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电控制工程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1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电控制工程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1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电控制工程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I.系统传递函数为W (2 .输入为m 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3为《Eu u ---D. 2W(s)2.某二阶索就的特征眼为的个纯煨根.则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成为《B. 等幅振荡93.单位依反馍系.统开环传函为(;(5)= ;7E ),系统的阴豺L 顷A. 3D. 0,33I. 2r 的拉氐变换为(A ,7+1。

答3 *5 5位负反裕系统的开环传逆函数为 m 由土矛则此系统在单位阶妖函数输人F 的代态误差为( ifA.. 0. 25B ・I C 0□T6.单位脉冲两教的fi 氏变横为《"A. 1&1/卷仁2D ・2/s「•单位俐椅M 的肝环传"钦为以* 而顽雨 思轨迹的分支敬如'A. 1R2 C 3D ,」&辆的也诚涌散《,(-一「5 ')3二K "系统的憎监和型次为("A. 5<2*5/44C. 5.4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单位阶既函数的担器拉斯变换靖果是】・()A.单凋上升11 5川・410. 归仇反波沽构的禁筑,其前间通■传谛甬数为的伸递两散为YHJ)•蛔系统的开环佑逢函效为Gu)〃(Q.闭环传还函牧为而而7?77?《)11. «_阶系统的特彼18 ■两个4有仇实部的共泥其根・则设系境的单位阶职响应,我表现为等悟娠膀.()12. 系汩【环对敬幅楠特吐的依切!段仔映第境的措态性0(>13. 系•统的传递函一牲为(*,)=膘:彳,则傻系统零点为顷点为,°・—2.()“・任处驰控;M理论中代用的检M系院数学授也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顿曜特件罪・()以叩〕调》中的T指的积分控制器.()0理想貌微分环打对枚WJ频待性曲级是一条斜率为"MHE M的在线,(,17-城忤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性系统汹足迭如晚珂.彬愤忤争琉f擂兄迭加原理「K)•«•甘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是栓定、准确豪快速()三、综合题(38分)19. (15分)已知系统框图如图所示,试求:(1)系统的特征参数(阻尼比和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2)简要评价该系统的动态性能;(3)写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 没有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

2.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 。

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 全部或部分 地返回到输入端。

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随动系统 。

5. 在 零初始条件 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 传递函数 。

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s 。

7.一阶系统11+Ts ,则其时间常数为 T 。

8.系统传递函数为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 (s)为s s W )( 。

9.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9)(+=s s s G ,系统的阻尼比ξ=0.167、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ωn 为 3 ,调节时间ts (5%)为 6 秒。

10.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正反馈 。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 负反馈 。

11.Ⅰ型系统 不能 无静差地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

1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2ω;90o1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s G ,根轨迹的分支数为 3 。

14.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s)H(s),)()(1)(s H s G s G + 15. 函数f(t)=2t 的拉氏变换为 。

22s 16.单位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 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根轨迹分支数为 。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填空题1.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或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3.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4. I 型系统G s K s s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

5.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6. 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渐进)稳定的系统。

7.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8.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传递函数反映系统本身的瞬态特性,与本身参数,结构有关,与输入无关;不同的物理系统,可以有相同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与初始条件无关。

9.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10. 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的划分是以ωc (截止频率)附近的区段为中频段,该段着重反映系统阶跃响应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低频段主要表明系统的稳态性能。

11.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频率特性等。

4. .稳态误差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控制精度的程度。

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考试复习重点题库

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考试复习重点题库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一、 选择题1. PI 校正为( A )校正A .滞后 B. 超前 C 滞后超前 D 超前滞后 2.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1+s ,则其时间常数为( D ) A .0.5 B. 4 C. 2 D . 1 3.系统的根轨迹( A )A .起始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B 起始于闭环极点,终于闭环零点C .起始于闭环零点,终于开环极点D 起始于开环零点,终于开环极点 4.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43+s ,则其时间常数为( C )A .0.5 B. 4C. 2 D . 15. 二阶系统的超调量%δ 。

( A ) A. 只与ζ有关 B.与ζ无关C.与n ω和ζ无关 C.与n ω和ζ都有关6. 劳斯稳定判据能判断( A )的稳定性。

A .线性定常系统 B. 线性时变系统 C 非线性系统 D 任何系统 7.已知)2(1][+=s s s F ,其原函数的终值( D )A .0 B.∞ C 0.75 D0.58、 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入x(t),输出y(t),传递函数G(s),则正确的关系是 B 。

A)]([)()(1s G L t x t y -⋅=; B )()()(s X s G s Y ⋅=;C )()()(s G s Y s X ⋅=; D )()()(s G t x t y ⋅= 。

