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测量工具的发展演示教学
长度测量大班教案

长度测量大班教案【教案】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的概念,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学会使用标尺测量长度;3.能够通过简单的练习应用所学的测量知识。
教学准备:1.教具:标尺,小黑板;2.课件:长度测量的图片;3.实物: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书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老师拿起一本书,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本书有多长吗?学生回答。
2.呈现图示:教师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长度的概念,让学生对长度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二、讲解(15分钟)1.引入长度单位: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把标尺,并告诉学生这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
然后讲解长度的单位:米和厘米,并写在小黑板上。
2.示范测量:教师拿起标尺,示范如何使用标尺测量物品的长度,并请学生注意标尺上的刻度线代表的长度单位。
3.区别米和厘米:教师用实物来示范区分米和厘米的概念,如拿一本书表示1米,拿一支铅笔表示1厘米,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异。
三、练习(20分钟)1.个人练习:教师发放标尺和小纸条,要求学生用标尺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写在小纸条上,然后与同桌分享测量结果。
2.小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要求组员之间互相测量物品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四、巩固(10分钟)1.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室中找到最长的物品和最短的物品,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长度的测量知识。
2.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内容,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单位,让学生能够简单复述所学的内容。
五、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如千米、厘米等,并与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境下使用这些单位。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测量长度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标尺测量家具、玩具等物品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教案结束】。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
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
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隔掌吸钉2、纹丝不动3、成像奥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新课教学师:长度测量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如要量体裁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长度的测量。
先请同学们作个智者,用什么方法判断:(1)二位同学的高矮;(2)上海的东方明珠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谁高。
(学生讨论)师:测量是比较的过程,是指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湘科版科学二上5.1《做尺子》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二上5.1《做尺子》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做尺子》是湘科版科学二上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尺子,旨在让学生了解尺子的制作过程,掌握长度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制作的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
但部分学生对长度测量工具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还不够了解,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尺子的制作过程,掌握长度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制作的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尺子的制作过程,长度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制作的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动手实践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测量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谜语“一物量长短,两头尖又尖”引导学生说出尺子,激发学生对尺子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探究尺子的制作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尺子是如何制作的,并尝试用手比划出尺子的形状。
3.演示讲解:教师展示尺子的制作过程,讲解长度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4.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尺子,教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尺子,互相评价、交流。
6.测量练习: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测量》PPT课件

演示使用皮尺测量曲线长度的方法
03
