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潜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摘要 :采 用 多 因素 综合 评 价 及 数理 统 计 方 法, 对 农一 师 四 团耕 地 整 治 潜 力进行 测算 分 级, 结果表明: 四 团耕地 整 治潜 力较 大 : 不同 潜 力级 别 的连 队应 采取 相应 的 整 治模 式, 明确 整 治 时序 ,为土 地 整理 规 划提 供 依据 。 关键 词 : 四团 ;耕 地 整理 :潜 力: 分级 中图分 类号 :F 3 0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2 0 1 3 )一 O 1 — 0 0 3 6 — 1
2 0 1 3 年第0 1 期 ( 总第2 9 9 期)
吉 林 农 业
J I LI N AGRI CULTURE
NO. 0 1. 2 01 3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O. 2 9 9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耕 地整治潜 力分析
孙 盼盼 ,李亚芳
( 新 疆 生产建 设 兵 团农一 师勘 测 设 计院 ,新 疆 阿 克苏 8 4 3 0 0 0 )
温宿 县 为邻 ,距 阿克 苏市 l l O k m ,距乌 什县 4 0 k m , 与吉 尔吉斯 坦 国 渠 、 路 、林 基 本 配套 ,A 值为1 6 % 。经 过测 算 ,该 团进 行 耕 地 整 接壤 ,是 兵 团5 8 个 边境 农牧 团场 之一 。 治 ,增 加耕地 系数 为3 . 9 2 % ~1 3 . 2 6 % 。 2耕 地整理潜 力分析 2 . 4 耕地 整 治潜 力分 级 2 . 1耕 地 整治 潜 力 的 内涵 在 团场范 围内 , 以连 队为基 本 单元 ,以新 增耕 地 系数 为 分级 耕 地 整 治潜 力 , 是 指通 过综 合整 治耕 地及 其 间 的道 路 、 林 指标 ,划分耕 地整 治潜 力级 别 ,潜力 分级标 准 如下表 所示 。 网、沟 渠 、 田坎 、坟 地 、 零星 建 设用 地 和 未利 用地 等 ,提 高 耕 地 表1耕 地整 治潜 力级 别表 质量 ,可 增加 的有 效耕 地面 积 。 潜 力 级 别 l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2 . 2耕 地 整治 潜 力 的调 查 2 . 2 . 1 调 查 方 法 以连 队为 单位 ,采 用 实地 抽 样调 查 方法 分 别选 新 增 耕 地 系 数I / > 0 . 2 0 . 2 - 0 . 1 < 0 . 1 取 典 型样 区 ,调 查 了一 连 、三 连 、五 连 、六 连 、七 连 、 八连 六 个 该 团耕 地 整治 潜 力 区面 积 7 8 8 1 . 6 6 公 顷, 可新 增 耕地 6 4 9 . 0 9 连 队 ,对 耕地 中沟 渠 、道 路 、林 带 、 田坎 、其 他零 星 地类 及 未 利 公 顷 。其 中 : I I 级潜 力 区 面积 3 6 3 1 . 1 9 公 顷 ,可 增 加 耕地 4 2 1 . 1 7 用 土地 等 面积 之 和 占待 整 理耕 地 区面 积 的 比例 ,与稳 定 的 当前 社 公 顷 ;I I I 级 潜 力 区面 积 4 2 5 0 . 4 7 公 顷 ,可 增 加耕 地 2 2 7 . 9 2 公顷。 会 、经 济 和技 术 条 件 下 ,集约 利 用水 平 较 高耕 地 内沟 渠 、道 路 、 以下 是 各 连 具 体 情 况 ( 增加耕地 面积/ 待 整 理 区 总 面 积 ,增 加 林 网 、 田坎等 面 积 之和 占耕地 区面积 的 比例 之 间 的差 异 为指 标 , 耕 地 系数 ): 八 连 ( 6 0 . 0 2 公 顷/ 5 8 6 . 4 1 公 顷 ,o . 1 0 2 ) 、十 三 连 测 算 可增 加耕 地 的 系数 。在调 查 过程 中, 根据 各连 对 耕地 的实 际 ( 6 8 . 5 2 公 顷/ 6 5 3 . 4 2 公顷 , 0 . 1 0 5 )、十 四连 ( 8 3 . 7 5 公 顷/ 7 5 7 . 3 6 情 况 ,选 择规 则 条 田和 不 规整 地 块 ,分 别 选取 样 区进 行 测算 ,最 公顷 , 0 . u1 ) 、十 八 连 ( 1 1 6 . 5 8 公 顷/ 8 7 9 . 0 8 公 顷, 0 . 1 3 3 )、 民 后 根据 不 同耕 地 类 型 占耕 地 总面 积 的 比例 进行 加权 平 均 ,取 得 各 族 连 ( 9 2 . 3 公 顷/ 7 5 4 . 9 2 公 顷, 0 . 1 2 2 ) ;I I I 级潜 力 区 分布 在 :一 连 队 耕地 整 治 可增 加 耕地 的潜 力 系 数 ,各 连 队调 查 典型 样 区面 积 连 ( 3 1 . 9 8 公 顷/ 4 7 6 . O 1 公 顷, 0 . 0 6 7 ) 、三连 ( 1 5 . 4 2 公 顷/ 3 5 9 . 8 9 不 低于 该连 队耕 地总 面积 的5 % 。 公 顷, 0 . 0 4 2 )、五 连 ( 3 3 . 5 6 公 顷/ 5 4 3 . 3 7 公顷, 0 . 0 6 2 ) 、六 连 2 . 2 . 2 调 查结 果 四 团耕地 质量 总 体处 于 中下等 水平 ,I 等地 面 积 ( 2 8 . 3 8 公顷/ 5 4 6 . 2 3 公顷, 0 . 0 5 2 )、 七连 ( 3 8 . 6 公 顷/ 5 7 5 . 3 公 1 0 1 6 公 顷 ,只 占耕 地 的1 8 . 3 8 % ;I I 等地 面 积 1 1 9 5 . 1 公顷 , 占耕 地 顷, 0 . 0 6 7 )、 九连 ( 3 3 . 5 3 公顷/ 6 1 O . 1 9 公顷, 0 . 0 5 5 ) 、十 一 连 面 积 的2 1 . 6 2% ;I I I 等 地2 4 3 4 . 4 2 公 顷 , 占耕 地面 积 的4 4 . 0 4 % ;I V ( 2 2 . 3 9 公 顷/ 5 2 5 . 1 3 公 顷, 0 . 0 4 3 )、十 二连 ( 2 4 . O 6 公 顷/ 6 1 4 . 3 5 等 地8 8 2 . 8 3 公 顷 , 占耕地 面 积 的1 5 . 9 6 % 。可 见在 现 有 的耕地 中低 公顷 , 0 . 0 3 9)。 效 农 田 占的 比重高达 6 0 % 。现 有耕 地 中存 在着 零星 夹荒 地 、废弃 沟 3结 论 渠 、 条 田不 规 整等 ,通过 整理 可 新 增耕 地 面积 达8 % 左 右 ,可 见 潜 四团耕 地整 治 的主 要 目的就 是在 增加 耕 地面 积 、提 高耕 地 质 力 较大 。 量和 产 出率 两 个方 面 。不 同潜 力 级 别 的连 队应 采 取相 应 的 整治 模 2 . 3 耕地 整 治 潜力 的 分析 测算 式, 明确 整 治 时序 , I 级潜 力 区可 通 过建 立 示 范 区 优 先整 理 ; I I 选用 测算 方法 进行 测算 : 级潜 力 区可 作 为 中期 目标 规 划 ;I I I 级潜 力 区作 为远 期 目标 进行 规 a d i =A d i - A b 。 ( : 1 为典 型样 区的个 数 ) 2 … 划。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张正峰)

2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1、土地整治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 编制工作的通知》 2010年12月,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47号)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复垦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开发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整治潜力的汇总
各乡镇的平均等别
乡镇调查 Text
29
三、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以提高的产能表示。两部分组成,一是原有耕地等级
提高所带来的潜力;二是新增耕地产生的潜力。原有
耕地部分,假定各乡镇的平均利用等别通过整治可达 到该乡镇的最高利用等别,新增耕地部分假定新增耕 地均能达到该乡镇的平均利用等,依此计算农用地整 理的质量潜力。
