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音史简答题
曾侯乙墓编钟中音史简答题

曾侯乙墓编钟中音史简答题
1、《曾侯乙墓编钟》是中国古代碑帖文献中最负盛名的文献之一。
它由秦朝宣政公王耳刻成篆书,记载着曾侯乙墓编钟士官时穆王曾侯
乙授以宝表、宝珠、宝旗、宝柱等以示尊重之物和享食之金。
2、《曾侯乙墓编钟》中提到的“音”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指的是
文官的功绩—他的智慧;二是具体的,就是文官担任的职位。
3、《史简》是孔子编写的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内容涵盖早期历史多达
几百年的时间,记载了的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有君臣的家谱及治理
者的政绩、主要事件、古代制度等,也有普遍民情的记载。
4、“答题”是一种思维活动,通常用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
思维能力。
答题步骤包括: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查阅资料,联想归纳,举实例,总结分析,回答题目等。
[分享]1中音史简答题
![[分享]1中音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c2ed3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c.png)
1.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对近代京剧音乐的贡献?梅兰芳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在京剧伴奏中加用可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
程砚秋,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
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周信芳,其发扬“海派京剧”锐意改革的精神,不守成规,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注重做功,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调动唱、念、做、打全部予以充分展示,因内外和谐而真实生动。
善用髯口、服饰及道具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
2.萧友梅,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萧友梅,艺术特色:他的音乐创作在多种音乐体裁(尤其是西洋乐器音乐)的运用上富于开创性,室内乐作品完全仿作了西洋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管弦乐曲进行了民族风格的尝试与探索。
历史贡献:①推广音乐;②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赵元任,艺术特色:他的歌曲创作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精神;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
在曲调写作与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其歌曲旋律与歌词声韵、语调的结合,尤为出色。
历史贡献:他能结合中国语言的独特规律进行创作,是探索中国民族化创作道路的重要先驱之一。
3.冼星海对近代合唱音乐创作的贡献?冼星海的《黄河》、《生产》、《九一八》、《牺盟》、四部大合唱之外还有《黄河大合唱》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碑式的杰作,他在《黄河大合唱》中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合唱形式,对其后中国大型歌唱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大合唱,也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大合唱作品。
大学中国古代音乐史论述简答题整理

大学中国古代音乐史论述简答题整理
古代中国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简答题整理。
1. 什么是古代中国音乐?
古代中国音乐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产生、发展并广泛流传的
音乐形式和作品。
它包括了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多种
类型。
2. 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时间是什么时候?
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大约距
今有数千年的历史。
3. 古代中国音乐的分类有哪些?
古代中国音乐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音乐的用途、演奏方式、音乐形式等。
常见的分类有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农耕
音乐、舞蹈音乐等。
4. 古代中国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古代中国音乐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例如《广陵散》、《阳关三叠》、《渔舟唱晚》等。
这些作品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中国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古代中国音乐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用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被广泛应用于宴会、仪式、祭祀、庆典等各种场合,是人们交流感情、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6. 古代中国音乐的演奏方式有哪些?