将皮尺贴合被测曲线,读取皮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宽度和高度测量技巧
宽度测量技巧
将被测物体平放在桌面上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 体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
高度测量技巧
将被测物体竖直放置,使 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体上 下两端之间的距离。
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直 尺或卷尺与被测物体表面 垂直,以获得准确的测量 结果。
。
重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克与千克
介绍克和千克两种重量单位,通过称 重的方式让幼儿感受物体的轻重。
实践活动
设计称重、比较轻重等实践活动,让 幼儿亲手操作,感受物体的重量,培 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换算关系
详细讲解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千克等于1000克,通过实例加 深幼儿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在使用前进行校准,确保测量 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要求选 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避免不必
要的误差。
PART 03
长度、宽度和高度测量实 践
长度测量方法演示
演示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01
将直尺的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读取另一端对应的刻
度值。
演示使用卷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02
拉出卷尺至被测物体长度,读取卷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设计简洁明了的图表
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设计,突出数据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添加必要的标注和说明
在图表中添加必要的标注和说明,以便于观众理解和分析数据。
结果分析与讨论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 准差等。
结果解释与讨论
中班数学《测量工具》教案

中班数学《测量工具》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测量工具,如尺子、称、量杯等。
•让学生掌握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并且能够将测量结果表达出来。
•提高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称、量杯等。
•小玩具和小物品。
•黑板、白板、笔。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测量工具,并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测量工具。
2. 操作演示1.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尺子、称、量杯等测量工具。
2.教师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操作,以使学生掌握使用方法。
3. 实际应用1.教师将一个小玩具或小物品放在桌子上,并请学生去量它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学生利用所了解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3.学生彼此分享和核对结果,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
4. 练习1.学生将手中的水倒入量杯中,测量水的体积。
2.学生将一部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放在桌子上,进行测量。
3.学生利用尺子和称,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教学提示1.学生需要注意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并且需要把测量结果准确地记录在笔记本中。
2.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比较和互相分享。
教学总结1.教师回顾和总结本次教学的内容,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和方法的正确性。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3.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和回答。
扩展1.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家中的家具及物品,发现和探究更多的测量问题。
2.学生可以利用网上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十一章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
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
10个、20个、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刻度格数 (分度)
刻度总长度
1 mm与
精确度
每小格的差值 (可精确到)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实例引导
例1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所
示,则分别为
mm。
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为29 mm+8×0.1 mm=29.8 mm。
答案:29.8 规律方法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尺读数,不需 要估读。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变式训练1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值可精确到0.02 mm)测定某 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 (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
(6)验证分:一由维碰可撞中动的动刻量度守恒读. 出。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
