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应用[Word文档]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应用[Word文档]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应用[Word文档]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应用关键字:继电,继电器,电器,电器控,控制,控制电路,电路,plc,改造,应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应用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随着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电脑程式控制核心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相结合的自动控制电器,因其强大的功能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技术支柱。

教学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好可编程序控制技术,是电气专业教师应该直面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带直流能耗制动的继电控制线路改用PLC来实现控制,阐述了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的步骤和常用的编程方法,说明用PLC实现电力拖动线路控制,同一个控制要求会有多种解决思路及方案。

关键词:继电器;控制;PLC;程序TM571.61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di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所展示的灵活的线路设计方法和强大的功能使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利用PLC改造继电控制电路,并较好地解决设计、安装与调试问题;以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控制电路为例说明改造步骤,如图1所示:分析原控制系统原理1.Y―?启动运转先合上电源开关QS,按下启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电动机M的定子绕组接成Y形降压启动。

同时KT线圈也得电,延时后电动机M定子绕组接成?形全压运行,KM2联锁触头分断对KM3联锁,且使KT线圈失电,KT延时触头复位。

2.能耗制动停转按下停止按钮SB1,SB1常闭触头先分断,电动机M暂失电并惯性运转,KM1,KM2联锁触头复位。

SB1常开触头后闭合,KM4线圈得电,其联锁触头分断对KM1联锁,主触头闭合接入直流电,M定子绕组接成Y形能耗制动。

当M停转后,松开停止按钮SB1,KM4、KM3线圈先后失电,各触头复位,能耗制动结束。

时控继电器CC-V21使用说明word资料6页

时控继电器CC-V21使用说明word资料6页

EAZY CC-V2.1多功能时控继电器使用说明EAZY-CC 型时控继电器,兼容多种工作模式,各模式可独立运行也可组合运行,实现时间段、时间点控制继电器、时间段控制定时循环功能、时间段时间点和电压检测组合控制时间继电器功能、放电仪功能、星期天数控制功能,可满足多种时控、电压控制要求。

2.工作模式P-1 模式:时钟控制继电器模式(可根据各时间点进行继电器控制)P-2 模式:星期控制模式(可设定星期-~星期日的开关及总循环天数)P-3 模式:时间继电器模式(可设定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时间T1、T2及循环次数)P-4 模式:电压继电器模式(可设定电压检测上下限,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P-5 模式:设定数码管自动关闭时间(1~9 min或常亮)短按SET键可进入模式P-1~P-5的选择,短按ENTER键可进入相应模式,任一模式下长按 ENTER键,可返回模式选择状态。

2.1功能快速应用设定实例:(1)每天 8:00 开,12:00关,15:30开,18:30关设定方法:进入P-1模式,短按 SET设定当前时间(北京时间)的时、分、秒,及秒钟校正值(校正值一般可不设定)。

长按 SET 3秒,数码管显示“—00”,按 ADD键设定为 --4 表示 4个时间点,再依次按 SET、ADD 键设定4个时间点 1 ON, 8:00;2 OF,12:00; 3 ON, 15:30; 4 OF ,18:30, 设定结束,按ENTER确认保存并退出设定状态,即可运行时间点(段)控制模式。

(2)周一~周五 8:00 开,12:00关,15:30开,18:30关,周六周日关,循环10天。

设定方法:进入 P-2模式,短按 SET 键1次设定当前为星期几,再按SET键设定天数为10,长按SET进入设定星期1~5为 ON,6-OF,7-ON,再进入P-1模式下设定时间点后按ENTER确认保存并退出设定状态即可运行。

(3)每天 8:00、12:00、15:30、18:30均启动吸合2秒再断开3秒 5次。

电器缩写名称对照MicrosoftWord文档

电器缩写名称对照MicrosoftWord文档
S_END1_CAB_A
S_END1_CAB_A
R_CABIN
CCPB
司机室间通讯按钮
C_DC
CLCBA
A侧门关到位断路器
S_END1_CAB_B
CLCBB
B侧门关到位断路器
S_END1_CAB_B
CLI_A
客室照明A侧
C_CE_A
CLI_B
客室照明B侧
C_CE_B
CLICB
司机室照明断路器
S_END1_CAB_B
S_END2_CAB_A
ACCB2
空调断路器2
S_END2_CAB_A
S_END2_CAB_A
S_END2_CAB_A
S_END2_CAB_A
ACDOR_A
自动控制开门器A侧
S_END1_CAB_A
ACDOR_B
自动控制开门器B侧
S_END1_CAB_A
ACIVCB1
空调中压断路器1
UF_LIVBOX_B
S_US_END2_A
D38
38号二极管
S_END2_CAB_A
S_END2_CAB_A
S_END2_CAB_A
D39
39号二极管
S_END1_CAB_A
D4
二极管4号
S_END1_CAB_B
D41
二极管41号
C_UDC
D42
二极管42号
C_UDC
D43
二极管43号
C_UDC
D44
二极管44号
C_UDC
D45
二极管45号
C_UDC
D46
二极管46号
C_UDC
缩写
描述
A车位置
B车位置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doc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doc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XX级电气3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实验二: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一)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

