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柳斯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_47独奏
第一乐章曲式分析及演奏法要点——以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艺术研究第一乐章曲式分析及演奏法要点——以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冯巍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12)摘 要:让·西贝柳斯,芬兰著名作曲家,晚期浪漫主义乐派和民族主义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之一。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写于1903年,是西贝柳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在“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介绍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对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调性布局做了细致的分析。
在演奏技法部分,对乐曲进行了逐段分析,阐述了在练习和演奏各段时的左、右手技法以及情绪特征。
关键词: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曲式;演奏法1 创作背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西贝柳斯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903年,经过两年多的润色与修改,于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
西贝柳斯十分热爱祖国的秀美风光和古诗人荷马的文史诗,这种情感在这部协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表露。
热情奔放的音乐主题中,不时透露着浓厚的芬兰气息。
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是小提琴音乐的经典文献,被后人列为小提琴十大协奏曲之一。
乐曲充分发挥了独奏小提琴的技巧特点和表现力,整个作品精彩而连贯,如一幅卷轴栩栩如生,是许多小提琴演奏家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
2 曲式结构分析2.1 呈示部在主部当中,乐队奏出的主持续音贯穿始终,奠定了乐曲的调性,同时也烘托出主部性格。
第四小节由独奏小提琴款款奏出第一主题。
主部的前半部分为d小调,随着第一主题的不断发展,和声逐步丰满,节奏愈发紧凑。
经过几次离调,调性转入到了明亮的D大调上。
这当中采用模进的手法,使用了大量不协和的减七和弦,在主部结束时,调性呈现出多变的特点,为音乐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在由乐队演奏的连接部过后,单簧管首先引出了副部主题(第二主题)。
在该主题中,作曲家采用了远关系调♭D大调。
这样,大调式的明朗特性也使得这一主题阳光起来。
节奏上由2/2转为6/4拍,而这一转变使音乐变得宽广、宏大。
青黄不接时代的伟大作曲家丨如何欣赏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青黄不接时代的伟大作曲家丨如何欣赏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艾萨克·斯特恩/普列文/LSO)“当世界音乐史上最后一批巨人们的投影在后辈们的身上尚未消失之际,当追求名誉和权势的人们只懂得墨守陈规,因循旧习或者只会在那种只具备了所谓的‘音乐’一些消极因素上玩弄花样的时候,西贝柳斯便是这个青黄不接的时代的一个伟大人物。
”——题记浅谈西贝柳斯与他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本文将结合在实际演奏中所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介绍西贝柳斯与他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风格与技术特性。
让演奏者们对西贝柳斯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方法能有进一步了解,最终运用于实际演奏。
在我的十几年小提琴生涯中,给予我震撼力最强的,那就是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及他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的这首协奏曲历经了三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是世界小提琴文献中的杰作,也被公认为是世界最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整部作品以深刻丰富的内容热情奔放、流畅自然,以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一气呵成。
这部协奏曲的浪漫主义充沛的感情,印象主义丰富的色调,以及传奇式的音诗、音画般的交响音乐美,使我懂得了独具个性魅力的民族音乐美。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每当我演奏这一曲目时,我总有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与大家共同步入这五彩缤纷的音乐殿堂,去领略西贝柳斯的音乐生涯,艺术追求,以及创作《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内容结构,及其创作风格。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西贝柳斯创作生涯的追求(一)人生观的追求西贝柳斯有一样东西使他与别的儿童大有区别,就是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祖国秀丽的山河更是迷恋。
大自然是他创作作品灵感的主要来源。
音乐环境和大自然是西贝柳斯的创造力的促进者。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处处都用音乐描绘着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
(二)艺术观的追求爱芬兰民族优秀文化,从《卡列瓦拉》中找到音乐灵感,走上民族乐派的道路。
1890年俄国想把芬兰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它激起了芬兰人民的爱国热情,整个国家掀起了民族主义浪潮。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经典古典音乐作品,由芬兰作曲家尚·西贝柳斯创作于1903年,属于小提琴与管弦乐器的协奏曲类型。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以优美的旋律、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和严谨的结构著称,多次被评选为世界古典音乐排行榜的前十。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分别是快板、慢板和快板。
整个作品以号角和弦乐的慷慨运用和小提琴独奏的娓娓道来相互配合,表现了一种沉重的、压抑的、彷徨的情感。
其中,慢板乐章以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西贝柳斯深情厚意的音乐才华。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不仅让观众在听到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更让演奏者在弹奏时领略到其中深刻的情感内涵。
