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铁轻轨路线图详细
东莞 地铁轻轨路线图 详细培训讲学

东莞地铁轻轨路线图详细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号线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58.32012201695.5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51.820142018146.82号线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16 2015 2019 162.83号线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14.4 2016 2020 177.64号线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27.7 2016 2020 205.3 合计168.2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2020年广州地铁线路规划图

方案一(小环线方案)方案一采用了经行康王路的小环线方案,选择了东风路东西干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构建了拆解三号线支线形成的十号线与新八号线构成的X形对角线。
远期轨网由20条城市线和11条城际线组成,轨网总里程为1041公里,其中城市线里程为761公里。
(1)轨道环线环线利用原八号线,新增康王路、人民北路、火车站、广园路、广州东站、天河北路、中山大道、员村二横路走廊构建,全长35.5公里,设站31座。
该环线串接两大火车站,并直接连通所有外围放射线,整合了珠江两岸并带动员村、琶洲等重点地区的发展。
(2)十字快线三号线(南北快线):北起新机场,南至海鸥岛,串接了花都、白云、天河、海珠、番禺等5区,线路长75.5公里,设站33座。
预留与花都九号线贯通运营的条件。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线路西起白云湖,经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港前路、广深公路,东至新塘,线路串接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萝岗、增城等七区市,线路长55.1公里,设站24座。
另设东莞支线(沙埔-东莞):线路西起沙浦站,向东经黄埔客运港,延伸至东莞,广州段长6.5公里,设站2座。
(3)X形对角线1十号线(西南-东北对角线):线路西起穗盐路,经花蕾路、同福西、东湖路、寺右新马路、天河路,与三号线支线贯通,向北延伸至天河客运站,线路长20.9公里,设站15座。
2八号线(西北-东南对角线):线路北起凰岗,经西槎路、白云大道、下塘西路、东川路、二沙岛、双塔路、新港路,向东延伸至化龙,该线长35.3公里,设站25座。
表1 远期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指标一览线路长度(km)线路名称起讫点城市线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5.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四号线70.4 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四号线支线 5.6 琶洲线琶洲-大学城北五号线41.7 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33.3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八号线35.3 双塔路线凰岗-化龙九号线16.0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0.9 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35.5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2.8 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十三号线55.1 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十六号线31.7 荔城线新塘-荔城十七号线25.7 紫坭线紫坭-莲花山十八号线21.6 大岗线八沙-灵山十九号线31.3 沙湾线沙头-莲花山二十号线45.8 清流线滘口-清流小计761城际线GS线57 广深城际广州东站─深圳GF线17.4 广佛线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GG线0 广莞城际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GQ线44 广清城际广州火车站─清远ZQ线21.5 广肇城际广州北站─肇庆GH线74 广惠城际广州北站─惠州HY线84.3 广河城际广州东站─河源GJ线7 广江城际广州火车站─佛山─江门GFZ线7 广佛肇线广州火车站─佛山─肇庆GZ线 4.1 广珠城际广州新客站─珠海NZ线14 南中城际广州南沙客运港─中山小计280 已扣除50km重复计算里程总计1041注:表中里程均为广州行政区域范围内统计的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

150
31
24
1
11 1
18 1
50
0
从1969年中国北京开通第一条地铁以来,到目前2013年中国用了44年的时间建成了 81条地铁,全国19个城市运营地铁车站达1488个,并且中国的地铁交通目前处于快 速发展阶段。
10
6.4 新增在建地铁城市
新增在建地铁城市/km
1-南宁 2-徐州 3-东莞 4-石家庄 5-贵阳 6-无锡 7-福州 8-合肥 9-温州 10-太原 11-宁波 12-长沙 13-郑州 14-南昌 15-厦门 16-乌鲁木齐 17-澳门 18-青岛 0 10 20
1
一、地铁行业概述
1.
2. 3. 4.
地铁定义与建设条件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地铁建设成本 轨道交通线路技术特征
5.
6. 7.
