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油层保护技术应用于常规动管柱作业
井下作业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浅析

井下作业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浅析摘要:随着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开采工程规模不断扩大。
油层保护是油田开采管理所必须要涉及到的工作。
油层保护措施和对应的保护技术在实际原油开采中的应用实践与钻井技术和井下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对应油井的原油质量和开采效率,所以需要提高关注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以明确油田勘探开发对油井所造成的损害为前提,推进这方面的技术和保护措施研究工作,进而保证改革效果。
关键词:井下作业;油层保护;技术浅析引言油层是油田生产的主要通道,油田地质储量通过油层中的流体的流动,将更多的油流开采到地面上来。
而油层保护技术的应用,取决于油田的勘探开发中的钻井技术、井下作业技术的应用,采取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才能提高油层的开采程度,从而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1井下作业对油层所造成的损害分析1.1井下作业对油层的损害具体来说,油层污染和损害问题主要是由于钻井液体系设计不合理和施工参数规划不当而导致的。
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大量钻井液会侵入油层,之后会堵塞油层空隙并且对后续采油作业造成干扰。
此外,如果钻井液缺少足够的岩屑携带能量,也会让岩屑堵塞油层孔隙,最终将会影响到油层的渗透率。
1.2修井、注水操作对油层的损害原油开采中,需要对油井进行长时间的注水,而在注水中则需要控制好注水压力和注射量,否则会使油层大面积出砂并且导致套管损伤。
如果发现套损现象,就必须要立即开展修井作业,而修井作业也会对油层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修井液的漏失问题。
此外,注水质量对油层所造成的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
在无法保证注水质量的前提下,油层的孔隙会有可能发生堵塞现象,最终将会影响到水驱开发效率。
此外,如果由于注水质量不达标而造成了注入水堵塞,则会拉低油层的吸水能力。
最后如果注水设备不能满足分层注水要求,也通常会影响到正常的注水作业和对油层的正常开采。
1.3尚未对油层进行有效的伤害治理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已经堵塞的储油层进行解堵处理,以保证后续生产工作的有序推进。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井下管柱固封处理工艺技术

井下管柱固封处理工艺技术1井下水泥等固封管柱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1.1井下管柱固封形成的原因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满足生产需要,油水井采用挤注水泥及胶凝状树脂等堵剂作业较多,而在挤注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管柱及井下工具被水泥等固在井筒内的现象,称井下管柱固封。
造成水泥等固封管柱的原因很多,除工作质量外归纳为:1.1.1挤注水泥或堵剂前,井况不清,上部套管有破漏,使其水泥浆(或堵剂)短路上返。
1.1.2施工措施不当,判断、计算失误。
1.1.3设备运转不正常,中途发生故障。
1.1.4地质因素引起井涌、喷,水泥浆在凝固过程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1.1.5井筒沉砂、堵剂及压井液中沉淀物。
1.2挤、注入水泥等作业过程中,造成固封管柱的类型有下述三种1.2.1渗漏卡:由于管柱丝扣未上紧或由于管柱(套管)某处有破裂存在,挤注水泥及堵剂过程形成水泥浆堵剂渗漏卡钻而固封部分管柱。
1.2.2变形卡:挤注过程由于套管变形,使挤注水泥施工完毕后,起不出结构,形成套管变形,水泥等卡钻。
1.2.3掉落卡:由于管柱未达到上扣扭矩,在挤注过程使部分管柱扣松动甚至脱扣或由于井口掉落物,形成水泥等卡钻。
井下管柱固封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如灌肠,即一定深度的整个井筒,管柱内、外全被水泥等固封无任何循环通道。
另一类钻具内无水泥,管柱与套管环空被水泥固封,个别井甚至有循环通道,一旦形成井下管柱固封现象要想不采取措施而起出井内管柱都是难以实现的。
1.3预防水泥等固封管柱措施为了防止挤注水泥等堵剂过程中井下管柱固封事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3.1选用封隔器类型合适,直径比套管内径小8~12mm,短尾管底不带死堵。
所有管柱达到上扣扭矩。
井口装防喷器。
1.3.2在套管损坏与地层严重亏空井段以下不下封隔器而用注水泥塞或填砂的方法。
1.3.3在采用高密度压井液施工井中,下封隔器及管柱后及时挤、注水泥或堵剂,否则挤注前应活动管柱,充分循环洗井。
井下作业施工油气层保护技术规范

4.1 现场资料 现场资料包括钻井液浸泡油气层时间,钻开油气层钻井液性能,录井油气显示,开发动态,历次作
业内容,入井工作液的使用及特殊情况。 4.2 岩性和物性 4.2.1 岩石矿物组成与结构
岩石矿物组成与结构包括岩石骨架颗粒的大小、分布、接触关系、成分和含量;粘土矿物和非粘土 矿物的类型、含量和产状。 4.2.2 岩石物性
