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记录规范化-海绵状血管瘤

合集下载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是一种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通常表现为低血流量的静脉畸形,因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而得名。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但以头、面部多见,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

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甚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压力去除后迅速充盈,若部位较深,则皮面颜色几乎正常。

少数损害表面伴发草莓状血管瘤。

一般出生时即出现,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但通常发展缓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则不明显。

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及继发感染破溃时,有导致严重失血的危险。

病变除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黏膜下、肌肉甚至骨骼等,若累及骨骼、横纹肌或肠道等,可引起相应症状。

发生在肝、肾等内脏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常于体检或手术时被发现,也可引起压迫症状。

本病可为下述2种罕见先天性疾病的部分表现:①蓝色橡皮球样痣(blue-rubbernevu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瘤除累及皮肤外,常波及肠道引起慢性出血而贫血,其他器官如口腔黏膜、肝、脾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累及。

②Maffucci综合征:可伴有3种类型脉管畸形,即海绵状血管瘤、静脉扩张、淋巴管扩张;血管瘤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发软骨发育不良和骨化不全,骨脆弱引起畸形。

此外,还有骨软骨瘤和软骨肉瘤等异常。

海绵状血管瘤还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者,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

血小板计数可降至为(10―15)X109/L,但紫癜不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而是一种消耗性凝血病,是由于血液的凝固,血管瘤内的纤维蛋白形成,使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胞浆素原减少所致。

约1/4病例可发生出血、呼吸困难、继发感染或恶变。

镜下可见大片相互吻合,大小不一的静脉窦或腔隙,腔壁衬有内皮细胞层,有时可见有血栓形成或钙化现象。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1 。 例
2 讨 论 2 1 引发 原 因 .
脑海 绵状 血管瘤 的实 质是畸 形血 管团 , 管 团的供血 动脉和 引流 血
静 脉为 正常 管径 的血 管 , 内的血 液流 速缓 慢 , 瘤 故血 管造 影 不能 显示
畸 形血 管 团病灶 。 周脑 组织 有胶 质 增生和 黄 色的 含铁 血黄 素沉 积 , 瘤 这 种含铁 血色素 是 脑皮 层 型海绵 状血 管瘤 引起病人 癫痫 的原 因之一 。 本 组6 癫 痫患 者 术 中 明显 见到 色 素沉 积 与MRI 形 低信 号 带相 例 报环 符 。 窝海 绵状 血管 瘤是 硬膜 外 病变 , 瘤 由中颅 窝底 向 上将硬 脑 中颅 肿
83 0.
本 组患 者 以 癫痫 、 痛 、 内 出血 为 主要 临 床 表现 , 中以颅 内 头 颅 其
( ] 王元 , 宝柱 . 经外 科【 . 京 : 2 江 神 M】北 军事 医学 科 学 出版 社 , 0 -: 20 I
3 49~ 3 51.
出血 表现为 主的4 i癫痫 、 为主的6 伴动 眼神经 、 f, J 头痛 例, 展神经或 三叉
岁6 , 0 O 例 , O 以上 1 。 例 4 ~5 岁7 5 岁 例 1 2 临 床 表现 .
面 只切 除 病灶 , 留含 铁血 黄 素 层 , 保 以免 加 重术后 神 经 功 能损 害 。 中
颅 窝病 灶 采用 颞 部入 路 , 中大 部 分切 除 肿 瘤 , 术 出血 较 多 。 电凝 中颅
窝硬 脑膜 后关 颅 , 中颅 窝 脑脊 液漏 是主 要并 发症 之一 。 多数 与皮 下残
腔 积液有 关 , 预防 的关 键是 肿 瘤切 除后 硬膜 要严 密缝 合 , 要时 硬膜 必 补片 修 补术 并 敷且 生 物 蛋 白胶 。

