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任务、作业

合集下载

1.3《庖丁解牛》学习任务单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3《庖丁解牛》学习任务单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 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1.3 庖丁解牛【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能力:准确理解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和语法现象。

2.思维能力: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

3.鉴赏能力:探寻庖丁的“解牛之道”,赏析庖丁解牛时的场面描写。

4.文化理解与传承: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有关文化常识。

【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东北)。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唐玄宗天宝年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

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来说明道理。

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

(成语故事:井底之蛙、呆若木鸡、望洋兴叹、踌躇满志、栩栩如生)《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

所谓“养生主”,即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

【解题】庖丁①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②“厨师”的意思,“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解:剖开,分割。

重点字词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结合书下注解,关注重要文言知识点,疏通文章内容,讲不清楚的地方做出标记。

【重要文言知识归纳】(诸子文不是特别好读,有些字句的意思本身还有争议。

所以文言知识的梳理积累不需要“全”,只要挑经典的字词、重要的句式让学生掌握、积累即可)通假字砉然向然“向”同“响”技盖至此乎“盖”同“盍”,何,怎么批大郤“郤”同“隙”,空隙词类活动端章甫...:端,用作动词,穿礼服;章甫,用作动词,戴礼帽风.乎舞雩:用作动词,吹风曾皙后.:用作动词,后走赤也为之小.:用作名词,指做小相孰能为之大.:用作名词,指做大相一词多义1.善嘻,善.哉!大致相当于“好”,“善哉”表示赞叹善.刀而藏之揩拭、擦拭“善”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引申:“友好”“擅长”“赞许”2.族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之处族.庖月更刀众,一般的士大夫之族.类古今异义1.固然因此固然..古:本来的结构今: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语文年级高一学期课题庖丁解牛作业练习一、翻译全文重点字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二、选择题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写了三个阶段庖丁技艺的比较,不仅是庖丁技艺逐渐纯熟的体现,更是其对“道”理解不断深化的体现。

无论是“所见”还是“未尝见”,都是需要“以目视”的,而最高境界的第三阶段,则摆脱了视觉的束缚,完全交由“神”来定夺。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

“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解牛》一文,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

D.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

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庖丁解牛-《庄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庖丁解牛-《庄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庖丁解牛-《庄子》》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庖丁解牛》是庄子的一篇哲学文章,通过描述庖丁熟练解牛的过程,探讨了人类认识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方法。

这篇文章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塞位,对于人们理解世界、认知自我和他人都有着深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庖丁解牛》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 理解庄子对于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思考;3. 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哲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庖丁解牛》的作者和背景介绍;2. 《庖丁解牛》的主要内容和思想;3. 庄子对于认知和理解世界的观点;4. 庄子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了解《庖丁解牛》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庄子的思想对于当代的启迪;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庖丁解牛》中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等。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堂课:介绍《庖丁解牛》的作者和背景,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 第二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庄子对于认知和理解世界的观点;3. 第三堂课:分析《庖丁解牛》中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4. 第四堂课: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等,稳固所学内容。

六、评判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教室表现等;2. 作业:写作、演讲等相关作业;3. 考试: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于《庖丁解牛》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庄子哲学讨论会;2.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哲学作品,拓展思维;3. 开展相关的钻研项目,深入探讨庄子的思想。

八、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哲学作品《庖丁解牛》,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哲学思维能力,提高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希望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不息拓展自己的视野,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作业11 庖丁解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作业11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课后限时作业(十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B.技盖至此乎C.如土委地D.善刀而藏之C解析A项,“向”通“响”。

B项,“盖”通“盍”。

D项,“善”通“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已解,如土委.地俯首系颈,委.命下吏B.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C.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D.因其固.然此物固.非西产D解析A项,脱落;交付。

B项,一般的;交错聚结的地方。

C项,超过;行进。

D项,本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D解析A项,介词,替;介词,表被动。

B项,介词,从;介词,比。

C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修饰。

D项,均为介词,用。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庖岁.更刀岁:名词作状语,每年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C.以无厚.入有间厚:形容词作名词,有厚度的刀刃D.襟三江而带.五湖带:名词作动词,串联D解析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带。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B.技经肯綮之未尝(定语后置)C.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D.族庖月更刀,折也(判断句)B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句。

6.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臣之解牛之时,(臣)所见无非牛者B.三年之后,(臣)未尝见全牛也C.(王)为之四顾,(王)为之踌躇满志D.吾闻庖丁之言,(吾)得养生焉C解析应为:(臣)为之四顾,(臣)为之踌躇满志。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必修下册《庖丁解牛》2

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必修下册《庖丁解牛》2

《庖丁解牛》专项训练(解析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官知/止而神/欲行B.视/为止,行为/迟C.官/知止而神欲/行D.视/为止,行/为迟2.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姓庄,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B.庖丁,意思是名叫“丁”的厨师。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C.文惠君,即梁惠王,“惠”是他的谥号。

