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练习教学内容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复习教案

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整理本章所学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结构框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2、反思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体会并初步培养统计意识和统计推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难点: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四、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全章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再现本章重要知识,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本章知识框图.利用数据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如下:(二)探究性学习活动一把班级分成4大组,分别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10次、30次、70次、100次,记录每次朝上的点数,并将结果填入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说一说你的发现或猜想,如果有兴趣,在做100次甚至200次或者更多次,检验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活动二小明、小亮从同一本书中分别随机抽取了6页,在统计了1页、2页、3页、4页、5页、6页的“的”和“了”出现的次数后,分别求出了它们出现的频率,并绘制了下图:提问:随着统计页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你认为该书中“的”和“了”两个字使用的频率哪个高?(三)练习反馈1、这是小丽统计的最近一个星期李大爷平均每天能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根据上表绘制一张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1)根据小丽的统计结果,请你为李大爷设计一个进货方案.(2)A多进多少?B多进多少?D进多少?如何通过比例确定?(3)如何确定进货的总数,还应考虑哪些因素?2、储蓄所太多必将增加银行支出,太少又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间(进入银行到接受受理的时间间隔,单位mi n)如下:15 20 18 3 25 34 6 0 1724 23 30 35 42 37 24 21 114 12 34 22 13 34 8 22 3124 17 33 4 14 23 32 33 2842 25 14 22 31 42 34 26 1425 40 14 24 11(1)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2)这50名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根据这个数据,你认为应该给银行提什么建议?(四)归纳总结1、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及频数频率.2、将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3、各种统计图、表的优缺点.4、根据统计图表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五)布置作业章末目标与评定。
浙教版七年级第六章数据与图表教材分析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
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课时6.2 统计表1课时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1课时6.4 扇形统计图1课时课题学习1课时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2)本章教学目标如下:(3)本章教学要求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④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去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四)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是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作为义务教育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延续,为后续的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必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5频数直方图教案(新版)浙教版

6.5 频数直方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和认识直方图及其相关概念.(2)能从直方图中获取信息,并能正确回答相关问题(3)能区别直方图与条形图不同之处.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合理判断、推理能力.(2)通过比较、概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直方图的特点,学会从直方图中获取信息.教学难点:能根据直方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合理的判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提出问题:除了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外,是否还有其它比较直观清楚的统计图呢?2.电脑投影:为了研究初二(8)班学生跳绳成绩的分布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同学一分钟时间跳绳的次数.可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用什么样的方法描述才能更好地显示学生跳绳成绩的分布情况呢?二、导入新课,深入分析我们先看体育老师是怎么做的.他把全班学生的跳绳的次数按范围分成8组,每组的两个端点的差都是5,这样就得出这样一个表格:155≤x<160 14160≤x<165 11165≤x<170 2从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跳绳次数在不同范围的学生人数.为了直观地描述表中的数据,体育老师用坐标系横轴表示跳绳次数,标出每组的两个端点,纵轴表示频数(学生人数),每个矩形的高表示对应组的频数.如图:2.跳绳次数x在135≤x<140范围的学生有___个.3.跳绳次数x在150≤x<155范围的学生比在160≤x<165•范围的学生多还是少?4.全班一共有________学生.[生]根据表与图可以看出:1.跳绳次数x在155≤x<160范围的学生最多,有14个.2.跳绳次数x在135≤x<140范围的学生有2个.3.跳绳次数x在150≤x<155范围的学生比在160≤x<165范围的学生少.4.全班一共有1+2+4+6+9+14+11+2=49个学生.三、观察比较,归纳特点[师]像前面学过的统计图一样,直方图也有自己的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直方图的特点.直方图特点: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提出问题:师问:1.我们今天学习的直方图与前面学习的什么统计图相似呢?生答:条形图.师问:2.直方图和条形图相似,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吗?(利用电脑条形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投影在一起.)相同之处:都是在坐标系中用矩形的高来表示频数的图形.不同之处:1.直方图各矩形间无空隙,而条形图则有空隙.2.直方图可以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而条形图不能明确反映这点.四、指导应用,巩固提高课堂练习一:根据所给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直方图中组数是_____,组数是_______.(2)身高在________范围的学生最多,有____个;在___________范围的学生最少,有______个;(3)身高在155≤x<164的学生人数是____个;(4)全班一共有________学生.课堂练习二: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实际,举出可用直方图来表示的实例.练习小结由此可知,统计中常见的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各有特点.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清楚、有效地描述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及各自特点选用适当的统计图.五、课堂小结1.利用提问形式,从以下2方面小结小结:(1)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还有什么疑问?(2)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进行了哪些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案(新版)浙教版

