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

合集下载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心包穿刺术的适应症包括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和心肌缺血等疾病。

2.在进行心包穿刺术之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等。

特别要关注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血液凝结功能。

3. 在选择穿刺点位时要仔细考虑解剖结构。

一般情况下,选择第四到第五肋间的腋中线处或者第六到第七肋间的剑突下约1.5-2cm处。

4.在操作前,应告知患者心包穿刺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5.心包穿刺术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一次性消毒好的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6.在进行心包穿刺之前,要做好术中卧位控制和监测设备的准备工作。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电、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监测。

7.在穿刺点位皮肤消毒后,应进行局部麻醉。

常用的局部麻醉剂包括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

8. 使用穿刺针进行心包穿刺,穿刺针的长度一般为7-8cm。

穿刺时要注意与肋骨垂直,沿肋弓上下滑动,直到感到穿刺针已经进入心包腔。

9.通过穿刺针,可以采集心包积液样本进行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

此外,还可以用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的症状。

10.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心脏和其他重要结构。

同时要注意穿刺时的负压抽吸,以防止血液和空气进入心包腔。

11.在心包穿刺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和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穿刺,处理相关并发症。

12.心包穿刺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并定期复查心包积液样本,以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心包穿刺术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安全。

同时,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心包穿刺作业指导书

心包穿刺作业指导书

1.适应症
1.1心包炎伴积液,需抽液检查确定病因者。

1.2大量心包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
1.3心包内注射药物用于治疗。

2.禁忌症
以心脏扩大为主积液量很少者。

3. 术前准备
3.1 明确心包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3.2 精神紧张者可在穿刺前予安定5-10mg肌注。

3.3 通过超声定位,在体表做好标记。

3.4 准备心包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器材,无菌试管。

4. 操作方法
4.1 体位:坐位或半卧位。

4.2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在剑突下:剑突与左肋弓交角处,穿刺针与腹壁呈
30-40度角,紧贴胸骨后向上向后方刺入,深度约4-8cm。

4.3 穿刺时针头边进边吸,有穿刺抵抗感消失后停止进针,抽液时随时夹住
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

4.4 穿刺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如出现ST段抬高或出现室性早搏、室速提
示损伤心肌,应立即退回。

5. 注意事项
5.1 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5.2 抽液时应缓慢,第一次抽液在100ml以内,以后每次抽300-500ml。

5.3如穿刺过程病人出现不适、心跳加快、冷汗、头晕、气短等应立即停止
操作。

5.4术毕拔出针头,局部以消毒纱布覆盖,记抽液量、颜色、性质,并留标
本送检。

5.5 病情危重,有出血倾向或有严重肺气肿者,操作时应谨慎小心。

6.相关支持文件
6.1 《内科学》第四版 2000年李斌
6.2 《外科学》第四版 1995年黄家驷
6.3 《医疗护理操作常规》第四版 1995年陈伟明。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一)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认有心包积液,用超声波确定穿刺部位。

2.器械与药物无菌心包穿刺包(与胸腔穿刺包相同)、消毒手套、量筒、容器、1~2%普鲁卡因、及需用的药物等。

(二)操作方法1.体位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

2.穿刺部位有两种进针部位(1)胸骨下穿刺取胸骨剑突与左肋弓交点处为穿刺点。

穿刺方向与腹前壁成45°角,针刺向上、后、中,缓慢推进,边进针边抽吸,至吸出液体时即停止前进,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图13-2-1)。

图13-2-1 心包穿刺术穿刺点(2)心前区穿刺于左第五或第六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针自下向上后方刺入心包腔。

3.操作步骤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乳胶管是否通畅均与胸腔穿刺相同,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学检查。

(三)适应证1.心包炎伴积液需确定病因者。

2.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

(四)禁忌证以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少者不宜进行。

(五)注意事项1.有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理或停止操作。

2.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3.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超过500ml。

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500~1000ml,抽液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4.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急诊医学科心包穿刺术操作技术