随堂检测
2.(2020宁夏银川高二上学期期末)某同学要测量一个由均匀新材料 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①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可知其长度为
mm;
甲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可知其直径为 mm。
乙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 × 解 数 m尺 m答mm析为示案;+②:3:数0①①.由2为0由 50.0题002题.501m图.5m0图m乙m=甲0②=所4.0所0.471示..107示m500可m0可mm(知=4mm知.0,6,,螺.游由,92游80旋于标~0标4测m读卡.卡7m微0数尺尺2,螺器均误示主旋固可差数尺测定),为所示微刻5以数0器度4m为.示示6m59数0+数80~m为为.41m.5474,.0游.m552m标mm=m尺m5,均游0示.1可标5 。 在中在猜(1((教((①板1[教守一(2((③生23311221课 . .))))))))光的原想学将书学恒、最电一 方 动 能 比 内p]根时定对=的 波 子 A难 光 设 方 思 动 大磁 个向量级结容态据电:p干长中点源计法想量初波 氢:的之合:′,:前磁在涉.心、::在动与 原与变间能物系原面波同、又有遮核动能机 子力化发体统子的的一衍如一光反:量械 跃量生所F相只方理深的射薄个筒应E定波 迁:跃受互能法解度k方中膜很、中理m不 发迁合Δ作处,,向p,干小毛的=同 出时力=用于 可液相要涉的玻应e, 可放的p前一以U体同注、核璃用′-机 能出冲c的系比内.意增,屏p械 的量(总吸列较部.光透原依波 光等动收不他向的膜子次在 谱于量)连们各光波等全安介 线物p续一个子长,部放等质 条体的段方的,也的在于中 数动能相向频像应正光相传 最量量同都率双为电具互播 多的状路有由缝在荷座作的为 增态程压h干这和上用速 量(νn中内强=涉种几.后-度 .,的,E中介乎如的1与在时m且),质全图.总介-这间向通中部所动质E些或各常的质示量n有能比个求是波量.p关量较′方得.指长都,状他向.光.集电态们的若在中磁中一压求真在波原段强波空核在子相相长里(介空是同等可,质气稳时;由带中)定间中公负传的内的式电播,的波c的=的电路长电λ速子程,ν子求度虽.若在得与然装核.介绕置外质核处空和运于间频动其绕率,他核均但介旋有并质转关不中..向,外就辐应射取能光量在.介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堂教学实录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堂教学实录【教材分析】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也是人们认为最简单的测量.生活中许多的时候,人们往往习惯于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因此,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长度和时间,学生比较熟悉,学习过程中容易轻视,因此教材中安排了两部分“想想议议”.通过学生讨论了解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正确测量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具准备】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估计十秒钟以后举手睁开眼睛,我来计时,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开始![生]按照指令操作[师]谁能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生]学生回答.[师]指出正确得数,要想得出准确的数据,我们要学会使用仪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讲义—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讲义—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学习目标] 1.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一、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1所示)图12.原理:利用主尺的单位刻度与游标尺的单位刻度之间固定的微量差值来提高测量精度.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常见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20个、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1mm与每小格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精确度(可精确到)的差值109mm0.1mm0.1mm2019mm0.05mm0.05mm5049mm0.02mm0.02mm3.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4.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尺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5.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是根据刻度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不需要估读,但读数要注意最小精确度所在的位数,如果读数最后一位是零,该零不能去掉.(2)读数时,要注意游标尺第几条刻度线(不含零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如图2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___(选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mm.图2答案A11.25解析由游标卡尺的结构原理可知,测内径应该用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故选填A;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尺的读数为5×0.05mm=0.25mm,故钢笔帽的内径为11.25mm.针对训练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3(a)和(b)所示.由图可读出,圆管内壁的直径为_______cm,圆管外壁的直径为______cm;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圆管横截面的面积.图3答案 2.23 2.99解析题图(a)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2mm,游标尺读数为3×0.1mm=0.3 mm,所以最终读数为22mm+0.3mm=22.3mm=2.23cm.