地铁建设工期
中国地铁概况 常用地铁施工工法
2
1、地铁定义与设计标准
1.1 地铁定义 根据国际隧道协会的定义: 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的城市 轨道交通系统。 1.2 地铁特点: 一般线路全封闭,在市中心区域大部分位于地下隧道内; 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 单位能耗低,建设成本高; 保护城市景观; 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
沈阳 北京 天津 大连
长三角区域
西安
成都
重庆
武汉
南京 苏州上海
杭州
台北
西南及中部区域
昆明
广州 佛山 深圳 香港
高雄
珠江三角区域
8
6.2 已开通地铁城市(km)
1-上海 2-北京 3广州 4-香港 5-深圳 6-重庆 7-天津 8-大连 9-南京 10-武汉
重磅!莞惠城轨明晨630首发,惠州各站点票价独家奉献!

重磅!莞惠城轨明晨630首发,惠州各站点票价独家奉献!关于莞惠城轨的最大最重磅的消息来了!!!发布会现场《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摄今天下午3点30分,莞惠城轨开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东时记者在现场获悉权威消息:莞惠城际铁路常平东站至小金口站区段设备检测、运行试验、初步验收、安全评估等已全面完成,将于3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
3月30日=明天!真的是明天!确定是明天!莞惠城轨东莞望洪至常平东段因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目前仍在加紧施工,按计划将于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莞惠城轨开通,小编整理了这些信息,都是你想要的!赶紧瞧瞧~莞惠城轨惠州站现况:今日下午,东时记者走访了莞惠城轨惠州段的部分站点:东时记者尝试进入车站内,但被阻止《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摄而在2016年初,省领导检查莞惠城轨建设情况时,东时记者随行采访,有幸抢鲜体验乘坐城轨。
部分内部图如下:(《东江时报》资料图片,《东江时报》杨建业姚木森摄)莞惠城轨惠州段设7个车站莞惠城际的线路起于东莞望洪站,止于惠州小金口站,线路全长100公里,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全线计划2016年底前开通运营,先行开通常平东至小金口段,线路长54公里,共设常平东、樟木头东、银屏、沥林北、仲恺、惠环、龙丰、西湖东、云山及小金口站等10座车站。
莞惠城轨全程票价35元对于市民关心的票价问题,东时记者查询了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网12306网站,整理了大家最关心的时间和售价等信息,相关价格以最终公布为准。
莞惠城轨C7901次:(票价所需时长)常平东至小金口,1小时10分,二等票35元沥林北至仲恺,9分,二等票10元沥林北至惠环,16分,二等票10元沥林北至龙丰,25分,二等票15元沥林北至西湖东,31分,二等票15元沥林北至云山,38分,二等票15元沥林北至小金口,47分,二等票20元仲恺至惠环,5分,二等票10元仲恺至龙丰,14分,二等票10元仲恺至西湖东,20分,二等票10元仲恺至云山,27分,二等票10元仲恺至小金口,36分,二等票10元惠环至龙丰,7分,二等票10元惠环至西湖东,13分,二等票10元惠环至云山,20分,二等票10元惠环至小金口,29分,二等票10元龙丰至西湖东,4分,二等票10元龙丰至云山,11分,二等票10元龙丰至小金口,20分,二等票10元西湖东至云山,5分,二等票10元西湖东至小金口,14分,二等票10元云山至小金口,7分,二等票10元还有就是……可以买票啦!!!据了解,3月29日15时起,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电话订票、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代售点购买这两条城际铁路列车的车票。
惠州轻轨

惠州轻轨惠州轻轨,是广东省惠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方便市民出行,提高交通效率,惠州轻轨系统于2021年正式开通运营。
本文将从轻轨建设背景、线路规划、运营模式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来介绍惠州轻轨。
一、轻轨建设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加,交通状况也随之变得拥堵。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市民出行质量,惠州市政府决定引入轻轨交通系统。
轻轨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工具,具有节能环保、快速便捷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二、线路规划惠州轻轨系统目前有两条线路,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
其中,1号线全长约30公里,起止站分别为惠城广场和淡水湾。
途径河南岸、天堂岛、三株山等重要区域。
2号线全长约20公里,起止站分别为江北新区和侨光路。
途径丰泽路、博罗城市广场、龙丰等区域。
轻轨的线路规划是根据惠州城市发展情况以及市民出行需求进行精心设计的,以方便市民的通勤和出行。
三、运营模式惠州轻轨系统采用地铁式的运营模式,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之间运营。
轻轨列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运行,车站设有自动售票机和进出闸机,乘客通过购票、刷卡进站后,可根据目的地选择乘坐相应的列车。
轻轨列车内部设有座椅和立席区,乘客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惠州轻轨的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轻轨交通系统能够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减少了市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
其次,轻轨线路是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能够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再次,轻轨系统可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此外,轻轨系统还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综上所述,惠州轻轨系统通过引入新型的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对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未来,惠州轻轨系统还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为惠州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珠三角城际轨道

