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叔教音乐一单元第9课
宋大叔学音乐

宋大叔教音乐第一单元: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
01课)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 拍号
02课)音与键盘,拍子练习
03课)起音(认大调)与五线谱 附点音符
04课)变化音 拍子练习与五线谱上的音
05课)变化音(续)切分音与五线谱的音符休止符
06课)五线谱之视唱与单拍子的强弱
09课)调号与小调的调名与不正规节奏
10课)各种记号与不正规节奏(续)
宋大叔教音乐第一单元: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
01课)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 拍号
02课)音与键盘,拍子练习
03课)起音(认大调)与五线谱 附点音符
04课)变化音 拍子练习与五线谱上的音
05课)变化音(续)切分音与五线谱的音符休止符
08课)12个大调的调名与复拍子的正规节奏
09课)调号与小调的调名与不正规节奏
10课)各种记号与不正规节奏(续)
宋大叔教音乐第一单元: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
01课)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 拍号
02课)音与键盘,拍子练习
03课)起音(认大调)与五线谱 附点音符
04课)变化音 拍子练习与五线谱上的音
宋大叔教音乐第一单元: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
01课)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 拍号
02课)音与键盘,拍子练习
03课)起音(认大调)与五线谱 附点音符
04课)变化音 拍子练习与五线谱上的音
05课)变化音(续)切分音与五线谱的音符休止符
06课)五线谱之视唱与单拍子的强弱
07课)F大调 G大调的音阶与复拍子
01课)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 拍号
02课)音与键盘,拍子练习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九课音阶歌》说课稿(1)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九课音阶歌》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九课音阶歌》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音阶的知识,学会用音阶进行歌曲创作和演唱。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歌曲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音乐,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阶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音阶的组成和唱名。
2.培养学生用音阶创作歌曲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音阶的组成和唱名。
2.音阶在歌曲创作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音阶。
2.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歌曲,巩固音阶知识。
3.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阶。
2.新课教授:讲解音阶的组成和唱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音阶。
3.歌曲创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所学的音阶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
4.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创作的歌剧,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音阶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音阶的组成、唱名和示例歌曲。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歌曲创作和课堂参与度两方面进行。