9、 设有一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系统,如图所示,以外力f(t)为输入量,位移y(t)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可以对图中系统进行描述,那么这个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B )A 1;B 2;C 3;D 4 10、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4412++s s ;则其无阻尼振荡频率n ω和阻尼比为( D ) A 1 ,21 ; B 2 ,1 ; C 2 ,2 ; D 21,1 11、()()()TS e s X s Y s G -==传递函数表示了一个( A )A 时滞环节;B 振荡环节;C 微分环节;D 惯性环节 1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3+s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B )A 51t e-- ; B 533t e -- ; C 555t e-- ;D 53t e--13、某二阶系统的特征根为两个互不相等的实数,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表现为( B )A .单调衰减 B. 单调上升 C 等幅振荡 D 振荡衰减14、已知道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22)(n ns s s Y ωω+= ,那么系统处于( C )A 欠阻尼;B 过阻尼;C 临界阻尼;D 无阻尼 15、 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D )A1+Ts K ; B ))((b s a s s d s +++;C )(a s s K +; D )(2a s s K +; 16、根据下列几个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肯定不稳定的系统为( B )A 023=+++d cs bs as; B 0234=+-++d cs bs as s ;C 0234=++++e ds cs bs as;其中e d c b a 、、、、均为不等于零的正数。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答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答

第一章 习题答案一、填空1.系统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端叫做 反馈2.有些系统中,将开环与闭环结合在一起,这种系统称为复合控制系统3.我们把输出量直接或间接地反馈到 反馈 形成闭环参与控制的系统,称作闭环控制系统4.控制的任务实际上就是形成控制作用的规律,使不管是否存在扰动,均能使被控制对象的输出量满足给定值的要求。

5.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 稳定 系统。

6、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特性方程式的性质,可以分为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7、为了实现闭环控制,必须对输出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得到偏差,再由偏差产生直接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 。

因此,整个控制系统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我们把输出量直接或间接地反馈到输入端,形成闭环,参与控制的系统,称作闭环控制系统8、题图由图中系统可知,输入量直接经过控制器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当出现扰动时,没有人为干预,输出量 按照输入量所期望的状态去工作,图中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

1、不能 开环9、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称为系统,否则为 系统。

任何一个反馈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系统必须是 的。

稳定 ; 不稳定 ; 稳定二、选择1.开环与闭环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称为。

( )A 复合控制系统;B 开式控制系统;C 闭环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答:A 2.当时,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输出的实际值∞→t 与按参考输入所确定的希望值之间的差值)(∞y )(∞r y 叫 。

( )A 微分;B 差分;C 稳态误差;D 积分答:C3.把输出量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称为 。

( )A 反馈;B 负反馈;C 稳态差误;D 积分答:B4.机器人手臂运动控制属于 。

( )A 闭环控制;B 开环控制C 正反馈控制D 连续信号控制答:A5.自动售货机控制属于 。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2014)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2014)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解析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 。

(没有,运行或变化)2.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

(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 地返回到输入端。

(全部或部分)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 。

(随动系统)5. 在 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 。

(零初始条件,传递函数)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1/s )7.一阶系统11+Ts ,则其时间常数为 。

(T ) 8.系统传递函数为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 (s)为 。

(s s W )()9.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9)(+=s s s G ,系统的阻尼比ξ= 、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ωn 为 ,调节时间ts (5%)为 秒。

(0.167,3,6)10.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 。

(正反馈, 负反馈)11.Ⅰ型系统 地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

(无静差)1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2ω,90o)1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s G ,根轨迹的分支数为 。

(3) 14.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s)H(s),)()(1)(s H s G s G +)15. 函数f(t)=2t 的拉氏变换为 。

(22s )16.单位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 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根轨迹分支数为 。

1116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题

1116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题

1116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题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涉及到电气、机械和控制领域的基本知识,
试题可能涉及电路原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题中的题目类型:
1. 电路分析题,例如计算电阻、电容、电感串联并联电路的等
效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

2. 传感器应用题,要求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并
设计传感器应用电路。

3. 控制系统设计题,例如给定一个控制要求,要求设计相应的
控制系统结构、参数。

4. 机械传动题,涉及分析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的
传动比、速度、扭矩等参数。

5. PLC编程题,要求编写PLC ladder图或者指令列表,实现
特定的逻辑控制功能。

以上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题中的题目类型,考生在备考时应该熟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操作、仿真软件的使用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国家开放大学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测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测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3分,共60分)题目1:产生与被控制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反馈信号的是()选择一项:a. 校正元件b. 比较元件c. 控制元件d. 反馈元件正确答案是:反馈元件题目2:产生控制信号的是()选择一项:a. 反馈元件b. 校正元件c. 控制元件d. 比较元件正确答案是:控制元件题目3:以下()是随动系统的特点。

