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模板(5篇)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模板(5篇)中班心理健康教案模板(精选5篇)1(一)设计意图: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班的幼儿已开始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当觉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评他时,会感到自悲,就容易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所以教师教师开展此次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经过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获得帮忙。
幼儿阶段是构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应能对自我进取感受,学会表现自我的优点,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要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进取评价,使之对自我产生满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赏,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构成健康的心境。
教师主要对该年龄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方面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或表现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给予回应,用自身互动模式,以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充分营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环境。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择用较为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洋葱头的故事》作为显性线索,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
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主角,之后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经过自我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欢乐。
活动中还隐藏着一条隐性线索,引导幼儿自信心的建立逐层递进,教师引用了Par 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以及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A.发现困惑。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以“洋葱头为什么哭?”引题。
(温斯坦:研究各种可能的反应)B.发现问题。
经过迁移,发现问题“你在什么情景下会生气?”(温斯坦:了解自我的特性)C.发现构想。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第一篇:认识自己的情绪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习认识不同的情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第二篇:与他人合作合作是幼儿园中班重要的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习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们的尊重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第三篇: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夸奖和正面激励,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同时,也要让孩子养成勇敢尝试和不怕失败的习惯,鼓励孩子敢于面对挑战。
第四篇:情绪调节技巧为了帮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我们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技巧,如深呼吸、数数、找到适当的发泄方式等。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寻求支持和倾诉,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压力。
第五篇:理解他人情绪除了认识自己的情绪,我们也要培养孩子们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引导孩子们猜测他人的情绪,并学习适当的回应方式。
第六篇:积极应对挫折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等方式,教授孩子们积极应对挫折的方法,如寻求帮助、重新尝试、接受失败等。
第七篇:培养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力是孩子们发展的重要能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学会等待和延迟满足,培养耐心和毅力。
第八篇:培养友谊和亲社会行为友谊和亲社会行为是幼儿园中班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分享、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等行为,并培养良好的友谊观念。
第九篇:培养责任感在幼儿园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分配一些小任务和角色,让孩子们学会承担责任,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第十篇:尊重差异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多元文化的地方。
我们要鼓励孩子尊重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并教授孩子们包容和宽容的观念。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16篇)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16篇)中班心理健康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关怀和喜爱爸爸的情感。