3 油气层保护原则
3.1 针对性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油气层,不同的施工类型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油气层保护措施。
3.2 预防和解除伤害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可能对油气层造成伤害,在后期作业施工中应防止新伤害的产生,并尽量解除已
有污染。 3.3 配伍性
施工中所采用的入井工作液和工艺措施应与油气层岩石特性和流体性质配伍。
1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东、张佃利、张改霞。
Q/SH 0177—2008
I
Q/SH 0177—2008
井下作业施工油气层保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Q/SH 0177—2008
井下作业施工油气层保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il and gas reservoir protection during downhole operation
2008-02-25 发布
2008-04-01 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0. 5 字数 9 千字 2008 年 3 月第 1 版 2008 年 3 月第 1 次印刷
油层保护华瑞

名词解释:1油气层损害(油层/储层/地层/伤害/污染):当钻井.完井.采油.增产.修井等各种作业时,在储集层近井地带造成流体产出或注入自然能力下降的现象。
2岩心分析:是指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来观测和分析岩心一切特性的系列技术,是认识油气层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
3孔隙结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连通关系。
4油气层损害内因(潜在损害因素):凡是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导致油气层渗透性降低的油气层内在因素,包括孔隙结构.敏感性矿物.岩石表面性质和地层流体性质,是储集层本身固有的特性。
5油气层损害外因:在施工作业时,任何能够引起油气层微观结构或流体原始状态发生改变,并使油气井产能降低的外部作业条件,均为油气层损害外因6敏感性矿物:易与流体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并导致油气层渗透率降低的矿物质。
7储层岩心敏感性:是指储层岩心在外来流体货压力作用下渗透率下降的现象,渗透率下降程度越大,储层对这种外来流体或压力的敏感程度越大。
8砾石填充液(携砂液):将砾石携带到筛管和井壁环形空间的液体。
9水敏(盐敏):油层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10临界流速:使油气层微粒开始运移的流体速度。
11酸敏:油气层与酸液作用后引起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12吼道:两个颗粒间连通的狭窄部分,是易受损的敏感部位。
13孔隙度:是衡量岩石储集空间多少及储集能力大小的参数。
14渗透率:是衡量油气层岩石渗流能力大小的参数。
15碱敏:当高PH值流体进入油气层后,将造成油气层中粘土矿物和硅质胶结的结构破坏,此外,大量的氢氧根与某些二价阳离子结合会生成不溶物造成油气层的堵塞损害。
17完井:是指油气井的完成根据油气层的地质中特性和开发的技术要求,在井底建立油气层与油气井中筒之间的合理连通方式。
填空1为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钻进气层时附加压力系数S选择0.07~0.15,钻进油气层时附加压力系数S选择0.05~0.102调整井是在已开发油气田,以开发新层系或井网调整为再钻的井。
油田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保护技术

油田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保护技术摘要:油田修井作业中常常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油气层受到损坏,因此在修井之前了解浅藏气特征,研究油气层破坏机理,对于全井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
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气层的伤害机理和伤害因素,然后重点探讨了修井作业中的地层损害原因与防治措施,将对修井过程中的油气层保护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修井作业;油气层;伤害因素;防治措施引言:保护油气层技术是石油工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系列的技术,它对及时发现油气藏、提高油气产量、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保护油气层技术是一项涉及多科学、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整个油气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此项技术涉及地质、钻机、测井、试油、开发、采油、井下作业等多个部门。
本文以修井作业中油气层保护为主要内容,就修井过程油气层保护技术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