二、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理潜力 农用地整理:采取平整土地、归并地块,建设灌溉、 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措施,通过 综合整治农用地及其间的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田集中
连片程度,促进农田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16
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
4
欧洲部分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多元化)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1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拆迁,土地碎片化和空地闲置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因此,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优化,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需要制定科学的农村土地整理计划。
而科学的计划制定离不开准确的潜力测算。
下面我们将从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的方法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制定农村土地整治计划。
方法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层面。
宏观分析是对一个地区土地整理潜力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评估和预测。
微观分析则确定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先决条件和可行性。
宏观分析1. 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各类基础数据(如土地资源、经济社会、人口等)进行建模、计算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区土地整治的可行性。
2. 现场调查法通过对现场卫星影像等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区的土地整治潜力(如用地适宜性、基础设施等)。
微观分析1. 地形参数法通过采集势能、坡度等地形参数信息,并综合考虑水土保持、排水等因素,评估一个单元地块的整治潜力。
2. 地质勘探法通过具体的地质勘探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块的土壤水分、PH 值、有机质含量等参数,以此推测出一个地块的整治潜力。
实践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整理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实际。
以下是农村土地整理计划实施中的一些普遍规律:1. 充分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
在制定方案的初期就要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听取到群众的声音和反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方案执行的成功率。
2. 有科学的计划和预算。
在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计划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计划和预算。
预算要合理、可行,这样才能保证项目进行的顺利。
3. 建立征收政策和公正法制。
在实施中,应建立征收政策和公正法制,并将征收政策和法律程序发布给社区,保障社区居民权益。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的具体工作流程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的具体工作流程《说说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那点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事儿。
你可别小看了这工作,那流程可真是一环扣一环,就跟搭积木似的,少了哪一块都不行。
首先啊,那就是得撒开脚丫子去实地考察。
这可不是去闲逛啊,得瞪大了眼睛,仔细瞅瞅这土地的情况,就像是给土地来个全面“体检”。
看看这里能不能多种点庄稼,那里适不适合搞个小果园啥的。
这时候就得有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啥都能瞧得明明白白。
然后呢,就是各种数据的收集啦。
哎呀呀,那可真是一堆堆的数据啊,就跟那小山似的。
这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采集着各种信息。
什么地形啊、土壤质量啊、水资源状况啊……一个都不能落下。
有时候感觉自己脑袋都要被这些数据给塞满啦!接着,就该进入到分析评价阶段啦。
这就好比是个大厨,拿着各种食材开始琢磨怎么烹饪出一道美味佳肴。
咱得根据收集来的数据,好好琢磨这块土地到底有多大的潜力,能整治出个啥花样来。
有时候想着要是能把这土地变得像童话里的魔法花园一样漂亮就好啦,哈哈!这当中还得和各种人打交道呢。
和当地的老乡聊聊天,听听他们对土地的想法和期望。
有时候他们的一些建议还真是特别接地气,给咱的工作带来不少启发。
再之后就是得出结论啦,写出一份详细的报告。
这报告就像是咱们的“成绩单”,得把土地的情况和潜力明明白白地写清楚。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这工作啊,虽然辛苦,但是一想到能让土地变得更加美好,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就像看着一个丑小鸭慢慢变成白天鹅一样,心里那叫一个美呀!而且,通过这工作咱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呢,什么地理的、农学的……感觉自己都快成半个专家啦!总之呢,这工作挺有意思的,虽然有时候忙得脚不沾地,但也是乐趣无穷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摘要】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市、乡两级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特编制工作方案。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统筹发展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
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二、指导思想分析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
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
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任务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1-2020年为规划期。
浙江省土地整治潜力调查技术指南(试行)

