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引言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
该疾病在临床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型,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进行分类,有助于对患者采取合适的预防、治疗和后期疗养措施。
以下是支原体肺炎的常见临床分型。
1. 一般型支原体肺炎一般型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咳嗽、鼻塞、流鼻涕、轻度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表现。
肺部体征一般较轻微,可出现散在的干性或含痰的细湿啰音。
此型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儿童和成人,治疗一般较容易,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和充分补充液体。
2. 深呼吸型支原体肺炎深呼吸型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感染的一种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的咳嗽,并伴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肺部体征明显,可听到弥漫性干湿啰音及哮鸣音。
此型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和年幼儿童,治疗较为困难,需采取积极的呼吸支持治疗,如给予氧疗、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抗炎治疗等,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
3. 间质性肺炎型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型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感染的罕见类型,主要损害肺部间质组织,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气急、胸痛、发热等症状,肺部体征一般较轻微,可出现散在的干性啰音。
此型支原体肺炎多见于成人,治疗相对困难,需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抗炎治疗,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如充分休息、合理饮食等。
4. 过敏性支气管肺炎型支原体肺炎过敏性支气管肺炎型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气急、喘息等哮喘样症状,肺部体征可出现哮鸣音和湿啰音。
此型支原体肺炎可伴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治疗需综合考虑控制症状、防治过敏反应和对支原体的根治治疗,常需长期抗生素治疗和激素治疗。
5. 无症状感染部分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即在支原体感染的同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这种情况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有报道,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中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处理,以确保及时有效的治疗。
一、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诊断: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应该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
2. 肺部影像学检查:x光片、CT等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病变情况,通过检查肺部阴影的性质、分布、大小、形态等因素,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
3. 实验室检查:对于病情较重或有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支原体抗原检测、支原体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存在。
二、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
由于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不敏感,因此常用的药物包括利福平、阿奇霉素等。
治疗时间通常为2-3周左右。
2. 对症治疗:对于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例如,可以使用退烧药、止咳药等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3. 预防和控制:为了预防和控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加强室内通风等。
总之,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全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结膜炎、尿路感染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疾病,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1. 咳嗽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通常会出现干咳或带痰的咳嗽,咳嗽的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
咳嗽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有时甚至会持续数个月。
2.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支原体肺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或气短,尤其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更为明显。
呼吸困难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疲劳和虚弱。
3. 胸痛胸痛是支原体肺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或疼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更为明显。
胸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4. 发热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烧或高烧,体温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发热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疲劳和虚弱。
5. 头痛头痛是支原体肺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或头晕,尤其在发热时更为明显。
头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6. 肌肉疼痛肌肉疼痛是支原体肺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酸痛或疼痛,尤其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更为明显。
肌肉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7. 喉咙痛喉咙痛是支原体肺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疼痛或不适,尤其在咳嗽时更为明显。
喉咙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总结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喉咙痛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有时甚至会持续数个月。
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本文将围绕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展开讨论。
一、临床表现1. 起病缓慢: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起病相对缓慢,常以咳嗽为首发症状。
2. 咳嗽: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多为干咳,咳嗽频率较高,尤其在夜间加重。
部分病例可伴有咳痰,痰量通常较少,呈黄色或黄绿色。
3. 咳痰:支原体肺炎患者咳痰多为黏痰或粘液痰,痰液黄绿色,粘稠度较高。
4. 发热:支原体肺炎患者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8-39℃,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全身不适感。
5. 呼吸道症状: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干等上呼吸道症状,以及喉咙痛、喉痒等不适感。
6. 全身症状:支原体肺炎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
二、鉴别诊断1. 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支原体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支原体肺炎多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病程较长,而病毒性肺炎则常伴有流感样症状和高热。
2. 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需借助实验室检查。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为支原体,而细菌性肺炎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
痰液培养和PCR检测可以帮助鉴别两者。
3. 与感冒的鉴别:支原体肺炎与普通感冒的鉴别主要体现在咳嗽的持续时间和痰的性状上。
支原体肺炎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且痰液多为黏痰或粘液痰;而普通感冒患者咳嗽常在一周内自愈,痰液较少。
4. 与过敏性鼻炎的鉴别:支原体肺炎与过敏性鼻炎的鉴别需结合鼻咽部检查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且常出现咳嗽症状;而过敏性鼻炎患者主要症状为喷嚏、流清涕,并且常伴有过敏性结膜炎。
三、结语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等为主要特征,鉴别诊断主要通过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感冒、以及过敏性鼻炎等进行对比分析。
准确进行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对于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支原体肺炎:症状与表现有哪些?

