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康复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康复效果研究【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康复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0例。
其中对照组实施单一阿奇霉素干预,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遂对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进行数据对比。
结果:经数据对比,观察组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四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医治过程中,为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状态,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长,有着显著康复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康复效果小儿支原体肺炎作为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据数据统计该病症致患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具有2-4w的潜伏期,病症发展较为迟缓,症状多以发热头痛、咳喘体乏、厌食畏寒等,严重者还会伴有多器官、系统功能损伤,偶尔也会出现非特异性肌痛及游走性关节痛以及溶血性贫血。
该病症全年均可发生,在小儿肺炎占比中约15%。
在医治方式上,多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干预,虽具有一定疗效,不过部分患儿会产生肝肾损伤、胃肠道不适以及过敏反应等症状[1]。
为此本文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干预,以期明确对患者病症的改善效果,现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女性患儿均25例,年龄区间3-7(平均5.12±0.27)岁,致患时长5-12(9.18±0.34)d;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区间3-7(平均5.12±0.27)岁,致患时长5-12(9.21±0.41)d。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40例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课件

发病年龄集中在学龄前儿童,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全年均可发生,以秋冬季多 见。
流行病学与病原学
流行病学
MPP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比较 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 约2-3周。
病原学
MP属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 生物,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 可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 肺实质。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04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结词
本案例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通过对比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现中西医结 合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详细描述
一位7岁男孩因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被诊断为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生素、激素等) 后,症状仍持续加重。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中医以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原则,配合西医治疗 ,最终患儿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肺炎 支原体肺炎患儿,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加强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发掘更多有效的中药方剂和 药物。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提高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等 ,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 黏痰。
实验室检查:血清MP-IgM阳性或咽拭 子MP-DNA阳性。
X线影像学表现:肺部浸润影,间质性改 变,磨玻璃影,网格影等;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热、咳嗽、肺部体 征等;
02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治疗
01 02
中药辨证治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 肺炎中西医结合 诊治专家共识课 件 汇报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效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效果好肺炎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采用西医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对病灶起到快速治疗的作用,但是极易发生细菌残留问题,无法将细菌彻底根除,还需要后续辅以相应治疗。
经过相关临床研究发现,中医治疗肺炎虽然起效慢,但是对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大大降低疾病复发几率。
由此可见,如果将二者结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肺炎,那么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下面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相关原则及方法做科普介绍。
1、肺炎的诊断肺炎疾病的临床诊断除了典型的症状特征和表现以外,还可以结合中医理论下的肺部体征听诊进行判断,肺部体征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伴有干啰音,当出现病灶融合的情况时,患者还可出现管状呼吸音,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生的情况。
若是患者受到病毒因素的感染发生肺炎,白细胞计数可减少、正常或稍增。
经过X射线检查,患者的肺部纹理增多,呈现出紊乱状态,点片状阴影,透亮度有所降低,或可见小的斑点片状模糊阴影,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也可发生大片阴影。
经过病原学检查,例如呼吸道病毒检测、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检测等检测手段,可以获取肺炎的病原学诊断结果。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一)西医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
西医治疗肺炎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等。
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首选治疗手段,可根据本地区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病原体选择覆盖病原体的抗生素,青壮年及无基础疾病的常用青霉素类及一代头孢菌素,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使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及二三代头孢菌素或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病毒性肺炎一般常选用利巴韦林或阿昔洛韦进行静脉滴注;并且使用细辛脑、布地奈德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能够帮助患者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