古代中国音乐的演奏方式多样,常见的有笛子、琴、瑟、鼓等乐器。
古代音乐的演奏也常伴随着歌唱和舞蹈,形成多种形式的表演艺术。
以上是对大学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简答题整理,介绍了古代中国音乐的定义、起源、分类、代表作品、社会作用以及演奏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历史的人们,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基础知识。
中外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音乐史试题及答案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中外音乐史,都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中外音乐史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家?A. 费孝通B. 刘德华C. 陈寅恪D. 周杰伦答案:A. 费孝通2. 下列哪位是西方古典音乐作曲家?A. 贝多芬B. 李连杰C. 周恩来D. 张学友答案:A. 贝多芬3.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是什么?A. 京剧B. 皮影戏C. 二胡D.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答案:D.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4. 莫扎特是哪个时期的音乐家?A. 巴洛克时期B. 古典时期C. 浪漫时期D. 现代时期答案:B. 古典时期5. 以下哪位是中国著名声乐家?A. 贝聿铭B. 杨洪基C. 杨洪武D. 黎小田答案:D. 黎小田二、判断题1. 西方现代音乐以弦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正确吗?答案:错误2. 中国戏曲音乐中,京剧是以男性为主要演唱对象的,正确吗?答案:错误3.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正确吗?答案:正确4. 沉鱼落雁是形容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说法,正确吗?答案:正确5. 现代流行音乐多以电子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正确吗?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音乐风格优美、凝重。
古代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它常与诗词、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
2. 简要介绍一位中国著名音乐家。
答案:霍元甲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他是国际著名的琵琶演奏家,被誉为“琵琶皇后”。
他以其出色的琵琶演奏技巧和激情四溢的音乐表演而闻名于世。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力量和感染力,深受广大乐迷的喜爱。
3. 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有什么不同之处?答案:西方古典音乐注重对声音的艺术处理和创作技巧的运用,强调和声和发展主题。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大司乐答案: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和领导,最早的音乐教育就是“大司乐”。
三分损益法答案: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乐舞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
唐乐舞气势磅薄,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予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漫舞。
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
唐乐舞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
现今人们根据出土的一些描写、描绘该乐舞的文字、壁画等编制出一套乐舞,重现古代唐朝时长安乐舞的优美、盛况和艺术魅力。
礼乐制度答案:周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
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依照周朝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制度。
其中有一种制度叫“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贾湖骨笛贾湖骨笛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
贾湖骨笛的出土,是我中音乐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文化有九千年文明史的最直接有力的佐证。
从已发掘的实物看,其形制极为固定,制作十分规范,实质较好,表现力极强,多数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相和歌答案:相和歌它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经过艺术加工发展而成的艺术歌曲形式。
相和歌继承了周代的国风和战国的楚声传统发展而来,其特点是“相和,汉旧歌也。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广陵散答案:《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作者不详,在汉末已经出现的一首古琴曲。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复习资料123、。
4、《史记》所述:“击瓮叩缶,真秦之声”,表明我国古代乐器来自于秦国。
5、黄帝时期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
6、在六代乐舞中歌颂大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是7、“弦歌”包含在雅乐这种音乐形式中。
8、西周时期,常用于士大夫乡饮酒礼中的“弦歌”,又称为小雅。
910111213、14、明清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是15、杂剧每折的主唱角色有一个。
16、在元杂剧兴起之前,浙江永嘉地区流行着一种民间戏曲,称之为“永嘉杂剧”,17在音乐文化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我国著1819、在楚汉战争其间,刘邦在一次战役中采用了四面楚歌的战术,巧妙取胜。
202122232425、公元前19626、在汉代乐府中担任协律都尉、掌管音乐事务的是李延年。
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
41424344、人们赞扬伯牙的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45、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转调的理论,即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464748、我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的时间是:1790。
49、《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我国国歌的时间是1978年3月5日(试卷中选项应选1949年9月27日(代国歌),可能是出题有误)。
50、现存的我国最早的琴曲古谱是梁代丘明所传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515253、《听松》是一首二胡曲,作者华彦钧(瞎子阿炳)。
54、现存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二、名词解释题: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协律都尉:汉武帝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作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谱成乐调。