题图(b)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9mm,游标尺读数为9×0.1mm=0.9mm,所以最终读数为29mm +0.9mm=29.9mm=2.99cm.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1.构造如图4所示,它的测砧A和固定刻度B固定在尺架C上,可动刻度E、旋钮D 和微调旋钮D′是与测微螺杆F连在一起的,并通过精密螺纹套在B上.图4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E上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每旋转一格,F 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3.读数方法L=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估读一位)×0.01mm.4.注意事项(1)读数时准确到0.01mm,要估读到0.001mm,测量结果若用毫米做单位,则小数点后面必须保留三位.(2)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5甲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mm.图5答案0.010(0.009或0.011) 6.870(6.869或6.871) 6.860(第二空中数据减第一空中数据的差值均可)针对训练2读出图6中给出的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图6甲:________mm,乙:________mm,丙:________mm.答案 3.550 3.2050.900三、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1.0~3V量程的电压表和0~3A量程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V和0.1A,读到0.1的下一位,即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2.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3.对于0~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如图7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刻度盘.图7(1)图甲使用0.6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的示数是________A;当使用3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2)图乙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V,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V.答案(1)0.020.440.1 2.20(2)0.1 1.700.58.5针对训练3请完成下列各表的读数,把答案填在图下的横线上. (1)量程为0~3V和0~3A的电表.读数________读数________ (2)量程为0~15V的电压表读数.读数________读数________读数________(3)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读数.读数________读数________读数________读数________答案(1)0.90V 1.90A(2)10.0V10.5V10.2V(或10.3V)(3)0.40A0.50A0.22A0.52A1.(2020·安庆市期末)读出图1中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mm.图1答案11.40.920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为:L=11mm+4×0.1mm=11.4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0.5mm+42.0×0.01mm=0.920mm.2.某同学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2甲、乙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_mm,d=________mm.图2答案50.80 3.776(3.774~3.778均可)3.某实验小组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3甲、乙、丙所示,则它们的读数依次是________ mm、________A、________V.图3答案0.999(0.998~1.000均可)0.42 2.25(2.24~2.26均可)4.现有一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为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现用伏安法测圆柱体两端的电阻,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a)和(b)所示.图4由图得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__mm,长度为________cm.答案 1.847(1.846~1.848均可) 4.240解析由题图(a)可知,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示数为1.5mm,可动刻度示数为34.7×0.01mm=0.347mm,螺旋测微器示数为1.5mm+0.347mm=1.847mm;由题图(b)可知,游标卡尺主尺示数为4.2cm,游标尺示数为8×0.05mm=0.40mm,游标卡尺示数为42mm+0.40mm=42.40mm=4.240cm.5.图5甲、乙和丙分别是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图甲读数为________,图乙读数为________,图丙读数为________.图5答案 4.120cm0.990mm 1.510mm解析题图甲主尺示数为4.1cm,游标尺上第10格对齐,精确度为0.02mm,故题图甲读数为41mm+0.02×10mm=41.20mm=4.120cm.题图乙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49.0×0.01mm,故题图乙读数为0.5mm +0.01×49.0mm=0.990mm.题图丙中半毫米刻度线已露出,此时固定刻度读数应为1.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0mm,题图丙读数为1.510mm.6.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0.6A和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 和0~15V.如图6所示:图6(1)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2)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3)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A.