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布置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篇一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1.普通教室1.1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1.1.2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1.1.3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1.2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
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1.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3.1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1.3.2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1.4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2.实验室2.1 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2.2 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600mm。
2.2.2 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
2.2.3 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本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创意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该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一、总体布局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开放式布局,建筑群建于一个开阔的场地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学习空间。
建筑群之间通过连廊相连接,方便学生们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
教学楼和活动中心位于中央位置,方便学生出入,其他的建筑则布置在教学楼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社区。
二、教学楼设计教学楼共分为三层,每层有多间教室和办公室。
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学使用。
办公室则提供给教师们进行备课、评阅作业和开会的地方。
教学楼外立面采用了彩色玻璃,增加了整个建筑的美感。
三、活动中心设计活动中心位于教学楼旁边,是学生们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场所。
中心内设有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活动中心还设有一个大型多功能礼堂,用于举办各种大小活动,如演讲比赛、舞台剧演出等。
四、室外空间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注重室外空间的规划。
学校周围种植了大量树木和花草,使学校环境更加美观。
操场和篮球场设在建筑群周围,方便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
此外,还设有一个小型花园和学生广场,供学生们休息和社交。
五、安全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教学楼采用了防火材料和防火门,配备了逃生通道和消防设备,确保学生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尽早撤离。
学校的围墙高度适中,确保学校的安全性,并设有监控系统,增加学校的安全防护性。
六、环保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一系列的环保设计。
建筑材料选用了绿色环保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材料。
建筑外墙采用了保温材料,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学校还设有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雨水进行照明和灌溉。
七、合理的空间利用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合理的空间利用,将学校的各个功能区域布置得井然有序。
中小学教学建筑布局楼规范

第2.2.2条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
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第二节普通教室第3.2.1条教室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第 3.2.2条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
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第3.2.3条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第3.2.4条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第七节语言教室第3.7.1条语言教室宜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
第3.7.2条当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二室之间应设观察窗,窗的设置应能满足教师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
第3.7.3条语言学习桌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教室设置控制台时,第一排语言学习桌前沿距前墙不应小于2500mm。
二、纵向走道宽度不宜小于600mm;教室后部横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600mm。
三、语言学习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m。
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本工程结构简单,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布置
Structural layout
结构柱网布置图
通过对建筑的整体布 置及荷载的传递分析, 确定建筑柱网布置图。
荷载计算-梁自重计算
Load calculation
1层 框架边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框架中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纵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次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2~4层 框架边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框架中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纵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次梁 梁自重 粉刷自重
1.6构造做法
· 屋面做法 · 楼面做法
设计资料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01 地质资料
(1)素填土:土层厚度约为0.8m; (2)含粘性土角砾:土层厚度约为7.5m,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fak= 200kN/m2;不考虑土的液化。
02 气象资料
年降水量1730mm。夏季最高气温39摄氏度,冬 季室外气温最低-2摄氏度。 50年一遇的的风压为0.30kN/m2,雪压为 0.3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1.3平面设计
本教学楼设计采用内廊式设计,使得平面紧凑,组合灵 活,平面布置满足长宽比小于5,采用纵向7.20m,横 向6.00m+2.10m+6.00m的柱距,纵、横向定位轴线均 与柱轴线发生偏移,为了使用方便,同时也达到美观的
效果。
1.4立面设计
立面是由窗户和墙体排列组成的图案,所以怎么样布置和排列窗户的洞口和窗户所选的 材料颜色就成为了关键。 利用上人屋面的楼梯间,使建筑立面形式丰富,看起来并不单一。 墙面外装饰采用涂料粉刷,整个建筑物的线条简单有力,充分体现了教学楼的朴实大方 的风格特点,适合学生在里面住宿和生活,与他的使用功能相互呼应。
教学楼平面分布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对教学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等多方面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特制定本教学楼平面分布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功能性原则:确保教学楼的各个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满足教学、办公、科研等需求。
2. 安全性原则:确保教学楼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3. 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习惯,提供舒适、便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4.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三、教学楼平面布局1. 总体布局教学楼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地上五层为教学区域,地下两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
教学楼东西向布置,南北向为教学主入口,便于人流进出。
2. 功能分区(1)一层:主要功能为接待大厅、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
- 接待大厅:位于教学楼入口处,设有咨询台、休息区等,方便师生咨询和休息。
- 教师办公室:位于一层东侧,便于教师日常办公和交流。
- 会议室:位于一层西侧,用于召开学校会议和学术讲座。
- 卫生间:位于接待大厅和教师办公室附近,方便师生使用。
(2)二层:主要功能为图书馆、自习室、教师办公室等。
- 图书馆:位于二层北侧,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舒适的阅读环境。
- 自习室:位于二层南侧,供学生自习使用。
- 教师办公室:位于二层东侧,方便教师办公。
(3)三层至五层:主要功能为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厅等。
- 教室:位于三层至五层,每层设有若干教室,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 实验室:位于三层至五层,每层设有若干实验室,满足实验课的教学需求。
- 多功能厅:位于五层,可用于举办学校活动、学术讲座等。
3. 垂直交通教学楼设有电梯和楼梯,方便师生上下楼。
电梯位于教学主入口附近,楼梯位于教学楼各层,确保师生安全出行。
四、设计亮点1. 绿色环保:教学楼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降低能耗,提高环保性能。
2. 智能化管理:教学楼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灯光、空调、安防等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学校五层教学楼给排水平面布置方案图