对于歌曲创作,主要评价学生的创意和音阶运用情况;对于课堂参与度,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协作精神。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点儿整理:1.音阶的概念:音阶是音乐中最基本的旋律构成要素,它是由一系列音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而成的。
宋大叔教音乐

宋大叔依然那么慈祥可爱,愿主保佑爱音乐的人。
第一课《音程(一)》
第二课《音程(二)》
第三课《音阶-大音阶》
第四课《音阶-小音阶》
第五课《C大调和弦及其名称》
第六课《C大调正三和弦的弹奏》
第七课《C大调属七和弦的弹奏》
第八课《强拍加8度音、踏板的使用与和弦的转位》
第九课《和弦的配置》
第十课《无旋律伴奏(一)》
第十一课《G大调的音阶与和弦》
第十二课《G大调的正三和弦与终止六四的弹奏》
第十三课《F大调的音阶与和弦、五度链》、第十四课《F大调的正三和弦与终止六四的弹奏》
第十五课《无旋律伴奏(二)》
第十六课《其余大调的音阶与和弦》
第十七课《右手加和弦音》
第十八课《上主和弦代下属和弦》、第十九课《重属和弦(属之属)》
第二十课《重属和弦使用的位置》
第二十一课《重属和弦使用的位置(续)》
第二十二课《重属和弦前方的共同和弦》、第二十三课《无旋律伴奏(三)》
第二十四课《副三和弦的使用》
第二十五课《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弹奏》
第二十六课《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弹奏(续)》、第二十七课《中国旋律的和弦配置》第二十八课《琶音伴奏》
第二十九课《琶音伴奏(续)》
第三十课《小调的调名与音阶》、第三十一课《小调的和弦及其名称》
第三十二课《小调正三和弦的使用》
第三十三课《小调进入关系大调》
课程结束。
宋大叔教音乐第3单元进阶版第九课

第九课和声外音与配置和弦国内大学音乐科系的钢琴教学,直到如今仍是“照本宣科”的把五线谱上的音符,逐个的搬到键盘上去,弹了一大堆的练习谱,一大堆的奏鸣曲。
但对于乐曲的和声、和弦的结构,却全然不知,成了一个音乐上的贫穷者。
若是你给他一个旋律,他就只能瞠然的呆坐在琴前不知所措。
这实在是学“正统古典”钢琴者的悲哀。
键盘和声在欧美早就列入钢琴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国内却仍在起步阶段,仅有某些师范院校,为着将来教学的需要,而学了些粗浅的“配音“课程而已。
键盘和声是极为重要的课程,是将一首旋律,配置上适当的和弦,即兴的在键盘上弹奏出来,宛如当年的莫扎特(Mozart)、肖邦(Chopin),像是随兴的在钢琴上游走,而得出美妙的音乐。
好,我们逐步的,从认识和弦,到即兴的将和弦配置在旋律上,由大调的正三和弦开始,学着配置和弦。
一、和声外音配置和弦之前,先要认清,哪些音是和弦音,哪些音是非和弦音。
和弦音一般均放在强拍(或次强拍)。
而非和弦音,也就是和声外音(或和弦外音)则常常放在弱拍。
和声外音有很多种:1,经过音:夹在和弦音之间,是从一个和弦音到另一个和弦音之间,从其经过的音。
例:do,mi,sol为和弦音re,fa为经过音(和声外音以“+”表示)形成经过音的和弦音,前后不一定必须是同一个和弦,换成另一个和弦也可。
经过音也不限定是一个音,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
例:2,助音:在同一个和弦音的上方或下方的邻音,上方的邻音称为上助音,下方的则称为下助音。
为着旋律进行的流畅,下助音经常是半音进行。
3,换音:下行级进的和弦音,可用一个上行的级进音为和声外音,反之也可。
4,(强)倚音:在一个和弦音的上方加上一个级进的邻音;这是由于小节,因决定了使用的和弦而形成的。
和声外音通常用在弱拍,但倚音却常用在强拍。
5,强经过音:经过音经常放在弱拍,但由于和弦的安排,而使经过音放在强拍。
注:原作者:韩德尔(Handel)所使用的和弦为完全复合终止式(I V--V7-I),但由于mi音短,将其直接当成是强经过音使用,也为极好。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眼睛羚羊》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选自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一只羚羊的大眼睛,歌曲旋律欢快,节奏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歌曲中的歌词富含教育意义,教导学生要保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本节课通过学习《大眼睛羚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课程。
