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结构公开课完美教学导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名师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名师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名师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自由表达思想。

3. 通过对优秀作文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优秀作文的欣赏和分析。

3. 学生写作实践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等。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3. 欣赏: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作文的魅力。

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好的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4. 实践: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鼓励他们自由表达思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5. 总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通过优秀作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好的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写作能力。

4. 点评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导他们不断提高。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和课堂表现,评价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进步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选集:用于欣赏和分析。

2. 作文指导书籍:用于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

3. 投影仪:用于展示优秀作文和讲解。

4. 课堂练习本: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注意:1.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

2.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不拘泥于形式。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初中作文结构安排教案

初中作文结构安排教案

初中作文结构安排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2.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文段落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使作文连贯流畅。

教学重点:1. 作文结构的掌握。

2. 段落的合理安排。

3. 过渡词语的使用。

教学难点:1. 作文结构的灵活运用。

2. 过渡词语的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作文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等。

2. 提问: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内容丰富、表达清晰外,还需要注意什么?二、讲解作文结构(15分钟)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和结尾。

2. 举例说明引言的作用:引起读者兴趣,明确文章主题。

3. 讲解主体段落的要求:每段主题明确,论述完整。

4. 强调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三、段落合理安排(15分钟)1. 讲解段落之间的关系: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2. 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安排段落:根据文章主题和观点,确定段落顺序。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自行设计段落结构。

四、过渡词语的使用(10分钟)1. 讲解过渡词语的作用:连接前后句子或段落,使文章连贯。

2. 举例说明过渡词语的用法:如“此外”、“然而”、“另一方面”等。

3. 练习: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过渡词语,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五、作文演练(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作文题目。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

3.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练习写作,注意运用所学的结构和过渡词语。

2. 推荐学生阅读优秀作文,分析其结构安排和过渡词语的使用。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讲解作文结构、段落合理安排和过渡词语使用,使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

初中作文结构完美教案

初中作文结构完美教案

初中作文结构完美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来使文章连贯。

3. 引导学生通过列提纲的方式来组织和规划作文。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

2. 过渡词语和连接词的使用。

3. 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如何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过渡词语和连接词。

3. 如何让学生掌握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作文样本。

3. 提纲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写出结构完美的作文。

二、讲解作文基本结构(10分钟)1. 讲解引言、主体和结尾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来展示如何运用这三种结构。

三、过渡词语和连接词的使用(10分钟)1. 讲解过渡词语和连接词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来展示如何运用过渡词语和连接词。

四、列提纲的方法(10分钟)1. 讲解提纲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来展示如何列提纲。

3.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列提纲。

五、实践环节(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过渡词语连接词的知识,自己尝试写一篇短文。

2. 引导学生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来组织和规划文章。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的使用以及列提纲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写出结构完美的作文。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组织和规划文章,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学生对作文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过渡词语和连接词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初中作文教案结构

初中作文教案结构

初中作文教案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作文的重要性,提高写作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写作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提高作文质量。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的梦想2. 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通顺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个别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1)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

(2)教师举例说明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3. 示范:教师以《我的梦想》为题,现场示范写作过程,边写边讲解。

4. 练习:(1)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自行写作《我的梦想》。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5. 讲评:(1)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3)教师总结本次作文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挚,语言是否通顺。

2. 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是否愿意主动写作,是否对写作充满热情。

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否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作文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2.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作文练习。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初中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优秀作文结构教案模板初中

优秀作文结构教案模板初中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优秀作文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掌握初中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优秀作文的结构特点。

2. 写作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2. 如何使作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初中优秀作文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结构特点?二、讲解优秀作文结构模板1. 优秀作文的结构特点:开头、正文、结尾。

a. 开头: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b. 正文: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c. 结尾:点题、升华主题。

2. 优秀作文结构模板:a. 开头:提出问题、设疑、引起兴趣。

b. 正文:分层次论述,每个层次有明确的观点和论据。

c.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主题,留下深刻印象。

三、写作技巧讲解1. 如何使开头引人入胜?a.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 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c. 使用名言警句,增加作文的文采。

2. 如何使正文层次分明?a. 使用段落划分,使文章结构清晰。

b. 每个层次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c. 使用过渡句,使段落之间衔接自然。

3. 如何使结尾点题、升华主题?a. 总结全文,强调主题。

b. 使用修辞手法,使结尾富有文采。

c. 留下深刻印象,引发读者思考。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结构模板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 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总结本次课所学内容,分享写作心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强调优秀作文结构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初中优秀作文的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写作讲解名师教案

