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美术

合集下载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与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比较研究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与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比较研究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与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比较研究19世纪初,法国和英国都经历了浪漫主义艺术的兴起,这场浪漫主义运动影响了两国的文化和艺术创作。

尽管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和英国浪漫主义美术在一些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例如对于创作的自由追求和对自然、人性的关注,然而两国的艺术家在艺术手法、主题选择、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本文将对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和英国浪漫主义美术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异同点。

一、艺术手法比较1.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在艺术表现上更加强调情感和个人表达,艺术家主张自由的艺术创作方式。

他们追求视觉上的效果,更注重描绘形式和色彩的表现力,常用印象主义色彩和写实手法。

例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以饱满的色彩和情感表达了法国人民对自由的渴望。

2.英国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美术强调文学和历史的背景,艺术家更加注重叙事性和题材的选择。

英国浪漫主义美术追求细腻的绘画技巧和精确的细节描绘,例如特纳的《雨、蒸气和速度》通过精确的笔触和色彩变化来表现蒸汽机车行驶时的速度感。

二、主题选择比较1.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主题法国浪漫主义美术更加关注个体情感、政治事件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艺术家常以英雄、神话等题材来表现自由、抗争和人的内心世界,例如戈雅的《第三五七号画轮》描绘了被法国纳粹政权迫害的民众。

2.英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主题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更加注重文学元素、爱情和自然的描绘。

艺术家常以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等题材来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例如康斯特布尔的《曼陀罗山》通过绘制宏伟的山川景色展示了对自然景观的追求。

三、审美观念比较1.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观念法国浪漫主义美术追求个性、情感和自由的表达,艺术家注重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并把这种体验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给观众。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更加强调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致力于打破传统束缚,追求艺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2.英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观念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注重对自然、历史和社会的观察和描绘,艺术家更加关注绘画技巧和细节描绘,致力于展示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类精神的崇高。

美术浪漫主义定义

美术浪漫主义定义

美术浪漫主义定义
答:浪漫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感情的美术。

“浪漫”意为虚构、传奇。

浪漫主义美术通常指法国19世纪产生的一个流派,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范畴。

具有以下特征:(1)常取材于中世纪传说、当今震惊性事件和文学名著。

(2)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美术。

(3)重感情和个性,重色彩和色调对比。

(4)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强调艺术幻想和激情。

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

杰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宣告浪漫主义诞生,主将是德拉克洛瓦,代表作是《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开启了现代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欧洲十九世纪美术-浪漫主义美术

欧洲十九世纪美术-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绘画
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Eugene Delacroix,1798-1863) 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和主将,有“浪漫 主义的狮子”之称。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 艺术成就,将法国的浪漫主义美术推向了高 峰,对以后的法国美术乃至西方现代主义美 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名作《但丁与维 吉尔》,代表作《希阿岛的屠杀》、《米索 隆基废墟上的希腊》、《自由引导人民》、 《阿尔及利亚的妇女》、《摩洛哥犹太人的 婚礼》、《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等。
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美术
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 福特· 马道克斯· 布朗:拉斐尔前派的画家们一直把他视为真 正的前导。主要作品有《劳动》《告别英格兰》等。 威廉· 霍尔曼· 亨特:他的作品往往是在真实的生活画面中包 含着哲理寓意。代表作有《受雇的牧羊人》《醒悟的道德》 《替罪羊》等; 约翰· 埃弗雷特· 米莱斯:米莱斯的作品有很强的表现力,多 以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为题材,色彩富有装饰性,在构图 上能处理复杂的生活场面,画面上总是有股淡淡的悲剧氛 围,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同样笼罩着一层哀愁。代 表作品有《奥菲丽娅》《盲女》《洛伦佐在伊莎贝拉家》 等; 罗瑟蒂:拉斐尔前派的核心和灵魂。他的主要成就是在 1854年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解体之后,他抛弃了早先的风格, 沉迷于柔和抑郁的情调和装饰风格,以神话为题材的绘画 带有一层梦幻色彩,在感伤的情绪后面还有性爱的目的。 代表作品有《受胎告知》《但丁之梦》《白日梦》等。
浪漫主义的雕塑
吕德(1784-1855) 19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雕塑 家,是法国浪漫主义在造型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在 绘画上是德拉克洛瓦,在雕塑上是吕德)。著名的 代表作《马赛曲》《不朽的拿破仑的苏醒》《拿波 里少年渔童》等。 卡尔波(1827-1874) 浪漫主义重要雕刻家,师从 吕德。他在创作上对激情的强调和运动感以及光影 的巧妙处理给予后来的雕刻家以有益的启示,罗丹 从他那里就获益不少。《舞蹈》《四大洲》等。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特点:
(1)强调理性,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 件中寻找创造题材。
(2)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 谐。
画家及作品:
(1)法国 大卫
《马拉之死》《拿仑加冕》——反映法国 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法国 安格尔 描写人体美和肖像画著 称。
《泉》——展现人体美与古典美的结合。
2019/12/12
62
浪漫主义文学:
以夸张、变异的艺术形象和富 于想象性的表现形态,借助于 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情 感、愿望和人生追求的一种文 学类型。
2019/12/12
63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西方文论史上,与浪漫主义相关的 文艺思想可以追寻到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1)法国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描绘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英雄 主义色彩)
(2)西班牙 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洛瓦
法国浪漫主义的 代表,他的画重视 色彩和主观感情, 喜欢激动人心的事 件作题材。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
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 完美结合的名作
《奥维松里伯爵夫人》 安格尔(法)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
二、浪漫主义美术
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 的理性主义失望,寻求新的寄托。
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 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辉煌瑰丽。
艾布拉姆斯指出: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 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 之类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