2、感受咪咪处处流浪,为了找爸爸的坚决决心,激发孩子对父母的亲情。
3、让幼儿感受帮咪咪找到爸爸的喜悦之兴,助人之兴。
活动预备:《咪咪流浪记》碟片、《大风雪也不怕》磁带、《我爱我的家》磁带、数张幼儿和爸爸的合照贴在墙壁上、请男老师扮演爸爸、下雨的声音、冬天下雪的场景。
事先请幼儿学会唱《大风雪也不怕》、照相机。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方式引出活动。
1、师:“有一位可怜的男孩叫咪咪,想请我们帮助,我们听听他需要什么关心?”2、播放音乐《大风雪也不怕》,老师带着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词的意境。
3、师:“是什么忙?”“我们一起帮咪咪找爸爸,好吗?“二、引导幼儿一起向听课老师询问:“你见到咪咪的爸爸了吗?若你见到他就劝他回家好吗?”1、师:“你们找到咪咪的爸爸了吗?”幼儿:“没有。
”2、师:“那怎么办?可怜的咪咪如今在干什么呢?三、出示多媒体,播放《咪咪流浪记》找爸爸的片段,幼儿观看。
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咪咪找爸爸的不易。
1、师:“咪咪遇到了什么困难?”2、“他找到爸爸了吗?“3、“咪咪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决心要找到爸爸?”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师小结:“爸爸是咪咪的亲人,咪咪很爱爸爸,爸爸也爱着咪咪,我们盼望咪咪能早一点找到爸爸。
”五、老师出示自己和爸爸的合照。
1、师:“看着咪咪那么辛苦地找爸爸,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
”并讲解并描述爸爸的一些状况和自己对爸爸爱的情感。
2、师:“你们的爸爸是怎样的?”请部分幼儿找到自己的照片并且简洁述说一下自己和爸爸的情感。
3、师:“我们真美好,可以每天和爸爸在一起,不像咪咪,还在找爸爸。
”六、《大风雪也不怕》的旋律响起。
1、师:“你们情愿和咪咪一起不怕困难找爸爸吗?”2、老师带着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进入布置好的场景中,〔下雨声响了、冬天下雪了〕,老师引导幼儿不怕困难,战胜困难。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10篇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10篇《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1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10篇!(1)中班健康教案《不挑食》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均衡的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自己喜欢吃和不喜欢吃的食物并进行记录、对食物有四大类的认识、四大类的食物图谱、食物分析表、事先制作好的四大类食物材料。
活动过程(一)教师运用导语引入,小朋友自由做调查活动。
1.幼儿做“对各类食物的喜好”的调查。
①师:小朋友,昨天老师发给你们每人一本调查册,让你们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最不爱吃的东西记录下来,你们都带来了吗?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当小小调查员,互相调查一下你们最爱吃的东西和不爱吃的东西以及爱吃和不爱吃的原因。
看谁调查得最认真、最仔细。
②幼儿调查。
2.幼儿对“食谱中的搭配是否均衡”进行调查。
①师:小朋友通过刚才的调查发现了什么?幼:发现有的小朋友爱吃肉类,不爱吃蔬菜类;有的小朋友爱吃水果、不爱吃馒头。
对食物有挑食的现象。
师:这样做好不好呢?我先不说,我们小朋友接着去调查就知道了。
师:我们今天第二站调查的是幼儿园的食谱。
看看幼儿园的叔叔阿姨每天为我们做的餐点。
是不是只有我们爱吃的食物而没有我们不爱吃的食物呢?②幼儿调查。
(二)让幼儿知道均衡的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1、让幼儿知道均衡的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①师:小朋友,你们通过这次调查食谱发现了什么?幼:每天的食谱中各类食物都是均衡搭配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呢?我们去人体王国看看就知道了。
②幼儿参观人体王国③师: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人体王国。
五谷类的食物含有热量,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有力气;肉类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质,可以补充身体的能量;蛋奶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可以使我们的牙齿骨骼强壮;蔬果类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有助于我们的消化。
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愿意跟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快乐和不快乐的事,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2、理解故事中阿力想长高的`心情,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3、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音乐若干、ppt。
活动过程】一、营造轻松的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想想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和不快乐)。
1、伴随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
2、教师配乐解说:“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来一次”静心之旅“在旅途中,想想自己在家里的、在幼儿园的、在上课时候的、在玩游戏的时候等等快乐的事、不快乐的事……(嘟嘟……)列车到站了,我们的旅途结束了。
3、分享愉快的事情。
“谁愿意第一个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快乐的事呢?”(个别幼儿)“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程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我犯过的错误吧!还记不记得那天我早饭没有吃,于是我就随便咬了几口苹果,后来就放在桌上,结果第二天走进教室一看,发现桌上有好多蚂蚁。
看来这件事老师真的做错了,所以我不快乐。
我以后一定不把吃的东西带到教室……哇,今天把这个不快乐的事情说出来,我的心里舒服多了。
