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数学家与函数

合集下载

2024年终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范文(2篇)

2024年终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范文(2篇)

2024年终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范文____年终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____年是数学研究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数学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首先,我在代数方面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了群论和环论。

群论是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代数学、几何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群和环的性质进行研究,我发现了一些新的结论,并在理论和应用上做出了一些突破。

例如,我发现了一种新的群结构,并探索了它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此外,我还研究了环的同调代数和模论的一些新方法,为解决一些复杂的代数结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我在数论方面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了素数和数论中的一些经典问题。

素数是数论研究的核心对象,其分布规律和性质一直是数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分析素数的分布规律和性质,我发现了一些新的结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素数筛法。

此外,我还研究了数论中一些经典问题,如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大定理,并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取得了一些突破。

另外,我还在几何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形和曲面的性质和拓扑学的应用。

通过对流形和曲面的性质进行研究,我发现了一些新的拓扑学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法。

此外,我还在图论和网络科学中应用了几何学的方法,解决了一些复杂网络结构和图的性质问题。

最后,在实际应用方面,我将数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生物学等领域相结合,进行了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

例如,在金融学中,我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的随机过程和期权定价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易策略。

在生物学中,我研究了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一些方法,并应用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问题上。

总的来说,____年是我数学研究的一个丰收的一年。

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我不断探索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然而,我也意识到数学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努力和深入探索。

关于一些数论函数的性质研究

关于一些数论函数的性质研究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1.Value estimate on one kind of double Tornheim L-series is discussed.In
this paper,to the random Dirichlet source characteristic X,砂,we have given double L-and expresses c(七,l,d;x,矽)simple formula.Compare with Terhune double L-and the formula,when x(一1)砂(一1)=(一1)七+“-d+1,we obtained seal form value of c(七,l,d;X,砂).

两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弟一 二早 章 数 鳅T论匕间简7I介’
§2.1数论的发展简史
人类从使用数字开始,生活中就伴随着自然数.随着实践的需要,数的概念 被进一步扩充,自然数被叫做正整数,而把它们的相反数叫做负整数,介于正整 数和负整数中间的中性数叫做0.它们合起来叫做整数(注:现在自然数的概 念有了改变,包括正整数和0).对于整数可以施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叫做四则运算.随着人们在对整数进行运算的应用和研究中,逐步熟悉了整数 的特性.如,整数可分为两大类:奇数和偶数.利用整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可以 进一步探索许多有趣和复杂的数学规律,正是这些特性的魅力,吸引了古往今 来许多的数学家和学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ll
the methods of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and Analytic number theory,and several asymptotic formulae are obtained.

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函数的观察与研究武山二中指导教师:周维强课题组长:康淑明课题组成员:王晨霞、赵小刚、裴正杰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日新月异的崭新世界在告诉我们一个现实: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其应用到更广的范围。

《生活中的函数的观察与研究》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获得成功,获得满足,为研究性学习进入数学教学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二、研究目的我们这个星球,宛如飘浮在浩瀚宇宙中的一方岛屿,从茫茫中来,又向茫茫中去。

生息在这一星球上的生命,经历了数亿年的繁衍和进化,终于在创世纪的今天,造就了人类的高度智慧和文明。

这个世界的一切量,都跟随着时间纳变化而变化。

时间是员原始的自行变化的量,其他量则是因变量。

一般地说,如果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变量x在研究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变量n就称为自变量,而变量y则称为因变量,或变量x的函数.记为:y=f(x)。

而有了函数,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计算和观察分析这些量。

看它的变化规律。

继而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福人类。

函数的意义就在此。

三、研究方案1.将研究课题分为几个方向,各自搜集资料,主要方向为:函数的历史;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要求:在指导老师的协调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探究性学习的报告。

3.研究方法图书馆资料查阅;生活中数据收集。

4.研究成果:研究论文5.研究步骤:(1)时间安排:2011.6.——2011.7(2)参与学生:高一(2)班部分学生(3)指导教师:数学老师三.函数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所做的工作(1)教师确定研究性学习的方向,生活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有一些是可以用函数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的,找出它的解析式,这个函数的值是否存在最大或最小值?并且指出变量的意义。

(2)学生收集资料:①教科书、辅导书、网络②信息中心、图书馆③教师、家长社会科研机构专家及社会各方面的专业人才(3)整理资料:分析函数类型,对性质共同的函数类型进行探讨。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以“函数的概念”为例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以“函数的概念”为例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以“函数的概念”为例发布时间:2023-03-06T03:04:58.57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0期作者:黄志维[导读] 函数是中职数学“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模块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中职数学学习的重难点。