浙江省土地整治潜力调查技术指南(试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1.总则 (1)1.1调查范围 (1)1.2工作内容 (1)1.3工作要求 (1)2.准备工作 (2)2.1资料收集 (2)2.2编写调查实施方案 (3)2.3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3)3.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3)3.1调查对象 (3)3.2调查原则 (4)3.3调查评价方法 (4)3.4调查评价单元 (5)3.5调查评价指标的确定 (5)3.6调查评价工作程序及要求 (7)4.成果提交 (11)4.1 县级成果 (11)4.2 市级成果 (11)5.成果检查 (12)5.1内业核查 (12)5.2外业核查 (12)5.3数据库质量检查 (13)6.成果初验和验收 (14)6.1成果初验 (14)6.2成果验收 (14)7附件 (14)8附则 (14)1.总则为规范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保证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依据《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标准,制定本技术指南。
1.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全省各县(市、区)的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管委会等可参照执行。
1.2工作内容本项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全省范围内当前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垦造为农用地、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活动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查清可整治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情况,分析评价其整治潜力,为土地整治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1.3工作要求1.3.1 以201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开展调查工作,精度须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一致。
1.3.2以县为单位开展调查评价工作,在县级数据库和数据汇总基础上,进行地市级建库和数据汇总。
1.3.3按照统一的要求,实事求是进行调查、分析与汇总。
1.3.4 建立严格的成果检查验收制度。
2.准备工作2.1资料收集2.1.1图件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最新的农用地分等成果图、最新的遥感影像图,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林业普查等相关图件。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方案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方案一、引言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以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土地结构、增加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的一系列综合措施。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是为了了解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潜力,为土地整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调查目的、方法、内容和应用等方面介绍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方案。
二、调查目的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明确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方向。
具体目的包括:1. 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2. 分析土地资源的质量和产能;3. 评估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潜力;4. 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和决策。
三、调查方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了解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包括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等。
2. 遥感影像解译: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解译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变化情况。
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生成土地资源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四、调查内容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土地资源状况:了解土地类型、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趋势。
3. 生态环境评估:评估土地生态环境的状况,包括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
4. 土地潜力评价:评价土地整治的潜力和可行性,包括土地可利用度、改良潜力等。
5.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整治的影响,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等。
五、应用与意义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土地整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 指导土地整治规划:通过评估土地潜力,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和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
基于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以信阳市双椿铺镇为例

s s ial dv l m n o g ne o g a e v o m n a d e o o c S u n c u p o n i X n a g Ct w sc osd a n ea l, e u t n e ee p e t f ei c l cl n i n e t n c nmi h a gh n u T w i n i a hoe sa xmp t a b o r o o r i . n y y eh
现 代农 业 科技
21 年第 2 01 4期
农 村经 济学 基 于Fra bibliotek 持 续 利 用水 平 的土 地整 治 潜 力评 价 以信 阳 市双椿 铺 镇 为例
— —
孟庆 香 1 张宏 磊 陈龙 江 , 2
(河 南农 业 大 学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南 省 高 校 农 业 资 源 与 环 境 工程 技 术研 究 中心 ) 河 5 0 2