现在谁愿意象我一样把不快乐的事情讲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呢?”“刚才上来的小朋友都很棒,我们给他们拍拍手!”二、故事小屋:你很快就会长高师:今天呀!还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力!(出示男孩阿力),有一件烦心事让他很不快乐,他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小个子,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长高,最好长得像大树一样高,像长颈鹿一样高,或者像巨人一样高,总之越高越好。
爸爸、妈妈、姐姐,还有老师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可是都没有用,阿力一点儿也没长高。
后来听取了叔叔的建议,变成了最快乐的男孩……(出示ppt,讲述故事)1、我们一起看看这幅图,阿力是怎么样的表情?同学又是怎么样的表情?如果人家这么叫你,你会开心吗?2、我们刚才都了解了阿力的不快乐,那你觉得他为了让自己快乐起来会做些什么改变呢?3、在听了妈妈爸爸的建议以后,阿力发现自己还是没有长高,你觉得这时候他的心里会怎么样?那我们猜猜看他会怎么做?4、阿力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你猜他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你,这时候你会怎么做?5、听了叔叔的话,阿力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不光是矮个子有这么多的烦恼,高个子叔叔也有很多的烦恼,那你觉得阿力还会像以前那样想长高吗?他又会怎么做呢?6、当你们遇到不快乐的时候,你有什么好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请孩子们说)7、有只小兔子它也有很多方法,想跟我们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边看图片边说)8、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我的方法,当我遇到不快乐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做几次深呼吸,这样我的心情会变得轻松很多。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教案标题:中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教案1:认识自己的情绪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合理应对活动:通过游戏、绘画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认识不同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
教案2: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目标: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和讨论,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更多。
教案3:培养友善与合作意识目标:培养幼儿友善待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通过团队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教案4: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目标: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活动: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幼儿如何通过深呼吸、数数等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教案5:培养适应能力目标:帮助幼儿学会适应新环境和变化活动:通过模拟新环境和变化的情境,引导幼儿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教案6: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培养幼儿面对问题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
教案7: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目标: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活动:通过故事、绘画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幼儿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教案8:培养自我安慰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学会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活动:通过游戏和绘画等形式,教导幼儿如何用积极的话语和行为来安慰自己,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教案9: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目标: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和解决冲突。
教案10:培养适应性思维目标:培养幼儿灵活应对变化和困难的思维方式活动:通过游戏和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积极应对变化和困难,培养他们的适应性思维。
教案11:培养自我反思能力目标:帮助幼儿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活动:通过游戏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6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孤独的含义,想出战胜孤独的办法。
2、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学习如何远离孤独,走向合作。
3、感受同伴之间给予的关爱,体会他们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活动准备:1、孤独小怪的立牌。
2、一张分析图、一段视频。
3、画笔和若干的画纸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孤独小怪。