演奏这部作品的小提琴家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传奇般的音乐性,才能将西贝柳斯所追求的音乐理念和情感完美地传达出来。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把握好速度和节奏的变化,以及音乐各个部分之间的呼应和转换,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作为西贝柳斯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在当时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影响了后来一系列协奏曲的创作。
它代表了西方艺术音乐的巅峰之一,
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总之,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典音乐作品。
它不仅需要演奏者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性,也需要观众具有一定音乐素养和情感理解能力,才能达到音乐作品所追求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用心欣赏这部音乐作品,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意义。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标签:娱乐分类:艺术=======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1.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disler)2.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3.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4.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5.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6.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7.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8.列奥尼德·科冈(Leonid Kogan)9.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10.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1、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c Kreisler,1875—1962)弗里茨·克莱斯勒是20世纪初叶最有影响的小提琴家。
他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一个音乐迷,这对克莱斯勒产生重要影响。
7岁时克莱斯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10岁毕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法比小提琴学派的著名教授马萨尔,当他以毕业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时,年仅12岁。
因此,克莱斯勒的演奏兼有维也纳人的温暖人情味和法兰西式的贵族风度,这使得他的演奏风格新颖而独特,同时代的小提琴家几乎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如海菲兹、埃奈斯库、蒂博、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等。
论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特征

1 曲整体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 . 乐 主要表现为三 部性对称结构原则 的贯穿 。( ) 1乐章之 间以及各乐
章内部均体现了对称性曲式结构特征。作曲家不仅
在乐章间的结构安排上采用 “ 奏鸣曲式——三段 曲 式——奏鸣 曲式 ” 的对称性手法 , 且对于各 乐章 而 内部而言 , 也都是 以三部性结构为主要原则 的。( ) 2 各乐 章的从属 部分也具有对称 性设计特点 。在第
[] 2 杨儒怀. 乐的分析 与创作[ . 音 M] 北京 : 民音 乐学院 出版社 , 人
2o. 0 3
[] 3 茅原, 庄曜. 曲式与作品分析[ - 京: 民音乐出版社 ,0 7 M] b 人 | 20 [] 4 昊祖强. 曲式与作品分析 [ ■ 京 : 民音 乐出版社 , 0 . M] b 人 2 3 0 [ ]沈旋 , 文娴 , 5 谷 陶辛. 西方音 乐史 简编[ . M] 上海 : 上海音乐出版
一
优异 的成绩 毕业 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 。18 89年至 19 年 , 8 1 赴柏林和维也纳深造 。19 8 3年学成 回国 , 担任赫尔辛基音乐学 院的教授 。 西贝柳斯从小就热衷于小提琴 演奏 , 曾梦想 他 自己将来 能成为一名小提琴 大师 ,但 由于起 步太 晚, 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这时的西贝柳斯 已经对
一
体 现 了严谨 与 个 性 的 完 美统 一 。
[ 关键词 】 西贝柳斯 ; 小调 小提琴协奏 曲; d 结构特征
一
、
作曲家简介及创作背景
二 、 要 素 的结 构 特征 分 析 各
( ) 一 曲式 结 构特 征
芬 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作 曲家让 ・ 西 贝柳斯 (enSbl s1 6 — 97 , Ja ie u ,8 5 15 )出生 于芬兰 中南 i 部的一个小镇。他 自幼就开始学 习钢琴和小提琴演 奏, 中学毕业后 , 西贝柳斯遵从 家人的意愿进入 赫 尔辛基大学学习法律 , 同时还在音乐学院选修小 提 琴 和音乐理论。出于对音乐 的热爱 , 贝柳斯最终 西
浅析电影《和你在一起》中的配乐

17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9二乐章首先由管乐组缓缓展开之后双簧管奏出田园风格的旋律,清新中夹杂着些许的荒凉,婉转而打动人心。
第三乐章是快板,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动力性的乐章,优美旋律中不乏震撼的气势。
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维尼亚夫斯基的《d 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其第二乐章,因维尼亚夫斯基的浪漫曲而出名,主题与伴奏部分上行的三连音优美动听。
《苏格兰幻想曲》是德国作曲家布鲁赫的代表作,此创作于1879至1880年间,全曲包括序奏及四个乐章。
作者在每个乐章中加入了古老的苏格兰民谣,成为由序奏及其他四个乐章组成的由小提琴担任主奏,竖琴与管弦乐队合奏的幻想曲。
法国作曲家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是特意为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于1873年所创作的,全曲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均为一种西班牙舞蹈节奏旋律线条的多变表现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性格。