珠三角城际轨道“三环八射”构架珠三角城轨同城化规划中,珠三角将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形成“三环八射”路线图:一环:广佛环线。
第一环是广佛环线,扩大广州白云机场、新广州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辐射范围,加强广州和佛山间的联系,加快广佛同城化,将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形线路紧密地组合在一起。
二环:由广州—东莞—深圳、中山—南沙—虎门、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佛山—东莞四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中环线。
第二环由穗莞深、中山—南沙—虎门、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环珠江口的中环线构成。
三环:由广州—东莞—深圳、深圳—珠海、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佛山—东莞四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大环线。
第三环是穗莞深、深圳至珠海、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大环线。
八条放射线:广州—清远、广州—惠州、东莞—惠州、深圳—惠州、珠海—斗山、江门—恩平、肇庆—南沙、佛山—肇庆等八条城际线。
规划中的八条放射线则分别是:广佛肇、广州至清远、广州至惠州、东莞至惠州、深圳至惠州、珠海至斗山、江门至恩平、肇庆经高明至南沙、广州至肇庆等的多条城际线。
同时,广珠交通走廊将会形成由广珠城际、广佛珠城际、广珠铁路组成“三条五线”的轨道交通线路格局。
而广深交通走廊内将会形成由广深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佛莞深城际组成的“四条十线”轨道交通线路格局。
“三环八射”构架2020年基本形成省发改委介绍,珠三角城际轨道的网络布局基本构架将形成“三环八射”构架,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进行建设。
根据规划实施方案:近期(—2012年),将建成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肇庆(云浮)、广州—清远、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长隆段。
期末线网总长58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215亿元。
中期(—2020年),将建成中山—南沙—虎门、佛山—东莞、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珠海市区—珠海机场、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长隆外)、深圳—惠州线、肇庆—南沙线高明至南沙段、江门—开平—恩平(台山),广州—惠州(河源)城际线,建设线路总长约90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728亿元。
地铁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城市及都市圈范围内运行的一种以电力为牵引动力,采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以列车编组方式快速高密度运行的大、中动量快速客动方式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可按其运量和技术特征分为地铁、轻轨和区域快速铁路(包括市郊铁路)三种形式。
这三种形式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的主体,各有其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衔接换乘,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起着主导客流组织的作用。
线网中各条线路所居位置不同,分担客流强度不等,应分为2~3层次:1、主干线--贯通城市中心,连接两端的主客流走廊,相对运量大,线路长。
形成基本网络骨架。
2、次干线--位于某区域的主客流走廊,仅次于主干线地位,并无明显差别。
3、辅助线--位于市中心核心区边缘的线路,为主干线网络的补充,运量级有一定差距。
SOD的概念交通疏导型,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满足交通需求,使市民能够快速方便地出行。
(广州的1、2、5、6)TOD的概念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核心内容是:以公共交通车站(一般为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在这个范围内混合使用土地,实行中、高密度开发;将覆盖面广、使用选择性强的公共设施围绕车站集中布局,便于居民使用;通过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各种出行方式的高效率换乘,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广州的3、4)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建设的运营规模,按线路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运能力,划分为四个类别、三个量级、两种封闭型式。
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宜按表2确定。
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表2注:1.A、B、L b、D型车和单轨车的技术规格见表5。
C型车技术规格有待研究补充。
1)线路方向及路由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1)线路的作用①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是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
在为城市交通服务中,还应包括为城市哪一地区或哪一个方向的客流服务,该项工作由路网规划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所确定,起讫点和必经点即线路走向体现这一服务目的。
东莞地铁收费标准

