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成果
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

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标题: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摘要: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是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和深圳市之间的重要交通项目。
这一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系统连接了广东省内三个重要的经济中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包括线路规划、站点分布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第一节:引言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是广东省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广州、东莞和深圳为节点,连接了这三个重要城市,为沿线居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由于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加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联系,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协同。
第二节:线路规划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的规划涵盖广州、东莞和深圳三个城市,并且连接了各自的主要交通枢纽。
目前,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已经实施了多个线路,并且在不断扩展。
以下是目前已建成和规划中的线路:1. 广州南站 - 东莞东站:这一线路连接了广州南站和东莞东站,全长约100公里,设有多个中间站,包括番禺南、虎门站等。
2. 东莞东站 - 深圳宝安机场:这一线路连接了东莞东站和深圳宝安机场,全长约80公里,途经虎门站、深圳湾等重要站点。
3. 广州南站 - 深圳北站:这一线路是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中最重要的线路之一,连接了广州南站和深圳北站,全长约120公里,经过了番禺南、虎门站、深圳湾和福田站等主要站点。
除了以上已建成和规划中的线路外,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还有更多的线路正在筹划和建设之中,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并进一步完善城际交通网络。
第三节:站点分布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的站点分布广泛覆盖了广州、东莞和深圳三个城市。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站点:1. 广州南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穗莞深城际轨道线路图的起点,也是广州市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
2. 东莞东站:位于东莞市莞城区,是连接广州和深圳的重要站点之一。
3. 深圳湾: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连接深圳和广州的重要站点,也是深圳市著名的商业和科技中心。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2018)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网络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二○一一年五月成都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1号线(一期)全长58.285公里,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2座,高架及地面站9座,5个为换乘站。
东莞地铁3号线设计单位中标

东莞地铁3号线设计单位中标
摘要:
1.东莞地铁3 号线设计单位中标背景
2.中标单位的相关信息
3.东莞地铁3 号线的规划及意义
4.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和交通的影响
正文:
近日,东莞地铁3 号线设计单位成功中标,标志着该线路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连接东莞市各大区域的重要交通线路,3 号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度。
中标的设计单位是我国知名的地铁设计公司,具有丰富的地铁设计经验。
他们在地铁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优秀业绩,将为东莞地铁3 号线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东莞地铁3 号线规划起点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终点位于东莞市寮步镇,线路全长约70 公里,沿途设站25 座。
3 号线将与其他地铁线路形成换乘,构建起东莞市的轨道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快速出行。
东莞地铁3 号线的建设对于提升东莞市城市品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线路将极大地缓解东莞市内的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3 号线将串联起东莞市各大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为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东莞地铁3 号线设计单位的中标,标志着该线路建设进入实质
性阶段。
东莞 地铁轻轨路线图 详细培训讲学

东莞地铁轻轨路线图详细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号线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58.32012201695.5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51.820142018146.82号线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16 2015 2019 162.83号线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14.4 2016 2020 177.64号线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27.7 2016 2020 205.3 合计168.2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东莞地铁路线图

东莞地铁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远期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 7公里,通过镇区21个,设立车站55座。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可选择普通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低速磁悬浮系统,规划暂按采用普通轮轨系统、B型车考虑,初步选用最高时速为120公里的车辆。
背景资料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远期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 7公里,通过镇区21个,设立车站55座。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可选择普通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低速磁悬浮系统,规划暂按采用普通轮轨系统、B型车考虑,初步选用最高时速为120公里的车辆。
东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将分近期和远期两阶段付诸实施。
近期估算静态总投资为273.3亿元,动态总投资为295.4亿元。
线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7•【文号】发改基础〔2022〕427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2022〕427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1—2026年)的请示》(粤发改基础〔2021〕275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总体意见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更好地适应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原则同意对《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简称《规划》)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二、主要调整内容(一)优化调整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工程方案:1号线一期起于望洪站,终于黄江中心站,全长57.5公里,调整后地下线由28.0公里增加到49.4公里,总投资由346.4亿元增加到379.8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67.5亿元增加到239.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7年。
3号线一期起于交椅湾站,终于东莞东站,全长51.5公里,调整后地下线由34.3公里增加到51.5公里,总投资由302.9亿元增加到368.1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57.5亿元增加到227.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6年。
(二)规划期调整为2022—2027年。
除上述调整外,其余规划方案仍按《规划》原批复要求执行。
三、资金安排建设期东莞市政府及有关镇政府财政出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40%,计299.1亿元,剩余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广东省东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1.(2023·东莞)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王华认识了很多杰出人物,写下了下面的语句,请你根据拼音帮他补充完整。
kān 称军神的刘伯承,为救村民在xiōng yǒng 的洪水中xī shēng 的老汉,面对严jùn形势仍沉着镇定的李大钊,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2023·东莞)王华正向同学介绍航天知识,“神舟十四号首次由小机械臂fǔ助实施,完成了问天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舱全景相机抬升,舱外自主应急返回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
”(1)其中,“应急”的“应”读音与下列哪一项相同?()A.应酬B.应允C.应该D.应当(2)王华不会写“fǔ助”,查《现代汉语词典》后,他应选择哪一项?()A.俯:头低下B.抚:轻轻地按着C.拊:拍D.辅:辅助(跟“主”相对)3.(2023·东莞)同学们在习作中积极运用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张老师今天穿了件白衬衫,无独有偶....,李老师今天也穿了件白衬衫。
B.小丽的文章构思别出心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C.这次辩论比赛,我方技高一筹....,夺得了冠军。
D.王大爷穷困潦倒,最后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悲惨结局。
4.(2023·东莞)下面是王华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几处错误。
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解题思路。
忽然,想起老师说的联系生活理解的办法,赶紧震作精神,动起笔来。
居然,难题被我解决了。
5.(2023·东莞)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玄秘塔碑》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2)辩论要听出别人讲话的矛盾或漏洞,抓住漏洞进行反驳,用语要文明。
()6.(2023·东莞)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我会用:几场球赛,我都输了。
就此放弃?不!清代诗人郑燮告诉我:“,”我要越挫越勇!7.(2023·东莞)我会选:成长纪念册中“最爱的老师”和“最好的朋友”页面还缺少文字,我会选择合适的诗句分别送给他们()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东莞地铁运营方案