初中作文写作讲解名师教案

初中作文写作讲解名师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具文采。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1. 作文结构的基本构成。

2.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设计。

2. 个性化表达和创意写作。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作文素材库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问:“你们觉得写作文难吗?为什么?”二、讲解作文结构(15分钟)1. 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

2. 讲解开头的作用:引入话题,吸引读者注意力。

3. 讲解中间部分的作用:阐述观点,列举实例,论证观点。

4. 讲解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给人以启示。

三、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15分钟)1. 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文采:生动形象、增强语势、富有节奏感等。

3. 介绍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4. 讲解如何运用表达方式展现个性:选材独特、观点鲜明、语言个性化等。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一篇优秀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2. 分析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实例。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些技巧。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话题,试着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2. 布置作业:完成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结构和修辞手法,使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在实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了写作兴趣。

初中写作结构指导教案

初中写作结构指导教案

初中写作结构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语句连接文章的各个部分,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表达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和结尾。

2. 过渡语句的运用:关联词、过渡句和过渡段。

3. 修辞手法和词汇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作文结构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和结尾。

(2) 过渡语句的运用:关联词、过渡句和过渡段。

(3) 修辞手法和词汇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按照讲解的内容,尝试编写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作文。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他们的作文,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

5. 总结: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作文结构的重要性,以及过渡语句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过渡语句和修辞手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的作文是否具有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表达力强等特点。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作文素材和参考范文。

3. 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六、教学建议:1. 在讲解过程中,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简洁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在练习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不要拘泥于模板,同时指导他们注意作文结构的合理性。

3. 在评价环节,既要关注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

4. 课后,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积累词汇和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常用结构教案

初中作文常用结构教案

初中作文常用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作文的常用结构,提高作文的组织能力。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运用结构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初中作文的常用结构。

2. 学会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结构。

教学难点:1. 创造性运用结构,使作文内容丰富、有层次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作文写作技巧。

2. 提问:作文的结构对作文的质量有何影响?二、讲解作文常用结构(15分钟)1. 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结尾总结。

适用于主题明确、内容简洁的作文。

2. 总分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结尾点题。

适用于内容丰富、有层次感的作文。

3. 分总结构:开头引出主题,中间分述,结尾总结。

适用于论述类作文。

4. 对照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正反论证,结尾总结。

适用于观点鲜明、需要论证的作文。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使用总分总结构的作文实例。

2. 学生分析实例中总分总结构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总分总结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四、创造性运用结构(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作文主题,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结构进行构思。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构思和结构选择。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构思,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作文结构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注意结构的运用。