(4)接0~0.6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A.答案(1)1.90(2)9.5(3)0.85(4)0.177.实验时,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和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示数如图7甲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________,电流I=________,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__,直径d=________.图7答案11.0V0.44A30.50cm 1.850mm解析电压表的量程是15V,所以读数是11.0V;电流表的量程是0.6A,所以读数是0.44A;米尺的读数是40.50cm-10.00cm=30.50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1.850mm.8.读出图8中给出的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________mm,游标卡尺A的示数为________cm,游标卡尺B的示数为________ cm.图8答案 6.125 4.120 1.0959.图9中5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mm和________ mm.图9答案10.5410.294(10.293~10.295均可)解析游标卡尺读数:(10+0.02×27)mm=10.54mm;螺旋测微器读数:(10+29.4×0.01)mm=10.294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测量工具的发展长度测量工具发展工具简介将被测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的工具,简称测量工具。
长度测量工具包括量规、量具和量仪。
习惯上常把不能指示量值的测量工具称为量规;把能指示量值,拿在手中使用的测量工具称为量具;把能指示量值的座式和上置式等测量工具称为量仪。
智能之前工具简史最早在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是一些机械式测量工具,例如角尺、卡钳等。
角尺卡钳16世纪,在火炮制造中已开始使用光滑量规。
1772年和1805年,英国的J.瓦特和H.莫兹利等先后制造出利用螺纹副原理测长的瓦特千分尺和校准用测长机。
瓦特千分尺新型测长机19世纪中叶以后,先后出现了类似于现代机械式外径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的测量工具。
19世纪末期,出现了成套量块。
112块成套量块继机械测量工具出现的是一批光学测量工具。
19世纪末,出现立式测长仪,20世纪初,出现测长机。
新式测长仪测长机到20年代,已经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投影仪、工具显微镜、光学测微仪等进行测量。
1928年出现气动量仪,它是一种适合在大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工具。
浮标式气动量仪电学测量工具是30年代出现的。
最初出现的是利用电感式长度感应器制成的界限量规和轮廓仪。
界限量规轮廓仪5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数字显示测量结果的坐标测量机。
60年代中期,在机械制造中已应用带有电子计算机辅助测量的坐标测量机。
三坐标测量机至70年代初,又出现计算机数字控制的齿轮量仪,至此,测量工具进入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阶。
计算机数字控制的齿轮量仪工具分类测量工具通常按用途分为通用测量工具、专类测量工具和专用测量工具3类。
测量工具还可按工作原理分为机械、光学、气动、电动和光电等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是由测量工具的发展历史形成的。
但一些现代测量工具已经发展成为同时采用精密机械、光、电等原理并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测量工具,因此,这种分类方法仅适用于工作原理单一的测量工具。
通用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多种类型工件的长度或角度的测量工具。
这类测量工具的品种规格最多,使用也最广泛,有量块、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正弦规、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见百分表和千分表)、多齿分度台、比较仪、激光干涉仪、工具显微镜、三座标测量机等。
专类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某一类几何参数、形状和位置误差(见形位公差)等的测量工具。
它可分为:①直线度和平面度测量工具,常见的有直尺、平尺、平晶、水平仪、自准直仪等;②表面粗糙度测量工具,常见的有表面粗糙度样块、光切显微镜、干涉显微镜和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等(见表面粗糙度测量);③圆度和圆柱度测量工具,有圆度仪、圆柱度测量仪等(见圆度测量);④齿轮测量工具,常见的有齿轮综合检查仪、渐开线测量仪、周节测量仪、导程仪等(见齿轮测量);⑤螺纹测量工具(见螺纹测量)等。
专用测量工具仅适用于测量某特定工件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误差等的测量工具。
常见的有自动检验机、自动分选机、单尺寸和多尺寸检验装置(见自动测量)等。
工具结构工具显微镜分小型﹑大型和万能 3种类型﹐其常见的测量范围分别为50×25毫米﹐150×75毫米和200×100毫米。
它们都具有能沿立柱上下移动的测量显微镜和坐标工作台。
测量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一般为 10倍﹑20倍﹑50倍和100倍。
小型和大型的坐标工作台能作纵向和横向移动﹐一般采用螺纹副读数鼓轮﹑读数显微镜或投影屏读数﹐也有采用数字显示的﹐分度值一般为10微米﹑5微米或1微米。
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工作台仅作纵向移动﹐横向移动由装有立柱和测量显微镜的横向滑架完成﹐一般采用读数显微镜﹑投影屏读数或数字显示﹐分度值为1微米。
工具显微镜的附件很多﹐有各种目镜﹐例如螺纹轮廓目镜﹑双像目镜﹑圆弧轮廓目镜等﹐还有测量刀﹑测量孔径用的光学定位器和将被测件投影放大后测量的投影器。
此外﹐万能工具显微镜还可带有光学分度台和光学分度头等。
基本组成主要有已知长度、定位瞄准、放大细分和显示记录等部分。
量规基本上只有已知长度部分。
在一些量具、量仪中,这几部分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放大细分和显示实际上是一个部分,例如百分表类测量工具;有的瞄准、放大细分和显示等部分是一个部件,例如读数显微镜等。
已知长度部分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经过长度计量的量值传递中的传递系统检定过的长度和角度,例如比长仪中线纹尺上的刻度,激光干涉仪中的激光波长,长、圆计量光栅上分别由密集线条组成的长度和角度,角度量块两测量平面间形成的角度等。