1 气层的伤害机理和伤害因素气层在地下未钻采之前处于物理、化学、和热动力等各种因素的平衡作用中,在被钻开后,矿井的连续注入外来的固液成分,导致地层的空隙压力发生了变化,气层的原有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致使固液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液体与液体之间发生物理、化学、热动力学作用的变化,致使毛管水锁、粘土水化、固相运移和岩石结构变化等各种形式不同的堵塞,进一步导致气层损伤,回采率下降,给整个矿井的产能带来极大的冲击。
保护油气层的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相关气层的地质综合条件,气层所在深度及其地质特征(包括空隙结构、透气性、矿物构成成分、严实硬度等)是影响气层伤害机理的主要方面,因此采集气层所在深度的岩石样芯,在采集层孔隙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水敏性、酸敏性、速敏性、盐敏性试验,得出油气层的敏感性。
2 修井作业中对油气层的损害原因油气层的损害是指在一系列的井下作业过程造成油气层流动阻力增大、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油气损害将对矿井产量造成巨大冲击,同时还会增加试油、酸化、压裂、修井等工作量,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资源的回收率。
油田修井作业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2)

防漏失管柱:安装在泵下的防漏失球座与封隔器配合使用,阻止洗井、清蜡工作液漏入地层,避免造成污染。
优点:成本低、施工简单。
缺点:本次下入,下次作业才能起作用。
适用范围:洗井、清蜡,有效率:95%以上。
防漏失管柱能够有效地防止洗井工作液漏入油层造成污染,从而缩短排水期。
射孔、卡层、下泵一体化防漏失管柱:联作技术与防漏失管柱的结合。
后投球式防漏失球座安装在一体化管柱的定位短节以下、射孔枪以上位置,投棒补孔后将球从地面正投进球座,然后打压座封、投泵芯、投产。
一趟管柱完成射孔、卡层、下泵,减少管柱起下次数,缩短作业时间。
可有效防止修井液漏入地层,从而降低油层污染。
针对漏失井,应用暂堵、堵漏材料减少修井液的漏失量,主要有油溶性暂堵剂、粉体暂堵剂、双效胶结砂、自降解防漏失材料、蜡球等,有效率逐年提高,应用效果良好。
油溶性暂堵剂: 作用原理:悬浮液中的油溶性颗粒在井壁表面滤失形成屏蔽暂堵环。
暂堵率高、渗透率恢复率高。
缺点是需要粒径匹配、不适合高含水井。
一般应用于含水较低、渗滤性漏失井的冲砂、洗井暂堵。
粉体暂堵剂:遇水后膨胀成胶,粘度急剧增加,通过颗粒桥堵及高粘弹体的阻力效应,在漏失层形成暂堵环。
最大特点是可实现高浓度快速封堵,浓度可以自由调节,现用现配,不会造成浪费。
通常单井粉体暂堵剂用量为350-450kg。
缺点是配制不好易结块,造成后期生产堵泵。
介于渗滤性漏失与大孔道漏失之间的井堵漏。
长井段,多层位漏失井实现连续冲砂。
双效胶结砂:携砂堵漏。
颗粒材料充填亏空或大孔道,形成人工井壁,降低漏失量,既封堵了漏失层,又保持相对渗透性。
在亏空地层建立具有一定渗透性的人工井壁进行堵漏;兼具一定防砂作用;漏失越严重堵漏效果越好。
缺点是刚性粗颗粒材料,对完井方式有要求。
不适用于筛管完成的井。
适用于因出砂亏空造成的严重漏失、冲砂难建立循环的井。
自降解防漏失材料:这种材料是一种弹性颗粒材料,可以迅速封堵地层孔道,防止修井液漏失,作业后2~3天自动降解,地层渗透率很快恢复。
浅谈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量,保证 了钻具 的安 全 。及 时补 充各 种泥 浆处 理剂 的有 效含 量 ,并利 用 短 起 下钻 破坏 钻屑 在下 井壁 的 沉积 层 ,保障 井 眼畅通 ,确保井 下 安全 ,进 入
油 层前 5 米加 入 油层 保 护材 料 ( 面 活性 剂 + 渗透 处理 剂 ),达 到 了保 0 表 非
24 钻 具 组 合 :O2 13 .1 4 .mm ( AT 7)钻 头 + 力 钻 具 (1 。 )+ H 1 2 动 . 5
F WD E +5” 磁 承压 钻 杆 X1 + 无 根 5”斜坡 钻 杆 X2 柱 + 0 5”加重 钻 杆 X5 柱 + 5”钻杆 24 技 术措 施 :钻 压 :3 — 0 N,在油 层段 由于地 层松 软 ,为保证 井 . 2 06K
浅谈钻井过程 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李 金 峰
( 胜利油 田现河采油厂地质所 山东 东营 2 7 0 5 00)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我国钻井过程中油层污染概论 ,提 出了钻井过程 巾的四项油层保护措施 ,把钻 - t 过程的油层保护提到新的高度;保 护;技 术
好 固控 设备 ,含 砂量 控制 在 0 %以 内。适 当加 大钻 头水 眼 ,提 高柴油 机 转 . 5 速 ,增 加 了环空 返 速 ,使 钻 头破 碎 的钻 屑尽 快从 井底 返 至井 口,并利 用 固 控 设备 迅速 从钻 井 液 中清 除掉 。减 少 了岩屑 在井 内的悬 浮时 间 。同 时加 强 钻 井液 性能 的维 护 ,提 高动 切力 ,保 持 良好 的 流变性 能 ,减 少岩 屑在 井底 的重复破 碎 ,提 高机 械钻 速 ,减少 井 下复 杂情 况 的出现 。
构 及表 面性 质 、流体 相 态都 会改 变 ,使 油层 渗透 率降 低 。渗地 层一 般解 堵 比较容 易 ,往往 认 为与钻 井 液保 护措 施 的投 入不 成 比例 ,因此 不需 要刻 意