但在当时为临时官名,不常设。
至晋代,改称协律校尉,属太常寺。
:1、代面:代面是唐代表演北齐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因兰陵王貌美,自嫌不足以威敌,故临阵必戴一面具,齐人即以此为舞,表演征战击刺之状,称为兰陵王入阵曲2、苍鹘唐宋两代时期,参军戏角色名。
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简答题参考答案:简述隋唐时期多部乐内容

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简答题参考答案:简述隋唐时期多部乐内容简述唐代多部乐的内容多部乐体制由隋创立,初为七部,后增至九部。
唐代多部乐基本承袭了隋代的体制,有九部乐、十部乐。
诸乐部由风格迥异的各民族音乐组成,乐部名称以国名、地区名冠之,所用乐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多在唐代宫廷为庆祝各种传统节日或欢迎外交使臣等活动举行的一些重大宴会时演出。
十部乐的具体内容如下:燕乐,协律郎张文收所作。
它是唐十部乐中唯一的创作音乐,其内容是歌颂天下太平并为帝王歌功颂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所以被列于诸乐之首。
清商伎,又称清乐,是汉族的民间音乐,包括汉代相和歌及南北朝的吴歌、西曲等。
唐时有《白雪》、《公莫舞》、《明君》、《乌夜啼》、《团扇》等四十余曲,音乐风格哀婉雅致。
国伎,又称西凉乐,是汉族音乐和龟兹音乐结合而成。
自汉代以来,龟兹乐就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后在凉州被汉族音乐所吸收,其音乐有《永世乐》、《于阗佛曲》数首,风格独特,不但流行于甘肃一带,也很受中原人们的欢迎。
龟兹乐,西域龟兹国的音乐,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汉代吕光和龟兹交战,曾带回数种乐曲和乐器,龟兹乐从此传入中原。
唐代龟兹乐水平很高,风行一时,有《善善摩尼》、《婆伽儿》等曲流传,被列位胡乐之首。
疏勒乐,古疏勒国位于今新疆喀什、疏勒一带,是维吾尔族人的居住区。
疏勒乐在北魏时已经传入中原,至隋炀帝时被列位九部乐中,流传有《亢利死让》等曲。
康国乐,古康国位于今乌孜别克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一带,北周时康国乐由阿史那带入中原,隋炀帝将其收入九部乐中,有《戢殿农和正》诸曲。
在唐代流传甚广的《胡旋舞》就来自康国。
安国乐,古安国的音乐,位于中亚乌孜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约在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传入中原,流行有《附萨单时》、《歌芝栖》等曲。
天竺伎,古印度的音乐,约在四世纪中叶传入中原,有《沙石疆》、《天曲》等曲流行。
高丽伎,古朝鲜的音乐,南北朝时已传入我国,为公元436年北魏征服北燕时所获。
音乐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

一、填空(每题0.5分,共15分)1.“八音”是周代开始的乐器的分类法。
2.《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等是我国作曲家(聂耳)的作品,他较著名的歌曲作品还有《义勇军进行曲》等,器乐作品有《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3.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管子--地圆篇》中。
4.(洗星海)早年留学法国,他最著名的两首大合唱是《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两首交响曲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
5.《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6.(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7.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8、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声腔是指(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9.关汉卿是(元代)的戏曲艺术家。
10.南戏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地区。
11.《延安颂》是(郑律成)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
13.李延年是(汉代乐府)里的音乐家。
14.相传《云门》是黄帝时代的乐舞,《咸池》是尧时代的乐舞,《韶》是舜时代的乐舞,和夏代的乐舞大夏,商代的大濩、周代的乐舞大武,并称为古代的六代乐舞,被儒家奉为雅乐经典。
1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共收集诗歌305篇。
16.古琴古代称瑶琴或七弦琴。
17.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九霄环佩、大圣遗音、枯龙吟、春雷。
18.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19.王光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
20.李锦辉被认为是我国流行音乐的鼻祖。
21.写出下列音乐作品的作者1)学堂乐歌《黄河》的作者是沈心工。
2) 《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唐玄宗。
3)《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洗星海。
4) 《山林》的作者是刘敦南。
5)歌剧《江姐》的作者是羊鸣、姜春阳、金砂等作曲。
6)《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是赵元任。
7)《竹马》的作者是沈心工。
8)《牧童短笛》的作者是贺绿汀。
9)《窦娥冤》的作者是光汉卿。
22.我国最早的民歌《弹歌》相传是黄帝时期的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对近代京剧音乐的贡献?
梅兰芳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在京剧伴奏中加用可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
程砚秋,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
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周信芳,其发扬“海派京剧”锐意改革的精神,不守成规,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注重做功,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调动唱、念、做、打全部予以充分展示,因内外和谐而真实生动。
善用髯口、服饰及道具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
2.萧友梅,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
萧友梅,艺术特色:他的音乐创作在多种音乐体裁(尤其是西洋乐器音乐)的运用上富于开创性,室内乐作品完全仿作了西洋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管弦乐曲进行了民族风格的尝试与探索。
历史贡献:①推广音乐;②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
赵元任,艺术特色:他的歌曲创作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精神;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
在曲调写作与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其歌曲旋律与歌词声韵、语调的结合,尤为出色。
历史贡献:他能结合中国语言的独特规律进行创作,是探索中国民族化创作道路的重要先驱之一。
3.冼星海对近代合唱音乐创作的贡献?
