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类检验分析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第一篇: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封面报告编号:软件自动生成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设备品种:见《特种设备目录》(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设备代码:见产品数据表或由登记机关编制(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提供或根据公章填写单位内编号:使用单位提供检验类别:首次或定期检验检验日期:检验结论日期,与结论报告一致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报告报告编号:软件自动生成设备名称:见产品铭牌或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检验类别:首次或定期检验容器类别:Ⅰ、Ⅱ、Ⅲ类设备代码:见产品数据表或由登记机关编制(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单位内编号:使用单位提供使用等级证编号:见使用登记证制造单位:见产品数据表,产品数据表在质量证明书内安装单位:见安装竣工资料。

安装竣工资料都有什么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提供或根据公章填写使用单位地址:使用单位提供具体地址设备使用地点:设备安在单位内的固定地点,如某车间。

如不在使用单位内,填写设备使用地的详细地址。

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使用单位提供邮政编码:邮编000000 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负责该容器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外聘管理人员的填写外聘人员姓名(见《TSG R5002-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附件B,b3.9)。

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6.6及《TSG R5002-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第七条的规定,个人认为此人员应为持证人员。

联系电话:安全管理人员手机或单位固定电话设计使用年限:见产品数据表。

技术资料未提供的划“—”投入使用日期:使用单位提供,一般是安装监检报告结论签署日期或注册登记日期主题结构型式:见产品数据表。

(单层、双层、多层、管壳、球形)运行状态:填写设备的用途(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和运行方式(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

压力容器试验记录

压力容器试验记录

压力容器试验记录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人员:XXX实验地点:XXXX实验室1.实验目的研究压力容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验证其耐压性能和密封性能,为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2.实验设备与材料2.1压力容器:XXX型号,容积为XXX升,材料为XXX。

2.2压力表:量程为XXX的压力表。

2.3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检测容器的内部缺陷。

3.实验过程3.1准备工作:(1)检查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期限是否合适。

(2)清洁压力容器内部和外部表面,确保无杂质。

(3)安装压力表,并校准零点。

(4)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对容器内部进行检测,查找是否存在缺陷。

3.2实验步骤:(1)将压力容器放入试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连接压力容器和气源管道,并打开气源供应。

(3)逐渐增加气源压力,记录每个压力下容器的压力变化和变形情况。

(4)持续增加压力,直到容器达到额定工作压力,记录此时压力容器的变形变化和变化速率。

(5)关闭气源供应,记录容器压力的缓慢降低过程。

4.实验结果与分析4.1压力变化曲线:(1)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压力变化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2)分析压力变化曲线,观察是否存在压力波动、压力迅速增加或突变现象,以及变化率是否达到安全范围。

4.2变形与变化速率:(1)记录容器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变形程度。

(2)分析压力变化和变形的关系,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变形情况。

(3)计算和比较不同压力下的变形速率,判断容器在工作条件下的变形稳定性。

4.3超声波检测结果:(1)分析超声波检测仪所得的数据,判断容器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2)如有缺陷,记录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

并根据其对容器性能的影响进行评估。

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1)压力容器在规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表现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2)压力容器在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时出现较大变形,呈现不稳定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3)压力容器内部未检测到明显缺陷,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A

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A

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和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为了提高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质量,便于管理考核,加强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化管理,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和报告的填写要求说明如下:1. 检验记录/报告的所有栏目均应按规定逐项填写,检验结果栏中打“√”表示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验项目;打“×”表示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或者打“/”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打“—”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有但无法确定其内容的项目在相应栏填写“不详”,不能空白。

2. 检验记录填写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而准确。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当划改,不可擦涂掉或者使字迹模糊或者消失,应当把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当有改动人签名和日期;如遇一页有多处划改,可在每处划改地方增加标注@,然后在任意改动处记录标注改动的次数及改动人签名和日期。

3. 检验记录/报告填写应字迹工整、清楚,不得有修改痕迹。

4. 填写内容说明:4.1记录/报告封面填写4.1.1记录/报告编号:按我所《检验记录、报告编号办法》的规定统一编号;4.1.2 设备名称:图纸、铭牌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也称产品名称,如无资料,按使用单位提供填写。