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力目标: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利用图形准确地解决问题;学会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猜想.情感目标:体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折线统计图,尤其是有多条折线的统计图来分析事物变化.教学过程小学里已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还记得多少呢?一、条形统计图:1.把你看到过的条形统计图告诉小组成员.学生举例.2.给出20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图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你以前所学的知识完成例1,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在给出以下解答过程.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表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图3.想一想:你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学生合作交流)4.说一说: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怎么画的?(学生合作交流)5.出示绘制统计图的一般过程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写出统计图名称;(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3)确定长方形的宽度和间隔;(4)确定长度单位和数量;制成长方形并在长方形上方写上数据.6.做一做:基因的发现是20世纪生物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探索生命奥秘的基因工程由此得到了飞速发展.下面的数据是表示相应生物的基因数,人类:30000 稻米:50000 蠕虫:17800拟南芥植物:25500 果蝇:13600 流感病毒:1750请根据图中的数据画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二、折线统计图:1.把你看到过的折线统计图告诉小组成员.学生举例2.你能把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吗?3.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教师纠正并给出答案4.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1)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分别表示两个标目的数据.(2)画点,标出各标目和数据.(3)用线段依次把每相邻两点连结起来.(4)标题和制图日期.(在同一统计图中,反映不同类别数据的折线要用不同的图标把它们区别开来.)5.例题解析例2 某摩托车厂去年第三﹑四季度各月产量统计表:请绘制折线统计图某摩托车厂去年第三﹑四季度各月产量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相邻的两个月中,月至月的月产量增长最快?这一时间段月产量的增长率是多少?(保留3个有效数字)(2)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的产量增加百分之多少?(保留3个有效数字)三、议一议:1.比较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2.什么时候画条形统计图好?什么时候画折线统计图好?四.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了那些内容?(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标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折线统计图在反应数据变化的走向,以及同时反应若干组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尤为见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5频数直方图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

类型一 绘制频数直方图
例 1 教材例题变式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同年 龄的 32 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
154 157 159 166 169 159 162 158 159 155 164 159 160 162 157 162 159 165 157 151 146 151 160 157 161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49 将数据适当分组,绘制频数直方图.
中位数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与应用
什么是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 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练上升数学观点,它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 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数学方法指在数学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 际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
7)2
ax by (a b5x)2 (4aa y24)
4 5
的解是
x 2
y
1
,则a+b=
.
4、
5、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的长度
至少需要
米。
6、如图,⊙A,⊙B,⊙C两两不相交,且半径都是0.5cm,
则图中的阴影面积为
。
7、如图,△ABC是直角边长为a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B是半圆 O1的直径,半圆O2过C点且与半圆O1相切,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理由.
(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转化与化归思想
化归就是转化与归结的简称,所谓化归就是将所要解 决的问题转化归结为另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或已经解 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 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转化 为“简单问题”。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各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专题讲义

