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综述

合集下载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t nlneiec , 中探 讨 了工 作 领 域 中 的情 绪 智 力 , i a It l ne 书 o lg 比如 自 我 把握 、 际技 巧 , 且 提 出 了“ 情 绪智 力 的 企业 ” 人 而 高 的说 法 。③
( ) 昂的 理 论 三 巴

( ) 拉 维 和 梅 耶 的 理 论 一 塞 1 9  ̄ , 国心理 学家 塞拉 维和 梅耶 首次正 式使 用情 绪智力 90 美
未 来 的 发 展研 究 方 向
关 键 词 : 绪 智 力 影 响 因素 情
局 限性
人 类 社 会 已迈 人2 世 纪 , 今 , 家 间 的竞 争 . 质 就 是 1 如 国 实 知 识 的竞 争 、 才 的 竞 争 、 育 的竞 争 . 们 的 教 育 绝 不 应 只 人 教 我 是 培养 “ 识 书 柜 ” “ 试 机 器 ” 知 和 考 。国 际 2 世 纪 教 育 委 员 会 于 1 19 年发 表 了一 份 重 要 的报 告 :教 育— — 财 富 蕴 藏其 中 》 这 96 《 。 份报 告 中 提 到 了 教 育 的 “ 四大 支 柱 ” — “ 会 学 习 、学 会 做 — 学 事 、 会 共 同生 活 、 会 生 存 ” ( 教 育 “ 大支 柱 ” 内容 看 . 学 学 。 四 的 它更 多地 强 调 未 来 的学 习不 是 以 认 知 内容 的 获 得 为 主 ,而 主 要 是 认 知 以外 的情 感 知 识 的 获 取 与 情 感 能 力 的 培 养 . 因为 未 来 社 会 发 展 的 目的在 于使 人 日臻 完 善 ,使 自身 的 人 格 丰 富 多 彩 。 养人 健 康 、 谐 的 情 感 . 造 完 美 的人 格 . 该 是 未 来 教 培 和 塑 应 育 的重 要 主 题 和 使 命 , 也是 世 界 教 育 改 革 的基 本 趋 势 。 “ 绪智力 ” 在 上世纪九 十年代开 始流行 的 . 之 所 以 情 是 它 在 极 短 的时 间 内风 靡 全 球 , 起 人 们 的 极 大 关 注 和 兴 趣 . 要 引 主 原 因是 它 有 雄 厚 的理 论 基 础 ,丰 富 的研 究 成果 ,符 合 时 代 精 神, 有着 广泛 的应 用 领 域 和 前 景 。 国 外 几种 重 要 的情 绪 智 力理 论

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情绪智力这个词是德国人首先提出的。

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

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 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

