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①MP型别与载量 ②MP耐药 ③黏液高分泌 ④高凝状态 ⑤混合感染 ⑥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 CARDS Tx)产生等
黏液高分泌
➢ 黏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是气道黏液中的主要成分;
➢ 有研究证实MP能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外培养的气道上 皮细胞表达MUC5AC基因和黏蛋白明显增多;MP可激活 TLR2受体(Toll样受体2),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黏 蛋白;
支原体肺炎
概述
❖ 肺炎支原体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属的一 个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 的急性肺部炎症
❖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 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β-内酰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 ❖ 由于近年来发现我国肺炎支原体在体外对大环内酯类抗
❖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 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
❖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 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
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
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
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
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 其他系统表现
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 大约25%出现
CARDS Tx
➢ 重组CARDS Tx的相关性及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气道上皮细胞和 粘膜下层细胞凋亡、坏死,微绒毛、纤毛细胞的消失
➢ 重组CARDS Tx处理的小鼠与MP感染的小鼠相比,细胞炎症反应表现相 似,并且炎症反应程度与CARDS Tx具有剂量相关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ARDS Tx的浓度与MP菌落总数(CFU)以及肺组 织炎症反应程度正相关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 CARDS Tx)产生等
黏液高分泌
➢ 黏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是气道黏液中的主要成分;
➢ 有研究证实MP能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外培养的气道上 皮细胞表达MUC5AC基因和黏蛋白明显增多;MP可激活 TLR2受体(Toll样受体2),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黏 蛋白;
支原体肺炎
概述
❖ 肺炎支原体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属的一 个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 的急性肺部炎症
❖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 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β-内酰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 ❖ 由于近年来发现我国肺炎支原体在体外对大环内酯类抗
❖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 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
❖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 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
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
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
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
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 其他系统表现
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 大约25%出现
CARDS Tx
➢ 重组CARDS Tx的相关性及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气道上皮细胞和 粘膜下层细胞凋亡、坏死,微绒毛、纤毛细胞的消失
➢ 重组CARDS Tx处理的小鼠与MP感染的小鼠相比,细胞炎症反应表现相 似,并且炎症反应程度与CARDS Tx具有剂量相关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ARDS Tx的浓度与MP菌落总数(CFU)以及肺组 织炎症反应程度正相关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疫苗接种后,仍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风险。
控制策略
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
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途 径。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提高预防意 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需严危人群进行筛查
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患者。
详细描述
儿童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咳嗽、发热 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不典型。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 增多,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程一般2-3周。
病例二:成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症的诊治经验
总结词
成人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多种合并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 后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社区 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 、鼻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 和青少年为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咳嗽多为阵发性刺 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发热
THANKS
感谢观看
肺泡炎症
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侵犯肺泡 ,导致肺泡内浆液渗出及中性粒细 胞浸润,进而形成肺实变。
肺间质改变
部分患者肺间质会受到累及,表现 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血管扩张、 充血,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MP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通过中和MP抗原 及促进吞噬细胞对MP的吞噬作用来 清除MP。
控制策略
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
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途 径。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提高预防意 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需严危人群进行筛查
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患者。
详细描述
儿童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咳嗽、发热 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不典型。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 增多,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程一般2-3周。
病例二:成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症的诊治经验
总结词
成人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多种合并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 后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社区 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 、鼻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 和青少年为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咳嗽多为阵发性刺 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发热
