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标准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题库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题库(通用部分)一、填空题1、新《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5、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8、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10、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1、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完整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5修正)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5修正发布:2015-05-29基本信息发文字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效力级别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发布日期2015-05-29实施日期2015-07-01发布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法律修订2010年5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公布,根据2013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第二次修正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二)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四)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五)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和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培训1. 引言特种作业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殊性、复杂性的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培训是为了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培训方案,以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2. 培训目标1.使特种作业人员掌握国家有关特种作业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使特种作业人员了解特种作业的性质、特点和危险性。
3.使特种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相关安全防护措施。
4.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降低特种作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培训对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包括: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2.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
3.高处作业人员。
4.电气作业人员。
5.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作业人员。
6.烟花爆竹、民用爆破作业人员。
7.其他需要进行特种作业培训的人员。
4. 培训内容1.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特种作业的性质、特点和危险性。
3.安全操作技能。
4.安全防护措施。
5.事故应急预案。
6.事故案例分析。
5. 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员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实操培训: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形式,使学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考核评价:采取笔试、实操考核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6. 培训时间根据不同特种作业的性质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时间,确保培训质量。
理论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实操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
7. 培训师资选拔具有丰富安全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确保培训质量。
8. 培训教材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教材,确保培训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9. 培训费用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合理制定培训费用,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培训组织与实施1.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培训工作。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要求

16 /
•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注销 特种作业操作证: • (一)特种作业人员死亡的; • (二)特种作业人员提出注销申请的; • (三)特种作业操作证被依法撤销的。 • 第三十二条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 ,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 业。
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3号令)
• 第二章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 第三章 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 其它人员的培训由企业组织实施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3号令)
5/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 特种作业目录(调整为41个) • 危险化学品作业16类(危险工艺、化工自 动化仪表操作)
• “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 产经营单位应当以自主培 训为主, • 也可以委托具备安全培训 条件的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
•
10 /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2010年5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公布,根据2013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 总局令第63号修正)
3/
• 湖南省安监局(湘安监函(2014)28号《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 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 • 要求: • 1、按总厅管四(2014)37号文件要求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 2、加强宣传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安全知训识、技能、提高了防 范事故能力 • 3、加强检查执法,按59号令进行处罚 • 4、冶金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等八大行业。
•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 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 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培训

监管内容: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目的: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培训方式: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理
废弃物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等分类
处理方法:焚烧、填埋、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处理流程: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处理合规
安全防护: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职业伤害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企业责任: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法律责任: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政府责任:政府必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使用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安全规定
员工责任: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技能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安全责任: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对事故进行总结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疏散和撤离。
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1. 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规定,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方案。
2. 培训目标(1)使特种作业人员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2)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培训对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等。
4. 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2)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知识;(3)安全生产技能:学习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5. 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2)实践培训: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演练、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6.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不少于80学时,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40学时,实践培训不少于40学时。
7. 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其中包括专业教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专家。
8.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证》。
9. 培训管理(1)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学员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等;(2)定期对培训师资进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3)对培训资料进行定期更新,确保培训内容的时效性。
10. 培训费用培训费用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确保培训费用的合理性。
11. 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12. 结束语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我国的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1. 场合:化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增加条款:•化学品特性培训:增加对特定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安全数据表(SDS)阅读、应急响应措施的培训内容。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规定
规定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操作能力,减少事故事件的发生。
培训内容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危害及防范措施;
2. 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3. 危险化学品的正确储存、标识、搬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4. 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知识普及等;
培训对象
企业需要对进入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岗位的从业人员(包括新员工、外包人员等)、管理人员以及与危化品相关的其他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新员工必须在上岗前接受培训;其它人员应每
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如有需要也可以不定期进行培训。