4.1.3 设备品种:按“按“质检总局[2014]31号”文件通知中的《特种设备目录》填写;4.1.4 设备代码: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

没有就划“—”。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件D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由设备基本代码、制造单位代号、制造年份、制造顺序号组成,中间不空格。

)4.1.5 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全称。

4.1.6单位内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对设备进行管理自行编制的设备内部编号。

4.1.7检验类别:如果是安装投用后首次定期检验,填写“首次”,如果是第二次定期检验,填写“定期检验”。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参考Word)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参考Word)

记录编号:【1】对应报告编号:【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设备品种:【3】设备代码:【4】使用单位:【5】单位内编号:【6】检验类别:【7】检验日期:【8】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记录编号:共页第页共页第页记录编号: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的表示规定没有的检验项目,划“—”的表示规定有而实际未检的检验项目。

共页第页记录编号:根据实际的测定部位的情况填写。

本附件的有关单项记录,记录、评定栏目不够时,可以按照其相应的记录、评定格式增加续页。

本注不印刷。

]共页第页记录编号:注:本校核不代替设计计算,不能免除设计者责任。

共页第页射线检测记录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超声检测记录共页第页衍射时差法(TOFD)超声检测记录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记录编号:共页第页声发射检测记录共页第页材料成分分析记录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安全附件检验记录注:附具体的检测记录共页第页耐压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气密性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氨检漏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氦、卤素检漏试验记录共页第页附加检验记录第页共页《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填写说明1 基本说明1.1 我院检验报告、记录的填写、审签记录填写按本院HNGJ/ZD002-2014-1/1《技术记录填写规定》的要求填写并执行DB 41/T 580-2009《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及报告(证书)出具通用要求》(豫锅检字【2011】015号文件)。

1.2 报告中的日期为检验日期或出具报告的日期。

1.3 空白表格处填写“无此项”的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空白表格处填写“—”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因软件原因无法录入的项目,在检验报告结论页的说明栏说明原因。

2 封面填写3 《定期检验记录目录》填写规定3.1 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

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

3.2 检测记录,可在后面补充编号,写明哪些方法的无损检测报告,页码可填附件,分项报告中可用“×”表示。

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记录填写说明一、记录表格填写符号说明:1、符号“√”:表示没有问题或合格的检验项目;2、符号“×”:表示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验项目;3、符号“/”:表示没有或未进行的检验项目。

”:表示第m块和第n块板对接的纵焊缝与第q4、位置符号“Jm~n/Hq)相交的丁子接头;道环焊缝(Hq5、位置符号“Zm/n”:表示第m块和第n块板对接的纵焊缝。

二、计量单位符号填写说明:1、英文小写字母“t”表示温度;2、“MPa”压力单位;“m3”容积单位;“mm”尺寸单位;“min”时间单位、分钟;“s”时间单位、秒;“℃”温度单位;“㎏”质量单位、公斤。

三、检验检测部位英文大写字母标注符号说明:H-表示环焊缝;Z-表示纵焊缝; G-表示接管角焊缝; LZ-表示立柱角焊缝;F-表示封头;N-表示球形上极板;S-表示球形下极板。

四、检验检测示意图图标符号说明:1、符号“●”表示壁厚测定部位;2、符号“△△△”:表示磁粉检测部位;3、符号“〇〇〇”: 表示渗透检测部位;4、符号“~~~”: 表示超声波检测部位;5、符号“□□□”: 表示射线检测部位;6、符号“☆”:表示硬度检测部位。

五、记录内容填写说明:一)、基本情况1、设备名称,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产品名称;2、设备品种,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相应的品种。

