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地理专业参考书目

地理科学专业参考书目一、地球概论1.地球概论,刘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地球概论,彭清玲,方明亮,苏佩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 Planets, Stars and Galaxies,S·J·Inglis;5.地球十讲,傅承义著,科学出版社,1976;6.天文普及年历,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科学出版社,1978。
7.地球概论,陈自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地球概论教程,徐宝棻,应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9. 地球概论,郭瑞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普通天文学,朱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1. 行星地球概观,刘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2、《地球概论实习指导》,应振华主编,王多文、彭清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二、地理教学论1、地理教学论,胡良民袁书琪关伟,科学出版社,20052、现代地理教学论,陈亚颦,科学出版社,20073、地理教学论,陈澄,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地理教育学,袁书琪等,高等教育出版,20005、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陈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陈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新编地理教学论,陈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地理教学论,胡良民,科学出版社,20059、地理教学论,杨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地理教学论,黄成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三、地质学基础1、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邱维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地质学基础,石玉章,杨文杰,钱峥,石油大学出版社,3、地质学基础,邱光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5、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王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6、构造地质学简明教程,郭颖,李智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7、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简明教程,王运生孙书勤李永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8、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20069、普通地质学,吴泰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地质与地貌学,梁成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周鼎武等,科学出版社,2002。
张勃-西北师大-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详与略

四、教学中“详”、“略”关系处理
处理好自然地理导引课与部门自然地理的关系 联系区域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处理好经典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强化本区域特色的自然地理教学和实践 体现基础性、前沿性、精简性
1. 处理好自然地理导引与部门自然地理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前期导引,而自然地理学绝不 是普通部门自然地理的简单组合或拼凑,而是从地球系统整体 性出发、以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为纽带,从整体上认识地球表 层的规律和现象。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区域自然地 理如中国自然地理和世界自然地理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意充 分利用区域自然地理的实例,进行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和土地 科学等内容的讲授,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
2. 联系区域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自然地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要在教学 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从事野外自然地理 工作的能力。联系区域实际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既可以提高 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效果,也可以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具 有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践体系以及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上突出地域特色,长短途实习结合。短途(兴隆山、 马衔山、刘家峡、九州台、天斧沙宫、兰州东盆地黄河阶 地),长途(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祁连山地)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科背景及专业:
所学专业 生源背景
文科考生
理科考生
地理科学
65% 35%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70% 30%
地理信息科学
0% 100 %
学生自然地理课程设置
专业
自然地理相关课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理科学
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气候学,水文与水 资源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植物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 世界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讲课68 实验34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自然地理学是和人文地理学并列的地理学两大分支之一,是地理学的重要基石,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地壳、大气、水文、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分异规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部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规划课程奠定基础;并培养学生进行地理观察所需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绪论(2学时,讲授)地理学史简介(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支,研究对象、分科及研究任务(掌握)(二)地壳(12学时,讲授)1.地壳概述地壳的物质组成(了解)。
地壳的结构(掌握)。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掌握)。
2.矿物矿物的内部构造和外表形态(理解)。
矿物的化学性质(理解)。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和物理性质(掌握)。
3.岩石岩浆和岩浆作用(掌握)。
岩浆岩的产状(理解)。
岩浆岩的成分(掌握)。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理解)。
岩浆岩的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掌握)。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掌握)。
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颜色(理解)。
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理解)。
沉积岩的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掌握)。
变质作用的要素(了解)。
变质岩的特征(理解)。
变质作用类型力和主要变质岩(掌握)。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掌握)。
4.矿床矿床的概念和分类(了解)。
内生矿床(理解)。
外生矿床(理解)。
变质矿床(了解)。
5.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构造运动概述(理解)。
岩石的变形和岩层产状(理解)。
褶皱构造(掌握)。
6.山和地震火山(理解)。
地震(理解)。
7.地构造学说简介板块构造学说(理解)。
槽台说(理解)。
地洼学说(理解)。
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参考书

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参考书一、主题介绍: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参考书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想要深入了解自然地理学,需要参考一些经典的著作和教材。
本文将对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参考书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自然地理学》(作者:Strahler, Arthur N.):这本书可以说是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对地理学中复杂概念和理论的深入阐述,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书中涵盖了地球表面的形态与结构、水文系统、气候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地理信息系统与自然资源》(作者:王卫东):这本书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对空间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
书中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技术与应用,对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3. 《生态学原理》(作者:Ricklefs, Robert E.):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本书正是生态学领域的著名教材之一。
书中涵盖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等内容,对于理解自然地理学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地理学》(作者:Huggett, Richard J.):环境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地球系统中环境变化的机理。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涵盖了环境变化、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环境政策等内容,对理解自然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的关系很有帮助。
总结回顾:以上介绍的参考书都在不同程度上涵盖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内容,从地形地貌到生态系统,从地理信息系统到环境地理学,这些书籍都对理解自然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发。
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拓宽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自然地理学的复杂内容。
地理书籍推荐

