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合集下载

“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导读: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

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二)第二环节:____________(三)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四)第四环节:____________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文人的诗词为证。

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4、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

下面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说说你在活动中学会了什么观察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也许你在远足过程中看到一些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现象,请对此写一两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七上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

七上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

七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训练题】活动主题为:身边处处有语文宣传标语:漫游语文世界,接受心灵洗礼。

(畅游知识海洋,尽享文化魅力)一、请你为“从街头学语文”这一实践活动写一个活动步骤。

1.组员分头,到社区寻找优秀或不好的语文现象,并做好记录。

2.小组内集体讨论修改。

3.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活动结果(或编成各种小册子)4.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意见。

二、请你为“规范用语”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一个方案。

1、搜集本地大众化的方言用语,汇编辑成《本地方言荟萃》2、搜集社会流行广的新鲜用语。

编辑成《新鲜用语集锦》3、搜集街头不规范用语,辑录成《不规范用语举隅》三、为活动拟一条标语1.规范使用汉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规范汉字的标语)2.漫游语文世界,积累语文知识。

(可作标语)3.身边处处有语文,我们时时学语文。

(可作标语)4.畅游语文世界,传承祖国文化5.说普通话,用规范字。

四、请你就如何规范街头招牌用语向文字管理部门提出一条建议。

1.发放规范用语宣传手册。

2.对街头不规范用语招牌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没收招牌。

五、说出你对“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1.赞同的理由: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入胜。

2.反对的理由: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

【中考经典题型】班级准备举办漫游语文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

1、按兴趣分组,请你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任务。

第一组:从标语口号中领略人文关怀;第二组:从广告牌匾中感受到时代变迁。

第三组:从大众化语言中享受到幸福生活。

第四组:从社会行业中分享经济建设成果。

2、班级将把漫游语文世界活动收获的成果展示出来,共同交流,请你设计一个方案。

第一步:主持人开场白导入。

第二步:莫把错别字当小事。

第三步:精彩广告说创意无限。

第三步:精彩店名举隅展时尚。

第四步:轻松驿站话趣味语文。

第五步:主持人总评。

【中考试题回放】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春 夏
秋 冬
古诗欣赏:
你知道哪些描写 大自然的古诗词?能否和大 家分享一下?
古诗欣赏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欣赏 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做美容师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的东 西。美丽的花,可爱的小草,参 天的大树,清澈的溪流。那么, 我们作为大自然的孩子,该如何 把赋予生命的大自然打扮得更美 丽呢? 假如你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来说一说该怎么办吧。


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花, 先花后叶的木棉,报春的燕子…… 盛夏的太阳,映日荷花,又闷又热的空气, 蓝蓝的天空,沙滩戏水的人们, 蒸笼似的房子,晴天霹雳, ……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金黄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实, 灿烂的菊花,凄凉的秋风秋雨……

阴惨惨的乌云,落叶的枯枝,呼啸的北风,志远《天净沙· 秋思》)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3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3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3活动目标: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

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文章。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相关材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1、平时注意观察自然。

2、积累描写自然的诗词歌赋。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回忆一下刚学不久的几篇课文,朱自清的-----,老舍的------,何其芳的-------,李汉荣的------。

我想同学们都记忆犹新,那时同学们和老师曾陶醉在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诗情画意的春景中,领略了老舍为我们描画的温暖如春的济南冬天,向往何其芳笔下浪漫多情的秋天;还和李汉荣一起结交了不少自然界的朋友。

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

画面上也许有万顷碧波,也许有林间小路,也许有当空皓月。

正是这种回归情结,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再和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我们知道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景,描绘一下你喜欢的季节,然后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同学互评。

(展示图片)(二)第二环节诵四季诗文。

大自然是诗人笔下的宠物,大自然在诗人笔下同样美丽。

这一环节我们通过诵四季诗文来感受四季的美。

请欣赏第一首,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起哪首诗,请把它背出来;(春风来了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这是美丽的春天)再来朗诵第二首诗;自古以来人们看到秋风来了,黄叶落了,总是感到无尽的萧瑟和悲凉,但今天老师所选的诗歌都没有这种色彩,因为老师觉得秋天也有它独特的风韵,下面来朗诵秋天的诗歌,(教师配乐朗诵);我们再来欣赏冬季的诗文,请同学们朗读。

(三)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试题

《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试题

学习活动(一)(1)根据示例补充本次活动的活动方案。

示例:①分组收集资料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2)在“歌咏四季”的环节中,同学们收集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请你也写出一句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进行赏析。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近自然”活动归来,班上准备办一次自然风光图片展,请你为此展写一段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为你的家乡有影响的风景名胜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示例:②歌咏自然诗会③自然风光图片展(2)[示例]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赏析:这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青山斜立,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同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3)示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蓝天、小溪、古松、青山……哪一样不令人陶醉,哪一样不使人留恋!停住你的脚步,聆听这大自然的天籁吧!(4)“略”。

学习活动(二)班中举行了《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千差万别。

朱自清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何其芳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老舍认为“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梁衡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你喜爱哪个季节?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你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第三单元是一组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优美诗文。

作者以其慧眼发现自然之美,以其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他们的笔下,有春的烂漫,春的柔情,春的勃发,春的希望;有济南冬天的慈爱、温暖、明净、祥和;有自然带给人的那份亲切、澄澈、单纯、深邃;也有秋天的幽谷、农家小院、满载而归的小渔船……清脆的鸣响和丰收的欢畅。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诗文,对其中某一个片段或细节进行品味,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从而进入以“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交流与写作当中。

二、漫话“感受自然”1.调动回忆,走进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回忆,并试着把自己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印象最深刻的那段经历从记忆中调出来,与学生交流。