战国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

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D.臣,文中是指庖丁在文惠君面前的自称。

君主时代,只有官吏在君主面前可以称臣。

3.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全摸清了,凭精神和牛接触,不用眼睛看就可把它拆卸。

C.庖丁解牛动作熟练,声响美妙、自然、优美。

《庖丁解牛》作业+答案

《庖丁解牛》作业+答案

《庖丁解牛》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庖丁解牛一、基础知识。

二、1.《庖丁解牛》节选自《》,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

庄周,时期著名思想家,与并称,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三、2.给划线的字注音并作解释。

四、(1)乃中《经首》之会()(2)良庖岁更刀,割也()五、(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4)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六、(5)膝之所踦()(6)新发于硎()七、(7)奏刀騞()然(8)砉()然向()然八、(9)批大卻()(10)导大窾()九、(11)肯綮()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良疱岁更刀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B.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名词动用C.C.以无厚入有间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D.D.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德:恩德,名词E.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F.(1)臣之所好者,道也。

(2)依乎天理。

(3)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4)良庖岁更刀。

(5)族庖月更刀(6)虽然,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5.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6.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7.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8.根据下面几句话,写出所衍生出来的成语。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4)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9.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技盖至此乎盖:何,怎样C.技经肯綮之未尝技:技术 D.如土委地委:卸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足之所履,膝之所踦②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B.①进乎技矣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①因其固然②因利乘便D.①善刀而藏之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二、课内习题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庖丁解牛(一)课后作业

庖丁解牛(一)课后作业

《庖丁解牛》第1课时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所踦.(yǐ) 硎.(xínɡ) 怵.然(chù)B. 砉.然(huò) 向.然(xiǎnɡ) 騞. (huā)C.大郤.(xì) 大窾.(kuǎn) 謋.然(huò)D.中.音(zhònɡ) 肯綮.(qìnɡ) 庖.丁(páo)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盖:大概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批:劈、击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堆积、散落D.善.刀而藏之善:揩拭、擦拭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良庖岁.更刀岁:每年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C.每至于族.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D.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好伴侣友:好朋友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C.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省略句)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C.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硎冰,水为.之于.蓝C. 而.刀刃者无厚D.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吾尝终日而.思矣皆以.美于徐公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D.庖丁解牛这则寓言,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深刻哲理。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3《庖丁解牛》作业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

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⑤也;吹剑首⑥者,吷⑦而已矣。

尧、舜,人之所誉也。

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注】①魏莹:魏惠王。

田侯牟:疑指齐桓公。

②犀首:官名。

③内热发于背:内心焦急而病发于背。

④胥靡:服役的犯人。

⑤嗃:洪亮而悠长的声音。

⑥剑首:剑鼻环的小孔。

⑦吷:细微的声音。

(二)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达成设定的三个目标。
三、自主检测
(提示:使学生通过完成自主检测,了解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自主检测题应是基础题,建议每个讲座或者课例设计3~4个小题,其中最后1题可以稍微变化条件或情境)
1.你能根据《北冥有鱼》概括《庄子》寓言特点吗?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3.庖丁谈解牛是文本的主体,你能概括庖丁成长的三个阶段吗?
6.梳理出自本篇课文的成语,借助工具书掌握成语含意。
7.经典寓言的寓意往往是多重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课下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四、自主检测答案
1.(1)《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⑥新硎初试——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
(2)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3)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4)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5)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6)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部编本高一年级必修下册语文《庖丁解牛》
2.达成目标:
(1)了解庄周及其代表作《庄子》。积累“进、批、导、善、盖”等文言字词,掌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刀刃新发于硎”等文言句式。
(2)掌握寓言文体特征,体会《庄子》想象奇特、瑰丽多彩、用寓言表达思想的艺术特色。
(3)理解“庖丁解牛”寓意,整体把握其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3.学习方法建议:
(提示:有就写,没有就不写)
4.课前准备
准备《庖丁解牛》文本打印稿。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提示:针对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进去,悟出来”)
1.观看录像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疏通文意。
2.观看录像,完成老师安排的课堂练习。
3.完成课后作业。
4.仿照下列示例,做好字词梳理。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6)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⑦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⑧庖丁解牛: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⑨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7.略。
6.①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
2.第一段:庖丁解牛的场面。第二段:文惠君赞解牛。第三段:庖丁谈解牛。第四段:文惠君“得养生焉”。
3.始之解牛:无非全牛,停留在牛的外部;三年之后:目无全牛,深入到牛的内部,第一次认识的飞跃,符合人的认识基本规律;方今之时:游刃有余,最高境界,进入化境。
4.略。
5.(1)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