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母体变化01624

合集下载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一)子宫 1、宫体:妊娠期间子宫逐 渐变大变软。重量增至 1000ɡ,宫腔容量增至 5000ml。妊娠12周以后, 增大的子宫逐渐呈均匀 的长椭圆形,并超出盆 腔进入腹腔。 2、峡部:是位于宫体与宫 颈间最狭窄部位。临产 时可伸展到7~10㎝长, 成为产道的一部分。
3、宫颈:妊娠早期宫颈组织水肿,黏膜充血, 致使宫颈肥大、变软,外观呈紫蓝色。 (二)卵巢 妊娠期略增大,妊娠6~7周前分泌雌、孕 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十周后该功能被胎盘取代。 (三)输卵管 (四)阴道:妊娠期黏膜变软呈紫蓝色,皱襞增 多。 (五)外阴:妊娠期外阴部充血,伸展性增加。
二、乳房的变化
四、泌尿系统的改变
妊娠期间肾脏略有增大,肾脏负担 加重。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浆流量增加。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
很多孕妇在孕6~10周间,可有不同 程度的恶心或呕吐,尤其晨起间空腹时 更加明显,或伴有食欲不振,偏食以及 喜食酸味食物等,称为早孕反应。这种 反应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但 多数不需治疗,在孕10~12周左右逐渐 消失。
中医称妊娠为“重身”、“怀子”或 “怀孕”。 中医学认为妇女受孕的机理在于肾气充 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以及胞宫功能 正常,男女两精相合,就可以构成胎孕。
(三)甲状腺Βιβλιοθήκη (四)甲状旁腺 八、新陈代谢的变化 1、体重:妊娠13周前无明显变化,自13周 起平均每周增加350ɡ。 2、碳水化合物代谢 3、脂肪代谢 4、蛋白质代谢 5、水代谢 6、矿物质代谢
九、皮肤及其他变化
1、色素沉着 2、妊娠纹 3、毛发改变 4、骨骼、关节及 韧带的变化
第五节 中医学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 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 增大,乳晕变黑。妊 娠晚期轻轻挤压乳头 时,可有少许淡黄色 稀薄液体流出,称为 初乳。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总结:妊娠期母体变化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总结: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期母体为适应胎儿生长的需要,并为分娩准备条件,各个系统和器官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如下:一、生殖器官妊娠后,生殖器官的变化最为明显,具有以下共性:组织增生、肥大、充血、水肿、松软及呈紫兰色。

(一)子宫妊娠时子宫变化最大。

肌纤维肥大、变长、增生至宫体逐渐增大。

妊娠末期,由未孕期时的40~50g增至约1000g,容量增加约500倍。

血流量逐渐增加,足月妊娠时每分钟达500~700ml。

妊娠3个月后,子宫峡部不断伸展,至妊娠末期可达7~10cm。

峡部的肌纤维增生,但不如子宫体明显。

分娩时,峡部继续伸展,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称“子宫下段”。

妊娠期间,子宫经常有不规则的间歇性收缩,以促进胎盘血循环。

妊娠后半期,子宫兴奋性增高,收缩加频,足月时变为有规律的收缩,称“阵缩”,是分娩的主要动力。

(二)子宫颈由于血管及淋巴管的增加及结缔组织的增生水肿等,致宫颈肥大变软,内膜增厚,腺体增生,粘液分泌量增多,在颈管内形成粘液塞,可防止细菌进入宫腔。

(三)阴道肌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生,易于扩张。

粘膜变厚,充血,呈紫兰色,分泌物增多,呈酸性,可抑制致病菌生长。

(四)输卵管血运增加,组织变软,粘膜有时呈类似蜕膜样变。

(五)卵巢略增大,不排卵。

在一侧卵巢中有妊娠黄体继续生长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妊娠黄体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开始萎缩,由胎盘替代卵巢分泌激素。

(六)会阴会阴皮肤色素沉着,血管增多、充血,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变软,故伸展性增大,有利于分娩时胎儿娩出。

(七)乳房妊娠最早几周感乳房发胀,或有刺痛感及触痛,妊娠8周后乳房明显增大。

由于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增加,乳房腺管与腺体皆增生,脂肪沉积,乳头很快增大、着色、乳晕着色、出现散在的皮脂腺肥大隆起。

妊娠后期可由乳头挤出少量黄色液体,称“初乳”。

二、血液及循环系统(一)血容量从孕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5%,平均增加约1500ml,维持此水平至分娩。