②一些具有准确形状的几何量。
例如平晶的光学测量平面,激光准直仪中的激光束,渐开线测量仪中由基圆盘、直尺机构产生的渐开线轨迹和由圆度仪精密轴系等形成的圆轨迹等。
定位瞄准部分用于确定被测长度与已知长度的相对位置,使两者能正确地比较,从而得到准确的量值。
有接触式和不接触式两种定位瞄准方法。
放大细分部分把已知长度中的最小单位长度放大细分,使之能准确地分辨出已知长度与被测长度的微小差值,主要有机械、光学、气动、电学和光电等类型。
①机械型:如采用斜楔、杠杆、齿轮、扭簧等的放大机构和利用游标原理的细分机构等。
②光学型:如读数显微镜的显微镜光学系统、投影仪的投影光学系统和自准直仪的自准直光学系统等。
③气动型:利用弹性元件、锥度玻璃管等分别将空气压力或空气流量转换放大以便于指示量值,主要用于气动量仪。
④电学型:电子放大常用于以模拟量,例如以电压作为被测尺寸电信号输出的电学测微仪中;电子细分常用于以脉冲量输出电信号的测量系统,例如感应同步器、磁栅等测量系统中。
⑤光电型:采用光学方法和电学方法先后将被测尺寸转换、放大、细分,以得到所需要的分辨率,常用于光栅测量系统(见光栅测长技术)、激光干涉仪、固体阵列测量系统(见长度传感器)等。
显示记录部分用于将测量结果显示、记录出来。
常见的显示记录方法有刻度指示、记录显示、数字显示和图象显示等。
①刻度指示:利用表盘和指针等指示量值,或利用其他具有刻度的读数装置,例如读数显微镜等读出量值。
②记录显示:用记录器记录被测长度的误差曲线,它适用于需要连续记录各点误差以便计算和分析的测量,例如表面粗糙度测量、圆度测量和齿轮测量等。
③数字显示: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它可以避免刻度指示容易读错的缺点。
数字显示的方式很多,有数码管显示、液晶显示、光学数字显示、机械式数字显示和打印机打字输出等。
④图象显示:用阴极射线管(CRT)以图象形式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也可用X-Y绘图仪描绘出来。
这种显示方法直观,也便于分析。
需要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测量工具,尚要配备计算部分,例如微处理机或电子计算机等。
设计规则设计测量工具,应尽可能遵守阿贝原则。
它是德国的E.阿贝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在长度测量中,被测长度应位于线纹尺刻度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按此原则设计的测量工具,由导轨直线度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是二阶误差,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
但要遵守阿贝原则,测量工具的长度就得大于被测长度的两倍以上。
这对测量工具的刚度、制造和使用都很不利,对测量范围大的测量工具,更是如此。
这是不少测量工具的设计没有遵循阿贝原则的原因之一。
在测量工具设计中也可采用爱宾斯坦平行光学系统(见测长机)来补偿由于导轨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或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修正由于导轨误差和被测长度定位不正确等引起的测量误差。
除了阿贝原则外,设计时应考虑的还有测量链最短原则、基面统一原则等。
测量方法工具显微镜主要用於测量螺纹的几何参数﹑金属切削刀具的角度﹑样板和模具的外形尺寸等﹐也常用於测量小型工件的孔径和孔距﹑圆锥体的锥度和凸轮的轮廓尺寸等。
工具显微镜的基本测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轴切法。
影像法﹕利用测量显微镜中分划板上的标线瞄准被测长度一边后﹐从相应的读数装置中读数﹐然后移动工作台(或横向滑架)﹐以同一标线瞄准被测长度的另一边﹐再作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值之差即被测长度的量值。
图2 用影象法测量样板尺寸为利用影像法测量样板的L 尺寸。
轴切法﹕测量过程与影像法相同﹐但瞄准方法不同。
测量时分划板上的标线不直接瞄准被测长度的两边﹐而瞄准与被测长度相切的测量刀上宽度为3微米的刻线﹐以此来提高瞄准精度精度评定主要是评定测量工具在规定条件下的测量精确度。
常见的评定方法有检定法、比对法和误差分离法。
检定法测量工具按检定规程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一般是利用长度标准器检定,例如:用量块检定千分尺和卡尺;用标准线纹尺检定比长仪和测长机等。
比对法利用两台以上相同精度等级的测量工具相互对比,以确定其精确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定一些精度等级很高的测量工具,例如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比长仪等,因为对于这类高精度的测量工具,没有合适精度的长度标准器可供检定之用。
误差分离法适用于一些高精度(形状误差小)和具有封闭圆周角的测量工具。
例如检定1级平晶,如待检的三块平晶1、2、3的平面度误差分别为x、y、z,则把它们按1与2,2与3,3与1组合起来互检平面度。
得出的量值分别为a、b、c。
列出方程式x+y=a,y+z=b,x+z=c。
解方程式后即可求出x、y、z的量值。
此外,检定圆度仪和多齿分度台也可用这种方法。
常用石英玻璃球圆度仪和多齿分度台也可用这种方法。
常用石英玻璃球检定圆度仪,因玻璃球等也有误差,所以利用多次转位方法分离出玻璃球和圆度仪精密轴系各自的误差。
多齿分度台也是利用其具有封闭圆周的特性,把两台多齿分度圆台重叠在一起,各自向相反方向依次转动一个相同的角度,从单色光自准直仪中读出其量值,把一系列测得的量值处理后从中求得每台各自的分度误差。
轻、精、快将是未来的测量设备发展主题谈到未来模具测量设备会是怎样的趋势时,我脑中第一闪现的就是ArthurL.Schawlow和Charles H.Townes两位博士,因为若不是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美国专利--激光和激光器,我们的制造业就不会发生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而这个变化也包括了题目的主题:测量。
大家可能对这样的工作场景仍然记忆犹新,以模具为例,用手工测量获得数据、手工记录数据和打样,若产品合格则生产,不合格则重复以上步骤(材料、人力的浪费不计)。
早期的手动式测量仪是由操作者用手握住主轴使其沿着轴移动,测量时测量误差极易产生,如探头与工件间测量压力,探头移动因加速度造成轴产生弯曲导致测量误差。
马达驱动式三坐标测量仪的改进是:由游戏杆控制来简易操作,减少误差。
CNC式三坐标测量机则加入了计算机预设定程序,可以自动执行测量功能。
这些坐标测量机都是以机械系统为主要部件,即由互成直角的三个测量方向的三轴导轨为主要部件,一般采用气浮导轨、直流电机驱动、光杠/皮带或齿轮/齿条等传动方式。
它还有一个测头系统,电气控制硬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激光,当激光技术成功运用于测量时,其精确度和准确度是令人赞叹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更加省时、高效、节省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