师:从前有个小怪,它住在人们的心里,你的心里有,他的'心里有,我的心里也有,你知道他是谁吗?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怪物是谁呀?孤独师:什么是孤独?(请幼儿回答)老师要问问小朋友,你在什么时候感到孤独呢?(幼儿回答)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孤独小怪它喜欢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到底是哪些特殊的场合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录像,孤独小怪就出现在录像当中特殊场合的小朋友的心里,让我们来找一找它在哪里,好不好?二、播放视频。
片段一:起床后片段二:玩玩具的时候片段三:上幼儿园的时候师:好的,录像看完了,告诉老师,你找到孤独小怪了吗?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老师梳理幼儿回答的内容。
师:1、原来呀,一个小女孩想要别人帮助她的时候,却没有人来帮助她。
2、看到了一个小男孩想去参加大家的游戏,想去玩积木,可是却被其他的小朋友给拒绝了。
3、看到了一个小宝宝,因为来了幼儿园这个对她来讲还不是很熟悉的环境,她哭了。
师:孤独小怪在这三个特殊的场合跑了出来,你们都找到它了吗,使得,你们都找到了,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录像当中的三种情况呢?请你来告诉我好吗?请幼儿讲述自己发生的故事,让幼儿讲讲自己当时的感觉。
师:原来,孤独小怪都曾经出现在大家的心里当它出现我们心里的时候,你们感觉是悲伤、难过、忐忑、心里冷冷的感觉。
三、想对付孤独小怪的办法师:现在老师请你看,我们这里来了个小客人,看一看它是谁?师:谁来了呀,孤独小怪,原来是孤独小怪来了呀,这个孤独小怪呀,头上插满了尖尖的刺,就是这些尖尖的刺让我们的心里很难受、很不高兴,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战胜这个孤独小怪呢?(幼儿回答)师:老师知道你们都有很多好办法,你们说是不是,老师想请大共同来讨论,用画画的方式把你们一组想到的办法贴在这些小怪的刺上,好不好?让我们轻轻的坐到后面的椅子上开始讨论吧。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设计20篇心理健康活动:我不能说谎一、活动目标1.围绕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
2.围绕学生知道即使“偶尔撒一次谎”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3.围绕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体会诚实的快乐。
二、活动预备查找《狼来了》的动画故事,制作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动画故事导入,明确活动主题1.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狼来了》。
2.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故事中的小孩被狼吃掉的原因。
(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撒谎,山下的农民伯伯一次又一次被骗后,不再相信他了。
真的有狼来时,没人救他,他只有活活地被狼咬死。
这都是他撒谎种下的恶果)(二)小组讨论交流,揭示“诚实”含义1.小组讨论诚实的行为有哪些,然后再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诚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诚实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诚实就是不隐瞒别人的错误。
2.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夸夸我自己诚实。
3.教师小结:真正诚实的孩子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谎,天天不说谎。
4.讲讲身边诚实的人和事。
小结: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好品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身边有许多诚实的人和事,小朋友们也说了很多诚实的行为表现。
在一件事上、几件事上做到诚实不说谎较容易,在一天或几天内做到诚实不说谎也较容易,困难的是一辈子都不说谎,每件事上都不说谎。
看看,下面这些同学们就遇到难题了。
(三)设置生活情境,明理导行设置下面三个情境,学生就这些情境展开讨论。
情境一:课件展示王明宇3月6日的日记。
(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
(2)说一说:你有过王明宇这种心情吗。
(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
情境二:展示“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及文字。
(1)讨论:乐乐该怎么做。
(2)交流:你认为偶尔撒一次谎有没有关系。
情境三:教师和一位学生表演学生忘记做作业后撒谎被揭穿的事。
(1)交流: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
(2)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有同学尝到甜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
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甜甜的糖果》
一、活动目标
1、体验“馋”的感受,引导幼儿克制糖果的诱惑,体验延迟满足带来的收获。
2、初步建立幼儿自我控制意识。
二、活动准备
糖果数粒,礼品盒,盘子,小熊头饰若干,透明的玻璃小瓶若干,多媒体课件,装饰挂满糖果的大树,扮演大象伯伯的老师。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甜甜的糖果)体验“馋”的心理
1、教师以熊妈妈的身份导入。
师:亲爱的熊宝宝们,大家好,妈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猜猜看会是什么呢
2、教师倒出糖果,放在鼻子上闻一闻,引起幼儿馋的欲望。
师:啊,好多甜甜的的糖果啊,熊宝宝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糖果,你们有什么感觉呢(辅助提问:嘴巴怎么样有没有流口水的感觉)师小结:妈妈告诉你们,这种感觉叫做“馋”。
3、把糖果分给幼儿,让幼儿感知糖果五颜六色的包装,请幼儿放到鼻子上闻闻,好香啊,激起幼儿想吃的欲望。
师:宝宝们的嘴巴馋了吗妈妈送给每位宝宝一颗糖果,好不好
(二)、了解、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1)、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后,观察幼儿第一次延迟满足情况,了解幼儿原有心理,引导幼儿初步抵制诱惑。
1、师:糖果好吃吗你们还想不想吃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呢,教师把糖果放在盘子里,每位熊宝宝都可以来拿一颗。
妈妈告诉宝宝们一个秘密:拿到后你可以吃掉它,也可以不吃。
如果你不吃的话,等一会儿妈妈就再送给你一颗,可如果你吃掉了,妈妈就不能再送给你了。
宝宝们听懂了吗快去拿一颗吧!