Reo rea dE vrn n gn e n n e h ooyReerhC ne ) suc n n i me t ier g dT c n lg sac e tr o En i a
Absr c L n o oi to a ay i b s d o h u t ia l t ia in s h lf o h ce tf s fln whc a r moe t ta t a d c nsldain n lss a e n te s san be ui z to i epulfrte s inii u e o a d, ih c n p o t he l c
h g et e e , h a g h n uT wns o l mb n c l cu l o d t na dt ep t nil r d k n o s l ain ih s lv l S u n c u p o ud c h o i el a a t a c n i o oe t a e oma e a dc n oi t . o i n h ag t l d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1)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2)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3)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或城镇体系规划法 (5)问卷调查法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分析测算 Qt=Q0×(1+r)t±ΔQ St=Qt×B ΔS=S0-St
α=ΔSg/ S0 式中:Qt——目标年农村人口总数;Q0——基期年农村人口总数; r——人口自然增长率; t——规划期; ΔQ——人口机械变动量;St——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B——人均用地标准(参照村镇建设标准和当地宅基地标准, 并通过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农居质量和农村建房 周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调查,分析确定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 ΔS——潜力面积; S0——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ΔSg——节约用地面积; St——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α—— 节约用地系数。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建设用地潜力内涵
建设用地整治,从对象上来讲,是以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用地
和农村建设用地为整治理对象的土地整治;从其过程上来讲,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该区域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 土地生态环境,使每宗地块都能得到高效的合理利用,并重新 划定其边界,土地产权以原位或交换方式进行再分配,达到改 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资产价值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 整体性、综合性的 土地利用调整和整治过程。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2.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根据潜力的特征和评价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运用特尔斐法或其他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确定 各因素对综合潜力的影响程度(大小); (3)对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 (4)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综合潜力等级; (5)信息反馈处理,对明显偏离对初步潜力等级结果进行验证;
耕地整理潜力补充调查表(1)
乡镇名称: 单位:公顷,%
村名
待整理区面积 新增耕地系数
新增耕地面积
合计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调查方法二
——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镇为单位;
——按各村集中连片耕地的总体坡度(<6度、6-15度、>15度)
分别选取典型样区,典型样区面积不小于该村该类型耕地面积
的10-20%;
——调查耕地中沟渠、道路、田坎、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
地(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调查
(1)全面调查 ——参照村镇建设标准和当地宅基地标准,通过对人口高峰年 人口数量和当时的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测算各县人口高峰年合理 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 ——通过对比现状和人口高峰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分析测
算各县可整治为耕地、农用地的面积、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
(2)分区调查 ——划分类型区。 ——分区进行典型调查,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一、潜力是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分类确定土地整治目标 制定土地整治目 标 协调不同目标之间的比重 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安排土地整治布 局 选择土地整治工程、项目 安排土地整治时序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与资金核算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与验收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调查:
——以乡镇为调查组织单位,调查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人口、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为分析测算农村建设整治增加耕地系数和面积提供基础数据 ——以乡镇为调查组织单位,调查各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面 积、闲置土地面积、户数、人口、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当地宅基地 标准及村镇规划对该村的安排,为确定农村建设整治潜力的空间分
土地、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料; 农业生产、土地利用、 人口、生态环境、水利、交通
等社会经济资料;
确定评价因素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单因素评价 多因素评价
综合评价 潜力分级
补充调查。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三、潜力调查评价的目的、程序与一般方法