油层保护管柱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油层保护管柱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对于低压井及水敏性油藏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油井在热洗、清蜡或洗(压)井过程中,大量的热洗液将会漏入地层,造成热洗液用量大、热洗效率低,对地层造成污染,严重时会出现油气层压死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和研制了油层保护管柱工艺技术。
以达到在热洗清蜡施工过程中防止洗井液漏入地层,起到保护油层的功能。
该工艺主要由KCZ231油层保护封隔器、单流阀和打孔管等工具组成。
分为丢手和不丢手两种管柱,具有结构简单、坐封、解封及密封性能可靠等特点。
该项管柱技术自研制成功以来,已先后在新疆油田公司陆梁、准东、风城、百口泉采油厂、吐哈油田吐鲁番采油厂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克孜沃尔达KAM油田成功应用了412井次。
根据效果统计,该管柱施工简单、安全、密封可靠;降低了热洗清蜡的热洗液用量,延长了检泵周期,获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油层保护;管柱工艺;封隔器引言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油井结蜡等是油田常见的现象。
由于地层压力低,油井在热洗、清蜡或洗(压)井过程中,大量的热洗液漏入地层,对地层造成污染,同时还会产出大量污水,增大作业量。
据此设计研制了油层保护管柱工艺。
1 工艺原理该管柱工艺主要由KCZ231油层保护封隔器、单流阀和打孔管等工具组成[1]。
分为丢手和不丢手两种管柱,两种管柱均具有结构简单、密封可靠等特点1.1 管柱工作原理(1)丢手管柱管柱組成:丢手管柱自下而上由锥堵、打孔管、尾管、KCZ231封隔器、抽油泵以及油管组成。
管柱工作原理:施工时,将工具按顺序依次连接好,平稳下入井中,到位后,上提至少0.3m正转油管并下放10~20kN将封隔器坐封,同时关闭泄液通道,然后从油管投球,待球到位后打压5MPa,将封隔器丢手。
上提管柱,下抽油管柱,完井。
需要提出管柱时,先提出上部管柱,再下入分瓣丝扣捞锚,边冲洗边下放,施加适当的压重,再上提管柱。
即可将KCZ231封隔器捞上,然后提出井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油溶性 固相暂堵
液配方
组份
黄原胶BH-XC 高效活性剂YH-7 油溶性暂堵剂 BH-ZD
地热水
比例
0.9% 3% 3% ——
作用
调节工作液粘度 防止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 封堵筛管,提高抗压性能
分散介质
11
11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含油溶性固相暂堵液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外观 密度,g/cm3 马氏漏斗粘度,S 封堵压力(60℃),MPa,≥ 封堵率(60℃),%,≥
浅黄色至白色粘稠液体 0.9-1.0 120-180 10 90
12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无固相暂堵液
无固相暂堵液是采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与多种表面活性剂由地层水配制而成的气 液两相流体,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在井筒上覆液柱压力作用下,暂堵液于 井壁附近形成低渗透性的封堵层,动管柱作业过程中有效阻止修井液侵入地层,减小 修井液漏失从而保护油层。
防水伤害前 置液组成
组份
比例
作用
高效洗井液 BH-GXXJY
15% 解除筛管、近井地带有机垢堵塞
高效渗透剂R-134
1%
分散洗井液,防乳化,防止形成油包水型 乳化液
解堵抑砂剂YS-A 2% 防膨抑砂
破胶剂JPC
0.2% 前置破胶技术,返排后可加速暂堵液破胶
地热水
—— 分散介质
9
9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防水伤害前置液技术指标
项目
外观 洗油率 %,≥ 表面张力 mN/m, ≤ 溶解沥青能力 mg/mL,≥
技术指标
浅黄色至黄色乳状液 98 28 30
10
10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暂堵液
暂堵液应用于常规动管柱作业过程中,通过自身封堵特性在筛管段或近井地带形成屏 障,有效防止作业过程中修井液漏失,保护油气储层。2010年,在原有含油溶性固相暂堵 液的基础上,引入无固相配方,消除了返排过程中固相在井下管柱结点处堵塞的风险。
水伤害前置液、暂堵液备用;
连接正循环管线,管线试压14MPa×10min; 启泥浆泵,正循环泵入防水伤害前置液至泄油阀位置,关闭油套环空,
0.7-0.9
马氏漏斗粘度(60℃) ,S
180-300
封堵压力(680
14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含油溶性固相暂堵液与无固相暂堵液对比
药剂类别
配方
优点
含油溶性固相 暂堵液
无固相暂堵液
黄原胶BH-XC 高效活性剂YH-7 油溶性暂堵剂 BH-ZD
提切剂BH-VIS 润湿剂BH-WT 高效渗透剂R-134 解堵抑砂剂YS-A
化学油层保护技术在常规动管柱作业中的应用
1
主要内容
概述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现场施工步骤
2
3
概
述
储
层
油气层保护伴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保
护
的
钻完井过程
生产作业过程
重
优选工作液,保护油气储
采取有效油气层保护措施,
要
层,最大程度的解放油气层,
减小储集层污染,确保油井长
性
获得合理产量。
期高产稳产,提高油田最终采 收率。
.
