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数学作图型试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17年长沙中考数学之几何经典专题(含解析)

2017年长沙中考数学之几何经典专题(含解析)

2017年长沙中考数学之几何经典专题1.女口图,ABCD 为正方形,0 为 AC 、BD 的交点,△ DCE 为 Rt △,/ CED=90 ° Z DCE=30 °若 0E= 「〜,2则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 5 B . 4 C . 3 D . 2 3.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点E 是AD 边中点,BD 、CE 交于点H , BE 、AH 交于点G ,则下列结论: ① AG 丄BE ;② BG=4GE ;③ JBHE =S A CHD ;④ Z AHB= Z EHD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 1 B . 2 C . 3 D . 4 4.已知点D 与点A (0, 6), B( 0, - 4), C( x, y )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其中x, y 满足3x - 4y+12=0 , 则CD 长的最小值为() A . 10 B . 2 " C . — D .42.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AB ,AD 上,若 CE=3 ,,且Z ECF=45 ,贝U CF的长为( )A . 2 —i B .3 -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 , BC=10 ,Z BCD=60 °两顶点B、D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x轴的正半轴上滑动,连接OA,则OA的长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图,在 △ ABC 中,/ BAC=90 ° AB=6 , AC=8,点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B 、C 除外)PE 丄AB 于点E , PF 丄AC 于点F ,连接EF ,则EF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 0,以AD 为边向外作 Rt △ ADE , / AED=90 °连接0E , DE=6 , 0E=8二,则另一直角边 AE 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顺次连接四边形 ABCD 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 ABCD 一定是10. 如图,正方形 0ABC 的边0A , 0C 在坐标轴上,点 B 的坐标为(-3, 3).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 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x 轴向点0运动;点Q 从点0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 x 轴的正方向运动, 规定点P 到达点0时,点Q 也停止运动.连接 BP ,过P 点作BP 的垂线,与过点 Q 平行于y 轴的直线I 相交于点D . BD 与y 轴交于点E ,连接PE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 s ).(1) 求/ EBP 的度数;(2) 求点D 运动路径的长;(3) 探索△ P0E 周长是否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试求这个定值.AC=12 , 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丄AB 于E , PF 丄AC11. 如图,把△ EFP按图示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已知EP=FP=4,EF=4 近,/ BAD=60 ° 且AB > 4 晶.(1)求/ EPF的大小;(2)若AP=6,求AE+AF 的值;(3)若厶EFP的三个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2. 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MAN=45 °它的两边AM、AN分别交CB、DC与点M、N,连接MN,作AH丄MN,垂足为点H(1)如图1,猜想AH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已知/ BAC=45 ° AD丄BC于点D,且BD=2 , CD=3,求AD的长;小萍同学通过观察图① 发现,△ ABM和厶AHM关于AM对称,△ AHN和厶ADN关于AN对称,于是她巧妙运用这个发现,将图形如图③ 进行翻折变换,解答了此题.你能根据小萍同学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吗?图②13. 如图1 , BC是O O的直径,点A在O O上,点D在CA的延长线上,DE丄BC ,垂足为点E, DE与O O相交于点H,与AB相交于点I,过点A作O O的切线AF,与DE相交于点F.(1)求证:/ DAF= / ABO ;(2)当AB=AD 时,求证:BC=2AF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延长FA, BC相交于点G,若tan/ DAF= ' , EH=2 ~,求线段CG的长.14. 如图,一次函数y= - 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过点A作x轴的垂线I,点P为直线I上的动点,点Q为直线AB与厶OAP外接圆的交点,点P、Q与点A都不重合.(1) 写出点A的坐标;(2) 当点P在直线I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P使得△ OQB与厶APQ全等?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若点M在直线l上,且/ POM=90 °记厶OAP外接圆和△ OAM外接圆的面积分别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4小题)1. 女口图,ABCD 为正方形,0 为 AC 、BD 的交点,△ DCE 为 Rt △,/ CED=90 ° Z DCE=30 °若 0E== 一 A . 5 B . 4 C . 3 D . 2【解答】 解:如图,过点 0作0M 丄CE 于M ,作ON 丄DE 交ED 的延长线于 N ,•••Z CED=90 °•••四边形OMEN 是矩形,•••Z MON=90 °• Z COM+ Z DOM= Z DON+ Z DOM ,• Z COM= Z DON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OC=OD ,在厶COM 和厶DON 中,Nc 陆 ZDON-ZN=ZCIO-90QL OC =OD•••△ COM ◎△ DON (AAS ),• OM=ON ,•四边形OMEN 是正方形,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 ,• Z DCE=30 ° Z CED=90 °• DE=a , CE= ■ . a ,设 DN=x , x+DE=CE - x ,解得: (V5+1)a• NE=x+a=——: -----------2 •/ OE = G 「NE ,• —_ -= p 一后:71• a=1,• S 正方形ABCD =4 故选B .2.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AB , AD 上,若CE=3伍,且/ ECF=45 °则CF 的长为( )x= (V3 - 1)a则正方形的面积为(A. 2 厂B. 3 =C.-」D.上:,【解答】解:如图,延长FD到G,使DG=BE ; 连接CG、EF;•••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在△ BCE与△ DCG中,r CB=CD-ZCBE=ZCDG ,,BE=DG•••△ BCE◎△ DCG (SAS),••• CG=CE,/ DCG= / BCE,•••/ GCF=45 °在厶GCF与厶ECF中,r GC=EC£ZGCF=ZECF ,L CF=CF•••△ GCF ◎△ ECF ( SAS),•GF=EF,•/ CE=3 二,CB=6 ,•BE= J 「J=::」,"3,•AE=3 ,设AF=x,贝U DF=6 - x, GF=3+ (6 - x) =9 - x,•EF=• J=,2 2••( 9 - x) =9+x ,•x=4 ,即AF=4 ,•GF=5,•DF=2,•CF=-二「厂1宀二=2 '',故选:A.3. 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是AD边中点,BD、CE交于点H , BE、AH交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 AG 丄BE;② BG=4GE ;③ S^BHE=S^CHD;④/ AHB= / EHD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AD边上的中点, ••• AE=DE , AB=CD,/ BAD= / CDA=90 °在△ BAE和△ CDE中r AB=DEiAB二CD•△ BAE ◎△ CDE (SAS),•••/ ABE= / DC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 ADB= / CDB=45 °,•••在△ ADH和厶CDH中,r AD=CD円ZADH=ZCDH,L DH=DH•△ ADH ◎△ CDH ( SAS),•••/ HAD= / HCD ,•••/ ABE= / DCE•••/ ABE= / HAD ,•••/ BAD= / BAH+ / DAH=90 °•••/ ABE+ / BAH=90 °•••/ AGB=180。