急诊医学科心包穿刺术操作技术

急诊医学科心包穿刺术操作技术慢性心包积液,积液量可达1~2L而无明显心包填塞征象,但急性心包积液(血),积液量达60~200ml时便可出现心包填塞表现,出现心包填塞时,应紧急穿刺抽液。

一、适应证紧急心包穿刺的唯一指征是大量积液伴心包填塞;心包穿刺也适于对心包积液进行病因诊断,抽取心包积液做有关检验。

复苏时无脉电活动(PEA)者,排除了PEA的其他病因,并疑为心包积液(血)所致者,也宜做心包穿刺。

二、禁忌证对有明确心包填塞征象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心包穿刺无绝对禁忌;但对血流动力学稳定伴有未校正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者则是心包穿刺的绝对禁忌证。

少量心包积液、局灶性或包裹性积液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也是心包穿刺的禁忌证。

对创伤性心包积液(血),应行紧急开胸手术,同时应积极液体复苏,保证充分血容量。

三、主要器械消毒剂如聚维碘酮,局麻药(1%利多卡因),穿刺针(可用套管针,一般法氏6~10号即可),无菌巾、纱布,监护仪,注射器,集液器或袋等。

四、穿刺操作(1)患者准备:穿刺前向患者充分解释,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取得合作,方可穿刺。

穿刺进针前应充分体检,如条件允许,应拍摄胸片,做心脏超声检查和定位。

给予无创血压和心电监护,吸氧、动脉氧饱和度监测。

若时间允许,应常规插胃管,以排除胃内胃物或气体,防止穿刺误伤胃。

(2)患者体位:患者取半卧位,30°~45°,这样有利于心脏靠近前胸壁,如患者无法半卧,可采取仰卧位。

(3)穿刺定位:剑突下;右胸骨旁;左胸骨旁(剑突下进路);左或右侧第5肋间胸骨旁(胸骨旁进路);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尖途径)(图2-3)。

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左胸骨旁或剑突下。

(4)穿刺操作:常规消毒铺巾后,在拟穿刺部位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成功后进行穿刺。

如咳嗽明显可给予适量镇静剂。

穿刺时一般用20ml注射器接穿刺针,并预吸5ml无菌生理盐水再进行穿刺。

1)心前区穿刺:于左侧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交界处(心浊音界内侧进行),针尖向内、上、后方刺入,边进针边回抽,抽出液体时停止进针,如用套管针,可固定穿刺针并将套管向内推进,然后拔出穿刺针,留置套管接注射器完成抽液。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
十.抽岀液体则应送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常规检查及抗原检 测。
谢谢观看
心包穿刺术
基本介绍
心包穿刺术对心包积液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大价值。心包积液的常见原因为感 染、外伤、心包或心内手术后、尿毒症等。当发现心包积液时应进行诊断性心包穿 刺,当穿刺发现大量心包积液时应进行心包引流术。
穿刺部位
一.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以内1.01.5cm处。
二.剑左缘穿刺时,针头向上向左与额面及矢状面分 别成30〜45角进针,针尖指向乳头方向。当针头穿过心包 时,术者会有一种抵抗力突然消失的感觉。
八.在进针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心电变化,若ST段突然升高或期 前收缩频频岀现,或T波突然倒置,说明针尖已触及心肌。
九.抽出液体若为血性应放于清洁的试管内观察10分钟,如液 体静置10分钟后不凝固,则证明为心包内液体;如10分钟后 血液凝固则证明血液来自心腔。
WPS OFFICE
器械
一.20号腰穿针一个。 二.50ml注射器两个,5ml注射器一个。 三.19号聚乙烯引流导管两条。 四.培养管及普通化验标本管若干。 五.有良好接地线的心电图机。
方法
一.术前检查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血小板计数。 二.患儿取仰卧位,床头抬高10-20° 三.联好心电图各肢导联。 四.将腰穿针通过橡胶导管接上注射器。 五.以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六.肋间穿刺时,在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以内约1cm处进针,针尖自下向上向内向后

标准心包穿刺术

标准心包穿刺术

标准心包穿刺术
简介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用于获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以进行诊断或治疗。