2015最新版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各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专题讲义第一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二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第三节、扇形统计图第四节、频数与频率第五节、频数直方图章节知识框图【课本相关知识点】1、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测量、实验和调查等手段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间接途径得到2、将数据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当然分组、编码也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
3、人们根据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需要,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而是从所有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分析,这就是抽样调查。
特别注意: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要具有相当的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各个阶层或类型对象都要具有),即样本容量要恰当,因此对象不宜太少;②调查对象应随意抽取,即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机会都相等。
5、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样本的容量是不带单位的。
6、对数据收集和整理后,就可以制作统计表。
一个完整的统计表不能缺少标题(统计表的名称)、标目、数据(有单位要注明单位)以及制表日期【典型例题】【题型一】数据的收集方法例1、如果就下列情况进行统计,你准备采用哪种方式来收集数据?填在后面的横线上(1 )学校足球队队员的身高______________(2)每年到杭州西湖观光旅游的人数 _____________(3)A、B、C三种品牌电池的使用寿命 _____________(4)明天7时〜8时进入易初莲花超市的人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整理例2、某乡镇企业生产部门有技术工人10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每月的生产定额,统计了这10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如下:40, 80, 50, 75, 50, 70, 50, 40, 35, 50(1)为了使这组数据更为直观,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2 )若生产定额能够使大多数人都能完成即为合理的生产定额,假如你是生产部负责人,你认为每月的生产定额应定为多少比较合理?练习、(2011?南昌)以下是某省2010年教育发展情况有关数据: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000所,其中小学12500 所,初中2000所,髙中450所,其它学校10050所;全省共有在校学生995万人,其中小学440万人,初中200 万人,高中75万人,其它280万人;全省共有在职教师48万人,其中小学20万人,初中12万人,高中5万人,其它11万人.请将上述资料中的数据按下列步骤进行统计分析.(1 )整理数据:请设计一个统计表,将以上数据填入表格中.(2 )分析整理后的相关数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师生比,最小的是哪个学段?(师生比在校学生数)=在职教师: 【题型三】利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3、 (2003?安徽)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1 )该风景区称调整前后这5个景点门票的平均收费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2 )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 •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题型四】样本的选择例4、下列抽样调查中所选的样本合适吗?(1)张老师为了解全班50名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抽查了5名学生进行检查(2)为了解我国中学多媒体的普及情况,在北京市做了抽样调查练习、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题型五】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区别例5、我市去年参加某次数学考试的人数为45368人,为了了解考生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小结)七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

单元小结
【例6】某校举办了校服设计大赛,并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 问卷调查,要求每名学生从4个获奖作品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根据 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是45人 B.在条形统计图中,选择“作品2”的人数为15人 C.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作品1”的学生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65° D.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作品3”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为36%
单元小结
【例2】下列调查方式最适合的是( ) A.了解某超市火腿肠的质量,采用普查方式 B.了解某班同学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了解某市居民节约用水意识情况,采用普查方式 D.了解长江流域鱼的数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详解】解:A、了解某超市火腿肠的质量,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故A不符合题意; B、了解某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应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B不符合题 意; C、了解某市居民节约用水意识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C不 符合题意; D、了解长江流域鱼的数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单元小结
2.要想了解七年级11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从中抽取了 3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①1100 名学生是总体;②每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是个体;③被抽取 的3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300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是 ____.
【详解】解:①15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是总体,故①不符合 题意; ②每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是个体,故②符合题意; ③被抽取的3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③不 符合题意; ④300是样本容量,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②④.
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复习课件