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专题汇编----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专题汇编----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一.选择题1.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B.C.D.2.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B.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C.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D.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3.如图,点A,B,C是正方体三条相邻的棱的中点,沿着A,B,C三点所在的平面将该正方体的一个角切掉,然后将其展开,其展开图可能是( )A.B.C.D.4.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能折叠成的长方体是( )A.B.C.D.5.下列选项中,左边的平面图形能够折成右边封闭的立体图形的是( )A.B.C.D.6.如图,该几何体的展开图是( )A.B.C.D.7.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如果原正方体上前面的字为“友”,则后面的字为( )A.善B.国C.诚D.爱8.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A.B.C.D.二.填空题9.某个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形如图所示,它的底面是正三角形,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 .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展开图(单位:cm),那么这个物体的体积为 .11.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 .12.如图1是边长为18cm的正方形纸板,截掉阴影部分后将其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则它的体积是 cm3.13.把如图所示的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折好后与“顺”相对的字是 .14.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该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此时这个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三.解答题15.如图,在无阴影的方格中选出两个画出阴影,使它们与图中4个有阴影的正方形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在图1和图2中任选一个进行解答,只填出一种答案即可)16.某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为146cm2,其展开图如图所示.求这个包装盒的体积.17.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试在下列3×5方格中,画出它的平面展开图(要求:画出3种不同的情形)18.如图所示是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设AB=x,若AD=4x,AN=3x.(1)求长方形DEFG的周长与长方形ABMN的周长(用字母x进行表示);(2)若长方形DEFG的周长比长方形ABMN的周长少8,求x的值;(3)在第(2)问的条件下,求原长方体的容积.1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有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所标注的值均互为相反数,求字母A所标注的值.20.如图,把一边长为xcm的正方形纸板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ycm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它折成一个无盖纸盒.(1)求该纸盒的体积;(2)求该纸盒的全面积(外表面积);(3)为了使纸盒底面更加牢固且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现考虑将剪下的四个小正方形平铺在盒子的底面,要求既不重叠又恰好铺满(不考虑纸板的厚度),求此时x与y之间的倍数关系.(直接写出答案即可)21.小明在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这一课后,明白了很多几何体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于是他在家用剪刀展开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可是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条棱,把纸盒剪成了两部分,即图中的①和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总共剪开了 条棱.(2)现在小明想将剪断的②重新粘贴到①上去,而且经过折叠以后,仍然可以还原成一个长方体纸盒,你认为他应该将剪断的纸条粘贴到①中的什么位置?请你帮助小明在①上补全.(3)小明说:他所剪的所有棱中,最长的一条棱是最短的一条棱的5倍.现在已知这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并且这个长方体纸盒所有棱长的和是880cm,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B.C.D.【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无盖正方体的展开图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由四棱柱的四个侧面及底面可知,A、B、D都可以拼成无盖的正方体,但C拼成的有一个面重合,有两面没有的图形.所以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解答时熟悉四棱柱的特征及无盖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是关键.2.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B.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C.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D.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分析】根据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观察图形,由立体图形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故选A.【点评】可根据所给图形判断具体形状,也可根据所给几何体的面数进行判断.3.如图,点A,B,C是正方体三条相邻的棱的中点,沿着A,B,C三点所在的平面将该正方体的一个角切掉,然后将其展开,其展开图可能是( )A.B.C.D.【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选项A、B、C折叠后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折叠后两个剪去三角形与另一个剪去的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与正方体三个剪去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符合.故选D.【点评】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和几何体的展开图.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考虑带有各种符号的面的特点及位置.4.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能折叠成的长方体是( )A.B.C.D.【分析】根据两面相隔一个面是对面,相邻的面是邻面,可得答案.【解答】解:A、平面图形能折叠成的长方体正面的右邻面是阴影,故A错误;B、平面图形能折叠成的长方体上面的右邻面是阴影,故B错误;C、平面图形能折叠成的长方体正面是阴影,上面应是空白面,故C错误;D、平面图形能折叠成的长方体上面的右邻面是阴影,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展开图这个叠成几何体,确定折叠成长方体阴影面的邻面是解题关键.5.下列选项中,左边的平面图形能够折成右边封闭的立体图形的是( )A.B.C.D.【分析】根据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四棱锥的展开图有四个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B.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可得B选项正确;C.正方体的展开图中,不存在“田”字形,故C选项错误;D.圆锥的展开图中,有一个圆,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解题时注意多从实物出发,然后再从给定的图形中辨认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6.如图,该几何体的展开图是( )A.B.C.D.【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注意带图案的两个面相邻.【解答】解:观察题干图形可知,带图案的两个面相邻.只有选项C中几何体的展开图带图案的两个面相邻.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时勿忘记四棱柱的特征及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注意做题时可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增强空间想象能力.7.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如果原正方体上前面的字为“友”,则后面的字为( )A.善B.国C.诚D.爱【分析】根据展开图即可判断.【解答】解:“友”与“诚”属于同层,由同层隔一面可知:“友”相对的是“诚”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先找同层隔一面,再找异层隔两面,剩下两面必相对.8.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A.B.C.D.【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棱柱的展开图解题.【解答】解:A可以围成四棱柱,C可以围成五棱柱,D可以围成三棱柱,B选项侧面上多出一个长方形,故不能围成一个三棱柱.故选:B.【点评】熟记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1小题)9.某个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形如图所示,它的底面是正三角形,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 三棱柱 .【分析】根据侧面是三个矩形,底面是三角形,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三棱柱,故答案为:三棱柱.【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利用侧面是三个矩形,底面是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展开图(单位:cm),那么这个物体的体积为 250πcm3 .【分析】根据展开图可知此物体是圆柱,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出结。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图形折叠问题综合复习题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图形折叠问题综合复习题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图形折叠问题综合复习一选择题:1.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到△AFE.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DC于G点.若∠AEB=55°.则∠DAF=( )A.40° B.35° C.20° D.15°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A.50° B.55° C.60° D.65°3.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12 D.164.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长为()A.3 B.4 C.5 D.65.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A.1 B.2 C. D.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12 B.10 C.8 D.67.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5.BF=3.则CD的长是()A.7B.8 C.9 D. 108.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点C落在DP(P为AB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D的折痕DE.则∠DEC的大小为()A.78° B.75° C.60° D.45°9.如图.将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得点A落在CD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MN.若CE的长为7cm.则MN 的长为()A. 10 B. 13 C. 15 D. 1210.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翻折.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12厘米.EF=16厘米.则边AD的长是 ( )A.12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D.28厘米11.如图.在矩形 OABC 中.OA=8.OC=4.沿对角线 OB 折叠后.点 A 与点 D 重合.OD 与 BC交于点 E.则点 D 的坐标是()A.(4.8)B.(5.8)C.(.) D.(.)12.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A. B. 2 C. 3 D.13.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3cm.点E在BC上.将纸片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F处.且∠AEF=∠CEF.则AB的长是( )A.1 cm B.cm C.2 cm D. cm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7.点E是AD上一个动点.把△BAE沿BE向矩形内部折叠.当点A的对应点A1恰好落在∠BCD的平分线上时.CA1的长为()A.3或4 B.4或3C.3或4 D.3或415.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AB.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连接BP交EF于点Q.对于下列结论:①EF=2BE.②PF=2PE;③FQ=4EQ;④△PBF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16.如图.点M、N分别在矩形ABCD边AD、BC上.将矩形ABCD沿MN翻折后点C恰好与点A重合.若此时=,则△AMD′的面积与△AMN的面积的比为( )A.1:3 B.1:4 C.1:6 D.1: 917.图.矩形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将△A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 G交CD于点F.若CF=1.FD=2.则BC的长为( )A.3B.2C.2D.218.如图.矩形ABCD边AD沿拆痕AE折叠.使点D落在BC上的F处.已知AB=6.△ABF的面积是24.则FC等于().A.2 B.3 C.4 D.519.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将纸片折叠.点A、D分别落在点A′、D′处.且A′D′经过点B.EF为折痕.当D′F⊥CD时.的值为()A.B.C.D.20.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浙江省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

浙江省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

浙江省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一、单选题1、(2017•湖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B、C、D、2、(2017•湖州)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从一个格点移动到与之相距的另一个格点的运动称为一次跳马变换.例如,在的正方形网格图形中(如图1),从点经过一次跳马变换可以到达点,,,等处.现有的正方形网格图形(如图2),则从该正方形的顶点经过跳马变换到达与其相对的顶点,最少需要跳马变换的次数是()A、B、C 、D 、3、(2017•绍兴)一块竹条编织物,先将其按如图所示绕直线MN翻转180°,再将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得的竹条编织物是()A、B、C、D、4、(2017•绍兴)矩形ABCD的两条对称轴为坐标轴,点A的坐标为(2,1).一张透明纸上画有一个点和一条抛物线,平移透明纸,这个点与点A重合,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再次平移透明纸,使这个点与点C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变为()A、y=x2+8x+14B、y=x2-8x+14C、y=x2+4x+3D、y=x2-4x+35、(2017·嘉兴)一张矩形纸片,已知,,小明按所给图步骤折叠纸片,则线段长为()A、B、C、D、6、(2017·嘉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若平移点到点,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正确的平移方法是()A、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C、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D、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7、(2017·丽水)将函数y=x2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1,4)的方法是()A、向左平移1个单位B、向右平移3个单位C、向上平移3个单位D、向下平移1个单位8、(2017·台州)如图,矩形EFGH四个顶点分别在菱形ABCD的四条边上,BE=BF,将△AEH,△CFG分别沿边EH,FG折叠,当重叠部分为菱形且面积是菱形ABCD面积的时,则为()A、B、2C、D、49、(2017·衢州)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 交AD于点F,则DF的长等于()A、B、C、D、二、填空题10、(2017•温州)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点D在边BC 上,且∠AOD=30°,四边形OA′B′D与四边形OABD关于直线OD对称(点A′和A,B′和B分别对应).若AB=1,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A′,B,则k的值为________.11、(2017•舟山)一副含和角的三角板和叠合在一起,边与重合,(如图1),点为边的中点,边与相交于点.现将三角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在从到的变化过程中,点相应移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12、(2017•宁波)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cos∠EFG的值为________.13、(2017•宁波)已知△ABC的三个顶点为A ,B ,C ,将△ABC向右平移m()个单位后,△ABC某一边的中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________.14、(2017·衢州)如图,正△ABO的边长为2,O为坐标原点,A在轴上,B在第二象限。

