2014·全国Ⅰ卷,40)从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就的比较出发考查 古代东方和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点及相关不同社会背景
【针对训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
3.(2018·海南高考,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 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 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迅速发展阶段 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 电 磁 学 的 新 成 就 ; 达
(18~19C中期) 推动
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 电 的 发 明 与 应 用 ; 量 统化总结阶段 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与 子论和相对论
——摘编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更替”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核心素养』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科技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发展的影响
(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 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①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 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②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 画派出现。 ③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 等。 (3)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 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 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下产生;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 诞生。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达到了鼎盛时期。陀 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群魔》(1871)、 《少年》(1875)和总结性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1879—1880)等作品。他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 重要代表。
谢德林是米哈伊尔•叶夫格拉福维奇•萨尔蒂 科夫(1826—1889)的笔名,他是19世纪继 果戈里之后俄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的小说 以“伊索式”的语言和多样的讽刺笔法抨击 反动统治者,揭示俄国社会本质。
四幕历史剧《丹东之死》 是毕希纳的代表作,该剧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 写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之间 的矛盾冲突。
19世纪40年代是德国历史上工人革命运动高涨时期, 革命斗争中出现了许多工人诗人,格奥尔格•韦尔特 (1822—1856)是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人诗人 代表,恩格斯称他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重要 的诗人”。
他喜欢写异国题材,塑造纯朴真诚而又剽悍粗犷的 人物,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他的小说在冷 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
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科学精神, 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 批判精神有所削弱。这种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和 代表人物是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 他是19世纪中期法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1859)塑造了俄国文学史 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在60年代创作 的小说《父与子》等作品中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 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了“多余人” 向“新人”的转变过程,却不是典型的“新人”形象。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