手术讲解模板: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适应证: 2.急性出血有颅高压症状者。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适应证: 3.脑深部、功能区、脑干或海绵窦区等病 变,手术不致造成严重并发症者。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1.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偶然发现病变,但无临床症状者。
手术步骤:
2.切开硬脑膜确定病变部位后,如病变有 部分露出脑表,则可按其分界线将其完整 切除。如表面看不到病变,则按CT或MRI 确定的位置避开功能区切开脑皮质,达病 变后,沿其与脑分界的胶质层逐步剥离电 凝止血,直到将其完全切除,对于脑一般 浅部病变,有如切除脑内良性肿瘤一样, 不像切除脑动静脉畸形那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概述:
病的特征性所见。多发性病灶约占20%。 本病处理对策有多种:对于偶然发现的无 临床症状病人,采取非手术疗法观察;对 于出现神经症状,病灶位于一般脑部位者 多主张手术切除;对于脑深部、功能区、 脑干和海绵窦部病变,手术有损伤性和相 当难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手术的利 弊,分别或综合采用放疗和手
术后处理:
1.开颅术后有条件时,应进行ICU术后监 护。无监护条件时也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 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变化, 根据病情需要每15min~1h测量观察1次, 并认真记录。若意识逐步清醒,表示病情 好转;如长时间不清醒或者清醒后又逐渐 恶化,常表示颅内有并发症,特别是颅内 出血,必要时应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应适可而止。史继新等(1999)报 告10例手术,其中4例全切,仅1例无并发 症;Hashimoto等(2000)报告1例采用病 变内注入粘附剂,在少出血情况下予以全 切。提示手术经验尚待积累。

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

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

5 阳仁 华 , 王辗栓, 周 洋,等. D HS与 外 固定
支 架 治 疗 股 骨粗 隆 间 骨 折 的疗 效 比 较 [ J j .
河 南 外 科学 杂 志, 2 0 0 9 , 1 5 ( 3 ) : 3 7 — 3 入 物 周 围 骨折 发 生 率 不适合 Ⅲ、 Ⅳ型 骨 折 。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颅 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 中的作用 和方法 。 方法
2 0 1 1年 4月至 2 0 1 3年 7月 , 本 院在神
经导航日 ! 导下 显微 外 科 切 除 3 0例 颅 内海 绵 状 血 管瘤 。 结果
手 术 全 切 除率 1 0 0 %, 无 手 术 死 亡 。 术 后症 状 改善 2 6例 , 与 术 前 相 比无 变 化 2

87 0・
浙江创伤外科 2 0 1 3年 1 2 月第 1 韪 卷第 6 塑
Z H j J T — r a u — m a t i ,
b e r Q



诊 治分 析 ・
神经导航 引导下颅 内海绵状血管瘤 的 显微外科手术切 除
叶 科 徐 庆生 童 鹰 周 永庆 郑 秀珏 詹仁雅
行走不稳 、 颜 面部 疼 痛 、 口齿 不 清 、 命 常 脑 电波 。 作者单位 : 3 1 0 0 0 3 杭州. 浙 江 大 学 附 属 力 、
第 一 医 院
名 性 失语 、 晕 厥 发 作 和幻 视 等 。 偶 然 发 现 1 . 5 神经 导航 :① 使用 美 敦力 S t e a l t h
外 露 的 支 架 也 给 患者 造 成 严 重 的心 理 负 不 失 为 一 种理 想 、 可靠 的方 法 。 担 。G a m ma 钉 是 最 早 应 用 于 临 床 治 疗

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1.9%~6%,占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11%~20%。

它由1mm至数厘米大小不同的缺乏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血管窦组成,一般看不到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其颜色呈紫红色或蓝色,常为分叶状,界限清楚,小者针尖大,大者可累及脑的大部分,通常直径在数毫米至4cm,平均2cm。

血管窦间不含脑组织,只有少量结缔组织。

窦腔内壁为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腔内有凝固及半凝固的血块,有的成层附着在腔壁上,并呈不同程度的机化、钙化甚至骨化。

常因自发性出血使周围脑组织、脑膜或室管膜因含铁血黄素沉着而呈棕黄色,并伴有胶质增生。

随着病变的进展,腔壁可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玻璃样变及增厚。

海绵状血管瘤无包膜,病变周围为萎缩的脑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可自发性发生毛细血管的“芽生”作用,逐渐伸入组织间隙,使病灶进行性扩大。