2017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丰富的图形世界

2017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丰富的图形世界

2017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丰富的图形世界一.选择题1.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甲同学:它有4个面是三角形;乙同学:它有8条棱.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A.三棱柱B.四棱柱C.三棱锥D.四棱锥2.如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A. B. C. D.3.如图,在一密闭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一半的水,水平放置时,水面的形状是()A.圆B.长方形C.椭圆D.平行四边形4.从正面观察如图的两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 B.C. D.5.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A.长方体B.正方体C.棱柱D.圆锥6.下列各图是立体图形的是()A.B.C.D.7.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与棱AD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棱共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8.如图是三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下底面为圆面,单位:cm).将它们拼成如图的新几何体,则该新几何体的体积为()cm3.A.48πB.50πC.58πD.60π二.填空题9.下列图形中,表示平面图形的是;表示立体图形的是.(填入序号)10.正方体有个面,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11.如图,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分别写着连续的6个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则这6个整数的和为.12.如图,一个表面涂满颜色的正方体,现将每条棱三等分,再把它切开变成若干个小正方体,两面都涂色的有个.13.在长方体ABCD﹣EFGH中,既与棱AB异面又与棱BC平行的棱有.14.李强同学用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桌面上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把露出的表面都染成红色,则表面被他染成红色的面积为.15.把正方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从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n层,若第n层有210个正方体,则n=.三.解答题16.如图(1),正方形每条边上放置相同数目的小球,设一条边上的小球数为x,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列出2个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正方形边上的所有小球数(不要化简).(2)如图(2),将正方形改为立方体,每条边上同样放置相同数目的小球,设一条边上的小球数为x,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立方体上的所有小球数.17.某学校制作教学教具,准备利用20厘米和30厘米两种细钢条制作A、B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模型,其中A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20厘米,B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30厘米、20厘米.(1)请在图中补画出A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的直观图;(2)如果30厘米的细钢条有52根,20厘米的细钢条有44根,并全部用于制作这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请问做成A、B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各有多少个?18.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1)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每立方米水重1千克)19.将一个正方体木块涂成红色,然后如图把它的棱三等分,再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可以得到27个小正方体.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个;(2)如果将这个正方体的棱n等分,所得的小正方体中三面涂色的有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有个;(3)如果要得到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125个,那么应该将此正方体的棱等分.20.如图,将长方体木块A和B黏合在一起,得到长方体木块C.(1)求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设x=30cm,在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漆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1kg,至少需要多少kg油漆(精确到1kg,油漆只能更多,不能少)?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甲同学:它有4个面是三角形;乙同学:它有8条棱.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A.三棱柱B.四棱柱C.三棱锥D.四棱锥【分析】根据四棱锥的特点,可得答案.【解答】解:四棱锥的底面是四边形,侧面是四个三角形,底面有四条棱,侧面有4条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熟记常见几何体的特征是解题关键.2.如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柱体的定义,结合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左边的图形属于锥体,故本选项错误;B、上面的图形是圆锥,属于锥体,故本选项错误;C、三个图形都属于柱体,故本选项正确;D、上面的图形不属于柱体,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柱体和锥体的定义和特点,难度一般.3.如图,在一密闭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一半的水,水平放置时,水面的形状是()A.圆B.长方形C.椭圆D.平行四边形【分析】根据垂直于圆柱底面的截面是矩形,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水平面与圆柱的底面垂直,得水面的形状是矩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垂直于圆柱底面的截面是矩形,平行圆柱底面的截面是圆形.4.从正面观察如图的两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 B.C. 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左边是一个矩形,右边是一个正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5.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A.长方体B.正方体C.棱柱D.圆锥【分析】分别写出四个选项中的几何体是由什么面组成可直接选出答案.【解答】解:圆柱由平面和曲面组成,长方体由平面组成;正方体由平面组成;棱柱由平面组成,圆锥由平面和曲面组成,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关键是正确认识曲面和平面.6.下列各图是立体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立体图形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三棱锥是立体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每个面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是解题关键.7.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与棱AD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棱共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与棱AD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棱是:BF、CG、EF、HG,共4条.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注意与棱AD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棱既有同面内的棱所在的直线,也有异面内的棱所在的直线,不要漏掉.8.如图是三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下底面为圆面,单位:cm).将它们拼成如图的新几何体,则该新几何体的体积为()cm3.A.48πB.50πC.58πD.60π【分析】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可得一个底面直径是4高是14的圆柱,底面直径是4,高是2圆柱的一半,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底面直径是4高是14的圆柱的体积是π()2×14=56π,底面直径是4,高是2圆柱的一半的体积是π()2×4×=4π,该新几何体的体积为56π+4π=60π,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确定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9.下列图形中,表示平面图形的是①③;表示立体图形的是②④.(填入序号)【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立体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解答】解:表示平面图形的是①③;表示立体图形的是②④.故答案为:①③;②④.【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解题关键.10.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3条棱.【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可得答案.【解答】解: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3条棱,故答案为:6,8,3.【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正确认识立体图形是解题关键.11.如图,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分别写着连续的6个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则这6个整数的和为51.【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判断出6是最小的数,然后确定出这六个数,再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6若不是最小的数,则6与9是相对面,∵6与9相邻,∴6是最小的数,∴这6个整数的和为:6+7+8+9+10+11=51.故答案为:5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12.如图,一个表面涂满颜色的正方体,现将每条棱三等分,再把它切开变成若干个小正方体,两面都涂色的有12个.【分析】根据图示可发现除顶点外位于棱上的小方块两面,涂色位于表面中心的一面涂色.【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有一条边在棱上的正方体有12个两面涂色;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组合与分割.要熟悉正方体的性质,在分割时有必要可动手操作.13.在长方体ABCD﹣EFGH中,既与棱AB异面又与棱BC平行的棱有EH、FG.【分析】首先确定与BC平行的棱,再确定符合与AB异面的棱即可.【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既与棱AB异面又与棱BC平行的棱有EH、FG.故答案为EH、FG.【点评】本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平行线的判定、异面直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属于中考基础题.14.李强同学用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桌面上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把露出的表面都染成红色,则表面被他染成红色的面积为33.【分析】此题可根据表面积的计算分层计算得出红色部分的面积再相加.【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第一层露出的表面积为:1×1×6﹣1×1=5;第二层露出的表面积为:1×1×6×4﹣1×1×13=11;第三层露出的表面积为:1×1×6×9﹣1×1×37=17.所以红色部分的面积为:5+11+17=33.故答案为:33.【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在计算表面积时减去不露的或重叠的面积.15.把正方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从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n层,若第n层有210个正方体,则n=20.【分析】先根据图形得出规律,即可得出关于n的方程,求出即可.【解答】解:第1层有正方体1个,第2层有正方体1+2==3个,第3层有正方体1+2+3==6个,…第n层有正方体1+2+3+…+n=个,=210,解得:n=20或﹣21,n=﹣21舍去,故答案为:20.【点评】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三.解答题16.如图(1),正方形每条边上放置相同数目的小球,设一条边上的小球数为x,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列出2个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正方形边上的所有小球数(不要化简).(2)如图(2),将正方形改为立方体,每条边上同样放置相同数目的小球,设一条边上的小球数为x,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立方体上的所有小球数.【分析】(1)正方形有4条边,每边上的小球数为x,则有4x个小球,而每个顶点处的小球重复计算一次,则正方形边上的所有小球的个数为4x﹣4;(2)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上的小球数为n,则有12n个小球,而每个顶点处的小球重复计算2次,则正方形边上的所有小球的个数为12n﹣8×2.【解答】解:(1)当一条边上的小球数为x,正方形边上的所有小球的个数为4(x﹣2)+4,或4(x﹣1),或2x+2(x﹣2);(2)当一条边上的小球数为x,立方体上的所有小球数为12x﹣8×2=12x﹣16.【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就是列代数式.17.某学校制作教学教具,准备利用20厘米和30厘米两种细钢条制作A、B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模型,其中A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20厘米,B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30厘米、20厘米.(1)请在图中补画出A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的直观图;(2)如果30厘米的细钢条有52根,20厘米的细钢条有44根,并全部用于制作这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请问做成A、B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各有多少个?【分析】(1)根据A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別为30厘米、20厘米、20厘米画出长方体即可;(2)设做成A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有x个,做成B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有y个,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A、B两种型号长方体所用30厘米的细钢条=52根,A、B两种型号长方体所用20厘米的细钢条=44根,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2)设做成A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有x个,做成B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有y个.