东莞地铁收费标准东莞地铁是东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连接东莞市区和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
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
首先,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是根据里程来确定的。
目前,东莞地铁分为多个线路,每条线路的里程不同,因此收费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东莞地铁的收费按照不同的里程段进行划分,乘客根据乘坐的里程段来支付相应的车费。
其次,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还与乘客的身份有关。
对于学生、老年人、军人等特殊人群,东莞地铁通常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他们可以凭有效证件享受相应的折扣或优惠价。
另外,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还与乘客的支付方式相关。
目前,东莞地铁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现金、公交卡、手机支付等。
不同的支付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东莞地铁还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比如节假日的打折活动、团体购票优惠等。
这些优惠活动可以让乘客在乘坐地铁时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总的来说,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是合理的,既考虑了里程因素,也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支付习惯。
同时,东莞地铁还通过不定期的优惠活动,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实惠。
希望随着东莞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铁的收费标准能够更加合理、透明,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东莞地铁的收费标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乘坐东莞地铁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优惠。
同时,也希望东莞地铁在未来能够继续改善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论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号线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20122016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201420182号线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16201520193号线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20162020 4号线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20162020合计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1号线(一期)全长公里,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2座,高架及地面站9座,5个为换乘站。
(2)3号线一、二期工程3号线一、二期工程起点长安新区南站位规划长安新区临海商务区南端。
出长安新区南站后,线路沿长安新区中轴线向北敷设,在湖滨体育公园东侧交椅湾大道南侧设长安新区站,本站与2号线南延线形式十字换乘,后线路沿靖海中路进入长安镇,顺次沿靖海中路、正大路、省道358、长青南路、德政中路、莞长路敷设,其中在振安路路口金沙广场旁设长安金沙站,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换乘。
后线路向北转入莞长路(G107),进入大岭山镇,沿着新城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1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在迎宾路路口设松山湖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后线路沿东坑与大朗交界处进入常平镇,在广深铁路东莞站前设东莞南站,京九铁路东莞东站前设东莞东站,后线路向北沿环常北路进入桥头镇,沿东平大道进入企石镇,在博厦村附近设企石博厦站,为本线的终点站。
图1-3 3号线平纵断面示意图3号线一、二期工程,全长66.221km,共设24座车站,其中高架10座,地下车14座,6个换乘站。
(3)2号线三期工程2号线三期工程起点位于2号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设计终点(DK37+)。
线路沿莞长路东侧向南敷设,并由高架线转入地下线敷设方式。
线路从莞太路下方、穗莞深城际线隧道上方斜穿而过进入虎门镇中心区连升路。
顺次沿连升北路、连升中路、连升南路敷设,分别在体育路路口设虎门北站,虎门大道路口北侧设虎门大道站,金捷路路口设虎门金捷路站,光明路路口南侧设虎门光明路站,宴岗村东侧设虎门南站。
后线路在信义路路口向东下穿磨碟河进入规划长安新区,在湖滨体育公园北侧设长安新区西站,交椅湾大道南侧设长安新区站,为2号线三期工程的终点站,本站与3号线换乘,并预留与深圳轨道交通网络衔接的条件。
图1-4 2号线三期平纵断面图(4)4号线一、二期工程4号线工程起点黄江中心站位于黄江镇公常路与清龙路路口南侧,本站与1号线接驳换乘。
出黄江中心站后,线路沿公常路高架敷设,在龙见田村南侧斜穿地块,跨过莞深高速进入黄江镇东部清龙路,在下围村北侧设置黄江东站。
后线路沿清龙路,莞深高速东侧南下,进入塘厦镇后拐入塘龙路。
顺次沿塘龙西路、塘龙中路、塘龙东路敷设,分别在田心路路口设塘厦西站,塘福路路口设塘厦中心站,东兴大道路口设东兴大道站。
出东兴大道站后,线路斜穿地块上跨塘厦高架桥拐入江源路,在东深二路路口设塘厦东站。
后沿塘清路进入清溪镇,在彭程路路口设清溪南站,出站后向北拐入康怡路,在聚富新村北侧设清溪站,清溪汽车站南侧设置清溪汽车站。
4号线工程,全长26.780km,共设9座车站,均为高架站。
2、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全网规划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处,位于东城区东北,车辆段2处,分别设在常平镇岗梓村附近和黄江,停车场5处,分别设在道滘、长安、大岭山、企石、清溪,具体情况如下。
