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设计高程计算1 (1)

合集下载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i合 i纵2 i横 2 0.082 0.0482 9.33% 9%
五、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P139)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 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 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 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和坡段。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越岭线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一)坡长限制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坡长
➢坡长限制,主要是对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 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 最大坡长限制:陡坡路段
1.最小坡长限制 :
(1)规定最小坡长的原因
①纵断面上若变坡点过多,纵向起伏变化频繁影响了行车的 舒适和安全;
②相邻变坡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以便插入适当的竖曲线 来缓和纵坡的要求,同时也便于平、纵面线形的合理组合与 布置。
最大纵坡(%)
3
456 7 8
9
➢ 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 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 坡可增加1%。
➢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 用原有公路的改建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 加1%。
(3) 自然因素: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2.最大纵坡的确定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规定如表3-9所示。
最大纵坡
表3-9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一)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一)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一)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在土木工程和道路设计中,竖曲线是指公路或铁路沿纵向发生变化的曲线。

通过计算竖曲线的高程,我们可以确定道路或铁路的纵向轮廓,确保车辆或列车在垂直方向上的安全行驶。

本文将介绍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并提供示例说明。

标准竖曲线要素在计算竖曲线高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标准竖曲线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起点高程(E1):竖曲线的起点高程,通常为已知值。

2.终点高程(E2):竖曲线的终点高程,也为已知值。

3.起点纵坡比(G1):起点的纵向坡度,表示每单位水平距离对应的竖向高度变化。

4.终点纵坡比(G2):终点的纵向坡度,同样表示每单位水平距离对应的竖向高度变化。

5.曲线长度(L):竖曲线的水平长度,即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距离。

6.曲线中点(P):竖曲线的中点,即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一半距离。

通常情况下的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竖曲线的高程:E = E1 + G1 * P + (4 * (E2 - E1) - (G1 + G2) * L) *(P / L) * (1 - (P / L))其中,E为竖曲线的任意点的高程。

示例说明我们来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解释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的应用。

假设一条道路的起点高程为100米,终点高程为150米,起点纵坡比为,终点纵坡比为,曲线长度为200米。

现在我们需要计算该曲线上距离起点100米处的高程。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依次计算:•起点到终点的水平距离为200米,因此曲线中点P为100米。

•根据公式,可得到:E = 100 + * 100 + (4 * (150 - 100) - ( + ) * 200)* (100 / 200) * (1 - (100 / 200))化简后计算得到:E = 100 + 3 + (4 * 50 - * 200) * *= 100 + 3 + (200 - 10) *= 100 + 3 +=因此,在距离起点100米处的位置,竖曲线的高程为米。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指导老师:汪晓霞一、设计总说明1、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

2、工程概况:本路为某矿区通往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一路线,主要为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问题,现年平均交通量990辆(折合重型载重汽车)平均年增长率为7.5%。

设计路线范围为11#~45#,路线起点11#高程为160m,终点45#高程204m。

本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即本课题设计路段),该段地质情况基本稳定,除地表0.5-1.0米风化土层外,下部为石灰岩,地下水位一般较深对路基与边坡稳定影响不大。

二、道路参数1、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其他相关资料,解放牌汽车以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系数为:1.5(包括:>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7t的货车)。

当设计年限为15年,远景设计年平均交通量:)/(4087%)5.71(9905.1)1(11510日辆=+⨯=+=--n d N N γ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0N ——预测初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γ——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n ——远景设计年限。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本设计路线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087辆,综合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指标,确定该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

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1)

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1)

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 坡度计算: ①坡度=高差坡长②竖曲线类型:当1n n i i +-为正值时,为凹型竖曲线; 当1n n i i +-为负值时,为凸型竖曲线。