他们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技巧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大眼睛羚羊》,感受歌曲的童趣和快乐。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健康,树立正确的用眼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大眼睛羚羊》,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音乐的快乐。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以及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指导学生跟随演唱。
4.分组教学法: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道具:羚羊头饰、眼睛道具等。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4.乐谱:准备《大眼睛羚羊》的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羚羊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眼睛羚羊》。
同时,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大眼睛羚羊》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随后,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和音符。
3.操练(8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小学音乐:第九课 冬雪(教学方案)

( 音乐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小学音乐:第九课冬雪(教学方案)Learning music can improve students’ intelligence and imagination, and students can interpret the music in their heart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magination.小学音乐:第九课冬雪(教学方案)第九课冬雪教学目标: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
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用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欣赏,能够体会到冬天的美丽景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堆雪人》;听《乘雪橇》2、通过学习和聆听,通过音乐体验与感受冬天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表演《堆雪人》听音乐初听:首先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堆雪人》好听吗?复听:让我们感受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与你的情绪相同吗?再听:既然这首歌这么动听,又令你们这么开心,那么就让我们伸出小手,为歌曲伴奏吧!(三)读歌词教师:你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那么,谁能为大家读一读歌词呢?(找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谁能告诉我,歌曲中的雪人长的什么样呢?那你心目中的雪人,长的什么样?如果让你堆,你打算堆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在黑板上贴一个大雪人)美化雪人:现在我堆出了一个大脑袋、大肚子的雪人,那谁愿意帮我给他添上五官呢?(四)唱一唱(1)范唱:这个大雪人真可爱,和你们一样可爱,我很想送给他一个礼物,送什么呢?那我就把这首《堆雪人》送给他吧!(2)随唱:雪人非常喜欢听,请同学们随琴小声哼唱,把雪人请到这里来。
宋大叔教音乐第1单元(精简打印版)