(三)潜力评价方法 1.单一指标评价法 以某一反映潜力的主要指标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其优点是 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缺点是不能全面体现潜力的综合性和影响 因素的复杂性。
布服务。
该调查的目的是为选择农村建设整治项目提供依据。因此,调
查应该具有针对性,如选择规模和人均、户均用地面积较大,集聚
程度较低的村庄。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表(1)
序 乡镇 号 农村居民点总面积 (公顷) 人口数 (人) 人均用地标准 (m2/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地等面积之和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调查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耕地
内沟渠、道路、林网、田坎等面积之和占所在耕地区面积比例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耕地整理潜力补充调查表(2)
乡镇名称: 村名: 待整理区面积:
坡 序 度 号
道路
长m 宽m
沟渠
长m 宽m
田埂
长m 宽m
零星地 类(m2)
(6)根据综合潜力等级,分别计算各等级潜力区(评价单元)的
面积和整理潜力(新增耕地规模)。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 评价 指标 权重 对评 价指 标标 准化
指标综合,初步确定潜力等级
信息反馈,对潜力等级进行验证
确定潜力等级,划分潜力区 汇总潜力成果,制作潜力分布图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土地整治规划培训讲座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汇报提纲
一、潜力是什么 二、怎么调查潜力 三、怎么评价潜力 四、潜力怎么表达 五、案例分析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土地整治规划培训讲座
潜力是什么?
土地整治潜力是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土地整治潜力有特定的内涵及特点
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不同调查评价的方法不同。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二、潜力内涵及特点
(一)土地整治潜力内涵
土地整治潜力:其内涵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力水平下, 针对某种土地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一系列 措施使待整治的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 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权关系的幅度。
土地整治潜力类型:分为农用地整治潜力、建设用地整治潜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增地评价方法二
αdi =Adi—Abi
ΔS =
(
i 1
n
di
Si )
(i = 1, n 其中n为坡度级别的个数) α=ΔS / S 式中:αdi——典型区新增耕地系数(%); Adi——典型样区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坟地、零 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面积之和占典型样区面积的比 例(各坡度级别样区分别计算)(%); Abi——设定的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类型区集约利用水平较 高的耕地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等面积之和占耕地 区面积的比例(%); Si——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级别待整理耕地区面积(公顷)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表(2)
乡镇名称: 户均宅基地标准: m2/户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m2/人
村 农村居民点总 户数 户均用地 人口数 人均用地 闲置土地面 拆并 序 名 面积(公顷) (户) (m2/户) (人) (m2/人) 积(公顷) 意愿 号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怎么调查评价潜力?
分层级、分类型调查
类型不同调查方法不同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分层级、分类型、采用不同调查方法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一、农用地整治潜力 内涵:农用地整理潜力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
地、归并零散地块,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
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生产
成本降低潜力以及产权关系调整和提高生态价值等方面的幅度
农用地整治潜力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重点是耕地中的基本农田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一、耕地整治潜力
耕地整理的对象:
● 利用率较低、有较多闲散地的耕地; ● 质量差,产出率低的耕地; ● 利用率、产出率均很低的耕地。
耕地整理潜力指向:耕地数量的增加潜力和耕地质量的
力、土地复垦潜力、宜耕后备土地开发潜力等。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二、潜力内涵及特点
(二)土地整治潜力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潜力的特征: 1、针对性(土地利用类型) 2、相对性(科学技术条件) 3、指标的多样性(数量、质量、效率) 4、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社会、经济、环境) 5、潜力的时间指向(社会发展阶段)
评价
增地评价方法一
n
ΔS=
(
i 1
i
Si )
其中n为某乡(镇)村的个数)
(i = 1,… n α=ΔS / S
式中:ΔS——乡镇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αi——某村新增耕地系数(%); Si——某村待整理区面积(公顷); α——乡镇新增耕地系数(%); S——乡镇待整理区总面积(公顷)。
样区总面 积 (公顷)
合 计
注:零星地类主要指坟地、零星建筑、未利用地等。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地(市)耕地整理潜力调查
(1)全面调查
——已开展耕地整理的县(系数、面积)
——未开展耕地整理的县(系数、面积) (2)分区调查 ——在省域范围内,依据地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区经 济发展水平,划出若干个类型区,分区一般不打破县级
等别。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增能评价方法三:
(1)确定耕地单产水平。按照预测整治后测算单元的平均利用等等别,
确定其对应的标准量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