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D)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金匮要略选择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金匮要略选择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金匮要略选择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伤寒杂病论》中有几卷的是以杂病论述为主?A、7B、6C、4D、8E、5正确答案:B2、防己黄芪汤可治水气病,其病机为A、风水夹热B、皮水夹热C、风水表虚D、皮水郁表E、水阻阳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风水表虚证证治——①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腹痛加芍药。

3、余某,男,72岁。

患小便不利已久,曾用八正散、五苓散及西药利尿,效果不佳。

诊见:口渴甚苦而不欲饮,少腹胀急难忍,手足微凉,舌质淡胖齿痕,苔黄腻而干,脉沉细而数。

治宜( )A、苓桂术甘汤B、苓桂枣甘汤C、栝楼瞿麦丸D、大黄附子汤E、桂枝茯苓丸正确答案:C4、大建中汤所治腹满证的病机为A、脾肾阳虚阴盛,水饮上逆B、中焦虚寒,水饮内停C、脾胃阳衰,中焦寒甚D、寒实内结,阳气不运E、脾胃虚弱,阴阳失调正确答案:C5、“渴者,与猪苓汤”,体现的治则是()A、新久宜有先后B、治未病C、表里当分缓急D、审因论治E、虚实异治正确答案:D6、大半夏汤是由以下哪组药物组成的A、半夏、人参B、半夏、生姜汁C、半夏、生姜D、半夏、干姜E、半夏、人参、白蜜正确答案:E7、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芒硝的作用是A、攻逐水饮B、荡热去实C、软坚散结清热D、消瘀活血E、润燥通便正确答案:C8、某男性,此人好饮酒,数斤不醉,适至六月湿暑当令,又饮酒过量,遂致黄疸重症,壮热不退,面目遍身色如老橘,口渴思饮,大小便不利,六脉沉实而数,舌苔黄燥。

本案宜以何方为主?A、桂枝加黄芪汤B、大黄硝石汤C、栀子大黄汤D、硝石矾石散E、茵陈蒿汤正确答案:C9、李某,男,50岁。

患者心悸不宁已三四年。

经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早,呈三联律. 四联律。

近半年来,心悸发作转频,伴胸闷,头昏,动辄汗出。

叠投益气养心安神之品,药效罔然。

近周来,心烦,艰寐梦忧,神疲口干,舌边尖红,稍有裂纹,苔薄,脉细虚弦结代。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E)。

A卫气营血辨证B经络辨证C六经辨证D三焦辨证E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E)。

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C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D未得甲子,天未温和E未得甲子,天因温和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白术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甘草附子汤D防己黄芪汤E麻杏苡甘汤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B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C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D在里之津液已伤E邪闭三焦,津不四布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B)。

A先天之本肾脏B主血脉的心脏C朝百脉的肺脏D心肺两脏E血脉的原动力宗气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B)。

A病形如处者B发汗后者C下之后者D吐之后者E变发热者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前阴腐蚀B后阴蚀烂C眼部化脓D咽喉腐蚀E面部变色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A)。

A驱邪为主B扶正为主C截疟为主D杀虫为主E调和寒热为主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C)。

A桂枝芍药知母汤B麻黄加术汤C乌头汤D大乌头煎E麻杏苡甘汤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A风引汤B头风摩散方C桂枝芍药知母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乌头汤11.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D)。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金匮要略》是以下哪位医学家所著?A. 李时中B. 王叔和C. 张仲景D. 隋岳答案:C2. 《金匮要略》是中国哪个朝代的医学经典?A. 唐朝B. 明朝C. 东汉D. 清朝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金匮要略》的主要特点?A. 系统总结了中医治疗方法和方剂B. 以阳明病论为主要理论基础C. 包含了病案和临床经验D. 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答案:B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 《金匮要略》是早期中医书籍中开创性的篇章之一。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金匮要略》归纳总结了许多医学经验和治疗方法。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金匮要略》是一本讲述中药的著作。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中医经典。

它主要总结了临床医学的经验和治疗方法,包括病案、临床经验和方剂等。

《金匮要略》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以阳明病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许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该书形式简洁、逻辑清晰,语句通顺,对于中医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 举例说明《金匮要略》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答: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桂枝汤对于感冒引起的阳明病有显著疗效。

桂枝汤是由柴胡、干姜、大枣和桂枝等药物组成的方剂,对于阳明病的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这个方剂的应用经验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后来的医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3. 以你了解的中医知识,结合《金匮要略》中的内容,简述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