THANKS
感谢观看
肺泡炎症
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侵犯肺泡 ,导致肺泡内浆液渗出及中性粒细 胞浸润,进而形成肺实变。
肺间质改变
部分患者肺间质会受到累及,表现 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血管扩张、 充血,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MP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通过中和MP抗原 及促进吞噬细胞对MP的吞噬作用来 清除MP。
支原体肺炎健康宣讲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健康宣讲ppt课 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支原体肺炎概述 • 支原体肺炎的危害 •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支原体肺炎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支原体肺炎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 等。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 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周围人群。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支原体肺炎与其它肺炎的区别
01
02
03
病原体不同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 体引起,而其他肺炎可由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
体肺炎的发病率。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新药研究
03
针对当前治疗方法的不足,开展新药研究,寻找更有效、安全
的治疗药物。
TH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S
感谢观看
03 支原体肺炎的诊 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咳嗽、发热、乏力、咽 痛等症状以及医生对患者的查体 和询问,判断是否可能患有支原
体肺炎。
实验室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痰液等样 本进行培养或检测,以确定是否
感染支原体。
影像学诊断
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治疗原则与流程
病例三: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
01
患者年龄:35岁
02
03
04
05
症状:持续高热,咳嗽 ,气促,肺部有湿啰音 ,伴有胸腔积液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支原体肺炎概述 • 支原体肺炎的危害 •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支原体肺炎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支原体肺炎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 等。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 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周围人群。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支原体肺炎与其它肺炎的区别
01
02
03
病原体不同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 体引起,而其他肺炎可由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
体肺炎的发病率。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新药研究
03
针对当前治疗方法的不足,开展新药研究,寻找更有效、安全
的治疗药物。
TH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S
感谢观看
03 支原体肺炎的诊 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咳嗽、发热、乏力、咽 痛等症状以及医生对患者的查体 和询问,判断是否可能患有支原
体肺炎。
实验室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痰液等样 本进行培养或检测,以确定是否
感染支原体。
影像学诊断
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治疗原则与流程
病例三: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
01
患者年龄:35岁
02
03
04
05
症状:持续高热,咳嗽 ,气促,肺部有湿啰音 ,伴有胸腔积液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对症处理
⑵平喘 对喘憋严重者。多发生于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可毛细支气管炎处理
抗支原体治疗
1支原体是细胞外寄生菌,支原体在人体细胞外寄生,较少侵入血液及组织内。 2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
抗支原体治疗
MP无细胞壁,故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应选择能干扰和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作用于核糖体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四环素类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由此,大环内酯类是小儿MP感染的首先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治疗
轻度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口服有关药物,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等。阿奇霉素小儿10mg/(kg·d),1次口服,口服3d后有效组织水平可维持7d,故停用4d,作为一个疗程,共2-3疗程。国外通常采用的方案是:第1天10mg/kg,第2~5天为5mg/kg,总剂量仍是30 mg/kg。罗红霉素每次2.5mg/kg,每日2次;红霉素30-50mg/(kg.d),分2次口服,克拉霉素:用量为l0~15mg/(kg·d),分2次口服。疗程7-14天。
MP的阳性率
MP检出率
31.3%
26.2%
34.0%
0%
10%
20%
30%
40%
全国
北京
上海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1月第29卷第1期,3-8页。 2。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1月第27卷第1期。27-30页。
(%)检出率
N=244
N=103
N=665
MP─儿童CAP主要病原
⑵平喘 对喘憋严重者。多发生于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可毛细支气管炎处理
抗支原体治疗
1支原体是细胞外寄生菌,支原体在人体细胞外寄生,较少侵入血液及组织内。 2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
抗支原体治疗
MP无细胞壁,故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应选择能干扰和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作用于核糖体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四环素类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由此,大环内酯类是小儿MP感染的首先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治疗
轻度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口服有关药物,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等。阿奇霉素小儿10mg/(kg·d),1次口服,口服3d后有效组织水平可维持7d,故停用4d,作为一个疗程,共2-3疗程。国外通常采用的方案是:第1天10mg/kg,第2~5天为5mg/kg,总剂量仍是30 mg/kg。罗红霉素每次2.5mg/kg,每日2次;红霉素30-50mg/(kg.d),分2次口服,克拉霉素:用量为l0~15mg/(kg·d),分2次口服。疗程7-14天。
MP的阳性率
MP检出率
31.3%
26.2%
34.0%
0%
10%
20%
30%
40%
全国
北京
上海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1月第29卷第1期,3-8页。 2。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1月第27卷第1期。27-30页。
(%)检出率
N=244
N=103
N=665
MP─儿童CAP主要病原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诊断 治疗 护理 效果
患者因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 发现肺部有严重炎症,并确诊为重症支原体肺炎。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生 素、对症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 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措施。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方法,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02
03
04
深入探讨发病机制
进一步研究支原体肺炎的发病 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靶
点。
优化诊断方法
开发更加灵敏、特异的诊断试 剂,提高诊断准确性。
探索新型治疗策略