支原体肺炎:症状与表现有哪些?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可以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
本文将向患者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与表现,并提供预防、治疗与后期疗养的相关建议。
症状与表现1.咳嗽:支原体肺炎的最主要症状是咳嗽,咳嗽可能会伴有黏稠的痰或咳痰。
2.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C-40°C。
3.喉咙痛: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喉咙痛的症状。
4.流鼻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5.咳出血性痰:罕见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咳出带有鲜红色血丝的痰。
6.全身不适: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等。
2.避免与有感冒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3.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
4.不随地吐痰,避免污染环境。
5.健康饮食,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
6.定期接种肺炎疫苗。
治疗方法在确诊支原体肺炎后,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以使用青霉素类、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需医生指导。
2.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物,止咳药物等。
3.营养支持: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健康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4.休息调养:患者需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
后期疗养1.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应按医生指导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以防止细菌耐药。
2.注意休息与恢复:康复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3.加强营养:适当增加对维生素C、D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强身体免疫力。
4.观察复发:在治疗结束后,如果出现反复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
总之,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了解症状与表现对患者及早进行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
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是什么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该阶段为病情潜伏期。
患者早期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起初只会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轻微发热和咳嗽等症状。
2、第二阶段:该阶段为明显症状期。
患者出现轻型支气管肺炎症状,表现出疲乏、周身肌痛,伴有发热症状。
3、第三阶段:该阶段为病情加重期。
患者表现出持续性剧烈干咳,伴有浓痰,可持续2-3周,体弱者出现高热症状,还会出现头痛、咽喉疼或胸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伴随气促、呼吸困难,部分儿童伴有皮疹等并发症。
4、第四阶段:该阶段为病情恢复期。
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等方法,各种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检查出肺炎支原体阳性的情况,说明是携带有肺炎支原体,还可能是最近感染过肺炎支原体,但不能说明一定是肺炎。
肺炎支原体只是一个病因,可引起上呼吸道、支气管及肺部感染,需要结合患者的胸片判断有无肺部感染。
支原体肺炎主要为咳嗽、咳痰可伴发热。
胸片示肺部炎症影响,有病灶渗出,结合支原体抗体阳性才能诊断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弱阳性是什么意思肺炎支原体弱阳性通常有两个意思。
首先,有可能是之前患过支原体感染的肺部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逐渐减轻,在检查时会出现支原体弱阳性的症状。
其次,也有可能是因为肺部初步感染支原体导致的。
这种原因引起的肺部支原体弱阳性,通常不会有身体不适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发烧的现象。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1)血清测抗体方法(胶体金,被动凝集,ELISA);2)PCR检测;3)肺炎支原体培养;4)多媒体镜检。
肺炎支原体治疗方法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一定自限性,轻症病例可在门诊治疗,以阿奇霉素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抗MP感染的一线药物,其他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另外,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都表现出对MPP的有效性,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当患儿确定存在混合感染的时候,应在基础治疗同时及早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及发展过程如何?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及发展过程如何?概述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呼吸道炎症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喉部略有红肿等。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发展过程以及预防、治疗与后期疗养等相关问题。
