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抽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代表性抽样调查的第一个特点是代表性。
由于人口众多,时间有限,研究者无法对整个人口群体进行研究。
因此,通过抽取一部分样本来代表整个人口群体,从而推断整体情况。
抽样调查的结果如果能够正确代表整个人口群体,就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二、随机性抽样调查的第二个特点是随机性。
随机选取样本是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方法。
随机抽样的意思是每个人或每个单位有平等的机会被选为样本,从而减少抽样偏差。
通过随机抽样,从整体上更好地代表人口群体,使得样本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经济性和高效性抽样调查的第三个特点是经济性和高效性。
相对于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降低研究成本。
同时,抽样调查也减少了调查对象的负担,提高了参与度。
抽样调查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使得它成为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四、可推广性抽样调查的第四个特点是可推广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格控制抽样过程,抽样调查能够在较小样本中发现并推断整体人群的特征和规律。
抽样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和方法,研究者可以推断样本结果的泛化能力,得到更广泛的结论。
五、数据分析和解释抽样调查的第五个特点是数据分析和解释。
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需要通过专业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关联性、差异性和规律性,为研究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对数据的解释也是抽样调查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解释,扩展调查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抽样调查是一种代表性高、随机性强、经济高效、可推广性好、数据分析与解释能力强的研究方法。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密把控抽样过程,抽样调查可以在较小的样本中揭示整体人群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六、抽样误差与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第六个特点是抽样误差与抽样方法。
抽样调查报告12篇

抽样调查报告12篇抽样调查报告1为了解我市近期建筑节能设计选用的节能技术(产品)情况,由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对我市____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资料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形成以下报告。
一、抽样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市____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共抽样280项工程,其中公共建筑59项,居住建筑221项。
涉及到的建设单位有64家,设计院38家。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在民用建筑中采用的各项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情况。
(一)外墙节能设计在外墙节能设计方面,目前使用的主要墙材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占85.7%,其次是烧结粉煤灰砖、蒸压泡沫粉混凝土砖和灰砂砖。
外墙使用灰砂砖的比例为1.8%,比____年抽查统计数据下降78%。
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的比例为31.4%,比____年抽查统计数据增长32.5%,其中外墙外保温做法占77.3%。
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是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占60.2%,其次是普通砂浆,占13.6%。
其中,居住建筑中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例为86.9%;加气混凝土砌块+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外保温)的比例为14.9%;公共建筑中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例为81.4%,加气混凝土砌块+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外保温)的比例为15.3%。
外墙采用的墙材和保温隔热材料情况见表1、表2:表1外墙采用的墙材外墙采用的墙材抽样调查报告2国家统计局继首次开展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之后,已于11月份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工作。
现将本次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本次共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满16周岁以上的10198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5976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58.6%;女性42228人,占41.4%。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来看,16岁至17岁的2192人,占2.1%;18岁至25岁的10396人,占10.2%;26岁至34岁的23674人,占23.2%;35岁至49岁的38407人,占37.7%;50岁至59岁的13694人,占13.4%;60岁以上的13625人,占13.4%。
统计调查中的抽样调查概念特点及分类方法

统计调查中的抽样调查概念特点及分类方法抽样调查是随机从全部调查单位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据以对全部调查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
抽样调查具有难度小、误差小、代表性强、准确度较高、实验无破坏性等特点。
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就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提取部分实际数据展开调查,并运用概率估算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测算总体适当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1)调查样本就是按随机的原则提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提取的机会就是相等的,因此,能确保被抽到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发生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弱。