研究更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
疗效果。
加强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支 原体肺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成人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
诊断
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到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肺 部有炎症,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
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相应 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生素、对 症治疗等措施。
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康复出院 。
案例三: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救治与护理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支原体肺炎概述 •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 •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 支原体肺炎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支原体肺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 (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 疾病。
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03
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研究
针对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耐药机制
、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方面,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未来研究方向
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究
目前尚无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因此开展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科学价值。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措施研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
健康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游泳 池、商场等。
疫苗接种
目前尚无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但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和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研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降低耐药 率。
THANKS
感谢观看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 2-3周,患者在感染初期通常没
有明显的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 咳嗽、咳痰、发热、头痛、咽痛 、胸痛等,但不同患者的症状可
能有所不同。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其他并 发症,如支气管炎、鼻窦炎、中
耳炎等。
02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
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等,具有抗菌消炎、清热 解毒的作用,可用于辅助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养阴润肺类中药
如麦冬、百合、枸杞等,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的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02 03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如适当锻炼 、调整饮食等。
随访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康复。
06
支气管炎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炎症, 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 增加,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部炎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部炎症,导 致肺泡内渗出和肺间质水肿,引起发 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调理吞噬作 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等机制,清除病原体。
02
特点:无细胞壁,仅有三层细胞 膜,对抗生素不敏感。
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中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潜伏期约2-3周。
全年均可发生,但多 在秋冬季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诊断
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血象、X光体肺炎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述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生理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
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并发症与预
后 • 总结与展望
01
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一种常见的肺 炎病原体,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 染。
进一步深入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 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提高 治疗效果。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护理ppt课件

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 吸道,附着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 繁殖,引起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 ,导致肺炎等病变。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 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和免疫力较低的 人群易感。
流行季节
秋冬季为高发季节,但全年均 可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药汤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以协同增效。
针灸与物理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可选用针灸、拔罐、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以缓解 症状。
饮食调养与情志护理
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 情志刺激。
04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及伴 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药物降温
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 观察降温效果及不良反 应。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01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根据患者口味,制定合理食谱,保证营养摄入。
02
鼓励多饮水
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补充发热时的水分丢失。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症状
持续咳嗽、咳痰、胸痛、 发热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胸部X线检查
肺部炎症浸润影,呈斑片 状或云雾状,可伴胸腔积 液。
血清学检查
冷凝集试验阳性,肺炎支 原体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 吸道,附着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 繁殖,引起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 ,导致肺炎等病变。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 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和免疫力较低的 人群易感。
流行季节
秋冬季为高发季节,但全年均 可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药汤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以协同增效。