若患者伴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口唇紫绀等需要及时给予氧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副本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制定治疗 方案。
中药和西药的使用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 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误区提示 不要轻信偏方和秘方,以免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
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临床研究将进一步开展,形成更多高质 量的临床证据,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有
力支持。
未来可能涌现出更多针对儿童肺炎支原 体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技术、新方 法,如中药新型制剂、中医特色疗法等
。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加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知 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疾
辨证要点
中医辨证要点包括辨别外 感与内伤、辨别风寒与风 热、辨别痰热与痰湿等。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风寒闭肺证
症状包括发热无汗、咳嗽气急、 痰白而稀等,治宜辛温开肺、化 痰止咳,方选三拗汤合葱豉汤加
减。
风热闭肺证
症状包括发热有汗、咳嗽气急、痰 黄而稠等,治宜辛凉宣肺、清热化 痰,方选麻杏石甘汤加减。
西医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 饮水,注意休息。
对症治疗
如发热可使用解热镇痛 药,咳嗽可使用止咳药
。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及病原体 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并发症治疗
如出现并发症,如脓胸 、肺大泡等,需进行相
应治疗。
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
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去 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50例

~
以下以典型病例 介绍各期 治疗 方法 : ①风 热闭肺期 : 患者 , , 男 8岁 , 发热 5天 , 开始
低 热 , 后 高 热 , 嗽 无 痰 , 间 咳 嗽 加 2天 咳 夜
1 2岁 1 ,0~3 O例 2 0岁 1 ,5— 0岁 0例 5 6 临床表现 :0例患者 中均有发 热 , 5 咳
论 著 ・社 远 中 医 药
中西 医结合治 疗 支原 体肺 炎 5 O例
正常或较低 , “ 用 青霉 素” 物治疗无 效 , 药
杨 蒙 粉 77 0 2 20陕 西 铜 川 市 宜 君 县人 民 医 院
3 . ℃ 。 面红 耳 赤 、 尖 边 红 、 黄 厚 、 99 舌 苔 脉
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有效 , 血清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是呼吸道常 见多发病 , 在 人们 的意识 中小儿 多见 ,0 2年 1~3月 21
收治支原体肺 炎患者 5 0例 , 中有 成人 其 1 8例 , 在西 医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 中医 按 辨证分为风 热闭肺期 及痰 热闭肺 期及正 虚邪恋期 ( 气虚 、 阴虚 ) 辨证 用药 , 治疗后
效 果 尤 为 明显 , 均 3~5天 退 热 , 平 7~1 2
麻黄 3 , g 杏仁 6 , g 生石 膏 1g 大黄 6 5, g后
下, 母 6, 壳 6, 竹叶 3, 贝 g枳 g淡 g 3剂 , 水 煎服 , 服第 l 后 当 天 大 便 2次 , 胀 痛 剂 腹
疗 的基础上加用 中药辨证治疗 , 根据临床
咳嗽 , 少许黏痰手足心热 , 有 口渴喜 饮 , 小 便黄 , 便干 、 色潮红 、 红 干少 苔 、 大 面 舌 脉 细 数 。咽 部 充 血 、 吸 音 粗 、 片 示 两 下 呼 胸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支原体肺炎36例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
[ ] 弧美 , 1胡 江载芳 , 诸福棠 . 实用儿科学 [ . 版 . 京 : 民卫生 M] 7 北 人
出版 社 ,0 6 8 7 2 0 :4 .
如下 。
显 效 率 为 1. , 有 效 率 为 9 . , 照 组 显 效 率 为 79 总 29 对 71 , . 总有效 率 为 6 . , 7 9 2组 总 有效 率 比较 有 统 计 学意
义( <O0)治疗组疗效优 于对 照组 。治疗后 治疗组疼 痛、 P .5 ,
1 临床 资料 1 1 诊断标准 . 参照美 国风湿病学 会 19 95年 制订 的诊 断标
关键词 : 支原体肺炎 ; 中西医结合 疗法; 儿童
中 图分 类 号 : 7 R2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7 2 4 (0 1 1 一 O 2 - 0 10 - 3 9 2 1 )2 0 l 2
状消失 , 体温正常 , 肺部 哕音 消失 , 胸部 x线 复查病灶 吸收 ; 好 转: 症状减轻 , 肺部 哕音减少 , 胸部 X线 复查肺 部病灶 未完全
症减 ,
均( 1 3 0 7 岁 ; 6 . ±1 . ) 病程 2个月 ~8a 平均 ( . ±2 2 a , 4 1 . )。对 照组其 中男 1 3例 , 1 女 5例 ; 龄 4 ~ 7 年 l 7岁, 均 ( 7 1 平 5 . ±
段, 导致 病 情 加重 , 程迁 延 , 重 影 响 患 儿 的 生 活 质 量 。阿 奇 病 严
1 I 2 诊断标准 ( ) 医诊 断标准 : 照《 用儿科 学 》】 .. 1西 参 实 _ ]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验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验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它可以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一、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验1.1 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学检验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学检验是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喉拭子、痰液、血清等标本的培养和PCR方法。
病原学检验可以从根本上确定小儿肺炎是否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2 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来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免疫学检验包括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3 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验方法,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的DNA 或RNA来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
P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它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快速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
以上实验室检验方法可以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1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核心思想是“扶正固表”,通过调理患儿的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来抵抗肺炎支原体的侵害。
常用的中药包括板蓝根、连翘、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药,可以缓解患儿的症状,促进病情的康复。