(2)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
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取的调查样本数量,就是根据调查误差的建议,经过科学的排序确认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存有可信的确保。
(4)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抽样调查被普遍认为为不为全面调查方法中用以测算和代表总体的最为健全、最存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第一、无法展开全面调查的事物。
有些事物在测量或试验时存有破坏性,不可能将展开全面调查。
例如,电视的抗震能力试验,灯泡的坚固耐用时间试验等。
第二、有些总体从理论上讲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事物。
如,了解某个森林有多少棵树,职工家庭生活状况如何等。
第三、抽样调查方法可以用作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掌控。
第四、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
第4章__抽样调查

4.1.3抽样误差的确定
❖1)抽样误差的概念
❖2)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1、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2、样本容量 3、抽样组织方式 4、抽样方法
❖3)降低调查误差的途径
1、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注重样本量的控制
3、提高抽样设计的效率 4、重视抽样方案的审评
5、努力降低调查员的误差 6、努力调查被调查者的误差
❖ (4)如果这一地区街对面从第一号开始都没有住户,在第一号对面的街区转 一圈,并遵循右手法则。(即按顺时针方向在街区转一圈。)试着沿路线每 隔两户访问一户。
❖ (5)在起始门牌号对面邻近的街区绕过一圈后,如果你没有完成所需的访问, 就按顺时针方向到下一个街区访问。
❖ (6)如果第三个街区的住户数不够完成你的任务,就再做几个街区直到要求 的户数完成为止;这些区要按顺时针方向绕原有的街区来找。
❖5)简单随机抽样方式的优缺点
随机抽样方式的优点
方法简单直观,当总体名单完整时,可直接从中随机抽取样本。由于 抽取概率相同,计算抽样误差及对总体指标加以推断比较方便。
随机抽样方式的缺点
尽管简单随机抽样在理论上是最符合随机原则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需对总体各单位加以 编码,而实际市场调查活动中所需调查总体往往是十分庞大的,单位非 常多,逐一编码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对于某些事物无法使用简单随 机抽样,如对连续不断产生的大量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就不能对全部产 品进行编号抽样;第三,当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较大时,简单随机抽样 的代表性就不如经过分组后再抽样的代表性高;第四,由于抽出样本单 位较为分散,所以调查人力、物力、费用消耗较大。
2)抽样调查的特征
❖(1)抽取样本的客观性 ❖(2)抽样调查可以比较准确地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课件

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程序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随机性和无偏
性。
02
样本规模与成本
在复杂样本设计中,如何平衡样本规模和调查成本是一个关键问题。需
要综合考虑样本规模、调查精度和资源限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调查方
案。
03
样本更新与维护
对于长期调查项目,如何定期更新和维护样本是一个重要任务。需要建
立有效的样本维护机制,保持样本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
简单随机抽样
每个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且相互独立。
分层随机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在每 一层内进行随机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
将总体中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 列,然后按照固定的间隔进行
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
按照某种固定的规则从总 体中选取样本,如每隔一 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 位。
适用情况
当总体中的单位排列有序 或分布均匀时,系统抽样 效果较好。
样本量的分配
样本量分配的原则
样本量分配时应遵循均匀分配、分层分配和整群分配等原则,以提高样本的代 表性和降低抽样误差。
样本量分配的方法
样本量分配的方法包括比例分配、系统分配、随机分配和最优分配等。
04
抽样调查的实施步骤
确定调查目标与范围
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的目标和目的,如了解市场状况、评估产品质量等。
发展历程
随着统计学和概率论的进 步,多种抽样方法如分层 抽样、系统抽样、聚类抽 样等逐渐发展起来。
当前应用
抽样调查广泛应用于社会 调查、市场研究、民意调 查等领域,成为现代统计 学的重要分支。
02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
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单位 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目的是通 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第七章 抽样调查

数据计算出样本均值(平均耐用时间)
x=1055小时,样本成数(合格率) p=91% 依据样本统计量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 计(估计方法将在第三节介绍)。
六、抽样推断的基本原理
样本指标 1、理论基础: 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 2、抽样估计的基本要求: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总体指标
第二节 抽样组织方式
对无限总体不能采用全面调查。
另外,有些产品的质量检查具有破坏性,不可能进行全面调
查,只能采用抽样调查。 从理论上讲,有些现象虽然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没 有必要或很难办到,也要采用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三、抽样推断的内容
(一)参数估计。特点是不知道总体的数量特征,
X
x
2
K
p
P p
K
2
抽样平均数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
采用重复抽样:
x
n
此公式说明,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 比,与样本容量成反比。(当总体标准差未知 时,可用样本标准差代替)
例:假定抽样单位数增加 2 倍、0.5倍时, 抽样平均误差怎样变化?