柴可夫斯基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这首协奏曲创作1878年,第一乐章结构宏大演奏时间长达19分钟,音乐以平静引子进入,独奏小提琴奏出歌唱性的音乐主题,气息宽广抒情。
之后变为活跃的节奏,小提琴技巧性音乐给人向上奋进的感觉,尤其在华彩乐段乐曲达到了情感的方面的高点。
在第二乐章中旋律平静柔美,第三乐章先是管弦乐队奏出热烈的引子,然后整个曲子展现出了一幅俄罗斯人民载歌载舞的演出画面。
2、中小型乐曲《查尔达什舞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蒙蒂最受欢迎的小提琴作品之一,查尔达什是匈牙利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拉绍”,速度缓慢但有歌唱性;第二部分是“弗里斯”急速欢快,这首曲子就是根据这种舞曲的典型特点创作而成的。
《沉思》又叫做《冥想曲》,是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著名歌剧《泰伊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的间奏曲,创作于1894年,也是马斯涅的代表作,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经典名篇。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各乐章评介和主题试听).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小提琴以它那美妙而迷人的音色,完美的造型,400多年来透过艺术家的天才想象和探究创作,以惊人丰富的演奏技巧和深度,宽广的音域,强有力的穿透力,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宛如活跃在音乐的广阔星空的女神。
人们给它戴上皇冠,称其为乐器世界的皇后.世代作曲家、演奏家为小提琴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其中不少乃久奏不衰、令人神往的传世之作,难以忘怀,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最喜爱的小提琴古典名曲,也是世界音乐精品。
小提琴十大名曲是指不包括大型作品,不超过10分钟的古典作品,其曲目必须是世界公认最具代表性、风格各异、脍炙人口、最为动听、技巧与艺术魅力极佳者。
这十大名曲几乎包括了小提琴全部演奏技巧与艺术处理,对每一位小提琴家都是严峻的挑战。
因为要成功完美地演奏十大名曲,必须具备成熟坚实高深的功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同一人在同一台独奏会上全部演奏这十大名曲。
许天心先生勇开此先河。
1.纪念曲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
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油然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急于记载下来,写在电车票上。
到了友人家中立即在钢琴上细心研究,完成了全曲。
这首曲子追忆怀念之情尤深,大都理解为美女深情的回忆,或是幸福美好的纪念。
作曲家未给予确切的说明,这就留给欣赏者来领悟吧。
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
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也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2.圣母颂这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音乐论文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刘薇[1][内容提要] 西贝柳斯是芬兰人民的精神领袖,他的音乐对于整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影响是非常久远和伟大的,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他最最喜欢的乐器就是小提琴,因此其作品中最有价值同时最受到后世称颂的就是其小提琴协奏曲,而《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西贝柳斯这一生唯一的一部以协奏曲体裁来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
他的这部作品被世界人民所称颂,是当时小提琴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当然在今天也是被人们所认可的最好的作品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不单纯的对演奏技巧进行展现,与此同时还能够将浓厚的民族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他的《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感受到民族情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北欧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关键词] 《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特点/演奏分析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5)02-0197-3西贝柳斯是一位看似冷峻但内心却充满激情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都能够人们感受到一种胜利的喜悦之情,同时在作品中还可以让人们无限的去感受北欧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在他的《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中,是具有很强烈的交响特性,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特点就是将他擅长的管弦乐作品也很好的进行了融合,使得小提琴和管弦乐之间了相得益彰,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展现乐队的作用。
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展现了北欧的民族情怀,另一1方面也将自身的做却风格加以展现,在不断的锻造磨砺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小提琴作品,而他的作品也被后世的人们所喜爱。
1《. 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在西贝柳斯很小的时候就跟随他的姨妈开始学习弹钢琴,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他没有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音乐却产生了兴趣,并且喜欢上了小提琴这种独特的演奏乐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鉴定了对小提琴的喜爱,梦想成为一名音乐会的小提琴独奏家,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没能如愿以偿,之后他经常带着小提琴到大自然中去漫游,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在不断的磨砺中他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小提琴及其各方面的演奏特点等,因此开始步上了他真正的音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