知识点1_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知识点1_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知识点1:从新古典主义美 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美术【社会背源自】(1)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2)社会状况: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 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 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 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 (3)艺术追求: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 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 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 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试题】
2、某校在艺术节上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主
题包括:“海涅的诗歌创作”、“名画 《自由引导人民》
背后的历史”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表演一场“贝
多芬之夜”。你认为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
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
新古典主义美术
【基本原则】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壮严的题材,主 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 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 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 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 不甚重视
新古典主义美术
【特征】
(1)强调理性,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 大事件中寻找创造题材
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 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 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 气也更理想化了。”
新古典主义美术
【影响】
对法国大革命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对于促进西方美术 走向高潮起了开路先锋作用
浪漫主义美术
【社会背景】
法国大革命失败后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1815—1830),人们对 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 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寻求新 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便产生

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浪漫主义美术的酝酿与诞生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劫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希望突破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宗教对精神的禁锢,要民主、要科学、以人性冲击神性的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化领域内的体现。

古典主义是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力上不足以推翻封建主义,封建主义也无力把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二者值得相互脱节的暂时平衡。

但二者的妥协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不想夺取政权以利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旦资产阶级的实力更加强大,必然要向封建的生产关系挑战,对旧制度发起进攻。

这种趋势反映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兴起。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英国的产业革命直接相关。

产业革命在 17世纪或更早已经悄悄地开始。

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瓦特(1736-1819)发明的蒸汽机以被广泛利用,机器代替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

人们开始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种空前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敢于打破一切传统,蔑视任何权威,对已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专政做出新的评价。

这种浪潮由英国迅猛地波及整个欧洲,冲击着各个领域,具体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诞生。

浪漫主义的“ 浪漫”在英文中游“空想”、“幻想”、“爱情” 、“小说”等含义;作形容词则为“离奇古怪” 、“荒诞不经” 。

但不论作名词还是形容词都具有“理想”(idea)的含义,所以浪漫主义又可称为理想主义( ldealism) 。

作为一种美学思潮,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

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常情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

对浪漫主义美术的认识

对浪漫主义美术的认识

对浪漫主义美术的认识浪漫主义美术是19世纪欧洲艺术中一股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其充满激情、个性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引领了当时艺术界的新潮流。

浪漫主义美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个体情感的流露。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将内心的情感、欲望和理想表达出来。

他们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创造力。

在浪漫主义美术中,个体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艺术作品与观者建立情感共鸣。

浪漫主义美术注重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这一流派的艺术家们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神秘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充满热情。

他们将自然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艺术作品中常出现山水、风景等自然元素的描绘。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浪漫主义美术试图传达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浪漫主义美术也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想象力。

艺术家们通过表现梦幻、幻想的元素,创造出一个不受现实束缚的艺术空间。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作品唤起观者的想象力,让观者在其中自由地感受和思考。

浪漫主义美术强调艺术的超越性和想象力的力量,使观者可以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浪漫主义美术对于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开创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美术强调艺术家的个体情感和创造力,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同时,浪漫主义美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使人们对艺术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总结起来,浪漫主义美术是19世纪欧洲艺术中一股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

它以个体情感的流露、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以及对想象力的追求为特点,引领了当时艺术界的新潮流。

浪漫主义美术在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通过对浪漫主义美术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流派的独特魅力。