教学楼设计方案

教学楼设计方案引言教学楼是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设计方案对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功能布局、设备选择等方面,提出一种教学楼设计方案,旨在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1. 建筑设计教学楼的建筑设计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外观和形式:教学楼的外观应当简洁大方,符合学校的整体风格和形象。
建筑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现代风格、传统风格等,但需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建筑结构:教学楼的结构应当稳固可靠,以确保安全性。
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等,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采光与通风:教学楼应当注重室内的采光和通风,以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合理规划窗户的位置和面积,选择适当的玻璃种类,同时考虑到遮阳和隔热措施,以降低能耗。
•绿化和景观设计:教学楼周围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可以增加校园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合理布置绿化带和景观区域,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并考虑到季节变化和校园整体规划。
2. 功能布局教学楼的功能布局应当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室布局: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合理规划教室的数量和面积。
教室的座位布置应当兼顾舒适度和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活动空间。
•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规划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室。
合理配置实验台、仪器设备和工作空间,保证师生的实验和实训需求。
•办公区域:规划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办公区域,使教师和行政人员能够有良好的办公和交流环境。
•休息和公共区域:规划休息室、图书馆、自习室等公共区域,提供学生休息、学习和社交的场所。
3. 设备选择教学楼的设备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教学需求和技术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教学设备:根据不同的学科和课程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实验仪器等。
•网络设备: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教学楼内部公共空间设计

教学楼内部公共空间设计引言教学楼是学校教学与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舒适程度。
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提供一个适合学习、交流和休息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术成就和整体发展。
本文将讨论教学楼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案例。
一、重要性1.促进学生学习与交流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良好的设计可以提供合适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例如,可以设置自习室和阅览室,配备舒适的座椅和适当的照明,为学生提供一个专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另外,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交流区域、小组学习区域和讨论室,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创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还要注重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舒适的环境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例如,合理利用自然光和绿植,增加视觉和心理的舒适感;合理配置座位和空间,提供足够的私密性和安静度;以及提供充足的通风和空调设施,确保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3.提供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教学楼的公共空间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有的学生喜欢独自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学生喜欢休息放松。
因此,在设计公共空间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功能。
例如,可以设置成小组学习区域、个人学习区域、休息区域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休息需求。
二、设计理念1.灵活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变化。
例如,可以使用可移动的隔断墙来改变空间的大小和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人数和活动需求。
另外,可以使用可移动的家具和设备,使空间能够随时重新布置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和教学场景。
2.开放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可以设置开放式的学习和休息区域,提供一个共享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轻松地互相交流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