冼星海的《黄河》、《生产》、《九一八》、《牺盟》、四部大合唱之外还有《黄河大合唱》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碑式的杰作,他在《黄河大合唱》中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合唱形式,对其后中国大型歌唱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大合唱,也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大合唱作品。
4.聂耳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他的歌曲音乐在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
(1)非方正性的曲体结构。
(2)丰富多变的句式(3)突出的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
(4)巧用休止
历史意义:(1)聂耳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中,准确而深刻的反映我国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形象的第一人;(2)在艺术想象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3)体现了我国革命音乐的正确方向,初步解决了音乐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何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如何创造各被压迫阶级的典型形象,如何创造性的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来发展新的民族音乐等问题;(4)为我国“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和我国人民大众革命音乐的成长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5.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娴熟的作曲技法,严谨的艺术结构,清雅的乐韵和明显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是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他是一位创作独唱歌曲较多的作曲家,他的《玫瑰三愿》、《花非花》等成为音乐会常演唱的抒情独唱作品,这些作品较好的发挥了独唱艺术的技巧,钢琴伴奏也有着较多的艺术处理。
6.刘天华对二胡音乐的贡献及其“国乐改进”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意义?
贡献:他开拓了二胡独奏音乐之新天地,并使之成为极富表现力的音乐,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使历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的二胡,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一跃而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在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二胡音乐注入时代精神;在二胡音乐中开创了中西音乐融合的艺术风格。
历史意义:他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的中国器乐,有多方面深远影响,培养了蒋风之、储师竹等二胡名家,形成了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第一个二胡学派;改制二胡,使二胡音乐的记谱法规范化,关系到二胡艺术表现,教育的基础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近代二胡艺术的发展;改进传统的工尺谱,是近代中国科学的记录、整理存活的传统音乐的良好开端。
7.《白毛女》的创作有哪些特色?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创作特色: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
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重要意义:《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它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
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他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8.“乐歌”的含义,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含义:20世纪初期在中国新式学校的音乐课程中教唱的歌曲。
主要的代表人物: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高寿田、冯亚雄、胡君复、华航琛和辛汉等. 意义:(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9.中国歌剧与戏曲的异同点?
戏剧是特殊艺术类型,时空综合性艺术,表情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产生文明就有了古老的戏剧。
戏曲,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
戏剧和戏曲都是舞台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相同点
1、都是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绘画、雕塑等于一身。
2、都是舞台艺术,是以演员在舞台当众表演为中心,通过演员的活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来塑造活生生的、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舞台形象。
3、都必须具备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戏剧艺术就是在观众面前直观的再现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之间以及人物自身之间的矛盾冲突。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
4、都具有审美、文化娱乐、精神激励、价值引导、社会教化功能
二、不同点
中国戏曲是本土的戏剧形式,是世界三大古剧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一般而言,戏剧是包含戏曲的,而戏曲是不能包含戏剧的。
1、形式方面,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戏剧则相对灵活自由,创新性较强。
2、艺术形式方面,表现手法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虚拟性,即景物、动作一般是虚拟的,不一味的追求形似,而是极力追求神似。
二是规范性,即程式化。
戏曲的程式化,是戏曲的根本特征。
它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赋予表演固定的或基本固定的格式,是生活动作的
舞蹈化。
戏剧则没有这些特定的要求和规范。
3、内容上来看,中国戏曲特别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具有诗化的特征。
相比而言,戏剧的表达要更更为直白。
4、从结构方法上来看与传统的话剧也有明显区别。
话剧虽有一条主线贯穿全剧,但是的情节的主线与副线总是纵横交织,形成一个立体的团块。
中国戏曲常常采用点线结合,每一出戏一条主线,每一场戏一个中心事件,强调一线到底,有头有尾,脉络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