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亲有疾 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25《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多久,这位老医师回来了,抱着一大迭病例,含着泪水。
他看到这二十多年来,一个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中风的父亲。
这个老医师对王希海讲,你现在的护理能力,可以到大学跟我们护理系的学生讲课,我们所有医院里面的护士都要拜你为师。
因为再有水平的护士,也没有办法像你做的这么细致,这么用心。
五.总结。
古人讲:“大孝终身慕父母。
”久病床前有孝子,不论是古代的汉文帝,还是现代的王希海,他们都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份孝的至诚之心。
我们能见贤思齐,相信我们能德日进,过日少。
板书: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弟子规全文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章《弟子规·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弟子规原文及鉴赏

弟子规原文及鉴赏弟子规原文及鉴赏《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很快流传开来,且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下面是关于弟子规原文及鉴赏的内容,欢迎阅读!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若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弟子规12

病 品尝
昼夜侍,不离床。
伺候、侍奉
当父母有了疾病时,做 子女的熬好药后,要先 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夜晚,都应该 侍奉在父母身边,不能 随意离开父母的病床。
亲尝汤药
• 汉文帝刘恒侍奉母亲 十分孝顺。有一回, 太后大病了三年。这 期间,汉文帝除了处 理一些重要的国事外, 几乎把所有心思都用 在照料母亲上。以前, 有地位的人吃药时, 因为唯恐药里有毒, 所以必须有人
先尝,确定没有问题后才端给病人 喝。汉文帝虽然贵为帝王,但是他 对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太后吃的 汤药,每次他都要先亲自尝一尝后 才端给母亲喝。后来,古书以“目 不交睫,衣不解带”来形容他对母 亲尽孝的程度。意思是说,即使累 了,也不敢闭上眼睛、解开衣服的 带子好好儿睡一觉。可见汉文帝是 多么尽心尽力侍奉病中的母亲!
作为一个人,对父 母要尊敬,对子女 要慈爱,对穷亲戚 要慷慨,对一切人 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D●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
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显能。
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
●路遇长,疾趋拜。
长无言,退恭立。
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
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
●长者立,幼者立。
长者坐,命乃坐。
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坐,视勿移。
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孙丽娜(PPT课件)

药 先 尝
昼:白天。
~~~~~~~~~
昼 夜 侍
侍:伺候,照顾。
~~~~~~~~~~~~~~~~
不 离 床
译文:父母生病时,子女不仅要亲自尝汤药,还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
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全天服侍在父母床边,不可以随便离开。
经典原文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 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 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 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 要射杀一只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 身走出,将挤取鹿乳 ,为双亲医病的 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 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回 忆 我 们 生 病 时 , 父 母 是 如 何 悉 心 照 顾 我 们 的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的父母生病时,你尽心尽力照顾了吗?
小故事
妈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头有点热热的, 好像感冒了。” 我摸摸看,真的很热哟 小月去 找了一些药,倒了杯茶水给妈妈喝药。 妈妈:“我先去休息了,你先自己写作业,等 我一会好一些再给你检查作业。”妈妈进入 房间,小月想:妈妈睡觉,我可以趁机玩游 戏,哈哈哈。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昼 夜 侍,不 离 床。
谢谢!
万全区第六小学 孙丽娜
经典原文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亲 有 疾,药 先 尝。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昼 夜 侍,不 离 床。
全面解读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 有 疾
疾:疾病。
精彩小故事
汉文帝亲尝汤药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
第子规第八章读后感

第子规第八章读后感篇一《弟子规第八章读后感》“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这是《弟子规》第八章里的一句话,读了之后,我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啊!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在现代社会很难做到。
咱先不说药先尝这事儿,就说昼夜侍,不离床,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家都这么忙,哪有时间整天守在生病的亲人身边啊?我觉得吧,这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想想,又好像不太对。
就拿我自己来说,有一次我妈生病住院了,一开始我觉得我还有自己的事儿要忙,去看她的时间也不多。
可当我看到她躺在病床上那虚弱的样子,心里突然就特别不是滋味儿。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不在身边,那我还算个啥好儿子?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弟子规》里的这句话。
我觉得吧,“亲有疾”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顾他们。
哪怕不能时时刻刻守在床边,也得想方设法多关心关心,多陪陪他们。
也许有人会说,哎呀,我得赚钱养家,没办法啊!可是,钱啥时候都能赚,亲人的陪伴错过了可就没了。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反正我读了这第八章之后,就下定决心,以后要是亲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一定得多上心,不能找借口推脱。
毕竟,亲人的健康和快乐,那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觉得呢?篇二《弟子规第八章读后感》嘿,说起《弟子规》第八章,我可有好多话想说!“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这几句,初读的时候,我心里就犯嘀咕:药先尝?现在可不能随便尝药啊,万一有毒咋办?但是再仔细琢磨琢磨,这说的其实是那份关心亲人的心意呀!我想起我爷爷生病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懂事儿。
家里人都忙前忙后地照顾爷爷,我就在一边傻愣愣地看着。
现在想想,我当时咋就不知道帮点忙呢?哪怕是给爷爷倒杯水也好啊!也许有人会说,小孩子懂啥。
可我觉得,这不能成为借口。
《弟子规》里都讲了,我们得有那份心。
现在我长大了,要是再碰到这样的事儿,我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了。
再说“昼夜侍,不离床”,这得多累啊!但反过来想想,亲人在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的不就是我们的陪伴吗?我们在他们身边,他们心里可能就会踏实很多。
弟子规3