针灸与物理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可选用针灸、拔罐、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以缓解 症状。
饮食调养与情志护理
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 情志刺激。
04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及伴 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药物降温
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 观察降温效果及不良反 应。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01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根据患者口味,制定合理食谱,保证营养摄入。
02
鼓励多饮水
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补充发热时的水分丢失。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症状
持续咳嗽、咳痰、胸痛、 发热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胸部X线检查
肺部炎症浸润影,呈斑片 状或云雾状,可伴胸腔积 液。
血清学检查
冷凝集试验阳性,肺炎支 原体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原体肺炎
1
概述
• 肺炎支原体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 属的一个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 为主的急性肺部炎症
• β-内酰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
2
• “非典型肺炎” • 肺炎支原体
• 嗜肺军团菌 • 肺炎衣原体 • 立克次体
3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4
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
• 一项专门针对亚洲地区CAP中非典型致病原流行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
• 我国上海和北京两地CAP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例远高于亚洲地区
30
26.7
22.3
20
发病率(%)
12.2
10
0
亚洲地区
上海
北京
5
我国CAP的首位致病原
检出率%
• 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是CAP主要的致病菌
覆盖
Arnold FW, et al, AJRCCM 2007; 175:1086-93
不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 患者死亡率
12%
11.1%
10%
8% 7.0% 6% 4% 2% P < 0.01
6.4% 3.8% P = 0.05
0% 总体死亡率
未覆盖
CAP相关死亡率
9
各国指南经验治疗倾向于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10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肺炎的诊断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表现 • 病原学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1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潜伏期1-3周 •起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 仅以低热、疲乏起病 •部分患者可以突发高热并 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 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
•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突 出,常持续4周以上,多 伴有显著咽痛,偶有胸 痛、痰中带血; •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 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 热样皮疹较多见
40%
30% 20%
20.7%
10%
10.3%
9.2%
6.6%
0%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l):3-8.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衣原体
6
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率与年龄分布相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以≤5O岁和无基础疾病患者多见
35
30
百 25
分 率
20
% 15
10
5
0
32.8 ≤30岁
• 对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和初始治疗覆盖非典型病 原体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8
未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将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时间(天) 百分比(%)
不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患 者住院时间及获得临床稳定时间
8
7.1
7 6.1
6
5
4
3.7 3.2
3
2 P < 0.001
1
P < 0.01
0
获得临床稳定用时间 住院时间
27.8 13.5
31-50岁 51-70岁
13.3 ≥71岁
7
CAP初始治疗是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 2007年一项全球前瞻性研究收集了2个国际综合数 据库CAP患者数据
• Louisville大学感染性疾病数据库 • 1996-2004年,4337例
• CAPO(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织) • 2001-2006年,2878例
北京 18
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69%
• 356例成人患者中共分离到67株肺炎支原体:
• CAP患者肺炎支原体的分离率显著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 69%(46株) 肺炎支原体对于红霉素耐药(MIC值≥32 μg/mL)
30
29.3
检出率(%)
20 10
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63/215 CAP患者
2.8
4/141
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患者
19
大环内酯耐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 日本的两项临床研究结果
• 与敏感菌株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大环内酯抗生素耐药菌株导 致的肺炎在单独接受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时,退热时间显著延迟
• 北京朝阳医院(曹彬等)的调查结果
• 在10例起始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9 例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感染者退热时间均超过了72小时,而且无一例 外更换了抗生素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50: 709–712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8;52: 348–35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 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17
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药物耐药严重
肺炎支原体耐药率%
• 我国北京、上海两家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对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超过了80%
100
90
92
80
60
40
20 3
0
德国
9.8
法国
30.6
日本
上海
Diagn Microb Infect Dis,2010(in press)//AAC 2009; 53: 2158–2159 // AAC 2008;52: 348–350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9 Sep 17. [Epub ahead of print] //J Clin Microbiol.2007; 45:3534–3539
•阳性体征以显著的咽部充 血和耳鼓膜充血较多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比例多正常,有些 患者可升高
12
肺部影像学表现
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 个重要特点
病变多为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云雾样片状浸润影 ,从肺门向外周肺野放射,肺实质受累时也可呈大 片实变影 与普通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下肺单一的实变影或 片状浸润影相比,支原体肺炎累及上肺者或同时累 及双肺者更多一些,且吸收较慢
13
14
病原学诊断
•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 传统检测方法:PA试验,CF试验。无法区分IgG和IgM • EIA或IFA:可以分别检测特异性IgG和IgM • 诊断“金标准”: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中,肺