看谱唱歌与基础乐理一. 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拍号1.唱名: 1 2 3 4 5 6 7 这些数字叫音符,把它们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唱出来的声音符号叫唱名。
2.音名:C D E F G A B 这些英文字母叫音名。
它们和人名一样是固定不变的。
下面通过键盘来了解一下七个音名的固定音高位置:3.音符与休止符(各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名称形状时值名称形状时值全音符 6 - - - 唱4拍二分音符6- 唱2拍全休止符0 0 0 0 休止4拍二分休止符0 0 休止2拍四分音符 6 唱1拍八分音符 唱1/2拍四分休止符0 休止1拍八分休止符 休止1/2拍十六分音符 唱1/4拍三十二分音符 唱1/8拍十六分休止符 休止1/4拍三十二分休止符 休止1/8拍4.拍号(拍子记号)2/2 3/2 2/4 3/4 4/4 6/4 3/8 6/8 9/8 12/8举例:4 每小节有四拍 6 每小节有六拍 3 每小节有三拍4 以四分音符当一拍8 以八分音符当一拍 2 以二分音符当一拍它们的称呼:四四拍子或叫四分之四拍子。
3/4 或改视唱练习: /4 ① ②(四、五度音程练习) ③节奏练习说明: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又必须准确地击拍。
击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又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节拍符号: 前半拍↓后半拍↑,一拍为↓↑。
节奏符号:用X表示,念ta。
举例:2 / 4 ↓↑↓↑↓↑↓↑X X X | X - |ta tata ta - a(注:上例中2/4是拍号,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X 表示四分音符,即一拍; X 表示八分音符,即半拍; X 表示二分音符,即二拍。
)二.音与键盘、拍子练习视唱练习:【看与听】 (视唱和练耳练习非常重要)二.音与键盘(半音和全音)# 升记号(升半音) b 降记号 (降半音) 越左音越低,越右音越高.全音:当中隔一个半音的音(无论黑键或白键);例:键盘中C —D 之间隔着一个黑键叫全音半音:当中不隔音,相邻的音。
《宋大叔教音乐》77-95

字正腔圆是目的,不是手段,许多歌唱者重声不重字,不懂各种语言的发音特点. 呼吸的重要性:“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国外有歌唱家夸张为“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 的技巧”。不能指望声乐指导提高合唱队水平,因为合唱强调共性,作为合唱指挥要有选择 地吸收适用于合唱的声乐技术。
№ 94
『附录』2 《弹奏钢琴或其它键盘乐器的正确手型》
(一)小调四部和声:
小调四部和声(加转调):① : ②:
#
注:小调经过 6.4 的形式①671、②176、③333、④6 5 4
№ 80
(二)变化和弦: 注:七级和弦是属于五级的系统。
(三)三部合唱(同声)的作法:
№ 81
第六课 §曲调配和声与中国旋律的二部合唱
(一)曲调配和:(也称为旋律配和声)
一、关于弱声 唱法训练: 人声的各个共鸣区是可以调整的,这不同于乐器,要使各个共鸣区的发声平衡且有圆
滑的过度,用弱声唱法训练。弱声唱法必须从中声区开始,然后逐步向两端扩展。弱声唱 法最好先用 u 和 u 母音唱。I 母音易阻住通道。做到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 而不炸。
二、哼鸣唱法训练: 可以建立一种混合共鸣区,它是造成合唱色彩变化的手段。要求:1、牙不要咬紧,2、
№ 92
童声训练中,要注意使儿童会用假声唱高八度,即掌握真声与假声两种方法。变声期 时,不可使用禁声唱法,因为在生活中他们也不可能也用禁声方法说话,而得法的训练可 以缩短变声期,可以使儿童在变声期后唱得很高。
什么样的歌唱才是良好的歌唱呢? 歌唱是气、声、字、腔、情组成的。气、声、字、腔是手段,情是目的。无论是独唱、齐 唱还是合唱都要有第一,正确的姿势;第二,正确的呼吸支持;第三,良好的起声;第四, 准确的母音状态;第五,圆润的音色(不是明亮,或大嗓门)。第六,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 置;第七,清晰的语言;第八,准确的感情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调号与小调的调名及不正规节奏西洋音乐原为七个古调式,但现在尚存经常使用的,乃是称作大调与小调的两个调(式)。
所谓大调:乃是以“1”(do)为主音的。
而称作小调的则是以“6”(la)为主音的。
现在我们所接触的一般乐曲、歌曲,乃至于诗歌,不是大调就是小调,(虽然有些诗歌是中国调,以中国曲调写成的,该以宫调、羽调……称之,但在此我们先不赘述,以免混淆。