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要介绍。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

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

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

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3.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l)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2A,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OV,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DL/T540—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14页word

DL/T540—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14页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范围内。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否则应进行调整。

继电器使用说明范文

继电器使用说明范文

继电器使用说明范文
一、继电器的分类
1.常用继电器
继电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电磁继电器、电容继电器、容性继电器及
热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是依靠电磁线圈构成电磁场而进行控制的,通常可
以说明电动机、变压器及直流电容器等输出电流。

(2)电容继电器:是将电容作为发射器,由电容改变电极板的电容电
压和电容容量来控制负载的其中一功能,如灯光控制、水泵控制等。

(3)容性继电器:是将容性绕组的电流变化控制负载的功能,如控制
可调谐整流开关柜、调整水泵开关等。

(4)热继电器:是依靠温度控制热继电器内元件的电阻变化而进行控
制的,常用于轻负载的开关控制,如温控控制等。

2.特殊继电器
(1)延时继电器:是将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引出经过一定程序的延时而
控制负载的功能,如节电开关控制等。

(2)半桥继电器:是将继电器的主触点拆分成正极和负极,并分别引
出可控制正极和负极而控制负载的功能,如控制可变电容器等。

(3)调速器继电器:是将继电器作为调速器的发射器,将电流送入调
速器的调节腔以改变电路中的电容容量而控制负载的功能,如控制变速箱、风机功率调节等。

(完整word版)KKJ(合后继电器)详解.

(完整word版)KKJ(合后继电器)详解.

KKJ(合后继电器)1.1 KKJ的由来包括RCS和LFP系列在内几乎所有类型的操作回路都会有KKJ继电器。

它是从电力系统KK操作把手的合后位置接点延伸出来的,所以叫KKJ。

传统的二次控制回路对开关的手合手分是采用一种俗称KK开关的操作把手。

该把手有“预分—分-分后、预合—合—合后”6个状态.其中“分、合”是瞬动的两个位置,其余4个位置都是可固定住的.当用户合闸操作时,先把把手从“分后"打到“预合”,这时一副预合接点会接通闪光小母线,提醒用户注意确认开关是否正确.从“预合”打到头即“合”。

开关合上后,在复位弹簧作用下,KK把手返回自动进入“合后"位置并固定在这个位置。

分闸操作同此过程类似,只是分闸后,KK把手进入“分后" 位置.KK把手的纵轴上可以加装一节节的接点。

当KK把手处于“合后” 位置时,其“合后位置”接点闭合.KK把手的“合后位置" “分后位置”接点的含义就是用来判断该开关是人为操作合上或分开的。

“合后位置"接点闭合代表开关是人为合上的;同样的“分后位置” 接点闭合代表开关是人为分开的。

“合后位置”接点在传统二次控制回路里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启动事故总音响和光字牌告警;二是启动保护重合闸。

这两个作用都是通过位置不对应来实现的。

所谓位置不对应,就是KK把手位置和开关实际位置对应不起来,开关的TWJ(跳闸位置)接点同“合后位置"接点串联就构成了不对应回路。

开关人为合上后,“合后位置”接点会一直闭合。

保护跳闸或开关偷跳,KK把手位置不会有任何变化,自然“合后位置”接点也不会变化,当开关跳开TWJ接点闭合,位置不对应回路导通,启动重合闸和接通事故总音响和光字牌回路。

事故发生后,需要值班员去复归对位,即把KK把手扳到“分后位置”。

不对应回路断开,事故音响停止,掉牌复归。

因为传统二次回路主要是考虑就地操作。

当90年代初电力系统进行“无人值守"改造时,碰到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遥控如何和上述传统二次回路配合。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

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

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IfjIdj1(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返回系数Kf为 Kf?UfjUdj五.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