失
6
6
7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化学油层保护技术以“防治与修复”为技术路线,采用“防水伤害前置液与 暂堵液”配套体系。
砸泄油阀(捞Y堵)、配液
作业演示
井筒补液至井口有返出
注入防水伤害前置液
注入暂堵液、地热水顶替
反循环洗井至返出干净
下步动管柱作业
8
8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防水伤害前置液
防水伤害前置液作为油层保护作业中的一种预处理液,具有清洗筛管、地层,降低 原油粘度、隔离暂堵液与地层流体等作用,可改善近井地带渗透性,有利于作业后产液 返排,缩短油井产能恢复期。
4
概
述
针对修井过程中发生的储层伤害, 生产部作业室与采技服油田化学分 公司合作开发“化学油层保护技术”,在渤海地区逐步得到推广。
技术开发
2007-2008年 •体系初步建立 •逐步形成一体化服务
实践推广
技术完善
2010年
2009年
•作业36井次,效果初显 •化学油保逐步在SZ36-1
推广
作业48口井,作业成功率达 87.5%; 平均恢复期 6.3天,产能恢 复期缩短1.7天 引入无固相技术,建立大修 套铣体系,并初步取得效果印 证 规范并完善了作业标准化。5
无固相暂 堵液配方
组份
比例
作用
提切剂BH-VIS
0.9%
润湿剂BH-WT
1%
高效渗透剂R-134 2%
解堵抑砂剂YS-A 2%
地热水
——
调节工作液粘度 溶囊发生剂,提高工作液封堵性能
防乳化 防膨抑砂 分散介质
13
13
化学油层保护工作液介绍
无固相暂堵液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外观
浅黄色至乳白色粘稠液体
密度(60℃) ,g/cm3
1、封堵性能好,承受压力高 (≥10MPa);
2、与原油配伍性好,返排后不 影响地面处理流程;
3、价格低
1、无固相配方,返排不会造成 井下管柱堵塞;
2、破胶速度快,七天内自行破 胶率达95%以上;
3、与地层配伍性好;
4、适用广泛,既可用于油井作 业,也可用于水井作业
缺点
1、固相返排过程中易造成井下管柱 节点处堵塞,影响油井产能恢复; 2、不适用于水井作业; 3、破胶时间长,七天内破胶率大于 85%。
1、承压较差,无固相暂堵液最大承 受压差6MPa; 2、工作液配制时对设备条件要求高 ,工作液性能对作业效果决定性强。
15
15
16
现场施工步骤
油井常规检泵、冲砂或措施换泵过程中应用化学油层保护技术。
针对普通生产管柱,施工步骤如下:
钢丝(投棒)砸泄油阀,正(反)循环补液至环空(油嘴)有返出期间配制防
5
概
述
渤海自营油田动管柱作业过程中,修井液 (洗井液、压井液、冲砂液)漏失 情况比较严重。修井液漏失后,造成储集层污染,作业完成后油井产能恢复期 长,甚至导致减产,影响油田开发时效。
修
井 液
➢粘土水化膨胀 ➢颗粒运移 ➢乳化伤害
储层伤害
✓储集层污染 ✓产能恢复期长
漏
➢冷伤害 ➢无机垢沉淀
✓油井减产
化学油层保护技术是海油总公司项目《渤海自营油田油井作业储层伤害 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研究成果。实施4年以来,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不 断组织技术攻关,克服作业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已形成前期井况诊断、施工 方案编写、现场施工作业、作业后效果跟踪评价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化学油 层保护技术是将理论成果、室内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的一个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