)我们怎么判断一首诗歌是大调,还是小调呢?粗浅的说:乐曲,(包括诗歌)凡是结尾在“1”(do)的,则是大调;而结尾在“6”(la)的,就是小调。
因为大调的主音是“1”(do);小调的主音是“6”(la)。
或许会有人问,何必管它是大调还是小调呢?只要定住音,确定了音高,如:用1=X(什么音),能唱得准不就行了,管它是大调还是小调。
这样的观念是无知的错误,因为大调有大调的音阶,小调有小调的音阶,并且在其不同的音阶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和声体系,具备了调性。
因此,大调有大调的精神与韵味,而小调也有其特有的精神与韵味,两者是不同的。
因此,目前中国音乐,在不分大、小调的观念下,均用1=X(什么音),仅是定出音高,而大小调不分,这观念是不对的,是缺乏深入探讨的。
宋大叔说:乐曲结尾在“1”(do)是大调,结尾在“6”(la)的是小调,他自承这说法是粗浅的认定,尽管这样的认定是正确的,但有些乐曲却是结束在“5”(sol),或是结尾在“3”(mi),甚至结束在2(re)……,那又怎么解释呢?这样的问题,有待在学了和弦,学了和声,知道了曲式以后,就有精准的解释,以断定乐曲到底是大调?还是小调?或是中国调式的所谓徵调、商调……在目前,宋大叔还是肯定的说:乐曲停在“1”(do)的是大调,停在“6”(la)的是小调。
好,上一课我们学了大调——十二个大调。
现在,我们来学小调。
一、认小调(一)先确定一个观念,小调的主音是“6”(la),“6”(la)所在的位置的音名,就是小调的调名。
没有调号固然是C大调,但也是A小调(“6”(la)在A,A小调)。
同一种调号表示大、小两个调。
小调的写法有多种:写成A小调,或也可写成a小调(将a小写),或可写成Am(m minor,它是译成小调,也是称做小3和弦)A小调(或a小调,或Am)要加写“小”字与大调区别。
故有的人就此认为大调的“大”字就可省略了,因此当你看到写C调,A调,G调……时,就是表示是:C大调,A大调,G大调,“大”字就省略了。
再来,1 个# 是什么小调呢?1个# 是E小调,2个# 呢?什么小调?二、大音阶的构造3个# 呢?什么小调?在推算3 个# 是什么小调以前,宋大叔要打住,先插进来教“大音阶的构造”,在教了大音阶的构造后,你就明白为什么3 个# 是#F小调(#f小调,#Fm)而不是F小调(f小调,Fm)了。
大音阶的构造:我们以C大调的音阶为例,发现大音阶的构造,是由5个全音,2 个半音组成,“3”、“4”之间是半音,“7”、“ⅰ”之间是半音,别的都是全音。
现在要解释什么是全音?全音是两个半音组成;半音、再半音,两个半音就是一个全音了。
请看“1”(do)到“#1”(#do)是半音,“#1”(#do)到“2”(re)又是半音,半音再半音,“1”到“2”就是全音了。
两个半音就是一个全音。
也就是C到#C是半音,#C到D又是半音,半音再半音,C到D就是全音了。
把话说白了,什么是全音呢?全音是当中隔着一个(半)音。
用来表示全音。
再看“2”(re)、“3”(mi)之间也隔着一个音,这个音是“#2”(#re),“2”(re)到“#2”(#re)是半音,“#2”(#re)到“3”(mi)又是半音,半音再半音就是全音。
也就是D到#D是半音,#D到E又是半音,D到E之间就是全音了。
再向后看,“3”(mi)、“4”(fa)之间就没有黑键了(没有半音了),“3”(mi)、“4”(fa)之间不隔(半)音,“3”(mi)的# 半音就是“4”(fa);“4”(fa)的b半音就是“3”(mi),“3”(mi)、“4”(fa)之间就是半音,半音是用来表示。
也就是E、F之间没有#E,也没有b F;E、F之间就是半音。
把话说白:半音就是旁边的音,当中不隔音。
接下来看:“4”(fa)、“5”(sol)之间有一个半音(黑键的#F或b G),因此,“4”(fa)、“5”(sol)之间是全音。
同理,“5”(sol)(G)、“6”(la)(A)之间是全音。
“6”(la)(A)、“7”(si)(B)之间也是全音。
“7”(B)、ⅰ(C)之间又是半音。
好,以C大调的音阶为例,我们在分析了以后得到了一个法则:只要循着这个法则,我们就能作出任何一个大调的音阶来。
现在看F调的大音阶构造:F大调:“1”(F)到“2”(G)是全音,“2”(G)到“3”(A)是全音,“3”(A)到“4”(b B)是半音。
你若要问为什么b B是F大调的“4”,现在已经有答案了。
因为“1”(F)到“2”(G),“2”(G)到“3”(A)是全音,“3”(A)到“4”(b B)是半音,3(A)若是到B就不是半音了,在大音阶的构造中,“3”、“4”之间一定要是半音。
因此要用“b B”,“b B”才是F大调的“4”。
接下来,“4”(b B)到“5”(C)在大音阶的构造中是全音,“5”到“6”(C 到D)也是全音,“6”到“7”(D到E)也是全音,“7”到“ⅰ”(E到F)又是半音了。
我们作出F大调的大音阶后,得到两个心得:(1)用一个“b”(降记号)表示F大调,乃是当B降(b)了以后,从F 这个音为“1”(do)开始,正是:正合于大音阶的构造,因此第一个降记号(b)要写在第三线——b B,原因就在这里。