西方美术简史(18世纪美术)之“浪漫主义艺术

西方美术简史(18世纪美术)之“浪漫主义艺术

西⽅美术简史(18世纪美术)之“浪漫主义艺术
法国⼤⾰命所倡导的“⾃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独⽴和⾃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核⼼思想。

温⽔浴间夏塞⾥奥
⾃由领导⼈民德拉克罗⽡
梅杜萨之筏杰利柯
布莱顿的链条码头康斯塔伯
着⾐的玛哈⼽雅
学院派严谨、规范,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典雅,但也导致程式化的产⽣。

⼗⼋世纪中叶,欧洲美术出现了⼀股向往回归⾃然、迷恋中世纪的风⽓。

法国⼤⾰命所倡导的“⾃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独⽴和⾃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核⼼思想。

浪漫主义主张与新古典主义艺术形成了鲜明对照。

同时,浪漫主义排除单⼀风格的发展,所以西⽅艺术史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以及⾃然主义全部包括在内。

浪漫主义代表画家主要有法国画家杰利柯、德拉克洛⽡、
夏塞⾥奥、西班⽛画家⼽雅,以及英国画家泰纳、康斯塔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 重中古 Medieval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
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从法国为大哲学家卢梭( 1712-1778 )所说的“野蛮人比文明人更高明,更智
慧,更美”析认识出发,他们常常选用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作为创作的题材,
认为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两种不同要素在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如雄伟与秀婉、高尚与卑下、至美 与至丑、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光明与黑暗等。这个宣言标志着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彻底决 裂。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
戈雅作品的构图非常自由,选材十分广泛,常常是随意抓 取生活的某一侧面便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他打破了传统 的美与丑的界限,把原来视作平凡、卑微的东西提到史诗 样的高度加以歌颂和赞美,甚至不惜描绘生活中的丑。戈 雅还采用隐喻、幻想、讽刺的手法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抨 击时弊,自由表达个人的感受。在他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 作品中,包含着他对亲眼目睹的权贵们的昏庸和暴行的控 诉,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戈雅似乎在以不同常 人的眼光静观世界,对他所效劳的王族权贵也毫不留情, 他把这些人的虚伪、贪婪和丑陋统统暴露无遗。可以说历 史上还从没有一位宫廷画师像他那样为自己的主人留下如 此真切的写照。
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
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
自然中去。认为人在原始社会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状态下,有着天赋的人权,
人人得以平等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得到自身的发展和自由。他们要突破城市
的囹圄,摆脱文明社会的干扰,讴歌乡村、田园、山林、天空、大海和异国
在雾中升起的太阳 Sun Rising through Vapour
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桥 The Thames above Waterloo Brid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席里柯 (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年)
泰奥多尔·席里柯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律师家庭,少年时 就热爱绘画,后全家移居巴黎,17岁时师从于韦尔内的父亲卡尔·韦尔内,两 年后又转到格罗(1771-1835年)画室,在这里同学的还有比他小7岁的德拉克洛 瓦,他们在这里共同接受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教育,后来都成了浪漫主义大师。 与老师背道而驰的席里柯经常出入于巴黎的美术陈列馆,对提香、拉斐尔的 艺术十分推崇。他热爱达维德的革命精神和鲁本斯狂放且富激情的构图和造 型,并研究过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格罗和西班牙戈雅的艺术,逐渐显示出浪 漫主义雄姿。1812年年仅21岁的席里柯,第一次在沙龙展出了《轻骑兵军官 的冲锋》获得意外的成功。两年后当路易十八波旁王朝复辟时,他参加了贵 族近卫骑兵队,这期间又画了著名的《受伤的胸甲骑兵》,后来他投入了反 波旁王朝的斗争。画家27岁时为了研究文艺复兴遗产,赴意大利考察学习, 先到佛罗伦萨,尔后又到罗马,他不知疲倦地临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尤其 是按自己的理想临摹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偏爱强烈的运动和有力 的造型,使他获得“法国的米开朗基罗”的美誉。后来离开意大利又去英国 和比利时,还去布鲁塞尔探望被流放的达维德。席里柯28岁时创作了世界名 作《梅杜莎之筏》,尔后到英国和德国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1824年1月年 仅33岁的席里柯不幸坠马而身亡。
the raft of the medusa 《梅杜莎之筏》泰奥多尔·席里柯
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 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 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 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 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 上岸后又死去2人。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 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 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
第二节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
The French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美术的酝酿与诞生
