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肺炎支原体ppt演示课件

肺炎支原体特点
具有独特的生物结构,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是一种兼性厌氧的 微生物。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表面
传播。
传播途径
感染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染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 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 年。
心血管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 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血管 疾病。
消化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神经系统
极少数情况下,肺炎支原 体感染可能引起脑膜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发育迟缓
心理影响
长期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儿童 心理压力增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05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与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抗原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 存在肺炎支原体抗原, 快速确定病原体感染。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肺 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判断感染及免疫状况。
核酸检测
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 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核 酸,提高诊断准确性。
培养分离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肺 泡灌洗液培养分离肺炎 支原体,为临床治疗提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包炎等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病毒 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神经系统并发症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
具有独特的生物结构,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是一种兼性厌氧的 微生物。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表面
传播。
传播途径
感染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染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 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 年。
心血管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 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血管 疾病。
消化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神经系统
极少数情况下,肺炎支原 体感染可能引起脑膜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发育迟缓
心理影响
长期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儿童 心理压力增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05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与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抗原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 存在肺炎支原体抗原, 快速确定病原体感染。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肺 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判断感染及免疫状况。
核酸检测
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 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核 酸,提高诊断准确性。
培养分离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肺 泡灌洗液培养分离肺炎 支原体,为临床治疗提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包炎等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病毒 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神经系统并发症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疫苗接种后,仍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风险。
控制策略
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
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途 径。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提高预防意 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需严危人群进行筛查
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患者。
详细描述
儿童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咳嗽、发热 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不典型。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 增多,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程一般2-3周。
病例二:成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症的诊治经验
总结词
成人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多种合并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 后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社区 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 、鼻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 和青少年为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咳嗽多为阵发性刺 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发热
THANKS
感谢观看
肺泡炎症
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侵犯肺泡 ,导致肺泡内浆液渗出及中性粒细 胞浸润,进而形成肺实变。
肺间质改变
部分患者肺间质会受到累及,表现 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血管扩张、 充血,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MP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通过中和MP抗原 及促进吞噬细胞对MP的吞噬作用来 清除MP。
控制策略
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
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途 径。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提高预防意 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需严危人群进行筛查
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患者。
详细描述
儿童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咳嗽、发热 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不典型。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 增多,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程一般2-3周。
病例二:成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症的诊治经验
总结词
成人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多种合并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 后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社区 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 、鼻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 和青少年为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咳嗽多为阵发性刺 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发热
THANKS
感谢观看
肺泡炎症
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侵犯肺泡 ,导致肺泡内浆液渗出及中性粒细 胞浸润,进而形成肺实变。
肺间质改变
部分患者肺间质会受到累及,表现 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血管扩张、 充血,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MP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通过中和MP抗原 及促进吞噬细胞对MP的吞噬作用来 清除MP。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复发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特别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 群中更为常见。因此,在治愈后仍需注意加强免疫力,避免 再次感染。
04
支原体肺炎病例分享
Chapter
病例一:儿童支原体肺炎
01
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 气喘等。
02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确诊。
03
治疗