地理书籍推荐地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了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包括地形、气候、人口、文化等。
地理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在这里,我将推荐几本优秀的地理书籍,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1.《世界地理》这本由世界知名地理学家编写的地理学教材,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理概况、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内容。
从宏观角度出发,让读者对地球上的各个地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该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2.《地球之美》这本书是一本地理摄影集,收录了世界各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透过摄影师的镜头,读者可以欣赏到地球上各个角落的美丽之处。
同时,该书也附有详细的地理介绍,让读者在赏析美景的同时,了解到更多地理知识。
3.《地理的想象力》这是一本由知名地理学家提供的地理学理论和思考的书籍。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的内涵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无论是对于地理学专业学生还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该书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作品。
4.《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技术和应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对于那些对地理信息技术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5.《人类地理学导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类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分布和影响。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揭示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互动。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人类与地理的关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必读之作。
总结起来,地理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无论是对于地理学专业学生还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些推荐的地理书籍都是值得一读的。
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能够对地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自然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素养。
3、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程内容(一)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土壤圈等。
任务是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介绍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如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
阐述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研究的重要性。
3、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简史和趋势回顾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地理观察到近代的科学研究。
探讨当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如全球变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
(二)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宇宙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特点。
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能量传递、气候形成等。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描述地球的形状特征,如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讲解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
3、地球的运动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包括方向、周期、速度等。
探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地方时差异等。
4、地球的圈层结构介绍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阐述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三)地壳1、地壳的物质组成讲解地壳中主要的化学元素和矿物种类。
介绍常见的岩石类型,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地质构造阐述褶皱和断层的概念、类型和形成机制。
分析地质构造对地形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自然地理学导论》是一本经典的参考书,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下面我们将对该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大气、水体、陆地、动植物等,并通过观测、实验和数学模型等方法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这门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系统,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保护环境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导论》首先介绍了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组成,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地貌,阐述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随后,该书对大气和气候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它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和结构,解释了气候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还深入研究了气象现象如风、云、降水等的生成机制。
水体是地球上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导论》对水体的形成、分布以及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该书介绍了海洋的地理特征,包括海水的组成、水深的变化以及海洋流的形成等。
另外,它还讨论了河流、湖泊和冰川等淡水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陆地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自然地理学导论》对陆地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它介绍了地壳的构成和运动,解释了地震、火山和地表变形等现象的成因。
此外,该书还探讨了土壤、植被和动物分布等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除了对单一要素的研究,《自然地理学导论》还突出了地球系统的整体性。
它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强调了各地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探讨,为读者提供了系统认识地球的视角,增强了读者对自然地理学的综合把握能力。
总的来说,《自然地理学导论》作为一本全面、生动的参考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知识性,同时也具备很强的指导意义。
读者通过学习这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系统的结构和演化规律,还可以提升自己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为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摘要:一、自然地理学简介1.自然地理学的定义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3.自然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二、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对自然地理的认识2.中世纪欧洲的地理学发展3.近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三、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地形地貌2.气候3.生物地理4.水文地理5.土壤地理四、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测与描述2.理论与模型3.实验与模拟4.空间分析与信息技术五、自然地理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1.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2.自然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应对3.国土规划与区域发展4.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正文: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形成、演变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地球表层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悠久,古代文明中对自然地理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中世纪欧洲,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现代以来,自然地理学在观测手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不断取得突破,逐步形成了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框架。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生物地理、水文地理和土壤地理等。
地形地貌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气候研究气候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生物地理研究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变;水文地理研究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土壤地理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变和土壤资源利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包括观测与描述、理论与模型、实验与模拟以及空间分析与信息技术等。
观测与描述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和观测收集数据,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和分类。
理论与模型是通过建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实验与模拟是在实验室或野外进行实验研究,模拟自然过程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空间分析与信息技术是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技术应用于自然地理学研究,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1、《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应用》,吴文英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现代自然地理学》,马建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指导》吴文英等(自编)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伍光和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2、《自然地理学》,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3、《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陈自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综合自然地理学》,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5、《自然地理基础》,丁登山等,高教出版社,1992。
6、《自然地理基础》,武吉华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普通水文学》,邓缓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8、《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9、《气候学》,罗汉民,气象出版社。
10、《综合自然地理学》,陈传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1、《地质学基础》(第三版),宋春青,张振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 00。
12、《科学探索者·地球内部》,Padilla, M. J.主编, 吉云松、王张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3、《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Padilla, M. J.主编,李绿芊、王张华、王莹、夏至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4、《This Dynamic Earth: the story of Plate Tectonics》, Jacquel yne Kious, W. and Robert, I. Tilling, U. 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 r / U. S. Geological Survey, 1996.
15、《四大起源之迷·地球》,金性春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6、《自然地理学原理》,蒙克豪斯,F.J.编著,丁登山、金永春、石高俊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7、《自然地理学基础》,丁登山主编,汪安详、黎勇奇、张月娥、叶玲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8、《植物地理学》,武吉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9、《土壤地理学》,李天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0、《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龚子同等,科学出版社,199 9。
21、《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陈炳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第一版),1996(第四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