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希望突破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宗教对精神的禁 锢,要民主、要科学、以人性冲击神性的人文主 义思潮在文化领域内的体现。古典主义是资本主 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力上不足以推翻封建 主义,封建主义也无力把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二 者值得相互脱节的暂时平衡。但二者的妥协并不 意味着资产阶级不想夺取政权以利生产力的进一 步发展。一旦资产阶级的实力更加强大,必然要 向封建的生产关系挑战,对旧制度发起进攻。这 种趋势反映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兴起。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may 3, 1808
浪漫主义与风景画(Romanticism and landscape )
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 画的先驱。弗里德里希被誉为:“真正揭示大自然风景哀 婉与悲怆的艺术家”。其笔下风景的描绘主题多为海洋、 船只、哥特式废墟、沉思自然的孤独者,并充溢着静谧、 空无的气氛。
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
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
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
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
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
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
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
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
《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
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他们居高呼喊远方 的救生船。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 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 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激情正是浪漫主 义精神所在,但画中那座人体构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 义的遗风,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造型交 织在一起,构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杰作。
义的纲领性文件。在序言中他猛烈地抨击古典的悲剧法则,主张应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那样刻画人物
性格,争取更大的自由和真实;推崇横扫欧洲封建势力的拿破仑,宣称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成为艺 术题材的对象;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
东西。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与古典主义要求的纯正、和谐相对抗的美学原则即“对比的原则”,
《受伤的胸 甲骑兵》
《受伤的胸甲骑兵》
1814年席里柯又展出了这幅同样震惊画坛的 描绘骑兵题材的作品。 画中描绘受伤的骑兵正 沿着山坡往下滑时的挣扎情景。他成功地利用了 人和马之间即将发生的悲剧性的情节,突出表现 了战场的气氛,令人惊心动魄,画面的激情,用 笔用色已基本上形成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
风光。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
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雨果在其名剧《海尔娜妮》序言中宣称:
“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
3 、重感情 emotion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
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
浪漫主义的 “ 浪漫 ” 在英文中游 “ 空想 ” 、 “ 幻 想 ” 、 “ 爱情 ” 、 “ 小说 ” 等含义;作形容词则为 “ 离奇古怪 ” 、 “ 荒诞不经 ” 。但不论作名词还是形 容词都具有 “ 理想 ” ( idea )的含义,所以浪漫主义 又可称为理想主义( idealism) 。作为一种美学思潮,浪 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作为艺术发展历 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常情和冷漠的说教, 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浪漫主义最早出现 在产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的文学上,如湖畔派诗人的代表 华尔华斯的诗篇和发表于 1800年的华尔华斯的《抒情歌谣 序》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宣言。18世纪50年代后,德国形成 了有歌德(1749-1832)和席勒(1759-1805)参加的浪漫主 义运动,19世纪传到法国从而达到了浪漫主义的全盛时期。 文学上出现了雨果( 1802-1885),美术上出现了籍里柯 和德拉克洛瓦
the cross in the mountains 山上的十字架
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 英国风景画家,1776年6月11日生于英格兰萨福克郡的东波高特地区,
1837年3月31日卒于伦敦,以风景画著称。曾受业于皇家学院,深受风 景画家法林顿和史密斯的影响。
约翰·康斯特布尔以纯朴的现实主义自然观向人们展现明净的大自然。 在康斯特布尔的画里没有诗情的回忆,也没有理想的修饰,更没有哲 理的暗示,他在用笔触和色彩表现某种特定的光线、特定的时间和特 定景色中用语言传达不了的东西。康斯特布尔在画中画出了时间里的 空间,他爱画春天和夏天而不喜欢画秋天。
奔放,富有运动感。
在艺术中,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面而在欧 洲出现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18世纪末至19 世纪初期形成的,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 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在创作方法上,它 反对古典的、理智的和毫无个性的种种规 范和束缚,强调艺术家个性和感情的表露, 强调按理想反映生活。他们喜爱富有传奇 色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题材,主张发挥艺 术家高度的想象力,用幻想和夸张创造奇 特的、使人怵目惊心的艺术形象。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被誉为英国绘画史上的天才人物。从威廉·透纳的作品中 我们总是感受到大自然的崇高、壮丽和无比的威力,感受 到创作满腔激情。透纳常常表现的是天光水色浑然一体, 云、雾、水融会其中的景象。透纳用耀眼光线、灿烂的色 彩、大胆奔放的用笔描绘出充满力量、速度和运动氛围感 的绘画作品,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炫人眼目 的世界。透纳的风景画绝不是忠实于对象的写生之作,而 是带有强烈主观愿望、想象和戏剧性的夸张作品。透纳不 是为画风景而创作,是为表达感情而创作。透纳的风景画 简直就像中国的大写意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