由题意,得,解得,答:做成A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有3个,做成B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有5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18.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1)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每立方米水重1千克)【分析】(1)求圆柱形水池的表面积,即求圆柱的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运用计算公式可列式解答;(2)求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应先求出圆柱形水池的体积,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代入数据解决问题.【解答】解:(1)水池的侧面积:31.4×2.4=75.36(平方米);水池的底面积:3.14×(31.4÷3.14÷2)2=3.14×52=3.14×25=78.5(平方米);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75.36+78.5=153.86(平方米);答: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153.86平方米.(2)水池的体积:3.14×52×2.4=3.14×25×2.4=188.4(立方米);蓄水池能蓄水:1×188.4=188.4(吨).答:蓄水池能蓄水188.4吨.【点评】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解答此题主要分清所求物体的形状,转化为求有关图形的体积或面积的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19.将一个正方体木块涂成红色,然后如图把它的棱三等分,再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可以得到27个小正方体.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个;(2)如果将这个正方体的棱n等分,所得的小正方体中三面涂色的有8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有(n﹣2)3个;(3)如果要得到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125个,那么应该将此正方体的棱7等分.【分析】(1)三面涂色的为8个角上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为八条棱上除去三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个数,没有涂色的用正方体总数减去三面、两面及一面涂色的正方体;(2)根据已知图形中没有涂色的小正方形个数得出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3)由(2)得将这个正方体的棱n等分,有(n﹣2)3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把正方体的棱三等分,然后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得到27个小正方体.观察其中三面被涂色的有8个,两面涂色的有12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有1个,故答案为:8,12,1;(2)根据正方体的棱三等分时三面被涂色的有8个,有1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正方体的棱四等分时三面被涂色的有8个,有8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正方体的棱n等分时三面被涂色的有8个,有(n﹣2)3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故答案为:8,(n﹣2)3;(3)由(2)得将这个正方体的棱n等分,有(n﹣2)3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即(n﹣2)3=125,n﹣2=5,n=7,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及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用特殊归纳一般规律的方法.关键是通过正方体的特点来得到有关涂色情况的规律.20.如图,将长方体木块A和B黏合在一起,得到长方体木块C.(1)求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设x=30cm,在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漆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1kg,至少需要多少kg油漆(精确到1kg,油漆只能更多,不能少)?【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解答本题;(2)将x=30代入(1)中代数式,再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积是:[(x+2+3x﹣4)×(x+2)+(x+2+3x﹣4)×(3x﹣4)+(x+2)×(3x﹣4)]×2=38x2﹣28x﹣8,即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积是38x2﹣28x﹣8;(2)当x=30cm时,长方体木块C的表面积是:38×302﹣28×30﹣8=33352cm2=3.3352m2,∴需要油漆为:1×4=4kg,答:至少需要4kg油漆.【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列代数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图形的运动(pdf版)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图形的运动(pdf版)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图形的运动图形的运动一.选择题1.经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形状可能是( )A.B. C.D.2.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 )A.B.C.D.3.下列几何体中,截面图不可能是三角形的有( )①圆锥;②圆柱;③长方体;④球.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对于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P,Q,如果经过某种变换得到的新图形上的对应点P1,Q1,下列变换中不一定保证PQ=P1Q1的是( )A.平移B.旋转C.翻折D.位似5.观察下图,请把如图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A.B. C. D.6.下列说法:①一点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条线段;②一条线段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一个三角形在空间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三棱柱;④一个圆形在空间内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球体.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那么下列四个选项绕直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立体图形的是( )A.B.C.D.8.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 )A.梯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9.视力表的一部分如图,其中开口向上的两个“E”之间的变换是( )A.平移B.旋转C.对称D.位似二.填空题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以直线AB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 cm3.(结果保留π)11.如图,长方形硬纸板以其中任意一边为轴旋转都可得到一个圆柱,你认为以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积较大.12.把一个长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几何体的顶点个数为 .13.如图所示,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4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个部分.现有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56个部分,则n的值为 .14.以如图(1)(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半圆)作为“基本图形”,分别经历如下变换能得到图(2)的有 (只填序号,多填或错填得0分,少填个酌情给分).①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②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③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④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15.如图是棱长为2cm的正方体,过相邻三条棱的中点截取一个小正方体,则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 cm2.)小题)(共10小题解答题(三.解答题16.(1)图(1)是正方体木块,把它切去一块,可能得到形如图(2),(3),(4),(5)的木块.我们知道,图(1)的正方体木块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请你将图(2),(3),(4),(5)中木块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填入表:图顶点数棱数面数(1)8126(2)(3)(4)(5)(2)观察表,请你归纳上述各种木块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3)图⑥是用虚线画出的正方体木块,请你想象一种与图②~⑤不同的切法,把切去一块后得到的那一块的每条棱都改画成实线,则该木块的顶点数为 ,棱数为 ,面数为 .这与你(2)题中所归纳的关系是否相符?17.如图是一个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纸片(1)若将此长方形纸片绕长边或短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这能说明的事实是 .(2)求:当此长方形纸片绕长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如图1),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3)求:当此长方形纸片绕短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如图2),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18.如图所示,已知直角三角形纸板ABC ,直角边AB=4cm ,BC=8cm .(1)将直角三角形纸板绕三角形的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 种大小不同的几何体?(2)分别计算绕三角形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圆锥的体积=πr 2h ,其中π取3)19.一个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长是6和8,它的斜边长是10,将这个三角尺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温馨提示:①结果用π表示;②你可能用到其中的一个公式,V 圆柱=πr 2h ,V 球体=πR 3,V 圆锥=πr 2h ).(1)如果绕着它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2)如果绕着它的直角边6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3)如果绕着斜边10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与绕着直角边8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哪个大?20.探究:有一长6cm ,宽4cm 的矩形纸板,现要求以其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180°,得到一个圆柱,现可按照两种方案进行操作:方案一:以较长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如图①;方案二:以较短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如图②.(1)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2)如果该矩形的长宽分别是5cm 和3cm 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3)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对于同一个矩形(不包括正方形),以其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一个圆柱,怎样操作所得到的圆柱体积大(不必说明原因)?参考答案与解析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经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形状可能是( )A.B. C.D.【分析】根据已知的特点解答.【解答】解:经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形状可能B中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掌握圆锥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 )A.B.C.D.【分析】上面的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后是一个圆锥,下面的长方形旋转一周后是一个圆柱.所以应是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应是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线、面、体知识点,可把较复杂的图象进行分解旋转,然后再组合.3.下列几何体中,截面图不可能是三角形的有( )①圆锥;②圆柱;③长方体;④球.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根据截面的概念、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解答】解:圆锥的轴截面是三角形,①不合题意;圆柱截面图不可能是三角形,②符合题意;长方体对角线的截面是三角形,③不合题意;球截面图不可能是三角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截一个几何体的知识,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4.对于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P,Q,如果经过某种变换得到的新图形上的对应点P1,Q1,下列变换中不一定保证PQ=P1Q1的是( )A.平移B.旋转C.翻折D.位似【分析】根据平移、旋转变换、翻折变换和位似变换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平移的性质是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故PQ=P1Q1;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故PQ=P1Q1;翻折的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故PQ=P1Q1;位似变换的性质:位似变换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形,则位似变换不一定保证PQ=P1Q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移、旋转变换、翻折变换和位似变换,理解并掌握平移、旋转变换、翻折变换和位似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观察下图,请把如图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A.B. C. D.【分析】根据面动成体的原理以及空间想象力即可解.【解答】解:由图形可以看出,左边的长方形的竖直的两个边与已知的直线平行,因而这两条边旋转形成两个柱形表面,因而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立体图形是一个管状的物体.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说法:①一点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条线段;②一条线段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一个三角形在空间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三棱柱;④一个圆形在空间内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球体.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根据点动成线,可以判断①;根据线动成面,可以判断②;根据面动成体,可以判断③;根据平移的性质,可以判断④.