黄志维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山东聊城252000研究设计函数是中职数学“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模块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中职数学学习的重难点。

在函数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结合我国日新月异发展进程、时事热点新闻、一带一路引领世界发展新格局、脱贫攻坚战的成就和我国数学家的卓越贡献等素材的嵌入和渗透,帮助中职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生态文明观、爱国爱党情怀,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有助于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将个人梦想融入到聊城地区发展的建设中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一、“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科学的教学设计框架是实现学科与思政融合的催化剂。

在“一四八”教学设计框架中坚持“一个核心”,即中职数学核心素养。

统筹课程思政切入点规划、数学基础分析、数学实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四个阶段”。

联结“八个融合点”,即:规划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结合“学生特点”寻找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衔接点”,在 “契合点”上完成教学内容的重组;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体现“思政点”,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寻找“改进点”,通过学生评价实现“育人点”,达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思政下“函数的概念”的教学设计分析2.1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中职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细函数,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中职数学课程的始终。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内容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函数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函数概念的发展史

函数概念的发展史

函数概念的发展史函数概念的萌芽时期函数思想是随着人们开始运用数学知识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情况而出现的,16世纪,由于实践的需要,自然科学界开始转向对运动的量进行研究,各种变化着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数学家们关注的对象。

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1564-16421是最早研究这方面的科学家,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多处使用比例关系和文字表述了量与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从静止状态自由下落的物体所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实际上就运用了函数思想,与此同时,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Newton,1642-1727)在对微积分的讨论中,使用了“流量”一词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1673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在研究曲线问题时,发现了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引进了变量思想,并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指出:所谓变量是指“不知的和未定的量”,这成为数学发展的里程碑,也为函数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直到17世纪后期,在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牛顿建立微积分学时,还没有人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大部分的函数是被当作研究曲线的工具,最早把“函数”(function)一词用作数学术语的是莱布尼兹,当时,莱布尼兹用“函数”(function)一词表示幂,后来又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例如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的长度、垂线的长度等,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莱布尼兹利用几何概念,在几何的范围内揭示了某些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函数概念的初步形成18世纪微积分的发展促进了函数概念“解析定义”的发展,瑞士著名数学家约翰·贝努利(Bernoulli Jo-hann,1667-1748)在研究积分计算问题时提出,积分工作的目的是在给定变量的微分中,找出变量本身之间的关系,而要用莱布尼兹定义的函数表示出变量本身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于是,1718年贝努利从解析的角度,把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就是由某个变量及任意一个常数结合而成的量,其意思是凡变量x和常量构成的式子都叫作x的函数,并且贝努利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表示才行。

多元函数Taylor公式及其应用

多元函数Taylor公式及其应用

2021年第08期256高教论坛多元函数Taylor公式及其应用刘心蕾西南石油大学,四川资阳000000一、课题背景:于一七一二年,泰勒公式由布瑞科泰勒所提出,他是英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泰勒公式后来经过了拉格朗日以及柯西等数学家的进一步补充后,为数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近几年来关于公式的研究非常繁多,对泰勒公式在一些近似计算、向量值函数、等式与不等式、判断函数的敛散性和极限中都有特别深刻的研究.下面就我对其在几篇文章中的应用的理解为,在其中有一篇名为泰勒公式及其余项的证明中,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先理解泰勒公式的一般型,在理解泰勒公式基本概念后,对泰勒公式的一般型进行一些推导,就可以分别得到佩诺型、拉格朗日型以及积分型三种不同形式的余项。

其次也研究了泰勒公式“中点函数”的可微性以及其余项“中间点”的渐进性.在高阶方向导数与多元泰勒定理的简单基本形式的文章中,泰勒公式对方向导数进行了推广.并且在对多元函数的研究中得到了高阶方向导数的概念及其相关方面的计算.最后,利用高阶方向导数从而推导出了多元函数泰勒公式的简单形式.泰勒是英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在函数值逼近上面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而且他在函数值逼近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若这个函数具有一直到n + 1阶的导数,并且在某一个点的邻域中取得的值能用此函数在这一点的函数值和这个函数的各阶导数值所组成的n次多项式来近似表达出来,则由此产生的就称为泰勒公式.二、多元函数泰勒公式及其应用的发展状况:对于研究者来说,泰勒公式的证明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很多研究者在此领域中获得的成就很高,并且在一些优秀的文献中,有的作者在不等式和等式的证明和计算中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泰勒公式及其性质,而且使用的研究方法新颖又简便易懂,非常值得我们引以为我们学习的风向标.在泰勒提出公式后,一九九九年六月,就关于多元函数的高阶微分和泰勒共识这一篇文章的探讨中,它主要是研究了把一阶微分的微分定义为二阶微分的明确性,并且对多元函数泰勒公式也进行了一些推导,但在此文中仅仅是以二元函数来进行的展开。