王裒(póu)泣墓 泣墓 王裒
※请小朋友找找看剧中人物错误的地方: 请小朋友找找看剧中人物错误的地方: 妈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头有点热热的, :「我今天身体不舒服 妈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头有点热热的,好 像感冒」 像感冒」 小蕙:「我摸摸看,真的很热吔! :「我摸摸看 小蕙:「我摸摸看,真的很热吔!刚好我上次发 烧的药还有五天才过期,可以给你吃。」 。」小蕙倒 烧的药还有五天才过期,可以给你吃。」小蕙倒 茶给妈妈配药。 茶给妈妈配药。 妈妈:「我先去休息,你的功课自己要先写, :「我先去休息 妈妈:「我先去休息,你的功课自己要先写,等 我比较舒服的时候再帮你检查。」妈妈进入房间。 。」妈妈进入房间 我比较舒服的时候再帮你检查。」妈妈进入房间。 小蕙:「刚好妈妈在睡觉,我可以趁机打电动, :「刚好妈妈在睡觉 小蕙:「刚好妈妈在睡觉,我可以趁机打电动, 哈哈哈」 哈哈哈」
丧三年
译文: 译文:
常悲咽
父母过世后,子女常常悲伤哭泣,「咽 父母过世后,子女常常悲伤哭泣,「咽」是 ,「 指伤心到哭不出声音来。 指伤心到哭不出声音来。古礼中规定父母过世后 要守丧三年。 要守丧三年。 孔子的学生宰我曾问老师说:「 孔子的学生宰我曾问老师说 「为父母守丧三 年是不是太久了?」孔子回答:「孩子生下来三年 年是不是太久了?」孔子回答 「 ?」孔子回答 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 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 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因此为父母守丧三年, 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因此为父母守丧三年,是 天下通行的丧期。」 天下通行的丧期。」 守丧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守丧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呜咽起来。 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呜咽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第十五讲-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亲有疾,药先尝】
朗读和解释这句话:这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麽样来照顾父母。
过去药几乎都是中药,是汤药,刚煮好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
我们要端给父母、长辈吃的话,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烫,太烫了会烫嘴,太冷了喝下去胃会不舒服。
所以子女往往会倒一点点,喝喝看,它是不是太烫还是太冷。
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那么,现在如果父母生病的时候服用的西药,我们应该注意提醒让父母按时服药,不可以服错药。
『昼夜侍,不离床』
昼就是白天,夜晚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
为什麽要做到这样?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
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
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
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
「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
【丧三年,常悲咽。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後,在此三年之内,我们要常常追思父母教养的恩德。
古人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
为什麽要守丧三年?因为子女从出生到三岁才能稍微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吃饭、穿衣,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在以前,经常孝子就会在坟墓的旁边筑一个简陋的草棚子,就在那里居住。
『居处变,酒肉绝』。
面对家里有过世父母,在这个时候我们生活应该要简朴,想到平常父母跟我们一道吃饭,此刻一个位子空着,我们看到这种景象,往往是咽不下饭,吃不下食物。
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子女真的也无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因此在守孝的期间,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
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环境这麽好,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能替父母,把父母生前如果他有留下很多财物,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让父母的钱财遗留人间,替他布施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
【丧尽礼,祭尽诚。
】
这里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
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舖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
丧礼很舖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
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
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彷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
「祭神如神在」,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
『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祭拜的时候应该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好像跟我们生活在一起。
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他所指导我们,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这个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
“孝”“字上为老,下为子,就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寿命有多长都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小环节,每一个人都是由儿女成长成为长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今天不孝顺长辈,将来你又凭什么让儿女来孝顺你,这就是孝体现的含义。
与孝字相关的地名是什么?为什么叫这个地名
三《孝感动天》
湖北省孝感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故事简介:汉代有个叫董永的人,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
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由于家里穷,董永连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
为了埋葬父亲,他
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
相传,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九天仙女下凡,
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
后来人们便把仙人下凡的地方命名“孝感”(即今河北省孝感市)。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善待父母、孝顺双亲。
孝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但孝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标志之一,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在尽孝同时也是在传承中华文明。
弟子规绝不是简单的背诵,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反省的过程,它是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欠缺的地方要去用实际行动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