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习作:洋节和土节
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的议论作文

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的议论作文《土节和洋节,到底哪个好?》嘿,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土节和洋节,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先来说说咱们的土节吧,像春节,那可是热闹非凡!一到过年,全家老小都忙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那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光是闻着味儿都能让人流口水!小孩们呢,穿着新衣服,兜里揣着鼓鼓的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大街跑着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多带劲啊!这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饺子,那种温馨的感觉,难道不是最棒的吗?再看看中秋节,月圆之夜,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
大人们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听得入了迷,仿佛真的看到了美丽的嫦娥在月宫里翩翩起舞。
这难道不是咱们土节独特的魅力吗?可洋节呢,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说圣诞节,那白胡子的圣诞老人,拉着装满礼物的雪橇,多神奇呀!还有万圣节,大家装扮成各种各样的鬼怪,去邻居家要糖果,“不给糖就捣蛋”,多有趣!有人说,土节才是咱们的根,是咱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宝贝,咱们可不能丢了。
难道不是吗?土节里蕴含着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咱们的精神寄托。
要是连土节都不重视了,那咱们还怎么记住自己的来处呢?可又有人说了,洋节新鲜、好玩,能给咱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难道有错吗?多过几个洋节,也能让咱们感受一下不同国家的文化,开阔一下眼界。
但我觉得呀,土节和洋节并不是对立的。
就好比我们吃饭,不能只吃米饭不吃面包呀!土节是咱们的家常菜,温暖又实在;洋节就是偶尔的小零食,给生活加点料。
我们可以在过土节的时候,好好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过洋节的时候,享受那份欢乐和新奇。
咱们可不能盲目地排斥洋节,也不能忘了土节。
要让土节和洋节都在咱们的生活里绽放光彩,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初一抒情作文:洋节与土节

洋节与土节圣诞节刚刚伴着鹿铃乘着雪橇远去,情人节就带着它的浪漫与甜蜜,把人们淹没在了玫瑰与欢欣的海洋。
愚人节也正蠢蠢欲动,要给人们一个温柔的欺骗、善意的谎言。
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啥时才是尽头。
面对这样的纷纷乱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心情如“春晚”的收视率,上下波动,危机重重,70年代人耸耸肩,80年代人眨眨眼,90年代后的孩子无动于衷——他们把这当做愚人节的玩笑。
本土的节日在这样的浪潮下显得岌岌可危。
我们的祖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救救土节吧!”君不见,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端午节的传说,现在的人爱汉堡胜过爱粽子,再不打一场土节保卫战,后果可是难以想象。
哀之深,怒之切,仿佛要将洋节斩尽杀绝,除之而后快。
其实我们没必要如此惊呼“狼来了”,倒是更该先想想,“狼”为什么来?“狼”来干什么?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息爆炸,通讯发达,文化的交融进入了光速时代。
节日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大众化的特点,也就成为了文化交融的排头兵。
中华民族的文化,讲的是个“礼”字。
从儒家的“三纲五常”到法家、墨家的“法”,甚至于佛教中的“戒、慧、定”,讲的都是礼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的就是一个等级,一个秩序条件下的礼法。
因此本土的节日,也常常是“发乎情,止乎礼”。
春节是游子归家拜见父母的日子;端午节纪念的,也是个行了臣道的大忠臣。
土节不全在于快乐,更多的是为了礼法的需要。
西方的文化则大不相同。
从《圣经》到《独立宣言》,西方人的意识中,人与人是平等的,他们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然感情。
由此,西方的节日,多是极尽快乐主义本色,目的是让人们放松自我,表达感情。
这样的节日是不会太受礼法限制的,如愚人节,就是一个与上司大开玩笑的绝妙时机。
当春节遭遇圣诞,当端午被愚人节撞了一下腰,当洋节与土节开始了交锋,当“情”与“礼”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碰撞,孔夫子影响下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家园。
当一个能给人以别样的愉悦的契机出现时,爱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如何看待洋节作文800字