固定式压力容器填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填写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氧舱填写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再压舱、高海拔试验舱、潜水钟;注:1.压力容器品种有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2.压力等级划分,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哥压力等级:1)低压,0.1MPa≤p<1.6MPa;2)中压,01.6MPa≤p<10.0MPa;3)高压,10.0MPa≤p<100.0MPa;4)超高压, p≥100.0MPa;3、使用登记证编号,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填写,该编号具有唯一性;4、设备代码,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编制:【33】日期:【35】
检验机构核准证号
TS7110192-2015
年月日
审核:【34】日期:【36】
共页第页
压力容器资料审查记录
记录编号:
设计单位
【1】
设计日期
【2】
产品标准
【3】
容器图号
【4】
设计使用年限
【5】
制造单位
【6】
制造日期
产品编号
【7】
安装单位
【8】
投入使用日期
【9】
上次检验日期
【10】
夹套(管程)
【21】MPa
夹套(管程)
【22】MPa
设计温度
壳体(壳程)
【23】℃
工作
温度
壳体(壳程)
【24】℃
夹套(管程)
【23】℃
夹套(管程)
【24】℃
腐蚀裕度
筒体
【25】mm
介质
壳体(壳程)
【26】
封头
【25】mm
夹套(管程)
【26】
材质
【27】
筒体
厚度
【28】
筒体
mm
封头
封头
mm
夹套(换热管)
【2】MPa
实测内径
【3】mm
实测最小壁厚
【4】mm
材料许用应力
审核:【31】日期:【32】
注:检验结果栏中,打“√”的表示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验项目,打“×”的表示有问题或者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的表示规定没有的检验项目,划“—”的表示规定有而实际未检的检验项目。
共页第页
壁厚测定记录
记录编号:
测量仪器型号
【1】
测量仪器编号

压力容器年度检验报告

压力容器年度检验报告

压力容器年度检验报告1. 概述本报告对压力容器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检验,以评估其是否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

本次检验涵盖了各方面的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材料验收、焊接质量、内部压力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2. 检验内容及结果2.1 外观检查对压力容器的外部进行了全面检查,主要观察有无开裂、腐蚀、变形等情况。

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检查的压力容器外观良好,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2.2 材料验收对压力容器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了验收检测,以验证其材质和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经过检验,所有材料均符合相关标准,没有发现缺陷或不合格情况。

2.3 焊接质量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容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次检验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焊接接头质量良好,焊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2.4 内部压力测试通过内部压力测试来评估压力容器的承载能力。

本次测试中,将容器内部加压至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保持一段时间。

测试结果显示,容器内部没有发现漏气、变形等现象,能够安全承载设计工作压力。

3. 维护和修复建议根据本次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维护和修复建议:1.加强外观检查:定期对压力容器外部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并修复发现的任何腐蚀或变形等问题。

2.材料控制:对压力容器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材料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焊接质量控制:加强焊接工艺的管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焊缝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

4.定期进行内部压力测试: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内部压力测试,以确保容器的承载能力。

4.通过本次年度检验,可以得出以下:1.压力容器外观、材料、焊接质量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压力容器能够安全承载设计工作压力。

3.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维护和修复建议。

希望以上检验报告能够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维护提供有效的参考,并确保其安全运行。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
□6
超声波
检测
□7
硬度检测
□8
化学成分检测
□9
金相检测
□10
壁厚校核
□11
安全附件检测
□12
气密试验
□13
耐压试验
□14
□15
主检::年月日审核:年月日
三、现场检验数据记录(一)——宏观检查






结构检查
□本体结构
□封头
□焊缝结构
□法兰
□焊缝布置
□支座或支承
□开孔及补强
□排污口
几何尺寸及
焊缝检查
安全阀型号:
压力表
量程:Mpa;精度:级;
试验部位:
缓慢升至试验压力:Mpa,保压min;
检查容器及连接部位:泄漏,异常现象。

其他
检验员:年月日审核:年月日
四、宏观检查及壁厚测定部位图(剖开图)
检验员:绘图:审核:
五、无损检测部位图(剖开图)
检验员:绘图:审核:
六、检验结果概述
主检:年月日
初步结论
50
3
15
27
39
51
4
16
28
40
52
5
17
29
41
53
6
18
30
42
54
7
19
31
43
55
8
20
32
44
56
9
21
33
45
57
10
22
34
46
58
11
23
35
47
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0、记录和报告填写的一般要求0.1检验记录必须用纯黑、篮黑、篮色的钢笔,签字笔填写;检验记录上字迹应清楚、整洁;填写应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精洁、用词确切、数据准确。

原始记录如有涂改处检验人员应在原始记录错误处划上一横杠,再填写正确项,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及更改日期。