【解答】解:①一点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条线段是正确的;②一条线段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正确的;③一个三角形在空间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三棱柱是正确的;④一个圆形在空间内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圆柱,原来的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点、线、面、体,关键是掌握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7.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那么下列四个选项绕直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立体图形的是( )A.B.C.D.【分析】如图本题是一个平面图形围绕一条边为中心对称轴旋转一周根据面动成体的原理即可解.【解答】解: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可得到圆柱体,如图立体图形是两个圆柱的组合体,则需要两个一边对齐的长方形,绕对齐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即可得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面动成体,需注意可把较复杂的体分解来进行分析.8.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 )A.梯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分析】正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最少与三个面相交得三角形.因此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解答】解:用平面去截正方体,得的截面可能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可能为七边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正方体的截面.正方体的截面的四种情况应熟记.9.视力表的一部分如图,其中开口向上的两个“E”之间的变换是( )A.平移B.旋转C.对称D.位似【分析】开口向上的两个“E”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变换属于位似变换.如果没有注意它们的大小,可能会误选A.【解答】解:根据位似变换的特点可知它们之间的变换属于位似变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位似的相关知识,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平移、旋转、对称的图形都是全等形.小题))填空题(二.填空题(共13小题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以直线AB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 27πcm3.(结果保留π)【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将正方形旋转一周可得圆柱体,圆柱的高为3cm,底面直径为6cm,再找出主视图的形状可得答案.【解答】解:直线AB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可得圆柱体,圆柱的高为3cm,底面直径为6cm,∴所得几何体的体积=32π•3=27π故答案为:27πcm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体,以及三视图,关键是掌握主视图是从几何体的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11.如图,长方形硬纸板以其中任意一边为轴旋转都可得到一个圆柱,你认为以 3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积较大.【分析】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sh=πr2h,分别计算以3cm和4cm长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积,进相比较即可.【解答】解:以3cm长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积=π×42×3=48π,以4cm长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积=π×32×4=36π,∵36π<48π,∴以3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积较大.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12.把一个长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几何体的顶点个数为 7,8,9,10.【分析】结合长方体,动手操作,得出结果即可.【解答】解:把一个长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几何体的顶点个数为7,8,9,10,故答案为:7,8,9,10【点评】此题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和方向有关.对于这类题,最好是动手动脑相结合,亲自动手做一做,从中学会分析和归纳的思想方法.13.如图所示,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4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个部分.现有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56个部分,则n的值为 10.【分析】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S=1+1+2+3…+n=n(n+1)+1,依此可得等量关系: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56个部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依题意有n(n+1)+1=56,解得n1=﹣11(不合题意舍去),n2=10.答:n的值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考查了点、线、面、体,规律性问题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得到分成的最多平面数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难点.14.以如图(1)(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半圆)作为“基本图形”,分别经历如下变换能得到图(2)的有 ②③④ (只填序号,多填或错填得0分,少填个酌情给分).①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②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③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④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分析】根据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定义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图(1)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或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或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得到图(2).故答案为:②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的类型,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几何变换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是棱长为2cm的正方体,过相邻三条棱的中点截取一个小正方体,则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 24cm2.【分析】由于是在正方体的顶点上截取一个小正方体,去掉小正方形的三个面的面积,同时又多出小正方形的三个面的面积,表面积没变,由此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过相邻三条棱的中点截取一个小正方体,则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2×2×6=24cm2.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截一个几何体,求几何体的表面积,理解截取的面与增加的面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6.(1)图(1)是正方体木块,把它切去一块,可能得到形如图(2),(3),(4),(5)的木块.我们知道,图(1)的正方体木块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请你将图(2),(3),(4),(5)中木块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填入表:图顶点数棱数面数(1)8126(2)695(3)8126(4)8137(5)10157(2)观察表,请你归纳上述各种木块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顶点数+面数﹣2=棱数 .(3)图⑥是用虚线画出的正方体木块,请你想象一种与图②~⑤不同的切法,把切去一块后得到的那一块的每条棱都改画成实线,则该木块的顶点数为 8,棱数为 12,面数为 6.这与你(2)题中所归纳的关系是否相符?【分析】根据欧拉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观察表,请你归纳上述各种木块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顶点数+面数﹣2=棱数.(3)图⑥是用虚线画出的正方体木块,请你想象一种与图②~⑤不同的切法,把切去一块后得到的那一块的每条棱都改画成实线,则该木块的顶点数为8,棱数为12,面数为6.这与你(2)题中所归纳的关系是相符.故答案为:6,9,5;8,12,6;8,13,7;10,15,7;顶点数+面数﹣2=棱数;12,6.【点评】本题考查了欧拉公式,利用欧拉公式是解题关键.17.如图是一个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纸片(1)若将此长方形纸片绕长边或短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圆柱 ,这能说明的事实是 面动成体 .(2)求:当此长方形纸片绕长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如图1),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3)求:当此长方形纸片绕短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如图2),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分析】(1)矩形旋转一周得到圆柱;(2)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高为6cm,从而计算体积即可;(3)绕宽旋转得到的圆柱底面半径为6cm,高为4cm,从而计算体积即可.【解答】解:(1)若将此长方形纸片绕长边或短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圆柱,这能说明的事实是面动成体;(2)绕长边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体积=π×32×4=36πcm3;(3)绕短边旋转得到的圆柱底面半径为4cm,高为3cm,体积=π×42×3=48πcm3.故答案为:圆柱;面动成体.【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的知识,熟记常见平面图形旋转可得到什么立体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要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18.如图所示,已知直角三角形纸板ABC,直角边AB=4cm,BC=8cm.(1)将直角三角形纸板绕三角形的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 3种大小不同的几何体?(2)分别计算绕三角形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圆锥的体积=πr2h,其中π取3)【分析】(1)将直角三角形纸板ABC绕三角形的三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3种大小不同的几何体.(2)如果以AB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高是4厘米;如果以BC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8厘米,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将直角三角形纸板ABC绕三角形的三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3种大小不同的几何体.(2)以AB为轴:×3×82×4=×3×64×4=256(立方厘米);以BC为轴:×3×42×8=×3×16×8 =128(立方厘米).答:以AB 为轴得到的圆锥的体积是256立方厘米,以BC 为轴得到的圆锥的体积是128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点、线、面、体,关键是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19.一个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长是6和8,它的斜边长是10,将这个三角尺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温馨提示:①结果用π表示;②你可能用到其中的一个公式,V 圆柱=πr 2h ,V 球体=πR 3,V 圆锥=πr 2h ).(1)如果绕着它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两个圆锥形成的几何体 .(2)如果绕着它的直角边6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 (3)如果绕着斜边10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与绕着直角边8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哪个大?【分析】(1)作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即可; (2)确定圆锥的高与半径即可求出体积; (3)分别求出两种图形的体积,再比较即可. 【解答】解:(1)两个圆锥形成的几何体, 故答案为:两个圆锥形成的几何体.(2)V 圆锥=πr 2h=π×82×6=128π,(3)①如图=,解得r=,所以绕着斜边10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V 圆锥=πr 2h=π×()2×10=76.8π=πr2h=π×62②绕着直角边8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V圆锥×8=96π,故绕着直角边8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旋转,主要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20.探究:有一长6cm,宽4cm的矩形纸板,现要求以其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180°,得到一个圆柱,现可按照两种方案进行操作:方案一:以较长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如图①;方案二:以较短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如图②.(1)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2)如果该矩形的长宽分别是5cm和3cm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3)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对于同一个矩形(不包括正方形),以其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一个圆柱,怎样操作所得到的圆柱体积大(不必说明原因)?【分析】(1)根据矩形旋转是圆柱,可得几何体,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得答案;(2)根据矩形旋转是圆柱,可得几何体,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得答案;(3)根据矩形旋转所的几何体的大小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1)方案一:π×32×4=36π(cm3),方案二:π×22×6=24π(cm3),∵36π>24π,∴方案一构造的圆柱的体积大;(2)方案一:π×()2×3=π(cm3),方案二:π×()2×5=π(cm3),∵π>π,∴方案一构造的圆柱的体积大;(3)由(1)、(2),得以较长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的体积大.【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利用矩形旋转得圆柱是解题关键.。