车场功能定位一览表线路名称位置功能用地规模(ha)1号道滘停车场道滘镇昌平村与扶屋水村之间车辆停放15图1-5 4号线平纵断面示意图3、主要技术标准1)正线数目:双线2)最高运行速度:120km/h3)线路平面曲线最小半径(1)正线:一般情况为1200m;困难情况为850m;特别困难为400m (2)联络线、出入线:一般情况为200m;困难情况为150m(3)车场线:一般情况为150m;困难情况为110m2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自然环境2.1.1 地理位置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三角洲,地处东经113°31´-144°15´,北纬22°39´-23°09´。
最东是谢岗的银瓶嘴山,与惠州是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
东莞市行政区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4个区(莞城、南城、万江、东城)和28个镇(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无县一级建制。
本次建设规划的规划范围为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2.1.2气象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长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1996~2000年,年平均温度为23.1℃。
一年中最冷为一月份,最热为七月份。
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年极端最低气温3.1℃。
1996~200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
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份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
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2.1.3地质、地貌在地址构造上,东莞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冲积平原占%,山地占%。
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的江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儿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区。
2.1.4 水文东莞市分别属于东江秋香口以下和东江三角洲2个三级区,其上分别属于东江和珠江三角洲2个二级区,同属珠江区辖区内河流主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河和东营运河。
其中东江及其支流是主要的饮用水源地。
社会环境概况2.2.1 东莞城市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东莞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三大产业比例为::。
人均生产总值达56591元,增长%。
从历年增长速度来看, 2000年以后的年增长速度相对1990-2000年有所下降,说明东莞经济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日趋稳定,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转型问题,从下图可看出,2009年是东莞社会经济发展最为严峻的一年。
图2-1 东莞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2.2.2 城市人口2009年东莞市总人口万人,人口数量在广东省居广州、深圳之后,位列第三。
其中户籍人口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30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为户籍人口倍,外来暂住人口比重较大,导致东莞市常住人口数浮动较大。
相比去年常住人口下降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外来暂住人口的减少,相比去年减少%,这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工厂不景气、出现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潮现象密切相关。
此外,至2000年以后,外来暂住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1990-2000年期间,说明东莞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基本达到饱和,且外来暂住人口受东莞经济发展影响较为严重。
而户籍人口至1990年起基本保持%%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较为稳定。
2.2.3 现状东莞城市土地利用伴随着东莞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张,全市的可建设用地日益减少。
截止2009年12月,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780.15 km2,相比去年增加了%,目前东莞经济仍以粗犷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对比历年数据,2000—2005年期间,东莞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增速最快,平均达到35%的增长水平,说明该期间经济发展迅猛,至2005年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平方公里;2007—2009年期间土地扩展放缓,以5-10%的速度增长。
建成区土地面积速度的放缓,不仅与该期间社会经济相关,也与东莞市日益枯竭的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关。
2.2.4 城市交通现状东莞市域内道路网络发达,城区与各镇街之间主要通过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连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构成了东莞市以老城区为中心呈放射性形态的道路网基本骨架。
2008年东莞全市等级公路达到4598.13公里,等级公路密度达到1.87km/km2,其中主要以一级、二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为主,分别占到等级公路的%和%,高速公路长度207公里,密度8.40公里/百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