如何看待洋节
中国人喜欢过节,哪怕是舶来的洋节,这在当下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感触应该更深吧。
而在所有西方节日中国化的进程中,圣诞节可谓是风头正劲的一个节日。
对于这些洋节,我向来是不太感兴趣的,不是排外心理作崇,归根结底是心里不喜欢的。
就拿今年来说吧,当圣诞老人已经到来的时候,我们这终究还是没有盼来一场雪儿,这会不会也令他老人家多少有点失望或者是不习惯呢。
而这节日却不因为你不喜欢就立马消失掉。
平安夜的整个白天,办公室几个小姑娘热情四溢的议论声就没有停息过。
她们有的不间断地浏览着手机逛淘宝,议论着哪家的衣服搞活动了,哪家咖啡屋又推出了圣诞套餐;有的则忙不迭地打开滴滴作响的短信儿,时刻注意着身边各大商场的促销信息,那股儿津津乐道的兴奋劲儿早已忘记是在办公室里了。
商家都有过节的嗜好。
不管是大节还是小节,也不论是中国节还是外国的节,经过这些商家一宣传,便迅即热闹起来,这也许就是这些洋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的原因吧。
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某商家就打出全场商品进价销售的...。
高一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800字三篇(最新)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青少年,呈现出传统节日“淡化”的趋势。
2007年,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这一举措有效地防止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政策一出即得到了广大民众的交口称赞。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节日竟然被西方节日取代,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制止。
有人认为,“洋节”代替传统节日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正常趋势,中国向西方学习,必须容许“洋节”的正常发展。
目前,在对待传统节日与西方“洋节”的问题上,不少人心里存在极大的矛盾。
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谁更悠久,谁更值得提倡”这一问题,不易简单地做出回答。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都是经过许多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一点点累积起来的,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我认为,“洋节”传到中国是世界文明传播的正常现象,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之一,“洋节”在中国的影响是世界发展的必然。
其实,西方人也正在受着中国文化的熏陶。
人类的文明也正是因为互相影响,相互交融才取得了今天的光辉与灿烂。
在中国,汉民族的文化正是因为经历过历史上无数次的文化交融,不断吸取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博采众家之长,才得以达到今天中华文明的璀璨与辉煌的。
因此,在对待“洋节”的问题上,我们不应恐惧,而应该让东方浑厚的文化与西方浪漫的文化相互交流,让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相互融合,达到完美的结合,化作一座联结东西方文明的文化之桥,让两种文化、不同的文明成为人类共享的财富,最终实现人类文化的再创造、再超越。
“圣诞老人昨夜给我礼物了!”“我也是!”刚到教室,就听见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得到的礼物。
我十分无奈,圣诞节不是外国节日吗?中国人为啥要如此热衷?想当初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紫禁城,他们烧杀抢掠,一顿狂欢,据说就在圣诞前后三天。
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

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第一篇: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土节和洋节”话题作文指导(作文话题: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
面对圣诞节和情人节,面对端午节和中秋节,我们的学子们的态度却呈现出强烈的反差:重“洋”节而轻“土”节。
请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一:确认话题含义虽然话题是“土节和洋节”,但它只是一个大范围,根据材料提示可知,话题是指向学子们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的,立意必须围绕这种现象展开。
如果只扣话题大范围而仅仅介绍几个典型的洋节和土节,肯定是偏题的。
材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材料对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持否定态度,作文立意应该与之保持同一。
“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重“洋”节而轻“土”节的现象反映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鄙薄和外来文化的热衷。
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开启思路:重“洋”节轻“土”节有何具体表现?重“洋”节轻“土”节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重“洋”节轻“土”节有什么危害?“土”节有何价值和意义?怎样才能改变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等等。
辨证分析问题这个话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话题,对“洋节“不可全盘否定和全面批判,应合理取舍,剖析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对本国文化的淡漠;对外来文化的盲从。
所以洋节可过,但要适度,毕竟浪漫轻松只是生活的点缀;土节虽土,但内蕴深厚,文化传承责无旁贷。
二:变话题为问题1、怎样的背景产生这样的风气?2、如此“重”下去,我们将失去什么?3、对“土” 节和“洋”节我们该持什么态度?4、“土”节有什么传统意义?5、这种心态仅仅是节日的轻重吗?三:题目示例1、“洋”节可过不可过“火”2、月是故乡明3、情人节里说情感4、一曲清流万古新5、归来吧,中国节6、由“假洋鬼子“想到的土节和洋节记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别离思归的篇章,那些哀怨悲伤总是催人泪下,而其中写节日里仍在外奔波,或独对青灯的情景更是分外令人难忘。
对中国节日和洋节的看法的作文

对中国节日和洋节的看法的作文
在西方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相互交融的今天,有的人坚持中国传统节日,而有的人却一心过着洋节,而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
就以平安夜与圣诞节为例,本来就是西方的一个表示祝福的节日,但却因为商家的炒作和有人媚洋的因素,使得这个节日变得失了本来的意义。
西安的一个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学生看爱国教育片,也是反对盲目的过西方洋节,还有比如光棍节,情人节,都成了商家牟利而炒作的对象。
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摇篮,我们不能一心过着洋节,而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不
能只过传统节日,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所以我们要中西结合,接受不同的文化。
而随着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很多人丢失了最纯真、最朴素、简单而又高雅的东西传统。
传统是什么?是世代相传、从历史
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也是国家在发展的体现。
我们不能丢失传统,不能违忘传统,不能改变传统,不能破坏传统,所以传统节日会带给我们最纯真的东西。
比如,端午节的时候,看到湖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你难道不会为一只只驶过的龙舟呐喊助威吗?大年三十的时候,看到大街上满树的鞭炮,你难道
不会情不自禁的点燃手里的鞭炮吗?正月十五的时候,看到街
上一个接一个的红灯笼,你难道不会去看花灯吗?情不自禁的
放松自己,这就是传统的魅力,也是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让自己融入生活、返璞归真。
高一作文写人:洋节和土节