症状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多样且与普通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相似,常见的症状包括:1.咳嗽:早期常为干咳,逐渐转变为有痰咳嗽;2.喉咙痛:咽部不适或疼痛感;3.喉部红肿:咽部黏膜轻度红肿,有时伴有咽干和异物感;4.发热:多为低热,但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5.流鼻涕:可伴有鼻塞和咳痰;6.咳痰:痰量少,黏稠,常为白色或黄色。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在儿童中,支原体肺炎常伴随着咳嗽、喘息或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
发展过程支原体肺炎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潜伏期:支原体进入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潜伏才会引起病症。
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1-3周,个别情况可能更长。
2.咽症期:患者通常表现为咽痛、咳嗽等症状,喉部可出现轻度红肿。
3.支气管症期:随着疾病的进展,咳嗽逐渐变为有痰咳嗽,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4.恢复期: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最终恢复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轻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或没有明显症状。
预防与治疗预防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关键在于做好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常见方法:1.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通风;2.避免与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触;3.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鼻眼等容易感染病原体的部位之后;4.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5.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治疗支原体肺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在用药期间应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并完成整个疗程。
支原体肺炎与普通肺炎的区别

肺炎,一般在寒冷季节里常常听到的医学名词,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呼吸系统健康。
支原体肺炎和普通肺炎,作为肺炎家族中的两个主要成员,让人们感到混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介绍这两种肺炎的特征、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让大家在面对这两种疾病时能够更从容、科学地应对。
支原体肺炎的特征与防治支原体肺炎,源于微小的支原体细菌,其症状较为轻微,容易被忽视。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轻微的咳嗽和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
然而,这种轻微的症状不代表疾病的轻微。
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防治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普通肺炎的独特之处普通肺炎的症状更为常见且较为明显,可能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普通肺炎的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强烈的咳嗽、呼吸急促和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支原体肺炎相比较显得更为严重。
普通肺炎的传播途径与防治传播途径与支原体肺炎相似,防治措施包括接种相关疫苗、保持清洁卫生、戒烟等措施,治疗方案则取决于具体的病原体。
辨别两者的独特特征症状和体征的差异支原体肺炎的轻微咳嗽和发热与普通肺炎的强烈咳嗽、呼吸急促和胸痛形成鲜明对比,是辨别两者的重要标志。
传播途径的异同支原体肺炎和普通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有相似之处。
预防与治疗的有效策略预防措施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密切接触感染者。
其他类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保持清洁卫生、戒烟等,这些都是维护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手段。
治疗策略支原体肺炎和普通肺炎是两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们在症状和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普通肺炎的治疗则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提供支持性治疗。
虽然它们在症状和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但对于我们的健康,每一种疾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健康,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密切接触感染者,才能降低感染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方法
轻症患儿一般口服为主,可选择阿奇霉素、罗红 霉素或红霉素,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 次,服3d停4d。中至重度支原体肺炎,静脉给药, 选择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用 5d停3d(或用3d停4d)为一个疗程,总计2-3个 疗程或更长。
阿奇霉素胃肠都反应轻微,大量以原型来自粪便排出, 清除缓慢而部明显损害肝脏功能。
阿奇霉素的特点
阿奇霉素半衰期长,具有显著的抗生素后 效应,由于组织对阿奇霉素的摄取快而释 放慢,故其血浆半衰期接近70小时。
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3天即可停药,但在细 胞内和被释放出的阿奇霉素浓度于5~7天内 仍超出常见敏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而 继续保持抗菌活性。