2. 选取一篇作文实例,分析其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创造性运用,使学生掌握了初中作文的常用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创造性运用结构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使其在作文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结构,提高作文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章结构的技巧表现为如何突出中心,注意各段落与层次的衔接、过渡与照应,使文章具有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具体说来,中考作文常见的结构要求是:
1.思路清晰,构思完整2. 有头有尾,布局匀称3.巧妙衔接,自然过渡
考场作文中,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撇开中心,横生枝节2.恣意妄为,逻辑混乱3.层次不清,分段失当
能根据主题、材料的需要,合理的安排作文结构,就能使文章显得更酷。前面我们重点探讨作文如何开头和结尾,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记叙文中主体部分的四种结构模式(板书)。
何永康教授说“文章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这番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考场作文亮点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怎样设置考场作文亮点,才能使“一轮明月多样情?”
(1)关于“回家”,作者叙述了几件事?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2)你认为这几件事中,那一件事应该详写?为什么?
(3)你认为本文该怎样来划分段落才合理?段落之间应该怎样来设置过渡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除段落安排外,本文结构上还有那些失误?从结构安排上。你认为该怎样来提升本文?
参考答案:
(1)关于“回家”,作者叙述了这几件事:刚到学校,常常想回家;初三了,反而不想回家,因为“我爸妈特别唠叨,我特别嫌他们烦”;一个星期五回家的情形。对于回家,作者情感经历了爱回家、怕回家、喜欢回家的变化:对于父母,我“特别嫌烦”,但我“还是挺喜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从情感的变化中阐释了“回家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的主题。
结构意识培养秘诀:平时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拟提纲(考试时可打腹稿):
为什么要写提纲?
偏题、跑题 详略不当 中心不明 结构混乱 强化过程控制能力,突出整体设计意识!
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尽管我们只要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个题纲,……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唐朝诗人王勃写诗前,总要躺在床上大“睡”一阵,很好地想一想一首诗怎样写出为最好。
回到家,妈妈放下书包,就去帮我洗毛巾,然后过来帮我擦汗。擦完汗后,妈妈切了一片大西瓜递给我,我接过西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而爸爸则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我,好像一万年没有看见我了,脸上洋溢着喜悦。我狼吞虎咽吃完后,感到凉快多了,我笑眯眯地对妈妈说:“谢谢你,妈妈。”听到这话,妈妈在脸上挂满了笑容。回家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
初中作文结构-公开课-完美教案-教师版
———————————————————————————————— 作者:
———————————————————————————————— 日期:
把握规律,布局谋篇——记叙文中主体的四种结构模式(教师版)
第一课时
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说来,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结果是毫无用场。”
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鸟的头一样美丽动人,寥寥数语而显现作者的才情功力,使人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往下读;
猪肚是说文章的中间部分要像猪肚子一样饱满充实,内容非常详实,给人以欲罢不能的感觉;
豹尾是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刚劲有力,具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作用。
文章结构基本要求(板书):凤头 猪肚 豹尾 过渡 照应
英国大诗人雪莱曾谈过他有一部书“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喜欢独自漫步在大森林中去构思他的童话。
题目:在努力学习中成长
主题:通过描写一次游泳比赛的过程,写出了我,通过反复学习别人的动作优点,终于赢得比赛的经历,表现了我明白了可以通过学习他人长处,从而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人生感悟。
记得上个星期五回家,离冢还有20米,我就看见爸爸正站在池塘边指挥着:高高的个头,一双眼睛整天笑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和“吹了风”没有两样。他的脚上,经常穿着时髦的旅游鞋,走路像水上漂。方面大耳,一脸福相。他最爱穿西装,打红领带,很有气派。这时,家里水管坏了,一家人正忙着在挑水,大哥肩挑手提直向家里奔去,弟妹们身体较弱却也不甘落后,提的题,抬的抬。劳动场面是热闹的。那桶子的磕碰声,说话声,就像一曲动听的歌。担水的路上像刚下过小雨似的湿漉漉的。池塘边,又是一番景象,小弟帮小妹打水,爷爷帮奶奶,爸爸帮妈妈,你帮我,我帮你,看来还是一个生龙活虎、相互帮助的场面。妈妈看见我了!我正准备叫她时,她却在我前面抢先一步,说:“春花,你回来了。”我妈一边说一边朝我走来,我说:“是的,妈。”妈妈很快走快走到我跟前,我便问她:“妈妈你站在阳台上做什么?”我妈语重心长地说:“等你回家啊!’’原来如此。然后,我妈帮我把书包提下来自己背,看到她这样做,我连忙说:“妈,不用.我自己背。‘没关系,妈妈背得动,看你头上满是汗,一定累坏了吧,妈妈用毛巾帮你擦擦。”妈说。听到这话,我的心里是温暖的。
4.缺乏过渡,忽视照应5.剪裁不当.头重脚轻
二、【病文诊所】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回家(纵式)
从上六年级起,我就来到塘渡口一完小上学。我刚开始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我常常想回家,因为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很害怕的。然而我现在是初三学生了,成大姑娘了,我反而不想回家。如果有人听到我这话,肯定会问我为什么不想回家?为了能多交几个朋友?那我就告诉你原因吧——因为我爸妈都特别爱唠叨,我特别嫌他们烦。每次回家不到两分钟,两个人就不停滴问这问那的,问得我都没法活了。虽然我爸妈有爱唠叨的坏习惯,但我还是挺喜欢他们的,因为父母对我的关心和爱,我是知道的。
开头(议论式开头,可悬念,可开门见山,可诗文引用、略写):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是难免会遇到艰难险阻的,只有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才会有所提高,取得好成绩。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中间(具体记叙学习过程,重点细节描写模仿之艰难,特别注意心理描写,详)
结尾(抒情点题,略写):
一、【技法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