不应有的东西不应在记录上。

报告中不得有涂改处。

表格中不能有空项,测厚、硬度、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等报告的数据、内容终结端应填写“以下空白”字样。

没有或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无问题或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备注中说明。

寸。

0.20.30.40.50.60.70.80.9)。

0.100.110.120.130.14 0.150.1612目录中的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

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如果报告项较少也可以不要目录页。

检验前应对现场检验前准备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在检查结果中勾选,符合要求,方可实施检验。

3、检验结论报告填写: 3.1使用单位:略。

3.2单位地址:略。

3.3单位代码:略。

3.4管理人员:略。

3.5联系电话:略。

3.6邮政编码:略。

3.7设备代码、使用证号、单位内编号:略。

3.8检验类别:如果是首次检验,在定期检验前加“首次”。

3.9容器类别:填写Ⅰ、Ⅱ、Ⅲ类。

3.10运行状态填写设备的用途和运行方式。

用途包括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运行方式为包括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

只有自用才用生产、生活、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进行组合,中间可用“/”分开,如自用/生产/备用。

3.11结构形式:按制造方法分类,单层、多层。

3.12设备性能参数:按资料审查的实际情况填写。

3.13主要检验依据: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21-2016)。

3.14问题及处理意见:填写检验中发现的缺陷的位置、程度、性质的描述及处理要求,必要时可附图附页,也可以直接注明见某单项报告;如有监控使用或报废情况,在此填写监控及报废依据。

3.153.16,级的,允许3.173.183.1844.1。

4.2填“不明”4.34.44.5填“不明”4.6填“不明”。

4.7制造规范:制造本台设备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的国别、年代和标准号等。

一般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设备铭牌中写明的制造规范。

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

4.8制造日期:本台设备的制造或出厂日期。

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

4.9安装单位:承担本台设备的安装的单位全称。

4.10投用日期:本台设备开始运行的日期。

如不能查明的,填“不明”。

4.11容器内径: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内径。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2容器高(长):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高度或长度,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3容积(换热面积):根据容器的结构填入设备的公称容积或换热器的公称换热面积,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4最大允许充装质量:本台设备规定的最大充装重量或图纸上标明的公称充装重量,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液化气体储存容器填写),。

4.15安装型式:填写“立式”或“卧式;保温绝热方式:填写石棉、岩棉、珍珠岩、真空粉末等保温绝热方式。

4.16支座型式:支座的结构型式,如支承式、鞍座式、裙座式、悬挂式、转轴支承式、支脚式、圈座式、框架式、立式支承式、卧式支承式等型式。

4.17材质: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所用材料的牌号。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单”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8厚度: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厚度尺寸。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书”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29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4.204.214.224.234.244.254.264.2755.1《固5.25.26、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填写:按《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7、壁厚校核报告填写:7.1壁厚校核部位:进行壁厚校核的具体部位,如筒体、封头、夹套等。

7.2最高工作压力:本设备运行时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或为本次检验核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7.3实测内径:经实际测量的本设备的内径。

7.4实测最小壁厚:由壁厚测定得到的欲校核部件的最小壁厚。

7.5材料许用应力:为欲进行强度校核部件在工作温度时的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一般参照该容器的设计规范取值。

7.6腐蚀裕量:为到下一次全面检验时此设备的腐蚀量的理论值或实测值。

7.7焊接接头系数:局部探伤的焊缝,进行强度核算考虑的必要修正系数,参照GB150标准取值。

7.8封头形状系数:根据封头的形状对计算进行修正,参照GB150标准取值。

7.9工作温度:本设备运行时的温度。

7.10校核选用标准:按设备的制造标准、制造年代、制造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校核标准。

一般按该容器的设计规范,如规范不明,可用我国相应的现行标准。

7.11校核参数取值说明:应根据设备状况、使用条件等因素对校核的参数进行必要的选取或修正,并说明其依据。

7.12壁厚校核计算:依据《固容规》和GB150进行。

写出校核计算的公式及过程。

7.13校核结果:对计算结果予以说明,并对本设备的壁厚“满足”或“不满足”至下一个检验期的使用给出结论。

强度校核专指对均匀腐蚀而言,局部腐蚀的处理按《固容规》第8.5.7的规定分别处理。

8、安全附件检验报告填写:8.1安全附件检查内容:型号、数量、安装位置、检验有效期等。

8.299.19.29.49.69.79.89.99.109.119.129.131010.110.1.110.1.210.1.310.1.410.210.2.110.2.210.2.110.2.210.310.3.1真空泵型号:略。