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 等进行治疗。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支原体肺炎概述 • 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 •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支原体肺炎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支原体肺炎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 (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 疾病。
Chapter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来 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 风险。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 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前 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 共浴室、游乐场等。
接种疫苗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 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控制措施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确诊
克拉霉素
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耐酸、耐酶 ,且对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敏感 性。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 阴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
莫西沙星
具有较高的组织穿透力,在肺组织中浓度较高,对 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但需注意其骨骼系统的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特别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 群中更为常见。因此,在治愈后仍需注意加强免疫力,避免 再次感染。
04
支原体肺炎病例分享
Chapter
病例一:儿童支原体肺炎
01
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 气喘等。
02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确诊。
03
治疗
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 等进行治疗。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支原体肺炎概述 • 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 •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支原体肺炎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支原体肺炎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 (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 疾病。
Chapter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来 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 风险。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 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前 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 共浴室、游乐场等。
接种疫苗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 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控制措施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确诊
克拉霉素
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耐酸、耐酶 ,且对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敏感 性。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 阴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
莫西沙星
具有较高的组织穿透力,在肺组织中浓度较高,对 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但需注意其骨骼系统的 不良反应。
肺炎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02 03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如适当锻炼 、调整饮食等。
随访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康复。
06
支气管炎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炎症, 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 增加,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部炎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部炎症,导 致肺泡内渗出和肺间质水肿,引起发 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调理吞噬作 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等机制,清除病原体。
02
特点:无细胞壁,仅有三层细胞 膜,对抗生素不敏感。
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中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潜伏期约2-3周。
全年均可发生,但多 在秋冬季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诊断
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血象、X光体肺炎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述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生理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
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并发症与预
后 • 总结与展望
01
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一种常见的肺 炎病原体,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 染。
进一步深入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 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提高 治疗效果。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外 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血清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痰 中查到支原体。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多,紊乱,肺门 影增浓模糊。
02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
联合用药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确保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 用和自行停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其他 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增强治 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咳嗽、发热等症状, 采用适当的止咳药、退热 药等进行治疗。
氧气疗法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病人 ,医生可能会采取氧气疗 法以缓解症状。
病理生理变化
肺部炎症
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肺 部炎症。炎症会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和 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引起肺功能下降 和呼吸困难。
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在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生理过 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和抗 体能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但也可能 会引起免疫损伤和炎症加重。
03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肺部体征等。
实验室检查
血清支原体抗体阳性。
影像学检查
肺部X线或CT显示肺部炎症改变。
鉴别诊断
01
02
03
病毒性肺炎
多有病毒感染史,症状较 轻,肺部体征较少。
细菌性肺炎
多有细菌感染史,症状较 重,肺部体征明显。
肺结核
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病史 ,肺部X线或CT显示结核 病灶。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外 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血清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痰 中查到支原体。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多,紊乱,肺门 影增浓模糊。
02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
联合用药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确保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 用和自行停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其他 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增强治 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咳嗽、发热等症状, 采用适当的止咳药、退热 药等进行治疗。
氧气疗法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病人 ,医生可能会采取氧气疗 法以缓解症状。
病理生理变化
肺部炎症
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肺 部炎症。炎症会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和 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引起肺功能下降 和呼吸困难。