中医还注重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的应用,可以通过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来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
西医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是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来控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的发展。
除了抗生素治疗,西医药还可以通过应用退热药、止咳药等对症治疗来缓解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肺炎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 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
近年来报道婴 幼儿亦不少见。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全年均可发病, 以冬季为多, 占 小儿肺炎的 10- 20%,流行年份可达 30%以上,约每隔 3-7 年发生一次地区流行, 其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 可达一年。
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 肺部体征不明显, 极易漏诊。
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咳嗽” 、“风温”等范畴。
、西医诊断
一)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大多起病相对缓慢。
潜伏期约 2-3 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 头痛,2- 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9C 左右,可持续1-3周,也可仅有低热,
甚至不发热;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为病后 2
3 天开始,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粘稠痰液,偶带血丝。
有时类似 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 1-
4 周。
一般无呼吸困难。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甚至全 无。
少数可听到干、 湿性啰音, 但很快消失。
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不 一致是本病特点之一。
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 憋,喘鸣音较为突出,肺部罗音较年长儿多。
部分患儿可有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肾炎、格林 - 巴利综 合征等肺外表现。
(二) X 线检查
多有明显病变,肺部体征轻微而 X 线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又一大特点。
X 线改变可分为四种:1、支气管肺炎,常为单侧,以右肺中下野为多见; 处又出现新的病变,即所谓游走性浸润。
三)诊断要点
1、持续剧烈咳嗽, X 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
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 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
2、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
3、p -内酰胺类及磺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
4、血清冷凝集素(属 IgM 型)阳性率 50-75%,起病一周后开始升高, 2- 3周达高峰,4周后下降。
滴度》1:32有诊断意义。
5、血清特异性抗体 IgM 阳性。
三、辨证分型
一)风寒袭肺证
初起咳嗽频作, 喉痒声重, 干咳为主或少量稀白痰液, 鼻塞流涕, 恶寒无汗, 或有发
支原体肺炎
2、间 质性肺炎改变;
3、均一的实质影,甚至大叶性改变,可伴胸腔积液; 阴影增重为主, 少数可见肺不张。
上述改变可相互转化, 有时一处消散,
4、 以肺门 而另一
热、头痛、全身酸痛。
重者呼吸急促。
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浮红。
二)风热犯肺证
咳嗽不爽,无痰或咳黄色粘稠痰,不易咯出。
重者呼吸急促。
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指纹浮露淡紫。
三)痰热壅肺证
咳嗽痰多,色黄粘稠,咯吐不爽,或痰中带血,甚则气息粗促。
或发热面赤,唇红口渴,烦躁不宁,甚则鼻衄。
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舌红苔黄,脉象浮数,指纹色紫。
四、治疗方案
一)生活饮食调摄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3、饮食宜清淡,避免腥、辣、油腻食物,少食生冷、过咸过甜之品,多饮水。
二)西医治疗
1 、控制感染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中首选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也可用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
此外利福平、林可霉素或氯林可霉素亦有疗效。
2、对症处理
1 )退热:高热者给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
2)化痰止咳:可用复方甘草合剂、复方愈木创酚磺酸钾口服液等。
3)平喘:有喘息者或气道高反应者,可口服或雾化吸入p 2 受体激动剂,也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抗炎:重症患儿或伴有肺外病变者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金沸草散加减旋复花前胡杏仁荆芥细辛制半夏茯苓赤勺生姜甘草等
2、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根甘草前胡枇杷叶等
3、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方药:清宁散加减桑白皮葶苈子黛蛤散(包)瓜蒌皮前胡黄芩枇杷叶车前子赤茯苓桔梗甘草等五、应用策略
中医辨证要点:由于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诉说自己的病痛,不会吐痰,
给中医辨证带来困难,故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时一定耐心、细心,四诊合参,综合诊断。
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外感为多,小儿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是婴幼儿与病毒性肺炎相似,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延误治疗,造成内伤,故辨证时需加以注意。
其次是辨寒热。
支原体肺炎以热证为多,但疾病早期可以为风寒咳嗽,有时也寒热互见。
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需兼顾脾胃,由于该类抗生素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大,应用后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精神不振等症状,故中医治疗时可适当加用运脾消食药物。
六、疗效评判
(一)治愈:1周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X线示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痰、咽拭子培养阴性。
(二)好转: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X线示肺部阴影部分吸收。
痰、咽拭子培养阴性。
(三)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持续达2周以上未改善或恶化。
X线示肺部病变没
有吸收或恶化。
七、参考文献
[1] 杨锡强主编.儿科学第6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沈晓明,朱建华,孙锟主编.尼尔森儿科学第17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4] 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