解:抽样单位数增加 2 倍,即为原来的 3 倍
1 则: x 0.577 3n 3
即:当样本单位数增加2倍时,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0.577倍。 抽样单位数增加 0.5倍,即为原来的 1.5倍
则:
1 x 0.8165 1.5n 1.5
即:当样本单位数增加0.5倍时,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0.8165 倍。
例:某施工班组5个工人的日工资分别为:34、38、
例:
某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共2000只,随机抽出400只作耐 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使用寿命为4800小时,样 本标准差为300小时,求抽样推断的平均误差? 已知:
第6章 抽样调查(1)

33
1、由于总体单位总数未 知,因此采用重复抽样 公式。又总体标 准差未知,采用过去资 料最大标准差作为估计 值。
x
n
0.12 0.0219 (升) 30
n1 30 2 2、合格率p 93.3% n 30 S P p(1 p) 93.3% (1 93.3%) 6.25%
根据质量标 准,使用寿 命800小时及 以上者为合 格品,计算 产品平均合 格率和标准 差。
14
全及指标
X XF X N F
P N1 N
X
2
( X X )2
N
( X X )2 F F
X
(X X )
N
2
(X X ) F F
2
P 2 P(1 P)
31
例 上题中,如果寿命低于9000小时的产品是不合格品,计 算不合格率(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不合格率:
n1 90 x p 18% n 500
Sp
p(1 p)
Sp
0.18 (1 0.18) 38.4%
重复抽样下:
p
p
Sp n
0.384 1.7% n 500
3
特 点
遵循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 ;
用样本推断总体;
会产生抽样误差,但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4
随机原则的实现
统 计 学 概 论
是将总体中每个单位的编号写在外形完全 一致的签上,将其搅拌均匀,从中任意抽 抽签法 选,签上的号码所对应的单位就是样本单 位。 将总体中每个单位编上号码,然后使 用随机数表,查出所要抽取的调查单 随机数表法 位。
抽样调查的五种方法

抽样调查的五种方法
抽样调查是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采取的一种常见的数据收
集方法。
通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并在样本上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情况。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抽样调查方法:
1. 简单随机抽样:这是抽样调查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它要求所有个体有等同的机会被选中,并且选取的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生成器来进行样本选择。
2.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一种有规律的抽样方法。
研究
人员首先确定样本量,然后按照一个固定的规则选择样本。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每10个人中的一个进行调查。
3.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个
层中进行抽样。
这种方法可确保样本在每个层上的代表性。
例如,如果研究人员研究一个城市的居民,他们可以将城市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从每个区域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4.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体,然
后从选定的群体中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人口较少或封闭的群体研究。
例如,如果研究人员研究一个学校的学生,他们可以将学校分成不同班级,然后从每个班级中抽取样本。
5. 方便抽样:方便抽样是一种简便的抽样方法,研究人
员选择方便获得的个体作为样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成本,但样本的代表性可能较差。
每种抽样调查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研究人员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总体特征、时间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正确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抽样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 1、全及指标:根据全及总体中的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特征
计算的、反映总体某种属性的综合指标。又 称统计参数。它是唯一确定的。 变量总体:
属性总体:
N1 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 , N0 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
属性总体成数方差公式推导:
X
F
及格
1
N1
不及格
0
N0
则属性总体的平均数
抽样调查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掌握
本章要求
1、基本概念 2、抽样指标计算 3、抽样平均误差的影响因素及计算 4、全及指标推断:抽样极限误差计算、置
信区间计算
5、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的必要抽样单位 数计算
理解