唱起来就是:1(F)、2(G)、3(A)、4(b B)、5(C)、6(D)、7(E)、ⅰ(F)这个音阶在五线谱上与键盘上表现得非常清楚,简谱就不能表达了。
因此,学乐理,学精进一点的乐理,必须要用五线谱,要用键盘,请弹奏,请用耳朵将乐理变为实际。
(2)小调的主音不是6(la)吗?6在那里呢?在D呀。
一个b的调号也就表示了D小调(d小调,Dm),(当然一个b也表示了F 大调,一种调号就表示了大、小两个调。
)再看G大调的音阶:G大调1(G),2(A);2(A),3(B)是全音;3(B),4(D)是半音,刚好B、C就是半音;4(C),5(D)全音;5(D),6(E)全音;6(E),7(#F)在大音阶的构造该是全音(),E到F,不是全音,为了要成为全音就要到#F了。
因此,#F才是“7”,原因就在这里。
“7”(#F)到ⅰ(G)是半音。
如此一来,G大调的音阶是:在分析了G大调的音阶后,我们同样得到两个心得:(1)用1 个#(升记号),写在第五线来表示G大调的原因就是在此。
(2)一个#,6(la)在那里呢?啊!6 在E嘛!一个#记号表示E小调。
宋大叔再唠叨一次:你必须学五线谱与键盘(简谱难以表达),才能明白更多的乐理。
你必须把学会在键盘上弹出来,建立耳朵,将乐理变为实际。
再举一例:(一而再,再而三嘛,举“一”反“三”嘛!)2个“b”是什么(大)调呢?为什么用两个“b”表示这个调呢?上一课教过的。
(1)2 个以上的b都是b X(什么)大调。
(2)数右边的那个b向下数“4”找“1”(do)(3)2个以上的“b”,其前方的那个b的位置就是大调的调名。
b B大调理由非常明确:两个b(降记号)从b B算起正是:全,全,半,全,全,全,半,“1”(do)——主音落在b B,是b B大调。
“6”(la)在哪儿呢?“6”(la)在G ——2个b是G小调(g小调,Gm)。
至此,我们明白了,必须用2 个b才能表示b B大调(g小调),单单写一个第四间的b向下数4找do是不对的,因为惟有7(si)(b B)、3(mi)(b E)降,才是b B大调(也是G小调)。
请仔细看,你会发现在键盘的下方,加上了右手的指法,b B大调的音阶是用:这样的指法弹的,请你学了就弹出来,弹到纯熟。
三、2个#、3个b以上的大音阶构造与小调的调名2 个# 是什么大调呢?2 个# 是哪两个音# 高呢?是什么小调呢?在五线谱上写出来,在琴上奏出来!D大调音阶:1 2 3 4 5 6 7 ⅰD E #F G A B #C D它的指法是:1 2 3 1 2 3 4 5 答案:2 个#是D大调,是4(fa),1(do)升高,是B小调(b小调,Bm),自己在五线谱上写出来吧!并在琴上弹出来吧!为了辨明3 个#是 #F小调,再教一个:3 个#是A大调3 个# 是A(大)调,是什么小调呢?6(la)在#F呀!是#F小调(#F小调,#Fm)。
请按照右手的指法,把A(大)调的音阶弹出来,请找出#F来,这个#F唱“6”(la),是#F小调。
在宋大叔教音乐的网站上,在光盘上,你已经看了“大音阶的构造”,已经看了别的大调、小调的调名……现在,再给你一个练习:3个b(降)是哪3个音b(降)呢?是什么大调呢?你能写出音阶的各音吗?6(la)是什么音,是什么小调呢?请练习着自己作,比照着宋大叔所教过的C大调,F大调,G大调,b B大调,A大调,作出3 个b(降)的大音阶:3个b是b E大调。
它的音阶是: 1 2 3 4 5 6 7 ⅰb E F G b A b B C D b E右手的指法: 2 1 2 3 4 1 2 3教到这里,要求你以右手弹出下列各个大调:C,F,G,D,b B,A,b E(前三个调(C,F,G)是以前要求练习的,现在再加上4 个大调。
)要依照宋大叔所教的指法,练习,再练习,练习到纯熟。
边弹边朗声说出音名,弹到熟,练到熟,熟到纯熟,熟到脑中有各大调音阶的键盘位置及五线谱上的位置。
宋大叔再向你挑战:4个# 呢?4个b呢?5个# 呢?5个b呢?各是什么大调呢?各个大调的音阶是什么音(音名)呢?小调的主音在哪里呢?各是什么小调呢?(请参考光盘所教的,一个个的做出来)。
(只学到5个#,5个b就好了,其余的就不多用了,既使5 个# 、5个b 的大、小调也很少使用。
)经过了以上的学与练,我们要进入实际的使用了。
四、实际的应用若是你是一位诗班的指挥,或是一位教唱诗歌的领唱人,特别在没有人弹琴的时候,你所学的就非常有用了!(1)起音:(以琴起音可避免唱的太高或太低;太高唱不上去,太低则唱不下去,歌的神采都没有了。
)(甲)若是一首大调的歌,它的开头是“1”(do)——而你知道大调的主音是“1”,你就可以依大调的调名,弹出来起音。
例如:赞美诗选编1050首的185首《耶稣复生》,是1 = b E,b E大调,你只要弹b E这个音,就是“1”(do)了。
赞美诗选编1050首的573首《心愿》,是1 = A,A大调,你弹A就是“1”(do)了。
迦南诗选第110首《主爱无可比》,是1 = F,是F大调,你只要弹F就是“1”(d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