血容量增加包括血浆及红细胞增加,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容量约增加500ml,出现血液稀释。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章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3.血流动力学
如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孕 妇 心搏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 应 综合征。 采 取 何 种 卧 位 ? (三)呼吸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章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四)泌尿系统的变化
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
孕妇应在何时开始补钙?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章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的心理变化】
(1)惊讶和震惊 (2)矛盾心理 (3)接受
(4)情绪波动
(5)内省
返回目录
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练一练
1.妊娠期母体变化哪项不对
A.妊娠32-34周血容量增加达高峰
B.妊娠晚期易发生外阴及下肢静脉曲 张
4.下列哪项不是孕妇血液的正常生 理变化 A.处于高凝状态 B.D.红细胞总量减少 E.血容量增多
作业:

一.填空题 1.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至高峰的时间是( )周. 二 .名词解释 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第三章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章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及乳房 1.子宫 子宫体:12周时子宫超出盆腔; 足月时子宫容量增至5000ml,重量增至100
0g。
子宫颈:紫蓝色、变软,粘液栓。 子宫峡部:从1cm到7~10cm。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 受大量雌激素影响,牙齿易松动及出现龋齿, 肠蠕动减弱,便秘。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章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期母体变化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1. 心脏 • 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 • 心尖搏动左移 1~2 cm; • 心浊音界稍扩大; • 心尖区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 心电图电轴左偏约 15°; • 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 10%; • 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 10~15 次。
妊娠期心脏位置的改变
•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 6~8 周开始增加; • 妊娠 32~34 周达高峰,增加 40%~45%,平均增加 1450 ml; • 生理性血液稀释:血浆量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
(二)血液成分
1. 红细胞:骨髓造血增加,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血液稀释。 2. 白细胞:白细胞计数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 3. 血小板: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但血小板功能增强以维持止血。 4. 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防止围产期出血做好准备。 5. 血浆蛋白:妊娠早期开始降低,至妊娠中期达 60~65 g/L。
五、泌尿系统的变化
• 妊娠期肾脏略增大; • 肾血浆流量约增加 35%; • 肾小球滤过率约增加 50%; • 血清肌酐、尿素水平降低; • 夜尿量多于日尿量; • 15% 孕妇饭后出现生理性糖尿; • 孕妇易患右侧肾盂积水、急性肾盂肾炎。
六、 呼吸系统的变化
• 肺活量无明显改变; • 肺通气量约增加 40%; • 动脉血 PO2 增高达 92mmHg,PCO2 降至 32mmHg,有利于供给孕妇及胎儿所需的 O2,
(一)子宫
一、生殖系统变化
子宫内膜 受精卵着床后,在孕激素、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增大,腺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 结缔组织细胞肥大,血管充血,此时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decidua)。 • 底蜕膜:囊胚着床部位的蜕膜,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 包蜕膜:覆盖在囊胚表面的蜕膜。 • 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其他部分的蜕膜。 子宫峡部 非孕时长约1cm,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

妊娠期母体变化PPT课件

妊娠期母体变化PPT课件
(二)胎盘的功能: 3、内分泌功能: (4)孕激素,8-10周后由合体滋养细胞产
生。 4、免疫功能,同种移植物何以成功?未知
四、胎儿附属物形成与功能
(三)胎膜(fetal membranes) 由平滑绒 毛膜(chorion laeve)和羊膜组成。
胎膜含丰富的花生四烯酸,在分娩发动中 可能起作用。
二、胚胎、胎儿发育特征
妊娠开始8周称胚胎(embryo),9周后称胎儿 (fetus),一般以4周为一孕龄单位。
8周末,初具人形,能分辨眼、耳、鼻、口、 手指、足趾,各器官分化,胚胎敏感期;
12周末,外生殖器已发育,冠臀长7.5cm; 16周末,外生殖器可辫别胎儿性别,可觉胎
动; 20周末,开始有吞咽、排尿功能,可及胎心。
(二)胎盘的功能: 1、代谢功能: (2)、营养供应和排废物:GS-易化扩散,
aa-主动运输,K、Na、Mg、H2O简单扩散, Ca、Fe、主动运输,水溶性维生素主动 运输。胎儿的肌酐、尿素氮经胎盘排入 母体循环。
四、胎儿附属物形成与功能
(二)胎盘的功能: 2、防御功能:不完全。母体IgG能通过胎
据与胚胎的关系,分成底蜕膜、包蜕膜、 真蜕膜。 (3)子宫不规则收缩(Braxton Hicks) (4)子宫血流量:足月妊娠子宫血流量 500-700ml/min,80%以上供应胎盘。
五、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殖系统变化: 2、子宫峡部:孕早期,软,12周后伸展成
宫腔的一部分,临产时至7-10cm,成为 软产道的一部分,称子宫下段(low segment of uterus)。
妊娠生理 (pregnant physiology)
胡娅莉
妊娠(pregnancy)是胚胎、胎儿在母体内发 育成长的过程。