选择一项:a. 输出量不能够迅速的复现给定量的变化b. 输出量不能够准确复现给定量的变化c.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确定的d. 输出量能够迅速的复现给定量的变化正确答案是:输出量能够迅速的复现给定量的变化题目4:以下()的给定量是一个恒值。

选择一项:a. 无静差系统b. 脉冲控制系统c. 恒值控制系统d. 有静差系统正确答案是:恒值控制系统题目5:反馈控制系统通常是指()选择一项:a. 负反馈b. 混合反馈c. 干扰反馈d. 正反馈正确答案是:负反馈题目6:如果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这样的系统一定是()选择一项:a. 正反馈环控制系统b. 复合反馈系统c. 开环控制系统d. 闭环控制系统正确答案是:开环控制系统题目7:开环控制系统的精度主要取决于()选择一项:a. 系统的校准精度b. 校正元件c. 反馈元件d. 放大元件正确答案是:系统的校准精度题目8:数控机床系统是由程序输入设备、运算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它属于以下()选择一项:a. 随动控制系统b. 程序控制系统c. 开环系统d. 恒值控制系统正确答案是:程序控制系统题目9:根据控制信号的运动规律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是()选择一项:a. 校正元件b. 反馈元件c. 比较元件d. 执行元件正确答案是:执行元件题目10:没有偏差便没有调节过程,通常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偏差是通过()建立起来的。

选择一项:a. 校正元件b. 放大元件c. 反馈d. 控制器正确答案是:反馈题目11:用来比较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并产生反映两者差值的偏差信号的元件是()选择一项:a. 比较元件b. 校正元件c. 反馈元件d. 控制元件正确答案是:比较元件题目12:输入量为已知给定值的时间函数的控制系统被称为()选择一项:a. 恒值控制系统b. 有静差系统c. 程序控制系统d. 脉冲控制系统正确答案是:程序控制系统题目13:输入量为已知给定值的时间函数的控制系统被称为()选择一项:a. 有静差系统b. 程序控制系统c. 随动系统d. 恒值控制系统正确答案是:随动系统题目14:输出端与输入端间存在反馈回路的系统一定是()选择一项:a. 有差控制系统b. 闭环控制系统c. 开环控制系统d. 正反馈环控制系统正确答案是:闭环控制系统题目15:()是指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希望值之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解析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 。

(没有,运行或变化)2.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

(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 地返回到输入端。

(全部或部分)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 。

(随动系统)5. 在 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 。

(零初始条件,传递函数)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1/s )7.一阶系统11+Ts ,则其时间常数为 。

(T ) 8.系统传递函数为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 (s)为 。

(s s W )()9.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9)(+=s s s G ,系统的阻尼比ξ= 、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ωn 为 ,调节时间ts (5%)为 秒。

(0.167,3,6)10.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 。

(正反馈, 负反馈)11.Ⅰ型系统 地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

(无静差)1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2ω,90o)1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s G ,根轨迹的分支数为 。

(3) 14.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s)H(s),)()(1)(s H s G s G +)15. 函数f(t)=2t 的拉氏变换为 。

(22s )16.单位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 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根轨迹分支数为 。

(Ⅰ, 2)17.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取决于 和 。

(系统自身结构与参数,外输入)18.自动控制技术一大特点是能提高 。

(劳动生产率)19. 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当给定量或扰动量突然增加时,输出量的 过程不一定是衰减振荡。

(暂态)20.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当给定量或扰动量突然增加某一给定值时, 的 过程可能出现单调过程。

(输出量, 暂态)21. 是指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被控制对象)22.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s s s G ,系统的开环极点为 ,闭环极点为 。

(0, -1, 2721j ±-) 23.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1)(2++=s s s G ,则闭环特征方程为 。

(012=++s s ) 24.频率响应是线性系统在 信号输入下的稳态输出响应。

(正弦)25.传递函数)28)(2(3)(+++=s s s s s G 的零点为 ,极点为 。

(-3,0,-2,-0.25)26.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 则该系统有 个极点,有 条根轨迹分支。

(2,2)27.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系统传递函数为G(s),则输出Y (s)的正确表达式是 。

(s s G s Y )()(=) 28.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为位于S 左半平面的共轭复根,则其在阶跃输入下的输出响应表现为 。

(衰减振荡)29. 某二阶系统的特征根为两个纯虚根,则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

(等幅振荡)30.传递函数()ss G 1=表示 环节。

(积分) 31. 对于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 s H s ;)()(1)(s H s G s G +)32.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1(2++s s s ,则该系统零点为 ,极点为 。