临床特点本病多见于20~60岁,婴幼儿及儿童也可发病,男女之比约6∶5。

75%位于幕上,25%位于幕下。

以大脑半球最多见,脑桥次之,小脑少见。

幕上常位于皮层灰质下,依次为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丘脑、枕叶、侧脑室、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内等。

脑室内者极为罕见。

位于颅底的海绵状血管瘤,多起源于硬膜,体积可较大,并可与硬膜、三叉神经半月节、海绵窦、岩骨嵴等结构紧密粘连。

位于脑池内的海绵状血管瘤酷似脑瘤,于桥小脑角者可压迫脑神经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临床症状有癫痫(38%)、颅内出血(23%)、头痛(28%)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12%),少见症状及体征有失语、精神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等,部分患者可无症状,症状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显示,MRI较CT更敏感。

MRI应作为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是SWI序列,对海绵状血管瘤内出血,尤其是早期、微量和静止出血的检测更为敏感,有助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附15例分析)

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附15例分析)
均 未输 血 。 人 术 后恢 复 良好 , 病 无手 术死 亡 。 结论 采 用 神 经 导航 技 术 可 精 确 定 位 脑 深 部 病 变 , 孔 手 术 又 是 处 理 颅 内病 变 的微 创 神 锁
经 外 科 技 术 。 确 应 用 这 两 项 技术 , 合 熟 练 的 显 微 神 经外 科 技 巧 , 明 显 提高 脑 深 部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的临 床 治 疗 效 果 。 正 结 可 关 键 词 :神 经导 航 ;锁 孔 开 颅 术 ;血管 瘤 , 绵 状 , 海 中枢 神 经 系 统 ;显 微 神 经外 科
c anit m y u r oo nde ur na i to an l sso 5 e s s rne o v ga i n: a y i f1 a e
WA NG o in , Gu l g TU n o CA/ in n , t l a La b , Ja ig e a
维普资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MI S )2 ! ! C N J, !


l 7・ l
临 床 研 究 ・
神经 导航下 锁孔开颅显微手 术切 除 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 5 分 ) 附1例 析
王 国良 ,涂 兰 波 ,蔡加 宁 ,李天栋 ,何 黎 民 ,白红 民 ,王伟 民
中图 分 类 号 :R 5 . 1 6 1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12 2 0 )3 0 1 - 3 1 0 - 2 X{ 0 7 0 - 1 7 0
M i r s r i a x ii n o e p s a e r i a e n u e n i m au i g k y l e o n g e e c so fd e -e t d b a n c v r o sh ma g o sn e ho e i

(整理)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和治疗方法

(整理)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和治疗方法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 CA)最早于1854年由luschk a描述。

由于血管造影检查时常无异常血管团的发现,故将其归类于隐匿型血管畸形。

颅内隐匿性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瘤(CA)、毛细血管扩张症(CT)及静脉血管瘤(VA)。

Russ ell和Rubinstain根据病变是由窦状,即海绵状血管腔隙组成这一病理特征,将该病命名为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并被普遍接受。

而实际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

故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的名称最为恰当,本书使用文献上应用最广泛的“海绵状血管瘤”这一名称。

1 病理大体观察,病变为暗红色圆形或分叶状血管团,没有包膜但边界清楚,呈桑椹状,其内为蜂窝状的薄壁血管腔隙,切面如海绵状。

与脑AV M不同的是海绵状血管瘤缺乏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血流速度也不快。

但可见大量的小血管进入病变内,其内部或周围常有小的出血灶,但大的出血灶少见,周围脑组织常有黄染的胶质增生。

镜检可见海绵状血管瘤是由丛状、薄壁的血管窦样结构组成,其间有神经纤维分隔,但窦间没有正常的脑组织,窦壁缺乏弹力层和肌肉组织,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易发生出血、玻璃样变、纤维化、血栓形成和钙化。

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单发,多发者约占l/4,Poter报告173例海绵状血管瘤中多发性者31例,占17.9%。