2.明确主题(立意)。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温情”二字概括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

学生对于自然,往往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常常因为过于笼统而显得模糊不清。

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受。

一方面,让他们的感受变得明晰、具体,另一方面也确定了表达的中心(主题)。

示例:西湖——秀丽,桂林——神奇,西藏——五彩缤纷等。

3.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静思中走进回忆,通过回忆,在心中置新体验曾经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引导他们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把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并仔细揣摩,想想自己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表现自然带给自己的那种感受。

在这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尽量帮助他们把粗略的感受变得更细腻更具体更全面,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1)


》的想象
要求:教师应做示范指导,如填上草原上、 森林里等词语,引空。 学生自选角度,自选文体,想象合理,字 数500字左右。学生可利用美术特长,绘制 相应图片附以说明。 目标: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美的世界, 美的自然。
目标 体验自然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 情感。 关注自然生态的现状,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训练学生阅读、写作、采访及制作课件的能力。 学会在合作中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
重点 欣赏、体验自然 树立环保意识。 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写题目为《我家住在 文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4.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游览过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活动一:欣赏自然之美a. 教师展示一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用词语或句子描述图片中的美景;b.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自然景观图片,并简要介绍图片中的景色及感受。

3. 活动二:自然景观绘画a.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幅自然景观进行绘画;b.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

4. 活动三:自然诗歌创作a. 教师引导学生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b. 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分享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5. 活动四:自然故事讲述a. 学生分组,每组讲述一个关于自然景观的寓言或传说;b.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爱护自然的道理。

6. 活动五: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b. 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建议。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3. 学生创作的自然诗歌、绘画作品质量;4. 学生讲述自然故事的流畅性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自然景观图片;2. 绘画材料;3. 诗歌创作参考资料;4. 自然故事素材。

八、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安全,避免学生受伤;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3.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景观实地考察,加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2. 开展自然保护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 鼓励学生继续创作自然题材的诗歌、绘画作品,分享交流。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美好。

2.通过实地考察和感观式体验,提高学生的自然观察和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爱护自然资源,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通过参观、观察、实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下列知识点:1.了解自然地理、自然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了解植物、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3.发现自然界中的美、好、奇、特之处。

2.教学方法1.化整为零的教学方法。

2.突破传统教学方法,采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

3.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实地考察、体验式学习、小组讨论、竞赛等。

三、教学过程1. 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制作制作影片介绍教师首先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感受自然”并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激起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进行实地考察和感官体验1.参观自然景区或野外调查教师带领学生到本地市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和考察,一步一步地了解自然环境。

2.感官体验通过丰富的感官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3.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自所见所闻和感想,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4.展开竞赛活动在活动结束时,设置竞赛环节,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

四、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从学生的发表、小组讨论、考察报告等多方面评估。

2.对于参与度高和表现好的学生,应当及时给予奖励,鼓励激励他们。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实践性强,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魅力的目的。

2.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活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_走过四季》教学设计详略各一则

本文收录人教实验版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和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两则,其中第一则为一课时,较简略;第二则为详细案例设计。

欢迎教师朋友上传自己原创或整理加工过的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走过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简单赏析一些写景的句子的妙处,总结一些写好景物的经验,并尝试在片段写作练习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过说是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搜集素材,通过读让学生品味鉴赏和总结方法,通过写锤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总结写景的技巧。

2、在课堂练习中学习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学会写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写景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点拨教学法、示范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资源:PPT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是神奇美丽的。

这节课请大家随同我一起“走过四季”,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你能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多媒体播放音乐,配图。

二、感受四季看过图片之后,品味下边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句子,仿照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三、话说四季师:很明显,歌唱者喜欢的事哪个季节呢?生:冬季。

师: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所钟爱的季节,那么你喜欢那个季节呢?活动:请按下列句式在小组能互问互答,交流各自的看法。

问:你喜欢哪个季节?答:我喜欢季,因为季,有,有,有,你可以……学生小组内交流。

举手全班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感受四季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不过有很多的人别我们说的更好。

比如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四篇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

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
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

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

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
○学生习作
青岛的春天
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天,因为青岛的春天不冷不热,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

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

冬天走时遗留下来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温暖的阳光和那柔和的春风吹化了,蒸腾到了天上那最无人知的地方。

居民楼上的窗户都为迎接春天而洗得发亮,太阳一照,亮晃晃的,还挺耀眼的呢!花儿也长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装了些金银财宝,舍不得给人看似的。

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

小草也一点一点地往外钻,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渐渐绽开了笑容,仔细一看,呀!嫩黄的花蕊原来是蜜蜂的金银财宝!蜜蜂扑着那可爱的翅膀,贪婪地吸吮着春的蜜汁,花丛里的蝴蝶也闻春而舞了,天上的风筝也渐渐多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蜈蚣、孙悟空飞在空中,牵引着地上的顽皮孩子跑来跑去,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转眼间,春天已过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摆出了冷饮专柜,尽管没到夏天,但有嘴馋的,买上雪糕吃着。

渐渐地,山上的野菊花全开了,从远处望去,山上一片金黄。

孩子们忍不住花的诱惑,伸手来采,却看见看山的老爷爷慈善的眼神写满了忠言:他们也有生命呀!
小鸟唧唧喳喳地站在枝头上唱歌,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斓的夏天要来了
习作点评
青岛美,青岛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齐放,美在飞鸢满天。

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岛的明净、纯真,看到了青岛的魅力、春的生机;以她质朴的心灵让我们读出可爱的青少
年对青岛春天的无以言表的热爱!辅导老师林琳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