(-1;0,-3)33.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31+s ,此为一个 环节。

(惯性) 34. 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越小,系统的快速性越 。

(好)35. 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

( 1 )36. 若一个动态环节的传递函数乘以1/s ,说明对该系统串联了一个 环节。

(积分)37. 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的快速性和其 时间常数 有关。

时间常数T 越大,响应速度越 。

(慢)38.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 、准确性和快速性。

(稳定性)39.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开环极点, 开环零点)40. 若一个动态环节的传递函数乘以1/s ,说明对该系统串联了一个 环节。

(积分)41. 任何物理系统的特性,精确地说都是 的,但在 范围内,可以将非线性特性线性化。

(非线性, 误差允许 )42. 自动控制中的基本的控制方式有 、 和复合控制。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43.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

()(1)(s G s G +)44.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2+=s s s G ,则此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 。

(0)45.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1+s ,则其时间常数为 。

(5) 46.PI 校正为 校正。

(滞后)47.奈氏图上的单位圆与Bode 图上 分贝线 相对应,奈氏图上的负实轴对应于对数相频特性图上的 线。

(0,-180°)48.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22)(+=s s G ,其时间常数为 。

(2) 49. 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0.65,则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衰减振荡) 50. PD 校正为 校正。

(超前) 51.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s e s s G τ-+=121,则该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成。

(惯性、延时)52.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M S G S N S =,则闭环特征方程为 。

(()()0M S N S += )53.频率特性是线性系统在 输入作用下的稳态响应。

(正弦信号)54.频率特性包括 特性和 特性。

(幅频,相频)55.系统的传递函数())4)(1(52++=s s s s G ,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

(5/4,2) 56.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入x(t),输出y(t),传递函数G(s),则正确的关系是 。

()()()(s X s G s Y ⋅=)57.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大致相同的 。

(阻尼比)58.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渐近线斜率为 。

(-20dB/dec )59.在单位阶跃输入下,Ⅰ型系统的给定稳态误差为 。

(0)60.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00)(++=s s s s G ,则该系统是 型系统。

(Ⅰ) 二、判断1.自动控制中的基本的控制方式有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正确2.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有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稳态性能指标为稳态误差。

正确3.如果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时,这样的系统就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正确4.凡是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端间存在反馈回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叫做闭环系统。

正确5.无静差系统的特点是当被控制量与给定值不相等时,系统才能稳定。

错误6.对于一个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其暂态过程不稳定,系统可以工作。

错误7.叠加性和齐次性是鉴别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的根据。

正确8.线性微分方程的各项系数为常数时,称为定常系统。

正确9.劳斯稳定判据能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正确 )10. 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5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5ω,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90o 。

错误11.一个线性定常系统是稳定的,则其闭环极点均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面。

(正确 )1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大小取决于系统结构参数和外输入。

正确13.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阻尼比,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错误14. 线性系统稳定,其闭环极点均应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

正确15. 用劳斯表判断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当它的第一列系数全部为正数系统是稳定的。

正确16.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

正确17. 闭环传递函数中积分环节的个数决定了系统的类型。

错误18. 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大于1,则其阶跃响应不会出现超调,最佳工程常数为阻尼比等于0.707 。

正确19. 某二阶系统的特征根为两个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则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表现为等幅振荡。

( 错误 )20.最大超调量只决定于阻尼比ζ。

ζ越小,最大超调量越大。

正确21.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为1。

错误22.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0-1之间,则系统的阶跃响应是衰减振荡 。

正确23.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氏变换为0.5。

错误24.0型系统(其开环增益为K )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K +11 。

正确 25.t e -2的拉氏变换为12+s 。

正确 26. 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0.8,则系统的阶跃响应表现为等幅振荡。

错误27.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5.05.0+s ,则其时间常数为2。

正确 28.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35)(+=s s G ,其时间常数为5。

错误 29.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全部具有负实部,也就是所有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都位于s 平面的左侧。

正确30.PI 校正为相位滞后校正。

( 正确 )31.系统如图所示,)(s G c 为一个并联校正装置,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正确32.传递函数()ss G 1=表示微分环节。

错误 33.在复数平面内,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相对应。

正确34.频率特性是线性系统在三角信号输入作用下的稳态响应。

错误35. 系统的频率特性是由)(ωj G 描述的,)(ωj G 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ωj G ∠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正确36.根轨迹法就是利用已知的开环极、零点的位置,根据闭环特征方程所确定的几何条件,通过图解法求出g K 由0→∞时的所有闭环极点。

正确37. 根据Nyquist 稳定性判据的描述,如果开环是不稳定的,且有P 个不稳定极点,那么闭环稳定的条件是:当w 由-???时,W k (jw )的轨迹应该逆时针绕(-1,j 0)点P 圈。

正确38. 根轨迹是根据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而绘制出的闭环极点运动轨迹。

正确39.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则该系统零点为2 ,极点为0,3。

错误 40. 根轨迹是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某个参数为参变量而画出的开环极点的 根轨迹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