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简答题汇总(20200501074210)

合集下载

生态学期末简答题

生态学期末简答题

生态学期末简答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

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1、生态系统流动的两个特点及意义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答:(1)稳定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

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生态学简答题及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态学简答题及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简答题】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1.Haeckel: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评价:赋予生态学的定义过于广泛。

2.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杂志》,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

评价:该定义较为广泛。

3.克什卡洛夫: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评价:定义广泛,与生物学这个概念不易区分。

4.C.krebs: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评价:强调的只是种群生态学。

5.Warming: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

”评价:此定义强调的是群落生态学。

6.E.Odum: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评价:该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方面,比较抽象。

7.马世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评价:将两系统结合了起来,研究更加的全面。

2【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研究的尺度。

(生态学中一般认为尺度有三种: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3【简答题】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有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按交叉的学科划分为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等。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

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

生态学简答题

生态学简答题

生态学简答题————————————————————————————————作者: ————————————————————————————————日期:第一章1【简答题】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1.Haeckel: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评价:赋予生态学的定义过于广泛。

2.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杂志》,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

评价:该定义较为广泛。

3.克什卡洛夫: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评价:定义广泛,与生物学这个概念不易区分。

4.C.krebs: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评价:强调的只是种群生态学。

5.Warming: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

”评价:此定义强调的是群落生态学。

6.E.Odum: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评价:该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方面,比较抽象。

7.马世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评价:将两系统结合了起来,研究更加的全面。

2【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研究的尺度。

(生态学中一般认为尺度有三种: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3【简答题】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有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按交叉的学科划分为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等。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学简答题论述题

生态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1. 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

答案: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

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

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强调人类生态则定义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答:大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主要以个体、种群、群落等宏观方向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组织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3. 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生态学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17世纪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名词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从生态学名词提出到19世纪末称之为生态学建立时期;到了20世纪10~30年代为生态学的巩固时期;1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后生态学进入现代生态学时期。

4. 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答: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5.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概论(简答题)

生态学概论(简答题)

生态学概论(简答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对于生态学概论的一些简答问题的回答:1.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生物群体、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生态系统是什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非生物因素和它们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单位。

它包括生物的组成部分(如物种、种群和群落),以及非生物的组成部分(如土壤、水和空气)。

生态系统的边界是模糊的,但它们通常被定义为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生物和环境集合。

3. 生态位是什么?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角色和作用。

它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其对资源的利用和其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生态位可以有重叠,不同物种可以有不同的生态位分配,从而使得物种间能够共存。

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是怎样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通常是单向的。

太阳能被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在每个能量转化步骤中,一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能量流的方向是从生产者(植物)到消费者(动物),最终以死亡和分解的形式返回环境。

5. 生物多样性为什么重要?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生命系统的稳定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它提供了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如保持土壤的健康、提供食物资源、控制害虫、调节气候等。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功能退化。

以上是对于生态学概论中一些简答问题的回答。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物圈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涵盖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生物圈。

2、以下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 年龄结构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别比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主要有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 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农田D 荒漠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5、生物多样性包括()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填空题1、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答案: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群落的演替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初生演替;次生演替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调节机制主要是________。

答案:负反馈调节三、简答题1、简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如磷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海镜又名海月。小蟹即豆蟹。豆蟹总是一雌一雄双双生活在海月等动物的体内。饿了, 双双外出捕食;饱了,成对回来休息。豆蟹不能独立生活。此种关系,对小蟹有利,对贝类 也无大的害处。 三、共生 ,也有学者把共生称之为互利 共生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概念。 狭义的是指两种共居一起, 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 较 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 生活。 按共居状况分为外共生和内共生。 清洁鱼或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 以吞食病灶组织和 细菌等为生,兼为鱼类治病,这属于体外共生。鞭毛虫寄居在白蚁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里, 消化纤维素供给宿主,宿主则为其提供营养和栖所,这属于体内共生。有些单细胞的藻类、 细菌生活在原生动物的细胞内,并有物质交流,这属于胞内共生。共生是一种更加密切的、 结合比较牢固的种间合作关系。 四、寄生
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 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
20、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2013 年 1 月 生态学 海南大学 2010 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林罗添骥
答: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
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
越大。 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 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
11、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
2013 年 1 月 生态学 海南大学 2010 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林罗添骥
答:( 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