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均可确诊 肺炎支原体感染
• 血清冷凝集试验:不再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参考
• 快速培养鉴定法 • 基于核酸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15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6
• 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常用抗菌药物: • 大环内酯类 • 氟喹诺酮类 • 四环素类
• 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10-14天,部分难治性病 例的疗程可延长至3周左右
1
概述
• 肺炎支原体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 属的一个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 为主的急性肺部炎症
• β-内酰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
2
• “非典型肺炎” • 肺炎支原体
• 嗜肺军团菌 • 肺炎衣原体 • 立克次体
3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4
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
• 一项专门针对亚洲地区CAP中非典型致病原流行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
• 我国上海和北京两地CAP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例远高于亚洲地区
30
26.7
22.3
20
发病率(%)
12.2
10
0
亚洲地区
上海
北京
5
我国CAP的首位致病原
检出率%
• 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是CAP主要的致病菌
覆盖
Arnold FW, et al, AJRCCM 2007; 175:1086-93
不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 患者死亡率
12%
11.1%
10%
8% 7.0% 6% 4% 2% P < 0.01
6.4% 3.8% P = 0.05
0% 总体死亡率
未覆盖
CAP相关死亡率
9
各国指南经验治疗倾向于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10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肺炎的诊断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表现 • 病原学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1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潜伏期1-3周 •起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 仅以低热、疲乏起病 •部分患者可以突发高热并 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 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
•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突 出,常持续4周以上,多 伴有显著咽痛,偶有胸 痛、痰中带血; •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 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 热样皮疹较多见
40%
30% 20%
20.7%
10%
10.3%
9.2%
6.6%
0%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l):3-8.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衣原体
6
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率与年龄分布相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以≤5O岁和无基础疾病患者多见
35
30
百 25
分 率
20
% 15
10
5
0
32.8 ≤30岁
• 对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和初始治疗覆盖非典型病 原体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8
未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将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时间(天) 百分比(%)
不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患 者住院时间及获得临床稳定时间
8
7.1
7 6.1
6
5
4
3.7 3.2
3
2 P < 0.001
1
P < 0.01
0
获得临床稳定用时间 住院时间
27.8 13.5
31-50岁 51-70岁
13.3 ≥71岁
7
CAP初始治疗是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 2007年一项全球前瞻性研究收集了2个国际综合数 据库CAP患者数据
• Louisville大学感染性疾病数据库 • 1996-2004年,4337例
• CAPO(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织) • 2001-2006年,2878例
北京 18
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69%
• 356例成人患者中共分离到67株肺炎支原体:
• CAP患者肺炎支原体的分离率显著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 69%(46株) 肺炎支原体对于红霉素耐药(MIC值≥32 μg/mL)
30
29.3
检出率(%)
20 10
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63/215 CAP患者
2.8
4/141
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患者
19
大环内酯耐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 日本的两项临床研究结果
• 与敏感菌株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大环内酯抗生素耐药菌株导 致的肺炎在单独接受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时,退热时间显著延迟
• 北京朝阳医院(曹彬等)的调查结果
• 在10例起始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9 例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感染者退热时间均超过了72小时,而且无一例 外更换了抗生素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50: 709–712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8;52: 348–35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 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17
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药物耐药严重
肺炎支原体耐药率%
• 我国北京、上海两家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对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超过了80%
100
90
92
80
60
40
20 3
0
德国
9.8
法国
30.6
日本
上海
Diagn Microb Infect Dis,2010(in press)//AAC 2009; 53: 2158–2159 // AAC 2008;52: 348–350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9 Sep 17. [Epub ahead of print] //J Clin Microbiol.2007; 45:3534–3539
•阳性体征以显著的咽部充 血和耳鼓膜充血较多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比例多正常,有些 患者可升高
12
肺部影像学表现
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 个重要特点
病变多为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云雾样片状浸润影 ,从肺门向外周肺野放射,肺实质受累时也可呈大 片实变影 与普通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下肺单一的实变影或 片状浸润影相比,支原体肺炎累及上肺者或同时累 及双肺者更多一些,且吸收较慢
13
14
病原学诊断
•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 传统检测方法:PA试验,CF试验。无法区分IgG和IgM • EIA或IFA:可以分别检测特异性IgG和IgM • 诊断“金标准”: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中,肺
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均可确诊 肺炎支原体感染
• 血清冷凝集试验:不再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参考
• 快速培养鉴定法 • 基于核酸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15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6
• 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常用抗菌药物: • 大环内酯类 • 氟喹诺酮类 • 四环素类
• 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10-14天,部分难治性病 例的疗程可延长至3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