培训方式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可以通过专门培训机构和企业自主培训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
企业可以邀请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专家
进行培训,或者通过网络等形式开展在线培训。
总结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在员工的安全生产方面进行投入,并对
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这些培训应该是面向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
危化品和相关的岗位进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备案
工作,以供监管部门进行核查。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更可以减少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不必要的人身和经济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标准版)Without safety as a guarantee, it may be vanished in an instant! So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s a subject that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195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标准版)一、填空题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为甲、乙两大类。
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分为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
3.典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烷基化等。
4.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
5.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15-3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5%。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7.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8.毒害品根据毒性的强弱不同,分为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9.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102条。
10.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
11.三大公害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12.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3.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凭准购证购买;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凭购买凭证购买。
14.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
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15.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16.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17.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
18.爆炸事故具有以下特点:突发性、复杂性、严重性。
19.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有: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20.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应掌握的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建立警戒区域、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露处理。
2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22.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三种形式。
23.《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职业病有十大类115种,其中尘肺13种。
24.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5.人体引起中毒三条途径口服、吸入蒸汽、通过皮肤吸收。
26.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闪点<23℃的液体,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27.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2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2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或CSDS。
30.安全技术说明书要保持最新信息,每5年定期更新一次,并标注修订日期;31.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
32.灭火器类型有泡沫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33.职业病名单中的尘肺病共有13种3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35.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气体、蒸气、烟尘、雾和粉尘等形式存在。
36.放射性物品分级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37.氯化工艺主要包括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
38.取代氯化分为芳环上的取代氯化和脂烃及芳环侧链的取代氯化两类。
39.烃的氧氯化是指饱和烃与烃在氧气和催化剂存在下,以HCl 为氯化剂进行的氯化反应。
40.氯气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有毒,吸入少量氯气会刺激鼻腔和喉头的粘膜,,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会死亡。
二、单选题。
1.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分为(D)A.甲、乙两类B.甲、乙、丙三类C.甲、乙、丙、丁四类D.甲、乙、丙、丁、戊五类2.“中闪点易燃液体”的分类判据是:(C)A.0℃≤闪点<23℃B.0℃≤闪点<28℃C.-18℃≤闪点<23℃D.-18℃<闪点≤23℃3.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B)年进行一次复审。
A.1B.2C.3D.44.依据《劳动法》,下列哪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合同(B)A.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C.女职工在怀孕、产期、哺乳期5.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B)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6.“易燃液体”和“氧化剂”分别属于(B)类危险化学品。
A.4、3B.3、5C.5、3D.2、7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规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B)大项组成,且大项不能随意删除和合并,顺序不可随意变更。
A.8B.16C.10D.13我国国标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中将危险化学品分为(B)类。
A.9B.8C.6D.79.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B)。
A.危险因素B.有害因素C.风险因素D.隐患10.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A)次。
A.60-80B.70-90C.80-l0011.下列化学品中,(D)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
A苯B汽油C农药D城市燃气12.我国危险化学品的主安全标志有(B)种。
A.14B.16C.11D.1713.个人不得购买下列(C)剧毒化学品。
A.农药B.灭鼠药C.试验用药D.灭虫药14.经营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要凭(A)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A.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B.居名身份证15.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内容应与(B)同步更新。
A.生产工艺B.MSDSC.化学品的包装16.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B)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必须B.禁止C.可以D.最好17.生产、贮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B)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一B.二C.三D五18、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C)。
A.上部;B.中部;C.根部;D.外部;1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2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A)。
A.安全标签B.质量证书C.使用说明书21.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B)年进行一次复审。
A.1B.2C.3D.422.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D)。
A.作业环境不良B.健康状况异常C.心理异常D.指挥错误23.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B)。
A.生产资源B.员工C.设备D.环境24.从安全生产的角度,(C)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A.危险B.危险度C.危险源D.重大危险源25.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理性性质,分为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A)。
A.有毒气体B.助燃气体C.窒息气体26.(A)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A.闪点B.凝固点C.自燃点27.噪声级别超过(B)分贝时就会损伤人的听觉器官。
A.100B.140C.20028.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从业人员应(A)。
A.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B.继续作业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命令29.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B)A.物的不安全因素B.人的不安全行为C.环境因素30.遇空气易着火的商品必须装于(C)容器内,或用煤油浸润,或充入惰性气体。
A.铅制B.敞口C.气密封口31.氯的危害程度属于(A)。
A.Ⅱ级高度物质B.低度物质C.Ⅲ级高度物质D.Ⅰ级高度物质32.氯气液化属于(B)过程。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化学变化D.热交换33.高压、超高压容器属于(C)。
A一类压力容器B二类压力容器C三类压力容器D常用34.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有(D)。
①液氯尾气含氢超过4%;②液氯容器超压;③三氯化氮超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5.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应向(B)风向逃生。
A.下B.上C.气源D.氯气比较少的36.车间工作场所噪音最高不得超过(B)。
A.80分贝B.85分贝C.90分贝D.95分贝37.可以用氯气作为漂白剂,是利用了其(A)。
A.氧化性B.还原性C.氧化还原性D.物理性38.液氯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C)。
A.升高B.不变C.降低D.不确定39.电解法生产的氢气纯度一般大于(A)。
A.98%B.90%C.80%D.85%40.在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中,爆炸极限为(C)。
A.4.5%-95%B.4.1%-74.2%C.5%-87.5%D.3.1-93.5%41.在选择阀门时,氯气管道适宜选用(A)。
A.聚四氟乙烯衬里阀B.不锈钢阀C.聚丙烯阀C.PVC阀42.王水能溶解金玉铂等贵重金属,是利用了浓盐酸与硝酸的混合物具有极强的(A)。
A.氧化性B.还原性C.氧化还原性43.次氯酸盐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ClO-具有(A)。
A.氧化性B.还原性C.氧化还原性D.酸化44.液氯钢瓶的检验周期为(C)进行一次。
A.半年B.1年C.2年D.3年45.液氯钢瓶的充装证书有效期限是(D)A.半年B.1年C.2年D.5年46.液氯废气中含氢量必须控制在(D)以下。
A.≤0.5%B.≤2.5%C.≤3%D.≤3.5%47.氯气在工业区域内的卫生许可浓度(A)以下。
A.1mg/m3B.3mg/m3C.1g/m3D.0.1mg/m348.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由(C)劳动部门颁发液氯充装资格证书。
A.县级B.市级.地区C.省级D.国家49.由于氯气具有腐蚀作用,储槽附件压力表一般选用(C)压力表。
A.耐震压力表B.耐高温压力表C.耐氯压力表D.以上压力表都可以50.一般情况下,液氯计量槽每(A)年清洗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