2017年春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七单元 图形变换 第25讲 视图与尺规作图试题

2017年春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七单元 图形变换 第25讲 视图与尺规作图试题

第七单元图形变换第25讲视图与尺规作图1.(2016·长沙)如图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B)2.(2016·武汉)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A)3.图中三视图对应的正三棱柱是(A)4.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形状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折叠制作完成后得到长方体的容积是(包装材料厚度不计)(D)A.40×40×70 B.70×70×80C.80×80×40 D.40×70×805.(2016·衡阳)下列几何体中,哪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完全相同(A)A.球体 B.圆柱体C.四棱锥D.圆锥6.(2016·泰州)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与俯视图都正确的是(D)7.(2016·达州)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你”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D)A.遇 B.见 C.未 D.来8.(2016·丽水)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CD,以下四个作图中,作法错误的是(D)9.(2015·黔东南)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D)10.(2016·荆州)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中尺寸单位:cm),根据图中所示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πcm2.11.(2015·青岛)作图题,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c,直线l及l外一点A.求作:Rt△ABC,使直角边为AC(AC⊥l,垂足为C),斜边AB=c.解:如图所示,Rt△ABC即为所求.12.(2015·菏泽)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D)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13.(2016·烟台)如图,圆柱体中挖去一个小圆柱,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B)14.(2016·宜昌)任意一条线段EF,其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若连接EH,HF,FG,G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B)A.△EGH为等腰三角形B.△EGF为等边三角形C.四边形EGFH为菱形D.△EHF为等腰三角形15.(2016·资阳)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体是(C)16.(2016·齐齐哈尔)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A)A.5个 B.6个 C.7个 D.8个17.(2015·青岛)如图,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张明用17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几何体,然后他请王亮用其他同样的小正方体在旁边再搭一个几何体,使王亮所搭几何体恰好可以和张明所搭的几何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不改变张明所搭几何体的形状),那么王亮至少还需要19个小正方体,王亮所搭几何体表面积为48.18.(2016·淄博)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请在网格中涂出一种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且使该主视图是轴对称图形.解:如图所示.。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题练习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题练习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题练习专题练习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小题))一.选择题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徐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徐离他家的距离.读图可知菜地离小徐家的距离为( )A.1.1千米 B.2千米C.15千米D.37千米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 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3.已知点A(﹣1,1),B(1,1),C(2,4)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能是( )A.B.C.D.4.小明和哥哥从家里出发去买书,从家出发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1000米的书店.小明买了书后随即按原路返回;哥哥看了20分钟书后,用15分钟返家.下面的图象中哪一个表示哥哥离家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A.B.C. D.5.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 )A.B.C.D.6.为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电收费标准:(1)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00度,则按0.60元/度计算;(2)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则超过部分按0.8元/度计算(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度电0.60元/度计算),现假设某户居民某月用电量是x(单位:度),电费为y(单位: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B.C.D.7.下面哪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苹果成熟后从树上下落过程中(落地前),速度变化的情况( )A.B.C.D.8.一个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4min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min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L)与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每分钟的出水量为( )A.5L B.3.75L C.2.5L D.1.25L9.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y(度)与底角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C. D.10.小明从家到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沿着公路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m)与时间t(min)的大致图象是( )A.B.C.D.11.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小时12.小明同学从家里去学校,开始采用匀速步行,走了一段路后,发觉照这样走下去会迟到,于是匀速跑步完成余下的路程,下面坐标系中,横轴表示小明从家里出发后的时间t,纵轴表示小明距离学校的路程S,则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13.b>a,将一次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则能有一组a、b 的取值,使得如下四个图中为正确的是( )A.B.C. D.14.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b两个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则情境a,b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是( )A.③、②B.②、③C.①、③D.③、①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把横坐标、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那么函数的图象上整点的个数是( )A.2个 B.4个 C.6个 D.8个16.甲、乙两位运动员在一段2000米长的笔直公路上进行跑步比赛,比赛开始时甲在起点,乙在甲的前面200米,他们同时同向出发匀速前进,甲的速度是8米/秒,乙的速度是6米/秒,先到终点者在终点原地等待.设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是y米,比赛时间是x秒,当两人都到达终点计时结束,整个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A.B.C.D.17.端午节前夕,在东昌湖举行的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中,甲、乙两队在500米的赛道上,所划行的路程y(m)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队比甲队提前0.25min到达终点B.当乙队划行110m时,此时落后甲队15mC.0.5min后,乙队比甲队每分钟快40mD.自1.5min开始,甲队若要与乙队同时到达终点,甲队的速度需要提高到255m/min 18.小明做了一个数学实验:将一个圆柱形的空玻璃杯放入形状相同的无水鱼缸内,看作一个容器.然后,小明对准玻璃杯口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在注水过程中,杯底始终紧贴鱼缸底部,则下面可以近似地刻画出容器最高水位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变化情况的是( )A.B.C.D.小题))二.填空题填空题((共12小题19.已知A,B两地相距10千米,上午9:00甲骑电动车从A地出发到B地,9:10乙开车从B地出发到A地,甲、乙两人距A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 .20.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才出发,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乙到达终点A 时,甲还需 分钟到达终点B.21.如图,正比例函数y=kx,y=mx,y=n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比例系数k,m,n的大小关系是 .22.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 分钟.23.甲、乙两人在一条直线道路上分别从相距1500米的A,B 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后,甲继续向点B前进(甲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乙也立即向B点返回.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均保持匀速运动.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运动的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到B点时,乙距B点的距离是 米.24.一次越野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米时,小刚跑了1400米,小明、小刚在此后所跑的路程y(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这次越野跑的全程为 米.25.直线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26.如图,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元)之间的关系,下列结论:①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0元;②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12元;③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方案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④若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则通话时间是145分或185分.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27.已知A.B两地相距100km,甲乙两人骑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s(千米)与骑车时间t(小时)满足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当甲乙两人相遇时,乙距离A地 km.28.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近似地刻画如下a、b、c三个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情境c:小芳从家出发,到学校上学,放学回到了家.情境a,b,c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是 (按次序填写a,b,c对应的序号)29.如图,已知函数y1=ax+b和y2=kx的图象交于点P,则根据图象可得,当x时,y1>y2.3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15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距A地300千米的C地(中途休息时间忽略不计).设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 千米.三.解答题小题))解答题((共10小题“”为:※a b=31.定义运算※34;(1)计算:※y=2x的图象.(2)画出函数※32.顺丰快递公司派甲、乙两车从A地将一批物品匀速运往B地,甲出发0.5h后乙开始出发,结果比甲早1(h)到达B地,如图,线段OP、MN分别表示甲、乙两车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a表示A、B两地之间的距离.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决如下问题:(1)分别计算甲、乙两车的速度及a的值;(2)乙车到达B地后以原速立即返回,请问甲车到达B地后以多大的速度立即匀速返回,才能与乙车同时回到A地?并在图中画出甲、乙两车在返回过程中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33.我们知道对于x轴上的任意两点A(x1,0),B(x2,0),有AB=|x1﹣x2|,而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P1(x1,y1),P2(x2,y2),我们把|x1﹣x2|+|y1﹣y2|称为P l,P2两点间的直角距离,记作d(P1,P2),即d(P1,P2)=|x1﹣x2|+|y1﹣y2|.(1)已知O为坐标原点,若点P坐标为(1,3),则d(O,P)=;(2)已知O为坐标原点,动点P(x,y)满足d(O,P)=2,请写出x与y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所组成的图形;(3)试求点M(2,3)到直线y=x+2的最小直角距离.34.司机小王开车从A地出发去B地送信,其行驶路s与行驶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汽车行驶若干小时到达C地时,汽车发生了故障,需停车检修,修理了几小时后,为了按时赶到B地,汽车加快了速度,结果正好按时赶到,根据题意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问题中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2)汽车从A地到C地用了几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汽车停车检修了多长时间?车修好后每小时走多少千米?35.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油42L,行驶若干小时后,在途中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机动车行驶几小时后加油?加了多少油?(2)试求加油前油箱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3)如果加油站离目的地还有230km,车速为40km/h,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36.小明的家和苏州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的马路(人民路)旁,周六小明准备沿着这条马路去图书馆.她先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甲,然后乘车到公交车站台乙下车,最后步行到图书馆(假设在整个过程中小明步行的速度不变,公交车匀速行驶).图中折线ABCDE表示小明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y(米)与她离家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1)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线段BC表示的实际意义;(2)求公交车的速度及图书馆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37.