(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级传递下去。
(3)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化到下一
11、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 12、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 ? 13、简述生物群落的发生过程。
14、层片具有哪些特征 ? 15、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 ? 16、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7、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18、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9、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20、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营养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
12、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 ? 答:( 1)按演替延续时间:①世纪演替;②长期演替;③快速演替。
(2)按演替起始条件:①原生演替;②次生演替。 (3)按基质性质:①水生演替;②旱生演替。 (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①内因性演替;②外因性演替。
13、简述生物群落的发生过程。 答:( 1)物种迁移: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迁移。 (2)定居:生物在新地区能正常生长繁殖。 (3)竞争:生物密集,种间产生竞争,竞争成功者留下,失败者退出,竞争成功者各自占
18、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它不仅影响每
个生物的生存, 而且还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 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
6、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答:(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 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
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 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 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概括起来有原始合作
共栖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等主要形式。
一、原始合作 有些学者也把它称为互生关系。 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 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 但彼此分开后, 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
活。这是一种比较松懈的种间合作关系。 如寄居蟹和海葵。共居时,腔肠动物借助蟹类提供
栖所、 携带残余食物;而蟹类则依靠腔肠动物获得安全庇护,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例如, 兔和草类、狼和兔等都是捕食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 以大食小。捕食也是一种种间的对抗性相互关系。 六、竞争 指两种共居一起, 为争夺有限的营养、 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 竞争的 结果, 或对竞争双方都有抑制作用, 大多数的情况是对一方有利, 另一方被淘汰, 一方替代 另一方。例如, 看麦娘的天然群落中,狐茅不能生长,因为它被看麦娘的快速生长和遮荫所 抑制,竞争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种间对抗性相互关系。 3、K-对策者生物与 r-对策者生物的主要区别
有独特生态位,群落形成。
14、层片具有哪些特征 ? 答:(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联
系。( 2)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环境。 (3)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15、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 ?) 答:( 1)位置上: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高,某些种的密度大。
2)生物多样性 :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可持续发展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景观生态学 :起源于中欧 ,是 80 年代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近年来 新兴研究热点。
,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
2、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⑶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 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 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5、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 答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 ⑵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
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⑷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⑸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答:年龄锥体图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
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
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
3 个基本类型:
⑴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
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⑵稳定型种群: 锥体形状和老、 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 出生率和死亡率
竞争作用、 他感作用等方
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互相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还有偏害、寄生、互利等
相互作用方式。 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 还表现有原始合作、 偏利作用和
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9、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答: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 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 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 系。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寄生。生物界的寄生现象十分普遍。在寄生关系中,一般寄生物 为小个体,寄主为大个体,以小食大。而且大都为一方受益,一方受害,甚至引起寄主患病 或死亡。同时寄生双方又互为条件, 相互制约,共同进化。寄生是生物种间的一种对抗性的 相互关系。 五、捕食
2013 年 1 月 生态学 海南大学 2010 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林罗添骥
《生态学》简答题
1、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2、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别
3、K-对策者生物与 r-对策者生物的主要区
4、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包括哪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各代表什么含义? 5、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6、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7、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 8、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 9、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10、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
21、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22、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23、简述植物温周期现象。
1、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 :1)全球变化 :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 ,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
环境的变化 ,就是当今科学界 ,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
气候 死亡 存活 数量 种内、种间竞争
选择倾向
寿命
r- 选择
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 具灾变性,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低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
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
多变,通常不紧张 ⑴发育快 ⑵增长力高 ⑶提高生育 ⑷体型小 ⑸一次繁殖
短,通常少于一年
K-选择
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比较有规律 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定
通常临近 K 值
经常保持紧张 ⑴发育缓慢 ⑵竞争力高 ⑶延迟生育 ⑷体型大 ⑸多次繁殖
长,通常大于一年
2013 年 1 月 生态学 海南大学 2010 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林罗添骥
最终结果
高繁殖力
高存活力
4、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 包括哪三种类型, 各个类型各代表什么含义?
物的水分平衡。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
3 个方面。
21、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答: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 以下, 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 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
( 2)生态环境:较复杂多样。 ( 3)种类多样性
16、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答:(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 ( 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 3)种内和
种间关系的改变。 (4 )环境条件的变化。 ( 5)人类活动。
17、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答: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