答: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脉象、舌象等症状,通过辨别疾病的病机和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中对于辨证施治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久病与急病、寒证与热证等,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方剂进行治疗。

辨证施治旨在针对病情的根源,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金匮要略》复习试题及答案第0章绪论

《金匮要略》复习试题及答案第0章绪论

习题部分一、名词解释.金匮要略方论二、填空题.《金匮要略》约成书于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的专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医学家所著。

1.《金匮要略》共有篇,条原文,载方首,用药味。

2.《金匮要略》是由朝、、等整理的。

3.《金匮要略》的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是属于总论性质,该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都以举例的形式作了原则性的提示, 在全书中具有意义。

4.《金匮要略心典》的作者是;《金匮要略本义》的作者是o.注释《金匮要略》原著的第一人是一代的,他的著作为o5.《金匮要略论注》的作者是;《金匮要略编注》的作者是o二、选择题(-)Ai型题(单项选择题).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的作者是()A.王叔和B.王洙C.林亿D.张机E.巢元方.《金匮要略》的全称是()A.《金匮要略方论》B.《金匮玉函要略方》C.《金匮玉函经》D.《伤寒杂病论》E.《金匮玉函要略》(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金匮要略》的内容包含()A.内科学B.妇科学C外科学D.护理学E.预防医学.《金匮要略》的治疗手段包括()A.药物B.针灸C.食疗D.外治E.按摩.《金匮要略》写作特点有()A.开门见山与借宾定士B.以脉喻理C证以方略或方以证略D.重视比较E.略于一般与祥于特殊6.《金匮要略》以病分篇排列,其中数病合为一篇的类型包括()A.病机相仿B.证候相似的病C.病位相仿的病D.不便归类的病E.分科合篇.《金匮要略》体现出的基本论点有()A.重视整体,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B.辨证论治C据脉论理D.治未病,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E.因势利导三、是非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 在错误的命题后打“义”)7.《金匮玉函要略方》最早是由北宋王洙发现的。

().《金匮要略》原著共有二十五篇。

()8.《金匮要略》均采用以病分篇的形式编排。

()五、问答题9.《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有哪些,包含哪些基本论点?绪论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金匮谓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要略指重要的韬略,方论乃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大全(三)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大全(三)

《金匮要略》试卷二含答案(A)一、填空题1、《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的杂病部分。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诊治的专书。

2、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3、风湿在表的治则,若治风湿者,,,风湿俱去也。

4、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主之。

5、中风的症状,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脏。

6、历节病中,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主之。

7、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 ,如风痹状, 主之。

8、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主之。

9、五劳虚极羸瘦------内有干血,其治法:,代表方:。

10、胸痹之病,,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主之。

11、胸痹不得卧,,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12、痰饮病篇中,四饮是指1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主之;亦主之。

14、水气病的具体治法有。

15、水气病篇中,四水是指16、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主之。

17、呕吐病篇,用半夏干姜散,其适应证是。

18、呕吐哕下利病篇中,半夏泻心汤的适应证是。

19、桃花汤的适应证是,本证的病机是。

20、干呕,哕,若手足厥者,主之。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金匮辨证的基本理论是:四诊八纲为理论,脏腑经络辨证的方法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营卫气血辨证的方法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辨证论治为中心四诊八纲为理论,辨证论治为中心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适用于:A、肝实脾亦实B、肝虚脾亦虚C、肝虚而脾实D、肝实而脾虚E、肝脾不和3、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肺气血两虚B、外邪袭表化热C、肝肾阴虚火旺D、心肺阴虚内热E、胃热灼伤津液4、“虚劳虚烦不得眠”何方主之?A、百合地黄汤B、黄连阿胶汤C、酸枣仁汤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E、栀子豉汤5、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治宜:A、厚朴麻黄汤B、小青龙加石膏汤C、越婢加半夏汤D、麦门冬汤E、木防己汤6、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A、厚朴三物汤B、大承气汤C、大柴胡汤D、厚朴七物汤E、大黄附子汤7、支饮的病位主要在:A、脾B、肝C、膈间D、胃肠E、四肢8、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治用:A、苓桂术甘汤B、泽泻汤C、肾气丸D、小半夏加茯苓汤E、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9、痰饮病兼冲气上逆时治用:A 桂枝加桂汤B 苓甘五味姜辛汤C 苓桂术甘汤D 苓桂味甘汤10、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治宜:A、栝蒌瞿麦丸B、肾气丸C、猪苓汤D、文蛤散11、水气病,风气相击,风强则为A、黄汗B、风水C、瘾疹D、泄风E、痂癞12、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宜选:A、越婢汤B、越婢加术汤C、防已黄芪汤D、防已茯苓汤E、甘草麻黄汤13、陈某,男,40岁。

