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培训知识点说课讲解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培训PPT演示幻灯片74页PPT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培训知识点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培训知识点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生物安全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
absl-2实验室管理技术要点

absl-2实验室管理技术要点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 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配备专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
- 实施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 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管理
- 实验室设计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实验室区域划分合理,单向流动
- 配备适当的生物安全柜和其他防护设备
-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测和校准
3. 实验操作管理
-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规范实验操作流程
- 实施样品和菌种管理制度
- 规范实验废弃物处理流程
- 加强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
4. 应急响应管理
-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配备必要的应急防护用品和设施
-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 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
5. 持续改进管理
-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积极吸收新技术,持续优化管理措施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
- 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建设
以上是absl-2实验室管理的主要技术要点,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持续优化和改进,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 ABSL2各类要求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生物安全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是一种用于处理中度致病性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级别。
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活动,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微生物的泄漏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BSL-2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相应安全措施。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实验室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通风系统: BSL-2实验室应该配备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可有效筛选并清除悬浮的微生物颗粒。
2.室内环境控制: 实验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室的光照应该是适合工作的。
3.安全装备: 提供各种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衣、手套、护目镜、口罩)和实验室安全装备(如生物安全柜、安全密封容器)以保护实验人员免受感染。
4.操作区域划分: 实验室应划定不同的操作区域,以分离操作不同微生物的区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个人防护措施在进入BSL-2实验室之前,实验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1.穿戴实验服:必须穿戴清洁、完整的实验服。
工作服应具备防水和易清洁的特性,并应有足够的长度以覆盖裤腿。
2.戴手套:必须佩戴合适的手套,并确保手套的完整性。
手套应经常更换,尤其是在不同实验之间。
3.戴护目镜:佩戴合适的护目镜,以防止微生物或化学物质喷洒到眼睛中。
4.使用口罩:在需要时,应佩戴适当的口罩以防止微生物通过气道传播。
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实验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前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并确保已经掌握全部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操作台面清洁:在进行每个实验之前,实验台面应被彻底清洁,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
3.无菌技术: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时,实验过程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4.液体处理:在处理液体时,应注意使用防溅技术,避免溅出和喷洒。
使用适当的容器和正确的液体处理方法,以防止微生物扩散。
生物安全实验室BSL ABSL各类要求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生物安全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 培训知识点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培训知识点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生物安全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ABSL-2标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ABSL-2标准BSL—2与BSL—1类似,适合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潜在危险的病源,与BSL—1的区别在于:(1)实验人员均接受过病源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并由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指导;(2)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3)对于污染的锐器,要特别注意;(4)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过程。
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或其它物理遏制设备中进行。
以下的标准及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及设施和BSL—2病源有关:一、标准微生物操作: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进行活体处理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空前脱手套。
3、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溅出和气溶胶。
7、实验完毕、下班前、活体溅出或溢出时,都应使用对病源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台面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地方、州、联邦法规。
9、实施控制昆虫和龋齿动物的程序(参见附录G)(另发)二、特殊操作:1、在开展有关传染病源工作时,实验室主任应禁止或限制人员进入实验室。
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工作,负有最终责任。
2、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
3、存在外源性病源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生物安全级别、免疫接种要求、研究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培训知识点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生物安全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
提供必要的免疫计划、定期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手册,记录、标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职责针对技术方法、程序和方案、生物因子、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安全检查;纠正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在发生感染性物质泄露或其他事故时,协助事故处置和调查;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各项消毒灭菌措施的落实情况。