选择题: 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 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 二、三、五组数据频数分别为2、8、15、5,则第四组 数据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 C )
A.25.50% B. 20。50% C. 20.40% D.25.40%
合计
频数 1
12 18
频率 0.025 0.050
0.150
40 名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分) 9.5~19.5 19.5~29.5 29.5~39.5 39.5~49.5 49.5~59.5 59.5~69.5
合计
频数 1
2
12 18
6
1
40
频率 0.025 0.050
(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统 计表的方法。) 数据经整理后进一步使之表格化,便形成 统计表。统计表主要由 标题、 标目和数 据三部分组成。统计表中一般应注明数 据的单位和制表日期等。
绘制统计图
(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 图,会用三种统计图表示数据。)
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 目的具体数目,直观地看出数据的量的 多少。
合计
频数 1 2 12 18 6 1 40
频率 0.025 0.050 0.300 0.450 0.150 0.025 1.000
(3)约占90%的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都在哪 个范围内?
40×90%=36,
约占90%的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都在29.5~每位老人的舒张压数据如下(单位:毫米汞柱): 100,110,80,88,90, 80, 87, 88, 90,78,120,80, 82, 84, 88,89,72,100,110,90, 80,85, 86,88, 90, 88, 87,85,70, 80, 88, 89, 90, 92, 85,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练习
数据与统计图表
数据的收集,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即抽查)两种调查方式。
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
在抽样调查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统计图表类型: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
各类统计图的优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常见考法
(1)列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完成题目设计的问题;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4)统计图的绘制和转化。
频数与频率: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组数>极差/组距 的最小整数
例题:其中最大值为5.4,最小值为2.4。
若组距定为0.3则列频数分布表时应把数据分为_____组.
为了使数据不落在各组的边界上,在组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边界值取的比实际数据多一位小数
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也称为频数
频率=)
样本容量(频数数据总据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2)决定组数与组距;组距 就是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3)确定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2•衢州)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全面调查)方式B.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
C.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全面调查)方式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2、(2012•攀枝花)为了了解攀枝花市2012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A.150 B.被抽取的150名考生
C.被抽取的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D.攀枝花市2012年中考数学成绩
3、(2012•梅州)某同学为了解梅州市火车站今年“五一”期间每天乘车人数,随机抽查了其中五天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以上都不对
4、(2011•内江)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质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32000名学生是总体 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査是普查
5、(2011•常州)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 B.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
C.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
6、(2012•丽水)为了解中学30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
随机抽取若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数据整理
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估计该校男生的身
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有()
A.12 B.48 C.72 D.96
7、(2009•杭州)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8、(2011•温州)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
活动,九(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
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
的频率是()
A.0.1 B.0.2 C.0.3 D.0.4
9、(2011•温州)某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七
(3)班同学积极响应,全班参与.晶晶绘制了该班同学参加
体育项目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参加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是()
A.排球 B.乒乓球 C.篮球 D.跳绳
10、(2012•温州)小林家今年1-5月份的用电量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相邻两个月中,用电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至2月 B.2月至3月 C.3月至4月 D.4月至5月
二、填空题
11、(2008•扬州)我们扬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是“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了了解我省人民对这一旅游宣传口号的知晓率,应采用的合适的调查方式
为.
12、(2010•西宁)“建设大美青海,创建文明城市”,西宁市加快了郊区旧房拆迁的步伐.为了解被拆迁的236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小明利用周末调查了其中的50户家庭,有32户对方案表示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为.
13、(2012•温州)赵老师想了解本校“生活中的数学知
识”大赛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100份试卷的成绩
(满分为120分,成绩为整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
计图.由图可知,成绩不低于90分的共有人.
14、(2006•鄂尔多斯)如图是根据我市2001年至2005年
财政收入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同上年相
比我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是年,比它的前
一年增加亿元.
15、(2008•岳阳)如图是我市甲、乙两户地区居民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这两户居民在教育方面投入的百分比大.(填”甲“、“乙”)
16、(2007•温州)在“校园读书节”期间,学生会组织了一次图书义卖活动,提供了四种类别的图书,下图是本次义卖情况统计图,则这次活动共卖出的文学类图书本数占所有卖出本数的百分比是 %.
三、解答题
17、(2010•厦门)小明学完了统计知识后,从“中国环境保护网”上查询到他所居住城市2009年全年的空气质量级别资料,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0天,并列出下表: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面问题:
(1)这次抽样中“空气质量不低于良”的频率为;
(2)根据这次抽样的结果,请你估计2009年全年(共365天)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是多少?
18、(2012•台州)某地为提倡节约用水,准备实行自来水“阶梯计费”方式,用户用水不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加
价收费,为更好地决策,自来水公司随机抽取部分用户的用适量数据,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统计图(每组数据包括右端点但不包括左端点),请你根据统计图解决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抽取了多少用户的用水量数据?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求扇形统计图中
“25吨~30吨”部分的圆心角度数;
(3)如果自来水公司将基本用水量定为每户
25吨,那么该地20万用户中约有多少用户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
19、(2012•盐城)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目前正在进行火炬传递活动.某校学生会为了确定近期宣传专刊的主题,想知道学生对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了解程度,决定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图两幅上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
名;
(2)请补全折线统计图,并求出扇形
统计图中“基本了解”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
(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对伦敦奥运火炬传递路线达到了“了解”和“基本了解”程度的总人数.
20、(2010•温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预测.
(1)下图是小芳家2009年全年月用电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2009年小芳家月用电量最小的是
月,
四个季度中用电量最大的是第季度;
②求2009年5月至6月用电量的月增长率;
(2)今年小芳家添置了新电器.已知今年5月份的用电量是120千瓦时,根据2009年5月至7月用电量的增长趋势,预计今年7月份的用电量将达到240千瓦时.假设今年5月至6月用电量月增长率是6月至7月用电量月增长率的1.5倍,预计小芳家今年6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