妊娠期--孕妇身心变化

妊娠期--孕妇身心变化
FISH
妊娠纹
FISH
心理社会变化
• 惊讶和震惊 • 矛盾 • 接受 • 情绪波动 • 内省
FISH
SH
三胞胎妈妈肚子的变化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变化最大】 子宫体:增大,变软,右旋
1、子宫 子宫颈:柔软、肥大、着色、白带↑ 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
容非量孕:5时-10:ml1→c5m0,00足ml 月可重7量~:105c0mg→→1子10宫0g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
大小:7cm×5cm×3cm→ 35cm×22cm×25cm
FISH
2、卵巢:略增大 妊娠黄体→(10周)黄体功能被胎盘取代
3、输卵管:伸长 4、阴道:着色、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加,分泌物增多呈糊状
FISH
二、乳房
• 增大、发胀、着色,乳晕着色,蒙氏结节
• 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 在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FISH
三、循环及血液系统
六、消化系统
• 早孕反应 • 饮食习惯改变 • 牙龈出血 • 饱胀感
FIS重
• 13周后每周增加350g,不超过500g, 足月体重约增加12.5kg
• 脂肪代谢:吸收能力↑→脂肪积存↑ • 皮肤:妊娠斑、妊娠纹 • 补钙、补铁剂
FISH
妊娠斑
• 2.皮肤: • 孕妇面颊、乳头、乳晕、腹白线、外阴易色素沉着 • 妊娠斑:面颊呈蝶形分布的褐色斑 • 妊娠纹:腹壁皮肤出现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则平行的裂纹
1、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有杂音 2、心搏、血容量:增加,32-34周、第二产程、产后最初三日容易心衰 3、静脉压:痔、下肢静脉曲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4、血液系统:高凝状态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及影响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及影响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及影响
Maternal changes and their effects during pregnancy
目录CONTENTS
妊娠期母体发生的变化 妊娠期骨骼系统的调整 妊娠期血液循环的改变 妊娠引起的消化系统改变
01
妊娠期母体发生的变化
VISIT US
孕期体重增加
母体体重增加,满足胎儿发育和营养需求
3.生活习惯改变导致消化不良和胃酸倒流
此外,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消化不良和胃酸倒流增加的原因之一。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 快,经常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削弱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消化不良。此外, 烟酒的滥用也是引发胃酸倒流的重要原因。酒精和尼古丁会损害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加,
妊娠期体重的增长需要适当控制,过度的体重增加可能增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风险。
合理增重对孕妇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的体重增长对于碧玉的营养供应、疾病预防以及妊娠结局有着重要影响,建议孕妇根据孕周,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量,进食均衡营养的食物并进行适当的运动,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增长。
腹部形状改变
1. 腹部妊娠期的形状改变是由于子宫的扩张和胎儿的生长所导致的。孕妇的腹 部开始逐渐突出,肚皮逐渐变得圆润,并逐渐增大。 2. 随着妊娠期的进行,腹壁肌肉和皮肤会受到拉伸,以适应腹部的变化。这种 拉伸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和腹壁皮肤的痒感或纹理,如妊娠纹的出现。
1. 腹部形状的改变还会对孕妇的姿态和体重分配产生影响。 由于子宫的扩张,重心逐渐向前移动,导致孕妇体位的改变 和步态的变化。此外,腹部的膨胀也可能导致上半身的压力 增加,进而对腰椎和骨盆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增加消化不良和胃酸倒流 风险

妇产科护理学-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妇产科护理学-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期母体变化一、生理变化(一)生殖系统子宫变化最大子宫体:随孕月逐渐增大变软,孕晚期呈右旋。

自妊娠14周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称Braxton Hicks收缩。

子宫变化宫体非孕时妊娠足月时容量5ml 5000ml(1000倍)大小7×5×3cm 35×22×25cm子宫峡部1cm 7~10cm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长约1cm,孕12周起逐步伸展拉长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10cm。

>>宫颈、阴道、会阴:组织变软,色素沉着,分泌物增多。

>>卵巢:不排卵,月经不来潮。

>>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

(二)乳房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出现蒙氏结节。

(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1.心脏:心脏容量增加10%,负担加重。

膈肌抬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脏位置改变,大血管扭曲(心尖可闻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快10~15次/分。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心排出量: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到高峰,临产后在第二产程显著增加。