③由厘米坐标纸上,经过反复试坡、调坡, 根据土石方填挖大致平衡和道。

设计规范中最小坡长等设计要求最后确定出变坡点:变坡点1桩号:67.2550+K ,高程m 9404.0- 变坡点计算 ①变坡点一:桩号 67.2550+K , %150.0-i 1= %220.0i 2= R=21621.62m 变坡点高程:m 9404.0- A.计算竖曲线要素:=-=1i 2i ω0.37% 此时根据规范可知:该曲线为凹形曲线竖曲线几何要素中曲线长)(m R L 80%37.021621=⨯=⨯=ω 竖曲线几何要素中切线长m L T 402802===竖曲线几何要素中外距m R T E 037.062.21621240222=⨯==B.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 竖曲线起点桩号:67.2150+K竖曲线起点高程:m 8804.0-%15.0409404.0-=⨯+ 竖曲线终点桩号:67.2950+K竖曲线终点高程:m 8524.0-%22.0409404.0-=⨯+计算设计高程由110()H H T X i =-- H=H 1±hH 1:任一点切线的高程 x :计算点到起点的距离 i 1:坡度H:任一点的设计高程 曲线段内各点的设计高程: K0+220X=220-215.67=4.33m m Rx y 0004.022== 切线高程:-0.8804-4.33×0.15%= -0.8869m 设计高程:-0.8869+0.0004= -0.8865m K0+240X=24.33m m Rx y 0137.022== 切线高程:-0.8804-24.33×0.15%= -0.9169m 设计高程:-0.9169+0.0137= -0.9032m K0+260X=35.67m m Rx y 0294.022== 切线高程:-0.8524-35.67×0.22%= -0.9309m 设计高程:-0.9309+0.0294= -0.9015m K0+280X=15.67m m Rx y 0057.022== 切线高程:-0.8524-15.67×0.22%= -0.8869m 设计高程:-0.8869+0.0057= -0.8812m 直线段内各点设计高程见下表:设计高程表桩号 高程(m ) 桩号 高程(m ) K0+000 -0.56 +240.000 -0.9032 +20.000 -0.59 +260.000 -0.9015 +40.000 -0.62 +280.000 -0.8812 +60.000 -0.65 +300.000 -0.8361 +80.000-0.68+320.000-0.7921+100.000 -0.71 +340.000 -0.7481 +120.000 -0.74 +360.000 -0.7041 +140.000 -0.77 +380.000 -0.6601 +160.000 -0.80 +400.000 -0.6161 +170.000 -0.83 +420.000 -0.5721 +180.000 -0.86 +440.000 -0.5281 +200.000 -0.89+220.000 -0.8865。

1--2水准测量和高程测设

1--2水准测量和高程测设

b
B
hAB
HB=HA+hAB
大地水准面
二、连续水准测量
hAB h1 h2 hn a b
转点 P1、P2、P3,起传递高程的作用,必须保持稳 定不动。
三、水准仪和水准尺
水准仪型号:精密型S05、S1,普通型S3 水准仪的基本部件



望远镜 物镜 目镜 十字丝 水准器 圆水准器 管水准器 基座
§ 五等水准测量外业施测
一、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水准 仪 级 型 号 后前视距差 d m ∑d m K+黑 -红 mm 红、黑 面所测 高差 之差 mm
≤3 ≤5 —
视 线 长度 m
检测间 歇点高 差之差 mm
三 DS3 四 DS3 五 DS3
≤3 ≤5
≤6 ≤10
≤2 ≤3 —
≤65 ≤80 ≤100
30 Skm (mm)
6、实习结束后,各小组上交《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实习三
一、实习内容
高程测设
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设 二、仪器 水准仪1台(三脚架)、水准尺1对、记录笔(粉笔)1

三、实习要求 1、实习前熟悉高程测设的方法; 2、各小组成员轮流测。
三、实习步骤 1、认识DS3水准仪各部件 2、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打开仪器箱时注意仪器的放置方式 (2)粗平:左手大拇指法则; (3)瞄准:目镜调焦、粗略瞄准、物镜调焦(消除视差)、 精确瞄准; (4)精平:微倾螺旋; (5)读数:以毫米为单位的四位数,0不能舍去。
3、一测站水准测量练习
在距两尺距离大致相等的地方安置水准仪,粗
平,瞄准后尺,精平,中丝读数;松开制动螺旋,
瞄准前尺,精平,中丝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一条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条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条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①一设计的依据①设计车辆②交通量换算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③设计速度④交通量⑤基本通行能力二地质水文勘测①收集资料②室内研究路线方案③现场踏勘④其他资料⑤资料整理。