凸函数的性质研究毕业论文完整版

凸函数的性质研究毕业论文完整版

凸函数性质研究摘要凸函数是分析学中一类重要的函数,最早是由Jensen提出。

它在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等诸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现已成为对策论、数学规划、分形学、最优控制和数理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有力工具。

为了理论上的突破,加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凸函数的性质还在不断研究和完善中。

本文将散见于各文献中凸函数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给出了凸函数常见的判定定理,进而研究了凸函数的常用性质,列举了与凸函数相关的著名不等式;由于凸函数的定义是由不等式给出的,其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不等式的证明中。

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凸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探索出凸函数在一般不等式,Jensen不等式,Holder不等式,Cauchy不等式,Young不等式,及Hadamard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并简要阐述了凸函数在其它领域的贡献。

关键词:凸函数;不等式;导数;单调性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convex functionAbstractConvex function which was first proposed by Jense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functions in analytics. It is widely used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etc. Convex function becom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powerful tool of the game theory、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theory、analysis、mathematical science、econom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have a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which coul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in practice,the properties of convex function are being researched.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s main work is summarizing the various concepts of convex functions which developed in different mathematical books. Furthermore, the writer also gives some definitions of common theorems and also enumerates the famous inequalities related to convex function. Because the definition of convex function is given by inequalities,its application mainly reflects in the proof of inequality. The writer mainly summarizes concepts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nvex function and explor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general inequality such as Jensen inequality, Holder inequality, Cauchy inequality, Young inequality and Hadamardinequality. Atlast, it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convex function in other fields briefly.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凸函数的产生和发展 (2)1.2 凸函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第二章凸函数的定义及判定 (2)2.1 凸函数的定义及关系 (2)2.2 凸函数的判定定理 (2)第三章凸函数的性质 (2)3.1 凸函数的一般性质 (2)3.2 凸函数的运算性质 (2)3.3 凸函数的微分性质 (2)3.4 凸函数的积分性质 (2)3.5 凸函数的其他性质 (2)第四章凸函数的应用 (2)4.1 利用凸函数证明经典不等式 (2)4.2 凸函数的经典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5] (2)4.3 利用凸函数的定义证明一般不等式[8] (2)4.4 凸函数在积分不等式中的应用 (2)4.5 凸函数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简述 (2)4.5.1 凸函数在生产函数中的应用 (2)4.5.2 凸函数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中的应用 (2)第五章结论 (2)参考文献 (2)致 (2)第一章绪论1.1 凸函数的产生和发展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数学分析的重点研究对象,而凸函数则是其中独特的一类。

陈建功(1893-1971)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陈建功(1893-1971)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陈建功(1893-1971)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早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20余年,后入复旦大学执教,后曾任杭州大学副校长。

研究领域涉及正交函数,三角级数,函数逼近,单叶函数与共形映照等。

是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陈建功,字业成,1893年9月8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今浙江省绍兴市)。

父亲陈心斋是城中慈善机构同善局里的一名小职员,月薪仅两块大洋。

陈建功是长子,有6个妹妹,家里生活十分清苦。

母亲鲁氏夫人贤淑勤俭,常为成衣铺作活,帮助维持生计。

陈老先生为人忠厚老实,供职20余年,洁身自好,从无银钱上的差错,这不仅为人们所称道,也给子女以身教。

陈建功幼时,家贫无力延师。

5岁时开始附读于邻家私塾。

他聪颖好学,几年后就进了绍兴有名的蕺山书院。

1909年又考入绍兴府中学堂,鲁迅先生当年就在那里执教。

1910年进入杭州两级师范的高级师范求学。

3年中他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

1913年毕业后,陈建功为了以科学富国强民,选择东渡日本深造的道路。

1914年,陈建功取得官费待遇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染色工艺,然其数学志趣不减,故同时又考进了一所夜校——东京物理学校。

于是,他白天学化工,晚上念数学、物理,日以继夜地在两校辛勤学习。

5年中,他不仅学业突飞猛进,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养成了珍惜时间的习惯。

1918年他毕业于高等工业学校,翌年春天又毕业于物理学校,满载学习成果回到祖国,任教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陈建功对数学的爱好有增无减;教学之余,全用力钻研数学,并指导着一个数学兴趣小组。