2、师:你吃掉了吗你真是个小馋猫;你没有吃掉,为什么(先让孩子回答没有吃掉的原因,不要着急告诉答案)——你想到妈妈还要给你一颗就忍住馋,不让自己的嘴巴吃。
这是个好办法!(同伴经验分享)
3、激励:给忍住的小朋友一颗糖果。
师:现在宝宝们可以吃掉手中的糖果了。
(2)情景表演。
通过情景渲染,培养幼儿有意识克制“馋”的行为,再次抵制诱惑。
1、让小朋友们带上小熊的头饰,再请出扮演大象伯伯的老师。
师:大象伯伯来家里做客了,熊宝宝们想把糖果送给大象伯伯吗妈妈再分给你们几颗,我们一起送给大象伯伯吧!
2、教师和大象伯伯来到幼儿当中,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颗糖果,认识糖果包装的颜色。
与幼儿交流“你为什么不吃呀”,让幼儿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让每个幼儿学习同伴达到克制自己的目的。
对能始终克制自己的幼儿,教师可用夸张的语言说:“哇,你真不错!”“多可爱的孩子呀,把自己的糖果留给大象伯伯吃,大象伯伯肯定会喜欢你的!”
对克制不住自己的个别幼儿,可婉转地说:“大象伯伯也会喜欢你的,请你下次把糖果带给他好吗”
3、分发透明玻璃小瓶,享受延迟满足的收获。
师:妈妈准备了许多小瓶子,我们把五颜六色的糖果都放进瓶子里,再送给大象伯伯好吗
4、组织幼儿把瓶子里的糖果送给大象伯伯。
(三)、讲故事(内容附后)
师:宝宝们,现在妈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糖果树的故事,想不想听
出示多媒体课件,听故事《糖果树》。
提问:
1、小咩咩有没有把糖果吃掉
2、那小咩咩是怎样忍住馋,让心里的小鸟变乖的它是怎样对小鸟说的(学学小羊的话)
3、故事里的小咩咩可真棒呀!宝宝们,你们能不能和她一样忍住馋,让心里的小鸟变得很乖呢那我再送你一颗糖果,你能不能把它吃掉呢分发糖果。
你想把它怎么样
四、活动延伸
表扬鼓励,出示结满糖果的糖果树,引导幼儿享受延迟满足的收获。
师:宝宝们都忍住了馋,真是一群有耐心的好孩子!现在请大家关上小门(两手蒙住眼睛),变变变,原来我们忍住了馋,一颗糖果真的长成糖果树了!树上结出了这么多的糖果啊,我们带上这些好吃的糖果去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附故事:糖果树
山羊妈妈有个女儿叫小咩咩。
小咩咩很馋,最爱流口水。
“妈妈,馋是什么”小咩咩问。
妈妈说:“馋是一只小鸟,住在你心里。
”小咩咩说:“小鸟不乖,老想吃东西!”妈妈说:“你应该让它乖起来!”小咩咩问妈妈:“我能吗”妈妈说:“试试看!”
有一天,妈妈带她去散步,拾到了一颗糖果。
小咩咩非常想嚼这颗糖果,口水流出来了。
但是她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把糖果种上吧!”
小咩咩忍着馋,把糖果种在土里了。
过了几天,土里钻出一棵绿芽,又肥又嫩。
小咩咩又馋得流口水,她多么想吃绿芽哟!可是她忍着馋,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让绿芽长成糖果树吧!”
不久,绿芽长成了糖果树,青枝绿叶,美丽极了。
小咩咩想吃树枝树叶,可她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让糖果树结果吧!”
小雨滴滴嗒,糖果树开花啦。
阳光照亮亮,糖果树结果啦。
秋风吹来,糖果树的果子成熟啦,小咩咩数了数,糖果有很多很多呢。
妈妈问小咩咩:“宝贝儿,你心里的小鸟乖不乖呀”
小咩咩说:“乖!乖!小鸟听我的话!它不让我流口水啦,妈妈!”
糖果树,多好的一棵糖果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