海绵状血管瘤直径一般小于2cm,最小者仅数毫米,大者可达10cm以上。

海绵状血管瘤为先天性疾病,属于良性错构瘤,由于反复少量多次出血,随病程发展,血肿不断机化,加之周围反应性胶质增生,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总体来看呈增大趋势,但由于瘤腔内变性血红蛋白在病程某一阶段的渗出和吸收,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增大或缩小变化。

海绵状血管瘤穿刺活检后有发生种植转移的报道。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附11例分析)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附11例分析)
岁 , 均 4. 平 1 2岁 。 程 5d 2 病 一 3个 月 , 均 25个 月 。 平 . 病
灶位 于 中脑 2例 , 脑桥 8例 , 延髓 1 。 例
表 1 脑 干海 绵状 血 管 瘤 病 人 的临 床 表 现
症 状 、 征 体
眩晕
中脑 ( n=2 脑 桥 ( ) n:8 延 髓 ( ) n:1 )
维普资讯
中国 微 侵 袭 神 经 外科 杂 志 ( M I J ,0 8 1 ( ) C NS )2 0 ,3 4

1 9・ 7

经 验 交 流

显微外科手术切 除脑 干海绵状血管瘤 ( 1 分 ) 附1例 析
李志 强 ,石 祥 恩 ,吴 斌 ,张 永力 ,范 涛 ,周 忠清 ,孙 玉明 ( 首都 医科 大 学附属 复兴 医院神 经 外科 ,北 京 10 3 ) 0 0 9
干 . 除血肿 后 可 见病 变 与脑 干含 铁 血 黄素 沉 积 区有 清

发作 性 昏迷
上 视 不能
侧 向 注 视 切 除 病 变 . 血 动 脉 及 引 流静 脉 采 用 分 供 低 功 率 电凝 止 血 . 血 时 可采 用 止 血 海 绵 压 迫 . 渗 防止 脑 干 穿 通 小 动脉 热 损 伤 。 病变 清 除后 , 高倍 手术 当 在
图 1 R影像 1 M A术前脑桥呈“ , 1 _ 桑椹, B术 肿瘤全切 样
13 手 术 方 法 - 2例 病 变 位 于 中脑 一 侧 与 2例 病 变
颅 内 压增 高 复 视 偏撅 共 济 失 调 第 V脑 神 经 麻 痹 第 Ⅵ 脑 神 经 麻 痹 第 Ⅶ 脑 神 经 麻 痹 第 Ⅷ 脑 神 经 麻 痹
无 明显 变 化 3例 , 留吞 咽 困难 1 , 遗 例 面瘫 及 肢 体 活 动 障 碍 加 重 2例 ; 灶 均 无 复 发 。 结 论 选 择 正 确 的 显 微 外 科 手 术 方 法 , 干 海 病 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记录单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
手术名称:
术后诊断: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麻醉人员:
手术经过:(包括病人体位、切口处理、病灶所见及手术步骤等)
记录要点:
1.手术入路:(如使用神经导航系统,记录相关信息)
体位(包括体位和头位),手术入路、手术切口(形状大小);皮瓣、肌瓣处理,皮瓣的翻开方向;骨瓣的形成大小;硬膜是否完整,硬膜的张力,硬膜的切开和翻开方向;
2. 畸形血管团显露和切除:
硬膜切开后脑表面有无异常,切开皮层探查探查病变的过程描述;病变的大体描述:大小、边界、有无出血、有无黄变、病变形态、血供、质地等;病变切除过程(是否沿周围界限完整切除),病变有无明显供血动脉;
3.关颅过程:
术野止血情况,止血材料的使用;关颅时脑组织张力情况;脑膜缝合情况(有无缺损、有无人工脑膜修补及修补大小);骨瓣还纳(有无缺损、固定或修补方法);肌瓣,皮瓣缝合及引流管放置情况;
4.其他:
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的估计、输血情况(有无自体血液回输);术中快速冰冻结果及术后标本处理;术后麻醉恢复情况。

记录医师: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