1920年,陈建功再度赴日求学。

他告别新婚之妻李国英(宁波人,1930年病故),来到日本仙台,考入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从此他开始了近代数学的研究。

1921年,陈建功的第一篇论文《Sometheoremsoninfiniteproducts》在《东北数学杂志》发表了。

这是我国学者在国外最早发表的一批数学论文之一。

1923年,陈建功在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次年应聘为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学生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华罗庚
已故数学大师华罗庚院士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他关于典
型域上多元复变数函数论的研究,于1956年获得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


华罗庚1958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多复变函数论中典型域上的调和分 析》一书。此书的初稿完成于1954年,是申请一等奖的依据。此书一出版就 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首先是苏联科学院Steklov数学研究所于同年来函 要求将此书翻译成俄文出版(但由于苏联人同时精通中文及数学的不多,请 华罗庚先译成英文,再由他们译成俄文出版)。英文版是1963年从俄文版再 翻译成英文,由美国数学会出版的。英文版出版后,此书受到国际数学界的 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要引用的书籍。丘成桐教授 (菲尔兹奖、瑞典科学院卡拉夫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说,华罗庚这 方面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十年。
返回目录
祖冲之
他写的《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 国子监算数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厉志》留下一小段关 于 圆 周 率 ( π ) 的 记 载 , 祖 冲 之 算 出 π 的 真 值 在 3.1415926 和 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祖冲之入选中国世界记录协会世界第一位 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纪协世界之最。 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 祖冲之还给出π 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 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 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 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
文水中学五二三班数学研究性课题
课题组成员:樊超然 李昀霖 王洋 王泽 赵一卓 霍佳浩

马文杰 蒋星等
图片收集:李昀霖
文字收集:王洋 王泽 赵一卓
研究时间:2015年9月27日-2015年11月1日
研究地点:学校图书馆 学校电脑室
数学家与函数: 什么是函数 中国数学家: 祖冲之 李善兰 华罗庚
我们的看法:治学严谨的数学家,科学成就斐然。在美国过着优越的生 活,但是心系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抛弃优厚的待遇回国支援国家建 设,并带动起一批海外人才的归国热潮,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榜样。
返回目录
笛卡尔
笛卡尔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在笛卡 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 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 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的这一成 就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重要的数学方 法之一。笛卡尔不仅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方法,还指明了其 发展方向。他在《几何学》中,将逻辑,几何,代数方法结合起来, 通过讨论作图问题,勾勒出解析几何的新方法,从此,数和形就走到 了一起,数轴是数和形的第一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创立是数学史上一 次划时代的转折。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正是解析几何得以创立的 基础。直角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几 何概念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示,几何图形也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示, 于是代数和几何就这样合为一家人了。
自幼喜好数学,后以诸生应试杭州,得元代著名数学家李冶撰 《测圆海镜》,据以钻研,造诣日深。道光间,陆续撰成《四元解》、 《麟德术解》、《弧矢启秘》、《方圆阐幽》及《对数探源》等,声 名大起。
我们的看法:李善兰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各种三角 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 世 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外国数学家: 笛卡尔 莱布尼茨 欧拉 柯西 狄利克雷
大家的感受:
李昀霖 霍佳浩 樊超然 王泽 王洋 赵一卓 蒋星 成昇 总的感受
什么是函数
函数(function)表示每个输入值对应唯一输出值的一种对应关 系。函数f中对应输入值的输出值x的标准符号为f(x)。包含某个函数 所有的输入值的集合被称作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包含所有的输出值的 集合被称作值域。若先定义映射的概念,可以简单定义函数为,定义 在非空数集之间的映射称为函数。
我们的看法:祖冲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在世 界科学发展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祖冲之创造“密率”,是世界闻名 的。我们应该纪念像祖冲之这样的科学家,珍视他们的宝贵遗产。
返回目 录
李善兰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生于 1811 年1 月 2 日,浙江海宁人,是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 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 的幂级数展开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 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对应关系,是从非空数集A到实数集B的对应。 简单地说,甲随着乙变,甲就是乙的函数。精确地说,设X是一个非 空集合,Y是非空数集 ,f是个对应法则, 若对X中的每个x,按对应 法则f,使Y中存在唯一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 , 就称对应法则f是X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称X为函数f(x)的定义域,集合 {y|y=f(x),x∈R}为其值域(值域是Y的子集),x叫做自变量,y 叫做因变量,习惯上也说y是x的函数。对应法则和定义域是函数的两 个要素。
我们的看法:笛卡尔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并把上帝看。笛卡尔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 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 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一位举世罕见的科学天 才,和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