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3)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4)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3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郊外春游,骑行1个小时后,自行车出现损坏,维修好后继续骑行,如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x(小时)之间关系的图象.(1)根据图象回答:小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用了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2)求小明出发两个半小时离家多远?(3)求小明出发多长时间距家12千米?39.李大爷按每千克 2.1元批发了一批黄瓜到镇上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售出一些后,又降低出售.售出黄瓜千克数x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李大爷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降价前他每千克黄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卖了几天,黄瓜卖相不好了,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 1.6元将剩余的黄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53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多少千克的黄瓜?(4)请问李大爷亏了还是赚了?若亏(赚)了,亏(赚)多少钱?40.“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线段OD和折线OABC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折线OABC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OD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 米.(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多少米?乌龟每分钟爬多少米?(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4)兔子醒来,以48千米/时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参考答案与解析考答案与解析小题))一.选择题选择题((共18小题1.(2017?邵阳)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徐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徐离他家的距离.读图可知菜地离小徐家的距离为( )A.1.1千米 B.2千米C.15千米D.37千米【分析】小徐第一个到达的地方应是菜地,也应是第一次路程不再增加的开始,所对应的时间为15分,路程为 1.1千米.【解答】解:由图象可以看出菜地离小徐家 1.1千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2.(2017?齐齐哈尔)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x的取值范围,然后选择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x+y=10,所以,y=﹣2x+10,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解不等式①得,x>2.5,解不等式②的,x<5,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2.5<x<5,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D选项图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2017?宁夏)已知点A(﹣1,1),B(1,1),C(2,4)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能是( )A.B.C.D.【分析】由点A(﹣1,1),B(1,1),C(2,4)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与B关于y 轴对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A(﹣1,1),B(1,1),∴A与B关于y轴对称,故C,D错误;∵B(1,1),C(2,4),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而B(1,1)在直线y=x上,C(2,4)不在直线y=x上,所以图象不会是直线,故A错误;故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4.(2017?凉山州)小明和哥哥从家里出发去买书,从家出发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1000米的书店.小明买了书后随即按原路返回;哥哥看了20分钟书后,用15分钟返家.下面的图象中哪一个表示哥哥离家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A. B. C.D.【分析】根据哥哥看了20分钟书后,用15分钟返家即可判断哥哥的离家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解答】解:根据题意,从20分钟到40分钟哥哥在书店里看书,离家距离没有变化,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线段.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本题属于基础题型.5.(2017?呼和浩特)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 )A.B.C.D.【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y始终大于0,可排除D,再根据x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如x=±0.1,或x=±0.01)时,每个图象两侧都是无限上升,可排除A,根据函数y=和y=x有交点即可排除C,即可解题.【解答】解:x取±1,±2,±3,会发现最小值是x取±1时y=2,由此选项C,D错误;x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如x=±0.1,或x=±0.01)时,每个图象两侧都是无限上升,可排除A,∵当直线经过(0,0)和(1,1)时,直线解析式为y=x,当y=x=时,x无解,∴y=x与y=没有有交点,∴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性质,考查了平方根和绝对值大于等于0的性质,本题中求得直线与函数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6.(2017?广元)为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电收费标准:(1)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00度,则按0.60元/度计算;(2)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则超过部分按0.8元/度计算(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度电0.60元/度计算),现假设某户居民某月用电量是x(单位:度),电费为y(单位: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B. C.D.【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电费与用电量的分段函数,然后根据各分段内的函数图象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当0≤x≤100时,y=0.6x,当x>100时,y=100×0.6+0.8(x﹣100),=60+0.8x﹣80,=0.8x﹣20,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为y=,纵观各选项,只有C选项图形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以及函数图象,根据题意求出各用电量段内的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7.(2017?雅安)下面哪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苹果成熟后从树上下落过程中(落地前),速度变化的情况( )A.B.C.D.【分析】根据苹果下落过程中的速度是随时间的增大逐渐增大的,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解答】解:根据常识判断,苹果下落过程中的速度是随时间的增大逐渐增大的,A、速度随时间的增大变小,故本选项错误;B、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速度随时间的增大变小,故本选项错误;D、速度随时间的增大不变,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确认,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确定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8.(2017?南通)一个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4min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min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L)与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每分钟的出水量为( )A.5L B.3.75L C.2.5L D.1.25L【分析】观察函数图象找出数据,根据“每分钟进水量=总进水量÷放水时间”算出每分钟的进水量,再根据“每分钟的出水量=每分钟的进水量﹣每分钟增加的水量”即可算出结论.【解答】解:每分钟的进水量为:20÷4=5(升),每分钟的出水量为:5﹣(30﹣20)÷(12﹣4)=3.75(升).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图象找出数据结合数量关系列式计算.9.(2017?牡丹江)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y(度)与底角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D.【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内角和定理可知:x+x+y=180,从而得y=180﹣2x,由y>0得x<90,又x>0,故0<x<90,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y=180﹣2x,且0<x<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其图象画法,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10.(2017?东营)小明从家到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沿着公路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m)与时间t(min)的大致图象是( )A.B.C.D.【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S随t的变化趋势,然后再结合选项可得答案.【解答】解:小明从家到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因此S随时间t的增长而增长,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因此时间在增加,S不增长,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沿着公路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因此S又随时间t的增长而增长,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11.(2017?丽水)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小时【分析】根据已知图象分别分析甲、乙两车的速度,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由图象横坐标可得,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正确,不合题意;B、∵乙先出发,0.5小时,两车相距(100﹣70)km,∴乙车的速度为:60km/h,故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为:=1(小时),由最后时间为 1.75小时,可得乙先到到达A地,故甲车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 1.75﹣0.5=1.25(小时),故甲车的速度为:=80(km/h),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由以上所求可得,甲出发0.5小时后行驶距离为:40km,乙车行驶的距离为:60km,40+60=100,故两车相遇,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由以上所求可得,乙到A地比甲到B地早:1.75﹣1=(小时),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12.小明同学从家里去学校,开始采用匀速步行,走了一段路后,发觉照这样走下去会迟到,于是匀速跑步完成余下的路程,下面坐标系中,横轴表示小明从家里出发后的时间t,纵轴表示小明距离学校的路程S,则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分析】根据去学校,可得与学校的距离逐渐减少,根据跑步比步行快,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步行时,小明距离学校的路程S缓慢减少,匀速跑步时,小明距离学校的路程S迅速减少直至为零,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理解题意与学校的距离逐渐减少是解题关键.13.b>a,将一次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则能有一组a、b 的取值,使得如下四个图中为正确的是( )A.B.C. D.【分析】先假设y=axb正确,得出a、b的符号,再对y=bx+a的图象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假设y=ax+b正确,则a>0,b>0,则函数y=bx+a的图象应经过一、二、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假设y=ax+b正确,则a>0,b>0,因为b>a,所以函数y=bx+a与y轴的交点在y=ax+b 与y轴交点的下方,故本选项正确;C、假设y=ax+b正确,则a<0,b>0,则函数y=bx+a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因为函数y=ax+b与y=bx+a的交点坐标为(1,a+b),由图象可知a=﹣b和b>a,两结论矛盾,故本选项错误;D、假设y=ax+b正确,则a<0,b>0,则函数y=bx+a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b两个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则情境a,b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是( )A.③、②B.②、③C.①、③D.③、①【分析】根据图象,一段一段的分析,再一个一个的排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即离家一段路程,此时①②③都符合,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即又返回家,离家的距离是0,此时②③都符合,又去学校,即离家越来越远,此时只有③返回,∴只有③符合情境a;∵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即离家越来越远,且没有停留,∴只有①符合,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函数图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象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叙述能力,用了数形结合思想,题型比较好,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把横坐标、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那么函数的图象上整点的个数是( )A.2个 B.4个 C.6个 D.8个【分析】把所给函数解析式化为整式,进而整理为两数积的形式,根据整点的定义判断积的可能的形式,找到整点的个数即可.【解答】解:将函数表达式变形,得2xy﹣y=x+12,4xy﹣2y﹣2x=24,2y(2x﹣1)﹣(2x﹣1)=24+1,(2y﹣1)(2x﹣1)=25.∵x,y都是整数,∴(2y﹣1),(2x﹣1)也是整数.∴或或或或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图型试题一、网格问题对称图形问题及利用格点进行面积计算已经成为最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考点点阵中对称点、问题——考查学生平移变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三角形的有关计算,全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 和图2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例1、已知图1,C得到△AB中的格点△将图1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1)111.CAB请你在图1中画出△111. 1的格点三角形DEF(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格点△相似但相似比不等于F CD E B A 1 图2图的相似比,比如相似1分析:本题关键是计算出△ABC的三边的长度,然后找一个不等于三边长或计算出一边长后,利用平移得出△比为2,计算出△DEFDEF。