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在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生理过 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和抗 体能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但也可能 会引起免疫损伤和炎症加重。
03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肺部体征等。
实验室检查
血清支原体抗体阳性。
影像学检查
肺部X线或CT显示肺部炎症改变。
鉴别诊断
01
02
03
病毒性肺炎
多有病毒感染史,症状较 轻,肺部体征较少。
细菌性肺炎
多有细菌感染史,症状较 重,肺部体征明显。
肺结核
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病史 ,肺部X线或CT显示结核 病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精品ppt课件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诊断准确性提高
通过使用新型诊断技术,如聚合 酶链反应(PCR)和血清学检测 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肺炎支
原体肺炎。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药物治疗进展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肺炎支原体 肺炎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尤其是对于一些耐药菌株的治疗。
基因测序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检测患者样 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基因序列,从而更 准确地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
04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与预防
治疗原则及方案
抗生素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采用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阿 奇霉素等。根据患者病情轻重, 治疗方案有所不同,需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
对症支持治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吸烟等 ,有助于减少病原体传播和预防 疾病发生。
避免接触病原体
尽量避免接触肺炎支原体肺炎患 者或疑似患者,如与患者共处一 室或密切接触后,需及时洗手、 戴口罩等措施。
接种疫苗
肺炎支原体肺炎疫苗可以降低感 染风险,但疫苗并非100%有效 ,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精 品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述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资料及引用文献
01
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述
定义及病原学特点
0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肺 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体,可引起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诊断及病原学检测ppt演示课件

了解肺部炎症情况,排除其他 肺部疾病。
1. 收集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及既往病 史,包括发热、咳嗽、咳痰、 肺部听诊等。
3.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CRP、 血沉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及排除其他感染。
5. 病原学检测
采集患者咽拭子、痰液等标本 进行支原体培养及核酸检测, 以确定病原体。
特点包括起病缓慢、 症状较轻,如咳嗽、 发热等,与感冒相似 。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MP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群 体性感染。
危害
可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甚 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及诊断
01
02
03
临床表现
咳嗽、发热、胸痛、气促 等。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 检查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MP-IgM抗体阳性可 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及排除标准
1. 与病毒性肺炎鉴别
支原体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在症状和体征上有相似之处,但 病毒性肺炎通常病程较短,对症治疗有效,而支原体肺炎 病程较长,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2. 与细菌性肺炎鉴别
细菌性肺炎通常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使用抗生 素治疗有效,而支原体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3. 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
尽管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抑制剂在治疗重症患者中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免疫 调节治疗的最佳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研究展望及发展趋势
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待有更快速、简便且准确的诊断方法问世,以便早期准确诊断支原体肺炎。
新药研发与治疗策略改进
针对耐药性问题,开发新的药物和改进治疗策略势在必行。未来研究应关注新药的研发及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提高治疗效果。
1. 收集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及既往病 史,包括发热、咳嗽、咳痰、 肺部听诊等。
3.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CRP、 血沉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及排除其他感染。
5. 病原学检测
采集患者咽拭子、痰液等标本 进行支原体培养及核酸检测, 以确定病原体。
特点包括起病缓慢、 症状较轻,如咳嗽、 发热等,与感冒相似 。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MP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群 体性感染。
危害
可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甚 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及诊断
01
02
03
临床表现
咳嗽、发热、胸痛、气促 等。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 检查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MP-IgM抗体阳性可 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及排除标准
1. 与病毒性肺炎鉴别
支原体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在症状和体征上有相似之处,但 病毒性肺炎通常病程较短,对症治疗有效,而支原体肺炎 病程较长,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2. 与细菌性肺炎鉴别
细菌性肺炎通常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使用抗生 素治疗有效,而支原体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3. 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
尽管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抑制剂在治疗重症患者中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免疫 调节治疗的最佳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研究展望及发展趋势
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待有更快速、简便且准确的诊断方法问世,以便早期准确诊断支原体肺炎。
新药研发与治疗策略改进
针对耐药性问题,开发新的药物和改进治疗策略势在必行。未来研究应关注新药的研发及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提高治疗效果。
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PPT演示课件

I
A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有时关节痛明显,大、中关节 多见,可游走
兰氏染色不能发现的微生物,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03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支原体累及下呼吸道:咳嗽具
04
有特征性
早期干咳为主,呈阵发性、剧烈,
03
类似百日咳,影响睡眠和活动;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体征
整个病程中肺部可无阳性体征 少数病人有局限性干、湿罗音,但迅速消失
一般无实变体征,少数有胸腔积液体征
可有咽充血,鼓膜炎症,扁桃体渗出性炎症 和颈淋巴结触痛
. 15
临床表现
胸部X线表现
病变部位
75-90%病变在下叶 病变在一处或多个部位
病变以右下叶为多
双侧病变占10-42%
MP-IgM与IgG是诊断MP感染的可靠指标 MP-IgG阳性不一定表示MP现症感染 MP-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IgM于感染后一周左右出现 •10-30天达到高峰 •12-26周消失 •MP-IgM最佳检测时机为发病10天后
血清抗体阳性只作为MP感染诊断依据,不作为 是否继续用药依据
. 6
发病机理
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作用
MP进入下呼吸道后黏附在气道上皮细胞 表面
黏膜上皮破坏
纤毛运动丧失或纤毛脱落、粘膜下细胞 浸润
.
7
发病机理
免疫学机理
肺炎是患者对支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 应 肺外器官病变发生可能与感染后产生的免疫 复合物和自身抗体有关
有人认为MP可通过淋巴细胞和血流直接侵 犯N.S和心脏
. 18
MP肺炎的肺外表现
皮肤、粘膜损害
皮疹发生率3-30%,多见于5-20岁 皮疹形态多样 Stiven-Jonsen综合症:疱疹或大疱合并溃疡性口炎 及渗出性结合膜炎,预后严重,为异常免疫反应
. 19
MP肺炎的肺外表现
神经系统损害
可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 小脑共济失调、周围N炎等 脑膜炎时CSF可有淋巴细胞增高 发病率约占MP感染的0.1%,占非细菌性 脑膜炎的5%
.