实验室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要求;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的健康管理规定;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不应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而违反管理规定;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如果怀疑个人受到感染,应立即报告;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
风险评估与控制危险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风险控制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危险度分级Risk GroupRisk Group Individual Risk Community RiskI No or Low No or LowII Moderate LowIII High LowIV High High病原微生物分类与防护水平第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Smallpox第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HIV第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HBV第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Mouse Leukemia Virus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试验等操作。
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不经灭活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视同病毒培养。
(如大量活菌操作)动物感染实验:指以活病毒感染动物的实验。
动物感染实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
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
(样本检测)灭活材料的操作: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
(非感染性材料的实验)生物安全屏障一级屏障即生物安全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箱、安全离心杯二级屏障即实验室设施设计和结构,包括:围护结构、通风空调系统、供水供气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消毒灭菌系统生物安全防护(三要素实验室操作技术、安全设备(一级屏障)、设施设计和结构(二级屏障))一级防护通过良好的实验室操作技术,合适的生物安全设备来防止工作人员或者实验室环境对生物因子暴露二级防护防止实验室外部环境对生物因子暴露Bio-safety leve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Animal bio-safety level (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BSL-1实验室基本防护要求在靠近实验室出口处设置洗手装置;在实验室出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个人服装与工作服分开放置;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BSL-2实验室基本防护要求符合BSL-1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室进入控制措施;在实验室或其所在建筑内配备高压灭菌设备;病原微生物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工作区应配备紧急洗眼装置;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以防气溶胶污染;1进入控制实验室门口应张贴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识仅授权人员可以进入实验室禁止儿童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门应保持锁闭应标明实验室操作的微生物人员培训与考核人员健康管理出入记录2操作规范●洗手接触感染性物质后和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从事下列行为(进食、饮水、吸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储存食品)●移液(禁止口吸移液,必须使用机械移液装置)●锐器处置禁止将锐器随意弃置于塑料,必须使用专用锐器收集容器●废物包装袋●控制溅出和气溶胶产生●去除工作台面污染或感染性物质溅出后使用适当消毒剂3工作完成之后废弃物处置分类收集,固体液体分开;收集于防漏包装袋和容器;使用有生物危害的红色或黄色可高压蒸汽灭菌包装袋;废弃物应高压灭菌;4工作过程中必须穿着实验室防护服以防污染个人衣物;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以保护双手暴露于危险性材料;当手套被污染、破损或必要时应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险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离开实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涉及感染性物质的所有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防护装置内进行。
离心1使用密封转头或安全离心杯2一定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BSL-2实验设施及操作规程实验室分区1实验室防护(工作)区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
2核心工作间(主实验室)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
3辅助工作区生物风险相对较小的区域,也指实验室中防护区以外的区消毒灭菌设备(灭菌锅、紫外灯、过氧化氢发生装置)常用消毒剂2%戊二醛、75%乙醇、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等)个体防护装备防护服、手套(双层)、口罩、防护帽、防护镜、鞋套、防水围裙套袖。
●在辅助工作区无需使用PPE。
●进入防护区时应使用第一层PPE,包括:一次性鞋套、工作服、第一层乳胶手套、帽子、口罩。
在半污染区中操作超速离心机和-80℃冰箱必须戴第二层乳胶手套。
●在核心工作间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时应增加第二层PPE。
包括:第二层乳胶手套、一次性围裙套袖或反穿衣、防护镜。
PPE脱除程序第二层PPE应在离开核心工作间时脱下。
第二层手套应先消毒再脱下。
第一层PPE应在离开防护区时脱下。
离开实验室时应使用流水和洗手液洗手。
运输包装要求●在实验室内和本单位内运输感染性物质标本时必须遵守双层防护原则,使用两层包装系统。
装载感染性物质标本的内层容器必须放到一个外层容器中,并保持内层容器固定直立。
外层容器应防破裂、防泄漏,并可耐受高压灭菌和化学消毒剂作用。
●对外运输包装要求对外运输感染性物质过程中应使用三层包装系统,包括内层容器,第二层包装容器及外层包装材料。
装载标本的内层容器必须防水、防漏并贴上指示内容物的适当标签。
内层容器外面要包裹足量的吸收性材料,以便内层容器打破或泄漏时能吸收溢出的所有液体。
保存与使用感染性物质应贮存于指定的冰箱,冰箱门应张贴生物危险标识。
感染性物质的监管实行双人负责制,由实验室负责人和其指定的责任人共同管理。
保藏冰柜实行双锁管理。
每次存取感染性物质必须登记。
感染性物质的所有操作必须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开放式的工作台上不允许操作这类物质。
所有涉及感染性物质的使用过程都应如实记录,包括领取和使用的时间,感染性物质名称及数量。
不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不得将感染性物质带出实验室。
实验工作结束后,未用尽的感染性物质和使用后得到的产物应按要求进行处理、销毁或保存,并如实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和灭菌实验室房间、生物安全柜、传递窗内的悬吊式紫外消毒灯等对上述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安装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30-60分钟。
甲醛熏蒸可对实验室空气、设备以及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实现有效灭菌。
二氧化氯喷雾可对实验室空气、设备以及物体表面的微物实现有效消毒灭菌。
物体表面消毒灭菌实验室地面应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和使用吸尘器。
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1000-2000mg/L)喷洒后拖扫。
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
应使用可装配吸水布或纸巾的拖把,使用后用应将吸水布或纸巾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理。
实验台面、桌子、椅子、凳子、门把手、实验记录夹等可用75%乙醇喷洒擦拭,消毒作用不少于20min。
实验材料的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或喷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