10.3.2抽真空时间:为抽真空所用实际时间。

10.3.3罐内真空度:抽真空后罐内的实测真空度。

10.3.4置换介质:进行罐内空气置换的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10.3.5置换压力:罐内充入置换气体后的压力。

10.3.6排放后罐内压力:罐内充入置换气体并排放一定量的气体后,罐内剩余气体的压力。

10.3.7罐内气体含氧量:经置换后的罐内气体的实测含氧量。

10.4腐蚀介质含量测定:10.4.1介质名称:容器内盛装介质的名称。

10.4.2腐蚀介质成份:容器内的腐蚀性介质的主要成份。

10.4.3腐蚀介质含量:容器内腐蚀性介质占全部介质的百分比。

10.4.4腐蚀速度:容器内腐蚀性介质对容器内壁的腐蚀情况,按每年腐蚀掉的内壁厚度计算。

10.4.5腐蚀机理:形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如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10.5其它检验、检测:上述表格没有列入的检验检测项目的检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叙述。

10.6检测结果:本页中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或说明。

11.适用范围:压力容器首次检验、定期检验报告以及原始记录的填写。

二、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测量仪器型号:略。

2、测量仪器编号:略。

3、测量仪器精度:略。

4、耦合剂:测厚时使用的耦合剂,包括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

5678910、应。

1112123456789101112、焦点尺寸:X射线管的焦点有效尺寸。

13、胶片类型:实际使用的胶片型号。

14、底片黑度:底片的实际黑度范围。

15、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

16、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

17、检测部位:描述在设备底片的布片位置。

18、一次透照长度:指采用分段曝光时,每次曝光所检测的焊缝长度,对于不同的被检对象和透照方式,本栏填写应注意以下各点:18.1壳体分段曝光时(包括局部检测和100%检测),一次透照长度的最大值可按透照厚度比的要求,根据板厚、L1(焦距)、直径、照相质量级别等计算求出,实际采用的一次透照长度小于等于这个最大值即可。

18.2中心法周向曝光时,各处透照厚度一致,此时该栏目填写每张底片对应的焊缝长度(一般为底片两搭接标记之间对应的焊缝长度)。

18.3对于接管焊缝检测、分段透照时,对双壁单影根据分段方法算出每段焊缝外周长填入;双壁双影二次透照,填写1/2焊缝周长;椭圆一次成像时,填写管外周长。

19、缺陷位置:在底片上有效部分划一中线并将其分成四等分,底片被分成八个部分,用此来标注缺陷在底片上的位置。

20、缺陷性质及缺陷尺寸:说明底片上缺陷的属性和程度。

21、评定级别:根据NB/T47013.2-2015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最高级别。

22、评片结果:22.1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22.2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22.323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1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18.2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18.3锅炉依照《锅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19.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

20.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

五、磁粉检测记录和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

2、检测仪器编号:略。

3、磁粉类型:包括黑磁粉、红磁粉、干磁粉等。

4、磁悬液:包括水悬液、油悬液。

5、灵敏度试片:试片有A型-1试片、A型-2试片、A型-3试片、A-15/100、A-30/100、A-65/100、C型试片等。

6、磁化方法:有磁轭法、线圈法、通电法、触头法、导体法、电缆法等。

7、提升力/磁化电流:提升力是指磁扼法时,电磁扼的最大提升重量;磁化时,仪表指示的电流值。

8、热处理状态: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消除应力热处理、未热处理等。

9、喷洒方式:磁悬液的洒布方式有喷、浇、浸的方式。

10、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

11、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

12、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范围、缺陷的具体位置。

13、缺陷性质:指线性或圆形缺陷等。

14151616.116.216.317181234567min。

78910111213、检测结果:13.1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13.2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13.3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