>>血容量增加:孕32~34周达高峰,增加30~45%,平均增加1500ml。

>>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后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3.静脉压: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和痔,孕妇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4.血液成分>>红细胞:妊娠生理性贫血。

>>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加。

>>凝血因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四)泌尿系统>>肾血浆流量(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于妊娠早期均增加,孕妇仰卧位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血液成分: (1)红细胞:妊娠期骨髓造血增加,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血红蛋白值
约110g/L,血细胞比容降至0.31~0.34。孕妇储备铁约0.5g,为适应红 细胞增加和胎儿生长及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容易缺铁,应在妊 娠中、晚期开始补充铁剂,以防血红蛋白值过分降低。
血液系统的改变 (2)白细胞:从妊娠7~8周开始轻度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不多,单核细胞和嗜酸粒细 胞几乎无改变。
产科 李艳鸽
生殖系统的变化 1. 子宫:子宫体逐渐增大变软 大小:非孕时 长7~8cm,宽4~5cm,厚2~3cm 妊娠足月时35×25cm×22cm 容量:非孕时约5ml,妊娠足月时5000ml 重量:非孕时约50-70g,妊娠足月时约1100g 形态:由倒置梨形变成球形和直椭圆形。
3. 血压: 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妊娠24-26周后血压轻度升高。 一般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轻度降低,使脉压稍增大。
血液系统的变化 1. 血容量: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 加40%~45%,平均增加145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 红细胞增加,出现生理性血液稀释。
(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Ⅴ、Ⅶ、 Ⅷ、Ⅸ、Ⅹ均增加,血小板数略减少。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及部 分孕妇凝血活酶时间轻度缩短,妊娠末期红细 溶活性降低。
(4)血浆蛋白:从妊娠早期开始降低,主要是白蛋白减少,以后持 续此水平直至分娩。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1. 垂体: 腺垂体增大1~2倍。“妊娠细胞”。FSH及LH分泌减少, 卵泡不发育,无排卵。PRL孕7周起逐渐增多,直至足月妊娠。 2. 甲状腺:中度增大,血清甲状腺素浓度孕8周开始增加,18周达到 高峰。 3. 甲状旁腺:增生肥大。 4. 肾上腺:束状带增宽,分泌糖皮质醇增多。 5. 胰腺:胰腺功能亢进,特别表现为胰腺β细胞亢进,胰岛素分泌增 加。
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杂音,产后逐渐消失。心脏容量从妊娠早期至妊娠 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
循环系统的变化 2. 心排出量: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 峰,左侧卧位测量心排出量较未孕时约增加30% 。临产后,特别在 第二产程期间,心排出量显著增加。有基础心脏病的孕妇易在妊娠、 分娩期发生心衰。
生殖系统的变化 4. 卵巢: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黄体于妊 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在妊娠3~4个月时开始萎缩。
5. 阴道:黏膜变软,水肿充血呈紫蓝色。皱襞增多,周围结缔组织变 疏松,肌肉细胞肥大,伸展性增加。阴道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乳酸 含量增多,使阴道pH值降低,不利于致病菌生长,有利于防止感染。
乳房的变化 妊娠期,受激素影响,乳腺管和腺泡增生,脂肪沉积。自觉乳房发胀、 触痛和麻刺感。
蒙氏结节
初乳
循环系统的变化 1. 心脏:妊娠期增大的子宫使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 心尖搏动左移1~2cm,心浊音界稍扩大。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 曲,加之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部分孕妇可闻及心尖区Ⅰ~Ⅱ
呼吸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肺功能改变:
(1)肺活量无明显改变 (2)潮气量增加40% (3)残气量减少20% (4)每分钟通气量增加40%
泌尿系统的变化 1. 肾脏:妊娠期肾脏略增大,肾功能变化较大。 RPF及GFR增加,受体位影响。 尿素、肌酐、肌酸等排泄增多,血浆浓度低于非孕期。
2. 输尿管:增粗、变长、屈曲。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
3. 膀胱:由于压迫,膀胱容量减少,排尿次数增多。
生殖系统的变化 2. 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变软,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 展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可伸展至7~10cm。
3. 宫颈:在激素的作用下,宫颈充血、水肿,宫颈管内腺体增生、肥 大,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多,形成粘稠的黏液栓,富含免疫球蛋白及细 胞因子,有保护宫腔免受外来感染侵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