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原理说明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铁芯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2.动作时间测定3五.思考题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你使用的CCFL的规格;其次是环境温度;再次是工作的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器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元件符号工作原理和特性功率方向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SSR)热敏干簧继电器磁簧继电器光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主要作用主要分类使用注意事项测试方法选用条件型号标志选择方式常见类型常见问题展开元件符号工作原理和特性功率方向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SSR)热敏干簧继电器磁簧继电器光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主要作用主要分类使用注意事项测试方法选用条件型号标志选择方式常见类型常见问题展开编辑本段元件符号因为继电器是由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组成的,所以继电器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也包括两部分:继电器(图1)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

当触点不多电路比较简单时,往往把触点组直接画在线圈框的一侧,这种画法叫集中表示法。

电符号和触点形式: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

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

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

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

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

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

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

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

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

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编辑本段工作原理和特性功率方向继电器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1]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图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

固态继电器(SSR)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热敏干簧继电器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磁簧继电器磁簧继电器是以线圈产生磁场将磁簧管作动之继电器,继电器产品展示(20张)为一种线圈传感装置。

因此磁簧继电器之特征、小型尺寸、轻量、反应速度快、短跳动时间等特性。

当整块铁磁金属或者其它导磁物质与之靠近的时候,发生动作,开通或者闭合电路。

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组成。

永久磁铁、干簧管固定在一个不导磁也不带有磁性的支架上。

以永久磁铁的南北极的连线为轴线,这个轴线应该与干簧管的轴线重合或者基本重合。

由远及近的调整永久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当干簧管刚好发生动作(对于常开的干簧管,变为闭合;对于常闭的干簧管,变为断开)时,将磁铁的位置固定下来。

这时,当有整块导磁材料,例如铁板同时靠近磁铁和干簧管时,干簧管会再次发生动作,恢复到没有磁场作用时的状态;当该铁板离开时,干簧管即发生相反方向的动作。

磁簧继电器结构坚固,触点为密封状态,耐用性高,可以作为机械设备的位置限制开关,也可以用以探测铁制门、窗等是否在指定位置。

光继电器光继电器为AC/DC并用的半导体继电器,指发光器件和受光器件一体化的器件。

输入侧和输出侧电气性绝缘,但信号可以通过光信号传输。

其特点为寿命为半永久性、微小电流驱动信号、高阻抗绝缘耐压、超小型、光传输、无接点…等。

主要应用于量测设备、通信设备、保全设备、医疗设备…等。

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

继电器(图2)它的种类很多,有空气阻尼型、电动型和电子型等。

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

它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点三部分组成。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

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大(有0.4~60s和0.4~180s两种),它结构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当线圈通电(电压规格有ac380v、ac220v或dc220v、dc24v等)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

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

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

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

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特点:继电器采用线圈电压较低的多个优质密封小型继电器组合而成,防潮、防尘、不断线,可靠性高,克服了电中间继电器样本图磁型中间继电器导线过细易断线的缺点;功耗小,温升低,不需外附大功率电阻,可任意安装及接线方便;继电器触点容量大,工作寿命长;继电器动作后有发光管指示,便于现场观察;延时只需用面板上的拨码开关整定,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可在0.02-5.00S任意整定。

中间继电器的用途: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以增加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中间继电器的分类:低电流启动中间继电器静态中间继电器延时中间继电器电磁型中间继电器电梯用中间继电器导轨式中间继电器[2]编辑本段主要作用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继电器(图3)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编辑本段主要分类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类1)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路在电磁铁铁芯继电器(图4)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2)固体继电器: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

3)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4)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电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6)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7)极化继电器:有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流过的的电流方向。

8)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2、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分类1)微型继电器2)超小型微型继电器3)小型微型继电器注:对于密封或封闭式继电器,外形尺寸为继电器本体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包括安装件,引出端,压筋,压边,翻边和密封焊点的尺寸。

3、按继电器的负载分类1)微功率继电器2)弱功率继电器3)中功率继电器4)大功率继电器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1)密封继电器2)封闭式继电器3)敞开式继电器5、按继电器按照动作原理可分类1)电磁型2)感应型3)整流型4)电子型5)数字型等6、按照反应的物理量可分类1)电流继电器2)电压继电器3)功率方向继电器4)阻抗继电器5)频率继电器6)气体(瓦斯)继电器7、按照继电器在保护回路中所起的作用可分类1)启动继电器2)量度继电器3)时间继电器4)中间继电器5)信号继电器6)出口继电器编辑本段使用注意事项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电路图(13张)也就是控制电路的控制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

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