1
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MP)( mycoplasma Pneumoniae )引起的肺部炎症 过去称为非典型肺炎 可有肺外症状——全身器官的病变
. 2
主要临床特点
发热、咽痛、咳嗽及肺浸润,咳嗽为顽 固性剧烈咳嗽
肺部X线特征象较明显 肺部体征相对较少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
3
病原学
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是MP 支原体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 小的微生物 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0.15-0.3um) 无细胞壁、无鞭毛、无动力、着色难、G有膜及胞浆抗原 MP是引起儿童和青壮年呼吸道感染和全身 性病变的常见原因
. 4
流行病学(一)
MP 感染为全球性,全年四季散发发病
. 16Βιβλιοθήκη 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
病变形状
常显斑片状浸润影 20%呈现均匀浸润影似细菌性大叶肺炎 10%有肺不张 个别呈现多发性肺段浸润 20%胸腔少积液 大量积液或双侧积液者少见
. 17
临床表现
MP 肺炎可发展成ARDS或弥漫性间质性 肺纤维化,也可发生肺脓肿 肺部病变吸收:最短7天,最长90天, 多数2-3周
. 10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最常见为5-19岁 婴幼儿和老年人也可感染 五岁以下婴幼儿隐性感染及轻症支气管炎多 年龄越小越不典型
潜伏期
2-3周 可长时期带支原体状态
. 11
临床表现
起病
多隐匿起病 ¼-½ 患儿有先驱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严重病例表现似爆发肺炎,迅速恶化, 甚至死亡
. 8
病理学(一)
肺部病变主要为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和急性支气管肺炎
※肺泡内少量渗液,也可见灶性肺不张和气肿
※间质常有炎性细胞浸润 ※支气管粘膜上皮脱落、坏死及中性细胞浸润
※胸膜有纤维渗出性炎症
. 9
病理学(二)
中枢神经受累者可有脑膜炎、脑炎及脊髓 炎 心脏疾病患者可见心肌、心包炎症 尸检病例发现有DIC、管内有血栓形成和栓 塞
. 24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是确诊MP感染最常用 的方法
MP感染后,刺激B细胞产生IgM及IgG抗体、IgA抗体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 常用方法有补体结合实验、间接血凝实验、间接免疫 荧光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省时、简便和经济,但敏感性特异性不理想 颗粒凝集法及采用MyCO-Ⅱ试剂盒检测MP特异性 IgM效果较理想,MP-IgM›1:80为阳性
3-5年有一次地区性流行,如北京地区 1990年流行自1990年1月至91年3月, 持续一年二个月之久。 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约占小儿呼吸 道感染的30% 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好发
. 5
流行病学(二)
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婴儿也可感染
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症状缓解后数周仍有传染性 家庭成员受感染机会多
. 12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发热:热峰38-39℃,热型不定,热程1-12周
畏寒、乏力、头痛、咽痛
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 13
临床表现
呼吸道症状
咳嗽:初为干咳,后为顽固剧咳或百日咳样的咳嗽
少量粘液痰或无痰,偶有咯血 喘憋或呼吸困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或呼吸困难
胸痛:年长儿诉胸骨后痛
. 14
. 20
MP肺炎的肺外表现
血液系统并发症
33-76%病人有冷凝素升高 53-83%病人血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血小板减少 免疫性溶血,DIC 溶血机理: 冷凝素抗体激活补体而发生溶血 红细胞膜的变性 MP感染使过氧化物增高
. 21
MP肺炎的肺外表现
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可有心肌炎、心包炎、急性心衰等 部分无临床症状仅心电图异常 严重病例可死亡 心脏受累可由MP直接侵犯或免疫损害
. 22
MP肺炎的肺外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
12-40%伴胃肠道症状 可有肝肿大、急性肝炎、肝功能异常等
肌肉关节损害
有非特异性肌肉痛和关节痛
. 23
实验室检查
MP的分离培养
采集患者咽试子、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 和分离MP CSF,心包积液或中耳分泌物也可培养分离支原体 病原培养诊断可靠,但难度大,无助早期诊断
. 25
实验室检查
荧光定量PCR(FQ-PCR)技 术
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可检测痰、血、脑脊液、胸水等标本
. 26
可快速、敏感、准确、定量检测标本中MP-DNA
实验室检查
冷凝集试验
冷凝集素属IgM型抗体 为非特异性反应
肝病、溶贫、传单等滴度不超过1:32
.
27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