东莞地铁运营方案一、地铁线路规划东莞市作为中国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发达,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重要交通枢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东莞地铁的建设意义重大。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东莞地铁线路规划应该建设合理、覆盖面广。
根据东莞市的交通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东莞地铁的线路规划应分为三个阶段:一期规划、二期规划和三期规划。
一期规划:根据东莞市的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首先应该建设一些交通密集的地区的地铁线路。
首先建设一条贯穿东莞市中心的地铁线路,连接东莞市内各大繁华商业区和交通枢纽,如万江、虎门、东城等地。
然后,根据市民出行的需求,向市区内设立一些分支线路,以方便市民的出行。
此外,也可以考虑将地铁线路延伸至周边的重要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地,形成地铁交通的相互衔接。
二期规划:一期规划建设的地铁线路可以为东莞市的交通状况带来一定的改善,但东莞市仍然存在一些交通拥堵的问题。
因此,东莞地铁的二期规划应主要解决市区内的交通问题。
在一期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延伸地铁线路,覆盖更多的交通密集地区,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比如,可以在市区内再建设几条贯穿南北和东西的地铁线路,以便市民更加方便地出行。
三期规划:随着东莞市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东莞地铁的三期规划应进一步扩大地铁覆盖面,将地铁线路延伸至更远的郊区地区。
这有助于解决城市郊区的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
在三期规划中,地铁线路可以向东南、西北等方向延伸,连接东莞市的各个新兴城市,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站点规划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东莞地铁的站点规划应该合理、科学。
首先,应根据地铁线路的规划确定站点的位置。
站点的设置应考虑到市民出行的需求、交通分布情况和地形地势等因素。
在建设地铁站点时,应尽量考虑到市民出行的实际情况,确保地铁站点的设置能够为市民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公示
一、规划背景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法定性、纲领性文件,是对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预控性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建设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环节的上层次规划依据。
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结合东莞市新时期产业升级、分区统筹、中心扩容等方面发展需求,遵循轨道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开展东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构建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出行结构,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构建与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东莞市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持城市经济、产业、民生、环境发展,实现区域地位提高、组团发展统筹、城市中心提质,促进并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轨道交通网络。
(二)规划策略
总体规划策略: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
1、对外连通,提升地位:谋划高铁资源,提高与内地、湾区城市连通便捷性,扩大经济腹地;完善城际铁路,连通湾区核心、机场及高铁枢纽,提升区域地位。
2、加强统筹,内部聚合:站在市域视角,优化轨道快线,快速连通城市中心及组团中心,强化一心两核的引领作用,促进统筹内聚,空间格局形成。
3、强化中心,提升品质:站在中心区、镇街中心发展视角,规划通勤轨道,积极提升出行品质,构建满足通勤需求的高品质新公交系统。
三、网络规划方案
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由市域快线和轨道普线两个层次构成,共规划线路17条。
到远期2035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24公里),8条城市轨道通勤普线(242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1段(7公里),规划总里程
图1 远期2035年轨道网络方案图
表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览表(2035年)
线路起点终点长度
1号线麻涌塘厦93
2号线东莞站滨海湾新区56
3号线东莞东站滨海湾新区54
4号线常平黄江21
小计224 5号线石排松山湖38
6号线高埗水濂山25
7号线南城松山湖31
7号线支线万江莞城8
8号线万江寮步27
9号线厚街寮厦滨海湾新区38
10号线虎门长安23
12号线南城石碣22
16号线塘厦凤岗30
小计242 深圳10号线——7
合计473 到远景2050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63公里),13条城市轨道通勤普线(386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2段(19公里),规划总里程
图2 远景2050年轨道网络方案图
表2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览表(2050)
线路起点终点长度1号线麻涌塘厦93 2号线东莞站滨海湾新区56 3号线企石滨海湾新区71 4号线石龙黄江43
小计263 5号线石排松山湖38 6号线高埗水濂山25 7号线南城松山湖31 8号线万江横沥39 9号线厚街寮厦长安新区38 10号线虎门长安23 11号线莞城水濂山20 12号线道滘石龙37 13号线水濂山东莞港18 14号线虎门长安新区20 15号线黄江清溪29 16号线塘厦凤岗30 17号线东莞站谢岗38
小计378
深圳10号线——7 深圳4号线和31号线连接线——12
合计668 四、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比
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共4条市域快线(1号线至4号线),总长约218km。
本次规划在上一版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如下:
保留线路:1号、2号线、3号线(滨海湾-东莞东);
调整线路:原4号线(快线调为普线)、原3号线(东莞东站以北段线位
局部调整,并调整为远景年线路);
新增轨道快线:1号线(黄江-塘厦段)、4号线(石龙-黄江段);
新增轨道普线:5、6、7、7支、8、9、10、12、16号线;
图3 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