三选线平原地区选线①自然特征: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三度以下。

②路线特征:平面线形舒适、弯道转角不大,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

布设要点(a)布线步骤:路线起点、大的控制点(经过的城镇、矿产、农场、及风景文,(b)物)、中间控制点(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以外及其必须绕越的障碍物)(b)布线要点:①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②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③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点的关系。

④注意土壤、水文条件⑤注意利用老路,并与铁路、航道及已有公路运输相配合。

⑥注意就地取材和利用工业废料。

山岭区选线①自然特征:自然坡度在二十度以上。

②沿溪线:(a)路线特点:沿溪线是指公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

(b)布设要点:1)河岸的选择(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城镇、工矿和居民的分布:革命事迹、历史文物、风景区)2)线位的高度 3)桥位的选择③越岭线(a):路线特点:路线需要克服很大的高差,越岭线选线中,是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的。

(a)布设要点:1)垭口的选择(位置、高度)2)过岭高程③山脊线 1)路线特点:山脊线是指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

2)布设要点:①控制垭口的选择②试坡布线丘陵区选线①自然特征:微丘:起伏小,地面坡度在二十度以下,山丘、沟谷分布稀疏,坡行缓和,相对高程在100米以内。

重丘:起伏频繁,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坡度在二十度以上。

②路线特征:a)丘陵区选线的特征:1)局部方案多 2)需要平、纵、横三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3)路基形式以半填半挖为主。

b)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1)平坦地带——走直线2)斜坡地带——走匀坡线3)起伏地带——走中间。

四定线、移线纸上定线(a)纸上放坡(b)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2019年一级造价师真题(交通计量)

2019年一级造价师真题(交通计量)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5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者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
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61,隧道洞口包括()选BCD B.洞门 C.洞口排水设施 D.边仰坡支挡 62.暂缺 63.造价中,为主体工程服务的辅助工程包括()选ACD A.塔吊 C.大型拌合站 D.满堂轻型支架 64.单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图包括()选BD B.临时供水供电,供热及管线分布图 D.沥青拌和厂,预制厂,混凝土拌合站 65.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混凝土路面的适用范围()选ABD,保守估分1.5。 A.碎砾石路面适用于4级路面 B.沥青贯入式适用于3级,4级别路面
5
4
74.临时占地费包括:()选BC B.复耕费 C.临时征地使用费 75.下列关于计日工说法正确的是()选BC B.计日工不能调价 C.计日工单价也是之个综合单价,包括计日工劳务的基本单价及承包人的管理费、税费、利润等所用附加费 76.以下属于施工场地建设费的是()选ABD A.文明施工、职工健康生活 B.广播室、文体活动室 D.按照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进行承包人驻地、工地试验室建设,钢筋集中加工、混合料集中拌制、构件集 中预制等所需的办公、生活居住房屋 77工程变更费用文件可采用()的形式编制。选AB A.工程量清单 B.施工图预算 78.按照2018施工招标标准文件规定,下列工程量计算规则说法正确的是。()选AC A.沥青路面是按顶面积来计算 C.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立方计算 79.根据《招标文件规范……》隧道洞身开挖土石方计量应包含()选ACD A.紧急停车带 C.设备洞室 D.车行横洞 80.招标规范中定额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选AD A.定额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的区别是两者的用途和参考的计算依据不同、计算口径不同、覆盖范围不一致。 D.清单工程量,基坑开挖面积;按顶面到底面,以超出基底周边0.5m的竖直面为界。