金匮要略模拟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模拟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综合模拟试题试题(一)A型题1《金匮要略》五邪中清邪是指A风邪 B雾露之邪 C漀任之邪 D水湿之邪 E寒邪2疟病其脉多弦的原理是A病发于春 B邪犯少阳 C邪犯肝胆 D疟多风邪 E疟挟痰饮3防己地黄汤中重用的药物是A防己 B生地黄汁 C桂枝 D防风 E甘草4根据药物配伍射干麻黄汤比小青龙汤作用更强的是哪项A散寒 B解表 C止咳 D化饮 E降逆5女劳疸见“足下热”的病机是A寒热熏蒸 B瘀血发热 C湿热下流 D肾虚有热 E气虚发热6下列各方,哪项方剂无渴欲饮水之症A蒲灰散 B白虎加人参汤 C五苓散 D猪苓汤 E苓术桂枝汤7下列各方证中不具有头眩症状的是A泽泻汤证 4B五苓散证 C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D苓桂术甘汤证 E小半夏汤证8服芩芍桂酒汤后再见心烦不止是因为A桂枝辛温化燥 B黄芪益气化热 C苦酒阻抑 D芍药酸收 E剂量过大9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比例是A五比一 B六比二 C七比一 D八比一 E九比一10《金匮要略》中使用最多的方剂是A肾气丸 B小建中汤 C桂枝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11酒疸误下症见“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虀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属A瘀血 B寒湿 C痰热夹湿 D瘀热内蕴 E燥结兼瘀血1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应先煎以下何药A牡蛎、龙骨 B蜀漆 C桂枝 D生姜、大枣 E甘草13栝萎瞿麦丸中哪一味是君药A栝萎根 B茯苓 C炮附子 D瞿麦 E山药14甘草泻心汤治疗狐病其作用是A清热解毒,除湿化痰 B清热渗湿,解毒排脓 C清热养阴,凉血安神D清热化湿,安中解毒 E解毒散瘀,滋阴清热15痉病的主脉是A脉弦紧 B脉浮大 C脉沉迟 D脉滑数 E脉洪数16风湿病初服白术附子汤可能出现A身痹 B如冒状 C如虫行皮中 D腰冷痛 E发烦17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证属A阴虚内热 B阳气不足 C阴阳两虚 D气血两虚 E瘀血内著18咳气上逆,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治当选用A麦门冬汤 B小青龙加石膏汤 C越婢加半夏汤 D泽漆散 E厚朴麻黄汤19张某,女,28岁,3年前曾人工流产,去年开始月经不正常,经期较长,缠绵十余天始净,经量一般,色淡,腰部酸楚,本月月经来潮已一周,漏下不止,苔薄白,脉细。

《金贵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贵要略》试题及答案
A.肺痿B.肺胀
C.肺痈D.支饮
E.溢饮
5、具有因势利导治疗思想的有()
A.其在皮者,汗而发之B.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C.腰以下肿,当利小便D.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E.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6、下列哪些方剂中均含有xx()
A.甘草xxB.杏子xxC.越婢xx
D.越婢加术xxE.防己茯苓xx
7、乌头赤石脂丸的配伍特点有()
A.辛散与收涩药同用使寒去而不伤正
B.用甘草解乌头毒性
C.用蜂蜜制以丸剂使峻药缓用
D.乌头附子xx逐阴寒
E.用薏苡仁协助乌头缓急止痛
8、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所治的症状有( )
A.男子失精B.女子梦交
C.腹中痛D.少腹弦急,阴头寒
E.目眩,发落
9、相当于后世的阳水的水气病有()
A.风水B.皮水C.正水D.石水E.
15、万某男性,此人好饮酒,数斤不醉,适至六月湿暑当令,又饮酒过量,遂致黄疸重症,壮热不退,面目遍身色如老橘,口渴思饮,大小便不利,六脉沉实而数,舌苔黄燥。本案宜以何方为主()
A.栀子大xxB.大黄硝石汤
C.茵陈蒿xxD.茵陈xx
16、关某,男,39岁,因发热,转移性右下腹痛36小时急诊入院,高热39℃,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白细胞14900,分叶核91%,脉弦数,苔黄厚,属湿热郁结,用大黄牡丹汤加银花、公英、川楝子、苡米等连服四剂,腹痛基本消失,体温36.8℃,再服上方去大黄加白芍两剂痊愈出院。(摘自《新医学》1:42,1975)。本病属何病何证型()
A.痰饮B.悬饮C.支饮D.溢饮
12、茵陈五苓散可用于黄疸中哪种证型()
A.热重于湿
B.湿重于热
C.湿热俱盛
D.寒湿并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