. 1)(2)答案不唯一答案:(C1C F BA11D B AE 1图2图练习一31×CDAB和分别是(图1)中141、在×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形的边长都是。

线段的直线,并ABCD。

请你用类似的方法画出过点E且垂直于AB的两个矩形的对角线,显然∥证明。

EFCADBG1图55 的正方形网格中,2,在2、如图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1.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出图形.ABA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出发的一条线段从点,(1)22;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A ABCAB为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2)以(1)中的,C使点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AB为边的两个凸多边形,使它们都是)中的(3)以(1中心对称图形且不全等,其顶点都在格点上,各边长都是无理数.)2(图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3、如图3ABCD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图(一)中四边形.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 1)求图(一)中四边形的面积;(ABCDEFGEFG的面)在图(二)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2的面积等于四边形,使△积且为轴对称图形.ADBC图(二)图(一) 3 图ABC ABC全是格点(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三角形,请在图中画出与如图,4、等的一个格点三角形.yO x C A B4图□ABCD.5、已知:如图,□□□; 对称ABCD与关于直线ABCDMN(1)画出DABC使11111111□□□; ABCD关于点与O中心对称使(2)画出BACD,DABC22222222□□,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或对称中心若是CABD与BACD是对称图形吗?(3)22121121M AD BCO5图二、图形分割它要求学生除了考对于图形分割,是历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的一个考点也是难点之一。

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图形的面积计算)外,还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即将梯形年河南课改)有一块梯形状的土地,现要平均分给两个农户种植(例2、(2005 ,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平分方案画在备用图上),试设计两种方案的面积两等分)AADD备用图⑵BB备用图⑴CC一般对于简单的图形可直观的进行分割,而对于稍复杂的题目,是通过计算或是分析: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的。

.b,高为h。

解:设梯形上、下底分别为a、b)h(a+S E、F,则=S=方案一:如图1,连结梯形上、下底的中点EFCDABFE四边形四边形41,连(a+b)b的长,在下底BC上截取BE=方案二:如图2,分别量出梯形上、下底a、2b)h(a+。

AE,则S=S=接AECDABE四边形△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EDAC的中点E,连结BE方案三:如图3,连结AC,取的面积的一半。

梯形ABCD ,S,S=S分析此方案可知,∵AE=EC,∴S=ECDEBCAEDAEB△△△△S+S,=∴S+S ECDAEDAEBEB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DA DEDAAE CB图3 C 2EB图CBF1图练习二分割成四个部分,使ABCD1.在一次数学实践探究活动中,小强用两条直线把平行四边形含有一组对顶角的两个图形全等;AAADDDBBBCCC1图 1)根据小强的分割方法,你认为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满足以上全等关系的直线(组;有的三个平行四边形中画出满足小强分割方法的直线;2)请在图1()由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你发现所画的饿两条直线有什么规律?(3°,用圆规和直尺作图,用两种方法把CAB=30中,∠ABCACB=90°,∠,2.如图2RtΔ(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且要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

证明)BBAA CC2 图的长条形桌面。

现30cm120cm,宽3.蓝天希望学校正准备建一个多媒体教室,计划做长的木板,请你为该校设计不同的拼接方案,使拼出来的桌面符合要求。

45cm80cm,宽只有长 1分)(只要求画出裁剪、拼接图形,并标上尺寸,设计出一种得5分,设计出两种再加80cm80cm45cm45cm小芸在为班级办黑板报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在版面设计过程中需将一个半圆面三等4.并简要写出要求用尺规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分,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合理的等分方案.作法.AB5. 学校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扇形空地,请你把它平均分成两部分.(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写出作法,不用证明.)三、能力提高.TH两点为脸谱的耳朵,打算在工艺品反面两耳1.如图,有一木制圆形脸谱工艺品,、D,处打一小孔.现在只有一块无刻度单位的直角三角板(斜边大于工艺品的直径)连线中点D的位置(画出图形表示)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确定点,并且分别说明理由.(如所示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图案,使拼成的图案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用四块如图12、且其中要求两种拼法各不相同,中各画一种与图2不同的拼法,、),请你分别在图3图4图2 至少有一个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4图3图2图1图不2.(使放大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的比为1:ABCD3如图,己知四边形,用尺规将它放大,) 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DCBA某新建小区要在一块等边三角形的公共区域内修建一个圆形花坛。

4. ;P)若要使花坛面积最大,请你在这块公共区域(如图)内确定圆形花坛的圆心1((2)若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8米,请计算出花坛的面积。

AB C5.(1)在图3所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三角形中,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2)在图4中,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111(1(2----------------(3(4----5的中点。

张老师请同学们将纸BCAD、中,E、F分别是边6.如图,平行四边形纸条ABCD V字形图案。

ABEF沿EF翻折,得到一个条的下半部分平行四边形FE;请你在原图中画出翻折后的图形平行四边形AB(1)11) 用尺规作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DC的大小。

BFCA=63(2)已知∠°,求∠1EFBA,他想在现有的六块)(如图甲所示.小明家用瓷砖装修卫生间,还有一块墙角面未完工7请你帮小明设计两种不同的铺设方案3块或块余料进行铺设,2)(瓷砖余料中如图乙所示挑选。

)在下面图丙、图丁中画出铺设示意图,并标出所选用每块余料的编号(8.已知:如图,现有的正方形和的矫形纸片若干块,试选用这些纸片(每种至少用一次)在下面的虚线方框中拼成一个矫形(每两个纸片之间既不重叠,也无空隙,批出的图中必须保留拼图的痕迹),使批出的矫形面积为,并标出此矫形的长和宽。

b babaa9.一条小船,(1)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2)若该小船先从点A航行到达岸边L的点P处补给后,再航行到点B,但要求航程最的位置。

短,试在图中画出点P现、C上各有一棵古树.米的正三角形花坛,某公园有一个边长为4三角形的顶点A、B10.且三棵古树位决定把原来的花坛扩建成一个圆形或平行四边形花坛,要求三棵古树不能移动,于圆周上或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上.以下设计过程中画图工具不限. 1画出你所设计的圆形花坛示意图;)按圆形设计,利用图(1 2画出你所设计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示意图;(2)按平行四边形设计,利用图 3)若想新建的花坛面积较大,选择以上哪一种方案合适?请说明理由(A AC B C B 图12图11. 在下面方格纸中设计一个对称图案,在这个图案中必须用到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三种基本图形。

12、下面是天都市三个旅游景点的平面图,请你选用适当的方式借助刻度尺、量角器等基本作图工具,确定出三个景点的位置。

天都市旅游景点示意?碑林北?动物园?0 5 10千米博物馆比例尺13、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使A点平移到A′点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上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解说词:A ·′·A四、参考答案练习一1.2.DD2C'A AD D6C2C4BD5B3C1C C6CC3522 12(第题答图)(第题答图)=S:一法方)1(3.1×6×4=12 21111×2×1-=4×6-×4×1-×3×4-×2×3=12 方法二:S 2222(2)(只要画出一种即可)4. 只画出一个符合题意的三角形即可.5. (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的平行四边形. -1111(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的平行四边形. 2222(3)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EF.AMA1BB1D,D1CC1EF OC2D2B2练习二AN21)无数;1.()只要两条直线都过对角线的交点就给满分;2(;(3)这两条直线过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或对角线的交点)边上的中线;解:作法一:作AB2.的平分线;作法二:作∠CBA作法三:在CA上取一点D,使CD=CB。

B BB DC A C AD C AD3.4. 作法:于点O;作AB的垂直平分线CD交AB(1)的长为半径画弧,AO(或BO)分别以A、B 为圆心,以(2) ON即可.;(3)连结OM、、分别交半圆干点MN解法一:5.OBOA、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D两点;于C、1CD点重合)O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E)分别以2C、D为圆心,大于点(不与;(2B为圆心作图.注:也可直接以A、;AB于F(3)射线OE交弧将扇形AOB二等分。

则线段OF )连接AB;解法二:11AB点重合)点(不与; O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A2)分别以、B为圆心,大于C2二等分.点;则线段OD将扇形AOB)连接3OC交弧AB于D能力提高.1LLLGHHHTTTDDDFCEOOO反面反面反面③①②方法一:如图①,画TH的垂线L交TH于D,则点D就是TH的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