1、抽样调查分类 2、抽样调查特点 3、全及总体分类及全及指标 4、抽样方式分类 5、抽样误差概念及分类 6、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因素 7、可信程度、概率度 8、抽样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9、主要的抽样组织方式种类
2、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大则多,小则少。 3、抽样组织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所需要的抽样单 位数一般大于类型抽样或机械抽样,不重复抽样所 需要的抽样单位数少于重复抽样。
4、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返回目录
第五节 抽样方案设计
一、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
1)保证实现抽样随机性的原则; 2)保证实现最大抽样效果原则。
一、基 本 概 念
(一)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
1、全及总体:所要认识对象的全体。它是唯一的、
确定的。
变量总体: 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标志为数量标志 属性总体: 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标志为品质标志 2、抽样总体:从全及总体随机抽取得部分单位的集合体。
一个全及总体中,可以抽取多个抽样总体,即抽样总体 不是唯一的、确定的。一般认为,样本容量大于或等于30个 单位数时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单位数时称为小样本。
二、抽样组织形式
(一)简单随机抽样
1)直接抽选法; 2)抽签法 3)随机数码表法
(二)类型抽样(分类抽样、分层抽样)
类型抽样是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加以分类 ,然后再从各类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由各类中的 样本组成一个总的样本。
确定各类型组的抽样单位数: (1)标志差异大的组多抽一些,标志差异小的组少 抽一些; (2)按各组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例来确定各 组的抽样单位数,称为类型比例抽样,这是通常采用 的方法。 适用于各组组间单位标志差异较大,而组内差异 较小的情况。
抽样平均误差:所有可能抽取的样本的指标的标准差,代 表了所有样本平均数(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成数)的差距的 平均,可以计算,我们讨论的就是这种误差。
抽样中的 总误差
登记性误差
偏差:系统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
实际误差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
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1、理论公式
实际上,全及指标是未知的,而且实践中只会抽 样一个样本。所以这个公式实践中不采用。
30
合计
500
10.5
420
4410
41.62
11.5
345 3967.5 122.41
—
4740 45245 309.8
分别计算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方式下电子器件的抽样 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下: 不重复抽样下:
例3:
如果寿命低于9000小时的产品是不合格品,计算 不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不合格率:
登记性误差与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技术、调查人员的 责任心、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等密切相关。
代表性误差:抽样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用部分去推断总体过 程中产生的误差。(一般不可避免)
代表性误差又分为两种:
➢偏差:系统性误差
由非随机因素(违背随机原则)造成样本代表性不足而 产生的误差。表现为样本统计量的值系统性偏高或偏低。这 种误差也属于工作态度、水平、技术等的问题。应尽量避免 。➢随机误差:偶然性误差
不重复抽样:
例2
某公司进口一批电子器件5000件,为了检测其寿命, 抽取了500件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寿命 器件数 组中值
千小时 (只)
8以下
20
7.5
150
1125
78.41
8-9
70
8.5
595 5057.5 67.23
9-10
340
9.5
3230 30685 0.136
10-11
40
11以上
1、抽样误差:来源于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登记性误差:调查误差或工作误差,指在调查、编辑、编 码、汇总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登记、计 算上的差错或被调查者提供虚假资料而引起 的误差。
这种误差的直接表现就是没有真实客观地搜集或记录被 调查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特征,从而使所计算的统计量偏离 其真实值。
登记性误差存在于所有的统计调查中,而且调查的范围 越大、调查单位越多,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越大。
2)用部分推断总体;
3)抽样遵循随机原则;
4)会产生抽样误差,但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3、统计误差
统计数字与各种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别。
登记误差: 调查误差或工作误差,指在登记、汇总计 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以避免的)
代表性误差:用部分去推断总体产生的误差。(
一般不可避免)
返回目录
第二节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趋近于总体平均数 ,抽样成数p趋近于总体成数P。这 为抽样推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2、中心极限定律:
该定律证明,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它的数学 期望和方差存在,从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当n足够大, 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 趋于正态分布。这为抽样误差的概 率估计提供了依据。
返回目录
第三节 抽样平均误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和理解
遵循了随机原则的原则,由偶然因素引起样本结构不能 完全代表总体结构而产生的误差。偶然误差不可避免,即使 没有登记误差和系统性误差,仍会存在误差。 虽然不可避免 ,但可以估计和控制。偶然误差总和等于0。
全面调查不存在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又可以分为实际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
实际误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实际差别,这种 无法直接计
1、抽样调查概念
广义:抽取部分单位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推断全体。
狭义: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观察,并运用数理 统计方法,由部分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
随机抽样:保证总体中各单位具有同等机会被抽中 ,客观地抽取样本,并推断总体。
2、特 点
1)只抽取部分单位;
2、抽样指标:根据抽样总体中的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特征
计算的综合指标。又称统计量,是一个随机 变量。 变量总体:
属性总体:
n1 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 , n0 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
(三)抽样方法和样本可能数目
1、抽样方法:从全及总体随机抽取得部分单位的取样方法。
样本数目与样本容量有关,也与抽样方法有关,样本容 量既定,则样本数目取决于抽样的方法。
一、概述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
指标。对总体指标的估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 估计,另一种是区间估计。
1、点估计:
或
它不能说明误差大小,意义不大。但它可以说
明优良估计的标准。(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2、区间估计
可以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说明总体
指标在某一范围内的可能性大小) 。
了解
1、抽样调查的意义 2、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3、不同抽样方式的可能样本数目 4、抽样调查的理论依据 5、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 6、各种抽样组织方式介绍 7、不重复抽样的必要抽样单位数计算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三节 抽样平均误差 第四节 全及指标推断 第五节 抽样方案设计
(三)机械抽样(等距抽样、系统抽样)
机械抽样是对研究的总体按一定的顺序 排列,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或若干个单 位,将这些抽取的单位组成样本。
方法有: (1)随机起点等距抽样 (2)半距起点等距抽样 (3)对称等距抽样 机械抽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在大规模 抽样调查中常用的方法。
(四)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由总体单位所组成 的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抽取 若干个群体作为样本,对选中群内的所有单位进 行全面调查的抽样方式。
2、抽样平均误差的影响因素:
1)全及总体标志变动程度。总体标志变动越大, 抽样平均误差越大,反之则越小。 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其他条件不变,抽取的 单位数越多,抽样平均误差越小,反之越大。
3)抽样方法。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大,不重复 抽样的平均误差小。
4)抽样的组织方式。
返回目录
第四节 全及指标的推断
当群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时适合采 用。或者说,在分群时应使群内方差尽可能大, 而使群间方差尽可能小。
(五)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先从总体中抽取部分群,再从 抽中的群内抽取部分群或单位进行调查。比如对 某省农户进行调查,先从全省抽取部分县作为第 一阶段抽取的样本,再从抽中的县内,抽取部分 乡或村作为第二阶段抽取的样本,再从抽中的乡 或村内,抽取部分农户进行调查。
重复抽样下:
例如:一个盒子里有三个球,标号分别为1、2、3,现从中随 机抽取两个。即N=3,n=2:
1)考虑顺序的重复抽样
1 23
2)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
1 11 12 13
3)不考虑顺序的重复抽样
2 21 22 23 3 31 32 33
4)不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
二、抽样调查的理论依据
1、大数定律:
该定律表明,当样本单位数n足够大时,抽样平均数
总体指标所落在的区间范围。
抽样平均误差说明估计的准确 程度,因此可 以将抽样平均误差作为误差单位(当然在不同的条 件下,这个单位的具体值是不同的),抽样极限误 差可以表示为多少个误差单位(即抽样平均误差的 多少倍),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