它是通过在胸壁上特定位置穿刺进入心包腔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消毒手术区域,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巾包裹工具。

2. 定位:使用超声波成像等技术辅助定位心脏位置,特别是心包位置。

3.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疼痛。

4. 引导针穿刺:将引导针插入胸壁并引导到心包腔内。

5. 穿刺:在引导针引导下,使用针刺穿刺心包,并及时确认是否进入心包腔。

6. 抽取样本:通过穿刺针抽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将其收集到合适的中。

7. 结束操作:拔出针头,为穿刺点贴上敷料,观察患者有无不
适反应。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

- 在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 抽取样本后,应及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

-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小感染的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
- 感染:穿刺操作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血肿:穿刺针头插入心包腔时,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出血。

- 心律失常:穿刺操作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刺激,引发心
律失常。

结论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

在进行该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需要进行心包腔内液体样本的诊断或治疗,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操作规程目的:本文介绍心包穿刺术的操作规程。

心包穿刺术可以穿刺心包放液,解除心包填塞,对心包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同时,也可以心包内注入药物用于治疗。

适应症:1.确定心包积液性质;2.解除心包填塞;3.心包积脓的治疗;4.心包开窗的术前判断。

禁忌症: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用物准备: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一套、心包穿刺包1个(内含:心包穿刺导管、套件含穿刺针、导丝、止血钳2把、纱布数块、孔巾1块、弯盘1个),50ml、10ml、2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治疗碗一个、量杯一个、无菌手套2副、试管数支、心电监护仪及心肺复苏器械。

2.药品准备:需备心肺复苏药物,阿托品、多巴胺、局麻药,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1.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决定穿刺部位及估计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施术。

2.选择适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3.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①心前区穿刺,于左第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

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立即充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②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

其余操作同上。

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

2.术中严密心电、血压监护。

3.抽液速度宜缓慢,防止空气进入心包内。

4.首次抽液量以100ml左右为妥,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以免抽液过多引起心脏急性扩张。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表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表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表1. 引言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包疾病。

它通过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对心包进行实时监测,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标准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主题。

2.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意义- 心包穿刺术是治疗心包积液等心包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而超声引导则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标准表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导依据。

3.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表的内容3.1 心包穿刺术前准备- 患者的相关信息收集和评估,包括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

- 心包穿刺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评估。

- 心包穿刺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人员的准备工作。

3.2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步骤- 心包穿刺术前的超声评估,包括心包积液的性质、位置、厚度等。

- 皮肤消毒和局部麻醉的步骤。

- 针头的插入和穿刺心包的过程,需要根据超声成像实时进行控制。

- 心包穿刺术后的超声评估,确认心包积液排空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4. 操作标准表的重要性- 操作标准表的制定能够规范心包穿刺术的每一个步骤,减少术中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 操作标准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心脏介入医生,我深切理解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重要性。

操作标准表的制定不仅能够规范手术操作,还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超声引导技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6. 总结通过本文的全面探讨,我们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标准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操作标准表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通过引用和讨论具体的操作步骤,本文提供了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表的详细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包穿刺术
男性患者,20岁,胸闷、气促2天。

心浊音界向左右扩大,胸片提示心影呈烧瓶样。

现需作心包穿刺术。

请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由1号和2号选手共同
理论题:
一.适应证:
1引流心包腔内积液,降低心包腔内压,是急性心包壤塞症的急救措施。

2通过穿刺抽取心包积液,作生化测定,涂片寻找细茵和病理细胞、作结核杆菌或其他细茵培养,以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疾病。

3通过心包穿刺,注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洽疗。

二.禁忌证:
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2.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贩血症者
3.不能很好配合者
4.主动脉夹层伴心包积液者
三.并发症:
1.肺损伤,气胸,肺水肿
2.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损伤,心律失常
3.感染
4.肝损伤
四.注意事项:
1.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给氧,建立静脉通路
2.血性积液要鉴别血管损伤
3.抽液时注意心率和患者表现
4.穿刺包可以是胸腔穿刺包,深静脉穿刺包或套管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