高一作文写人:洋节和土节圣诞节刚刚伴着鹿铃乘着雪橇远去,情人节就带着它的浪漫与甜蜜,把人们淹没到了玫瑰与欢欣的海洋。
愚人节也正蠢蠢欲动,要给人们一个温柔的欺骗、善意的谎言。
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啥时才是尽头。
面对这样的纷纷乱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心情如“春晚”的收视率,上下波动,危机重重,七十年代人耸耸肩,八十年代人眨眨眼,九十年代后的孩子无动于衷——他们把这当作愚人节的玩笑。
本土的节日在这样的浪潮下显得岌岌可危。
我们的祖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救救土节吧!”君不见,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端午节的传说,现在的人爱汉堡胜过爱粽子,再不打一场土节保卫战,后果可是难以想像。
哀之深,怒之切,仿佛要将洋节斩尽杀绝,除之而后快。
其实我们没必要如此惊呼“狼来了”,倒是更该先想想,“狼”为什么来?“狼”来干什么?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息爆炸,通讯发达,文化的交融进入了光速时代。
节日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大众化的特点,也就是成为了文化交融的排头兵。
中华民族的文化,讲的是个“礼”字。
从儒家的“三纲五常”到法家、墨家的“法”,甚至于佛教中的“戒、慧、定”,讲的都是礼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的就是一个等级,一个次序条件下的礼法,因此本土的节日,也常常是“发乎情,止乎礼”。
春节是游子归家拜见父母的日子,端午节纪念的,也是个行了臣道的大忠臣。
土节不全在于快乐,更多的是为了礼法的需要。
西方的文化则大不相同。
从《圣经》到《独立宣言》,西方人的意识中,人与人是平等的,他们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然感情。
因此西方的节日,多是极尽快乐主义本色,目的是让人们放松自我,表达感情。
这样的节日是不会太受礼法限制的,如愚人节,就是一个与上司大开玩笑的绝妙时机。
当春节遭遇圣诞,当端午被愚人节撞了一下腰,当洋节与土节开始了交锋,当“情”与“礼”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碰撞,孔夫子影响下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家园。
当一个能给人以别样的愉悦的契机出现时,爱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们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高一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800字范文三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一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800字五月初五,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都是我的家乡里最热闹的日子。
相比春节时我们每家每户关起门来的热闹,端午节的热闹是大家一起的热闹,是包粽子吃粽子的热闹,也是赛龙舟划龙船的热闹,哪怕这一天需要祭奠屈原,端午节还是热闹的。
印象中的端午节,我都是跟着爸爸妈妈先去到屈子庙去祭奠屈原老先生的。
我的爸爸妈妈告诉我,屈原是为了我们的国家而牺牲的,他是高洁的诗人,他不愿意同流合污,这才有了他的投江,才有了关于端午节的种种传说。
我不是很懂得屈原老先生的想法,却能够明白他的牺牲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里,理应祭奠他老人家。
祭奠完了屈原,我会跟着我的爸爸妈妈去江边看赛龙舟。
每年端午节,江边就会汇聚五湖四海的人来此地以赛龙舟的方式祭奠先神。
整整齐齐的十支龙舟队伍在江面上一字排开,我们都等着那一声令下,等着比赛开始那一刻的到来。
一旦裁判发令,那我们也就有好戏看了。
这十支龙舟队伍都是经过了专门训练的队伍,在我们大家的摇旗呐喊声中,发现不了他们有什么区别,直到龙舟进入了最后的决胜区域,我们才能注意到许多队伍因为先前的使劲儿,现在已经几近停住了,而那支走到最后的队伍,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和欢呼声。
赛完龙舟,正好是我们快要吃端午午饭的时间,妈妈早已把粽子包好煮好,我们只需回到家热一热,再炒上妈妈为端午节准备的美食,我们也就在家正式过端午了。
有时候家里过端午节的人多,有时候家里过端午节的人就我们仨,但不管是多还是少,粽子才是端午节的主角。
高一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800字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节和土节
圣诞节刚刚伴着鹿铃乘着雪橇远去,情人节就带着它的浪漫与甜蜜,把人们淹没到了玫瑰与欢欣的海洋。
愚人节也正蠢蠢欲动,要给人们一个温柔的欺骗、善意的谎言。
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啥时才是尽头。
面对这样的纷纷乱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心情如“春晚”的收视率,上下波动,危机重重,七十年代人耸耸肩,八十年代人眨眨眼,九十年代后的孩子无动于衷——他们把这当做愚人节的玩笑。
本土的节日在这样的浪潮下显得岌岌可危。
我们的祖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救救土节吧!”君不见,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端午节的传说,现在的人爱汉堡胜过爱粽子,再不打一场土节保卫战,后果可是难以想象。
哀之深,怒之切,仿佛要将洋节斩尽杀绝,除之而后快。
其实我们没必要如此惊呼“狼来了”,倒是更该先想想,“狼”为什么来?“狼”来干什么?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息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