道路工程识图

道路工程识图

2.设计高程计算 已知变坡点桩号为K5+030 ,高程H1=427.68 竖曲线起点桩号QD=BPD-T=(K5+030)-90=K4+940 竖曲线起点高程HQD=427.68-90×0.05=423.18m K5+000不起点横距x1=K5+000-K4+940=60m 竖距y1=x12/2R=602/2×2000=0.9m 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 K5+100不起点横距x2=K5+100-K4+940=160m 竖距y2=x22/2R=1602/2×2000=6.4m 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m
(6)竖曲线
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 称为竖曲线。 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 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度值之差,用w表示。 W=α 2-α 1=tgα 2tgα 1=
i 2 - i1
凹形曲线w > 0
i1 α1
w α2
i2
i3
凸形曲线w < 0
(7) 竖曲线要素计算
A、竖曲线的基本方 程式: B、竖曲线要素计算
a.竖曲线长L
y
1 2R
L
x2 +i1x
T1
T2
L-x
L=Rw 或R=L/w
b.切线长T:因为T1=T2
P
x
h’
h E i1 Q
T=L/2=Rw/2
c.竖曲线外距E:E=T2/2R
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因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0081
-1
-0.0069
-1
-0.0200
-1
-0.0200
编写于
2010年8月5日 编写者: 郭喜宏 段ZH HY YH HZ
后缓和段 超高段
前缓和段 直线段

线
735.5
977.53
以上式 中:I任意一 点横坡 度。 B缓和曲 线内任 意一点 里程桩 号。A缓和曲 线起点 桩号 直 缓 (ZH) 。E-直 线段路 拱,取 正值。 D-全超 高段设 定的最 大超
高横坡 度,取正 值。C-缓 和曲线长 度。Q-缓 和曲线起 点至超高 变坡临界 面距离, (临界面 的抬高边 与降低边 坡比相 等,符号 相反)。
k0+736 182.117 -0.0200 182.272 -0.0200 182.117
前缓和曲 线ZH点桩
A
k0+740 182.083 -0.0200 182.238 -0.0166 182.109
k0+760 181.934 -0.0200 182.089 -0.0016 182.076
k0+780 181.785 -0.0200 181.94 0.0134 182.044 k0+800 181.571 -0.0284 181.791 0.0284 182.011 k0+816 181.365 -0.0400 181.675 0.0400 181.985 k0+820 181.332 -0.0400 181.642 0.0400 181.952 k0+840 181.182 -0.0400 181.492 0.0400 181.802 80 k0+860 181.033 -0.0400 181.343 0.0400 181.653 k0+880 180.884 -0.0400 181.194 0.0400 181.504 k0+898 180.753 -0.0400 181.063 0.0400 181.373 k0+900 180.749 -0.0381 181.045 0.0381 181.341 k0+920 180.717 -0.0231 180.896 0.0231 181.075 k0+940 180.591 -0.0200 180.746 0.0081 180.809 k0+960 180.442 -0.0200 180.597 -0.0069 180.544 k0+978 180.311 -0.0200 180.466 -0.0200 180.311 k0+980 180.293 -0.0200 180.448 -0.0200 180.293
缓和曲线超高段设计高程计
所求点 桩号
边桩
所求点横 所求点中 所求点横 坡度 桩高程 坡度
边桩
缓和曲 线长度
B

左I
H
右I

C
k0+700 182.382 -0.0200 182.537 -0.0200 182.382
k0+720 182.233 -0.0200 182.388 -0.0200 182.233
X-缓和曲 线终点桩 号缓圆 (HY)。 a- 平面 偏角输入 时需带符 号。H所求点中 桩高程。
和曲线超高段设计高程计算程序
后缓和曲线 HZ点桩号 X
977.53
中桩至边 直线段 桩距离 横坡度
L
E
7.75 0.02
超高段 横坡度
ZH或HZ至 路线平曲线
Q距离
偏角
+-(左右)
计算坡比
D
Q
a
Z
I
-1
-0.0200
-1
-0.0200
-1
-0.0200
-1
-0.0166
-1
-0.0016
-1
0.0134
-1
0.0284
-1
0.0400
-1
0.04 53.33333 -11.901389
-1
0.0400 0.0400
-1
0.0400
-1
0.0400
-1
0.0400
-1
0.0381
-1
0.0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