支原体血症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或驰张高热,肺 部可见大片状阴影,血支原体抗体阳性,选择红 霉素静滴,剂量同前,应用3-7d,若支原体血症 已控制,即体温下降,可改为阿奇霉素静滴或口 服,总疗程4-6周。
应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要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问题
利福霉素辅助治疗,剂量为10mg/ (kg·d),疗程为1-2周,
以前未查MP-IgM者,发病时滴度可达 1:80,1:160,1:320或以上(高 者有达1:1280)
应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既往感染
通过询问病史可知,2-3个月前曾患 MP感染,曾做过MP-IgM检测
此次化验其MP-IgM低于以前检测结果 无临床症状 不需治疗
再感染(持续感染,或称反复感染)
用药过程中注意耳毒性剂肝肾损害。
阿奇霉素使用方法
5天疗法优于3天疗法,即第一天口服10mg/kg,第2-5天 口服5mg/kg,总剂量与3天疗法相同。重症感染者可考虑 通过静脉给药,总剂量为10mg/(kg·d),连用5d。
口服阿奇霉素有3种用法 :
PCR技术检测为更进一步早期快速诊断MP感 染提供可能
2007年中华医学会7 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
根据病情、病程有机结合SERION ELISA classic法定量检测血清MP-IgG、 MP-IgM和PCR检测痰液MP-DNA,
有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确诊率及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可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检测滴度MP-IgM时可呈阳性或在1: 80以上,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
感染后一些患者仅有抗体水平增高,无 症状,或为健康携带者,临床称为隐性 感染。
据报告健康人群中MP-IgM阳性可达 14.9%~16%,无发热,无感染症状, 不需治疗。
初次感染,近期感染
上下呼吸道感染,有发热及呼吸道症 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sa pneamoniae,MP)
肺炎支原体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 疾病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
MP感染的概念
MP感染分为以下类型
隐性感染 初次感染,近期感染 既往感染 再感染(持续感染,或称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二重感染)
隐性感染
右的MP-IgG。PA阳性率为滴度>1:80,
只作MP定性试验不作滴度检测是不可取的,其无 法区分近期MP急性感染和既往感染,无法区分带 菌状态和患者,容易导致过度治疗。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推荐
确诊M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2周) 恢复期滴度抗体上升4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 或MP- IgG无早期诊断价值,可供回顾性诊断, 是MP病原学追踪的好手段。
MP感染的临床诊断
(1)MP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有发热及呼吸
道感染症状,无明显脏器所累。
(2)MP肺炎: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
胸片有片状影或相应影像学改变,MP血清学检测阳性。
(3)MP肺炎肺外并发症(肺外脏器受累):
除明确诊断为MP感染外,同时可累及心、脑、肾、淋巴、 血液系统等,并出现相应受累症状与体征,如出现胸腔积 液、MP脑炎、感染后肾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者呈多脏器所累。MP血清学检测阳性。
除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外,应同时给予抗 炎、抗病毒治疗
MP感染的血清学及临床诊断
MP检测诊断金标准的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依然较低 MP抗体检测,而对MP急性感染诊断当属MP-IgM
检测,有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间接血 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颗粒凝集法(PA)测定MP抗体,测得的抗体 80%~90%为MP-IgM,但也包括了10%~20%左
阿奇霉素的特点
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氮杂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其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即呈现多房室 模型,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组织浓度高,在细胞 和组织内的浓度可超过血液浓度的10~100倍,炎症 部位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6倍。这种优化的体内分 布十分有利于致病菌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它还能对 MP发挥其一致蛋白合成的独特作用。
(4)MP血症:MP血培养费时2~3周,对实验室技术
要求较高。
MP肺炎的药物治疗
MP肺炎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轻中度MP肺炎可以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 霉素等。 重度MP肺炎在疾病进展时期可以静脉用药, 但应适用时转变为胃肠道用药, 采用抗生素序贯疗法。
以前或近期(2-3个月内)患过MP感 染,
此次检测结果滴度高于前次检测, 临床再次出现症状, 应予大环内酯类治疗。
混合感染(二重感染)
已诊断为MP感染或先后混合其他病原 (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
MP感染易引起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或二者混合感染,二者不仅临 床症状相似,且都可疑引起血清嗜异凝集 试验阳性反应,
血清学诊断
MP感染后可诱导体液免疫反应,1周后抗 体产生,3~6周可达高峰,2~3个月后逐渐 下降,故应在发病7d后采血检测。
通常检测滴度阳性起点为1:40,但在临床 诊断上因隐性感染存在,此值多无临床意 义。
一般认为成人1:80~1:160或以上对临床 诊断有意义,儿童亦为1:160以上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