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
B、小便不利
C、舌苔白滑
D、心悸
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茵陈四逆汤
D、茵陈蒿汤
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
B、干姜
C、赤石脂
D、马通汁
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
D、肉豆蔻
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_____________,助用____________,益用______________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_____________。

3、邪在于络,________________;邪在于经,________________;邪入于腑,_____________;邪入于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________________,极虚亦为________________。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________________,当与________________。

7、积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者,______________,发作有时,__________________,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
2、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可用百合地黄汤。

()
3、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无脓,不热者为有脓。

()
4、大半夏汤的组成是:半夏、人参、甘草、白蜜。

()
5、通利二便是治疗呃逆的一个原则。

()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说明治呕可因势利导。

()
7、“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中“心气不足”应理解为心气不足,失于固摄。

()
8、《黄疸病》中论述的以女劳发黄为主。

()
9、防己茯苓汤的组成是:防己、茯苓、白术、黄芪、桂枝。

()
10、寒疝属于疝气中的一种。

()
五、简答题(5分*4=20分)
1、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机理是什么?
2、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如何鉴别?
3、肺痿如何辨证治疗?
4、如何理解治疗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六、病案分析题(10分*2=20分。

中医诊断1分,证型1分,辨证分析2分,治法1分,方名1分,药物及剂量4分。


1、患者李某某,男,30岁。

症见:发热已有五六日,胸脘胀闷,食欲不佳,神疲乏力,小便赤。

T:37.6℃,双侧巩膜呈
现中度黄染,腹部柔软,无压痛,脾脏未扪到,肝脾约一横指。

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2、张某某,女,55岁。

患者自觉恶寒发热,腹痛便脓血,一日夜二十余次,粪检:白细胞(++),红细胞(+)。

患者形
瘦神疲,闭目懒言,腹时隐痛,食后即泻,完谷不化,脉细微弦,舌苔白腻。

《金匮要略》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B 6、C 7、D 8、B 9、D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16、C 17、C 18、D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D、E
3、A、B、C
4、A、B、D
5、A、C、D
三、填空题
1、酸焦苦甘味之药。

2、柔痉。

3、肌肤不仁;即重不胜;昏不识人;舌即难言;口吐涎。

4、劳;劳。

5、栝楼薤白半夏汤。

6、寒;温药。

7、脏病也;终不移;腑病也;辗转痛移。

8、水逆;五苓散。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题
治疗外湿应当发汗,但发汗的要旨是“微微发汗”,使风湿俱去。

若兼有内湿而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应当利小便。

湿性濡滞,非阳不化,故发汗、利小便的同时,应顾护阳气,同时不可妄用大汗、火攻和下法。

3、为津伤阴虚,内热薰肺,气逆而咳,肺气痿弱;其主症为咳吐浊唾涎沫,脉数虚。

虚热肺痿治疗采用麦门冬汤润肺养胃,并清虚火,虚寒肺痿的病机为上焦阳虚,肺中虚冷,气不布津,临床表现为频吐涎沫,不渴不咳,遗尿或小便频数,头眩,治疗用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

4、痰饮病形成,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失却调节排泄水液的功能,体内游溢之精气不能化生气血,遇阴寒凝集而成。

饮为阴邪,遇阴寒而聚,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水湿的运行依赖阳气的推动,所以,治疗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达凑理,通调水道,使饮邪自除。

“和之”指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寓调和人体的阳气,实为治本之法。

六、病案分析题
中医诊断:黄疸
证型:阳黄(湿重于热)
辨证分析:湿热困遏脾胃,胆液不循常道外现。

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
绵茵陈30g 桂枝3g 茯苓9g 猪苓9g
生茅术9g 泽泻12g
1、中医诊断:痢疾
证型:虚寒下利
辨证分析:脾肾不足,中气大伤,湿浊之邪留恋。

治法:温涩固下,和养胃气
方药:桃花汤加味
赤石脂25g 干姜5g 粳米20g 炒苡仁20g 川黄连5g 广木香6g 罂粟壳9g 肥大枣5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