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

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

2000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

陈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

情志力的内涵是意向,其外延,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

徐小燕、张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

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NO. 2
T ME DUCAT 0N I E 1
Febr uar y
情绪智力研 究综: 从教育与心理的视 角, 对情绪智力相关概 念、 影响 因素及作 用范围进行深入分析 。提 出今后要 注重情绪智 力基本概念和理 论的论证研 究 , 强不 同理论模型之 间的 比较研 究, 加 增加干预研 究 , 扩展跨 文化研 究, 研究方法 多样化等具体的研 究方向 , 以期 为学校 教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提供理论 参考 。 关键词 : 情绪智力 智 力 能力 , 中 图分 类 号 : 4 G4 文献标识码 : c
以往对 于智 力的研究集 中于语言 、 逻辑数理 、 抽象思维等认 中学生却是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 知领域 , 情绪智力则开辟 了一块 新的领域 , 是反映和预测个体个 另 一 些 研 究 者 在 综 合 研 究 的基 础 上 考 察 了 家 庭 教 养 方 性特征及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 对个体心理发展及学校教育有重 式 、 家庭结构对人 的情 绪智力发展 的影响 。从 婴幼 儿开始 , 亲子 要 意义 。从上个 世纪九十年代较为完整 的情绪 智力理论提 出以 关系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童年是培养和发 来, 这个领域 已经受到社会各 界的关注 。文章从教育与心理角度 展情绪智力 的最佳时期 。有研究表 明儿童的情绪社会化受父母 总结情绪智力 的研究现状 , 并指 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 的影响非常大 , 特别是母亲 , 她对情绪的感 知能力 、 表达方式直接 1 情 绪智力的 内涵 决定儿童对于生 活中喜怒哀乐 的最初感受。到了中学阶段 , 父母 自德国人芭芭 拉于 ( abr e n r16 年首次启 用“ B raaL u e) 9 6 情绪 亲的情感 温暖和理解 因子 、 保护和干涉因子 、 严厉和惩罚都与学 智力” 一词 以来 , 它颇受争议 。19 莎拉维和梅耶(. l e& .. 生的情 绪智力呈显著 的相关 , 90 PS o y J av D 大学 阶段则父母养育方式 中的积极 Mae 提 出情 绪智力概念 即 :个体 监控 自己及他人 的情 绪和情 因子与情绪智力各 因子及总分普遍显著相关 , yr ) “ 消极因子不相关 。 感, 并识别 、 利用 这些 信息 指导 自己的思 想和行 为的能力”1 { 1 。并 家庭结构 中是 否是单 亲 、 独生子 女 、 也是影 响情绪 智力发展的重 于 19 对情绪 智力的概念进 行了重新 的界定 :精确 的知觉 、 97 “ 评 要 因素 , 是针对 不同年龄 阶段的人 , 出现不 同的研 究结果 。 但 也 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 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 的情感 能力 ; 理解 情 如王才康等 (0 2 指 出由于独 生子女受到父母积极 的养育方式 20) 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 ; 调节情绪促进情绪 和智力发 展的能力 。1 ”1 较多 , 2 父母 给予 了更多更好 的关爱 , 独生子女 的情 绪智力显著 比 20 年梅耶和沙洛参照“ 力的信息加工模型 ” 00 智 进一步对 19 年 非 独生 子女 高 。大学 生这个 群体则 表现 出不 同的特点 , 97 任杰 的模型进行 了简化 , 严格地将其定义 为“ 更 一种认识情绪 意义和 (0 9 等 的研究显示 : 20 ) 独生子女 比非独生子女 的情绪智力高只表 它们关系的能力 、 利用知识推理和解 决问题 的能力 以及使用情绪 现在对 自我 情绪 的感知 和表达 能力维度上 。总之 , 积极 、 民主 、 促 进认 知活 动 的能力 ” ” 。 他们 被称 为能 力模 型派 。然而 , 关 爱型的家庭养育方式对 于不同阶段学生 的情绪智力发展 都有 自 10 年 沙 洛 维 和梅 耶 提 出概 念 以后 , 出 现 了另 一 学 派 。代 表 积极作用 。但是 , 90 又 情绪智力不 同于传统智力 , 它会随着 年龄的增 人 B ro ( 97 认为 “ a-n 19 ) 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 要和压力 的 长 , 会阅历 的增 加而不 断提高 , 社 是可 以终生发 展的一种能 力。 系列情绪的 、 人格 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G l a (9 5把情 今后 的研究要注意这种变化带来 的差异 , , o m n 19 ) e 不能泛泛而论家庭结构 绪智力定义为控制情绪 冲动 、 解读他人情感和处理各种关 系的能 和教养方式与学生情绪 智力 的关 系。 力 , 重人 的社会适应能力 , 侧 他认为“ 情绪潜能可以说 是一种 中介 22 情绪智力的主要作用范 同 . 能力 , 决定 了我们怎样 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 所拥有 的各 许多研究证明 , 情绪智力对攻击性行为 、 对方式 、 应 人际关系 种能力 , 包括我们 的天赋智力 "1 B ro (0 0 则进~步指 出 , 1 a— n 2 0 ) 5 0 等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多元文化带来了多元 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应对 环境要求 的一 系列情绪 的社会的知识 的价值观 , 加上现代 网络 对各种信息的快速传播 , 使得学生 的思 和能力 。他们被统称 为混 合模型派 。沙 洛维 等的研究形成 了一 想观念 和行 为方 式都发生着重大 的变化 , 攻击性行 为 、 反社会行 套 比较完整的概 念体系 , 特别是 19 的模 型, 97 将情绪智力归于能 为等不 良行 为在 学生中间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中不断盛行 。面对 力范畴 , 以情绪作为活动的对象 , 以情绪信息作 为活动的具体 内 这些情况 , 区别于传统智力的情绪智力被作为青少年社会适应的 容, 利用情 绪来 指导我们思维和行为 , 得到我 国心理 学学术领域 保护 因素而得 到重视 。如特立尼 达和约翰 逊(r la& ono , Ti dd Jh sn u 的广泛认可 。而混合模 型则 扩大了情绪智力的 内涵 , 使情绪智力 20 ) 0 2发现情绪智力与青少年的不 良行为( 烟酒滥用) 有负相关 , 而 应用丁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 , 并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 。同时 , 这也 且情绪 智力分数 越高 , 吸烟 的可能性就越 低 。鲁宾 (u i. 9) R bn1 9 9 导致把情绪智力混淆于人格特质 、 人际能力 、 社会适 应等 概念 , 受 对市区青少年 的情绪智力与攻击性之 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 , 发 到 学术 界 的批 评 。 现二者有 一定 的相关 。国内也有学者证 明 , 情绪智力得分高的学 2 情 绪 智 力 的相 关 研 究 龄儿童和青少 年被同伴评定 为更少攻击性 、 加亲社会u, 更 情绪 21 情绪智力的主要影 响因素 . 智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保护作用 。另外 , 情绪智力在亲子依 情绪智力作为一个新兴 的领域 , 相关 的研究仍处于 比较初级 恋与青少年攻击 行为之 间起 部分 中介作 用-。许 多研究结果表 - 的阶段 , 主要集 中在性别 、 年龄 、 家庭结构 、 父母教养方式等 人 口 明, 情绪智 力与社会行为 的关 系非 常大 , 即情绪智力对社会行 为 学变量上 , 如国外学者 H rg n ar a 等人认为情绪智力 没有性别差异 有显 著 的预测作用 。这应该 引起我们 的重视 , i 不仅关 注不 良行 然而 Sht 等人( 9) cue t 1 8 9 研究发 现 , 中学女生情绪智力显著 高于 为 , 而且增加情 绪智力与亲社会行 为关 系的研究 , 充分利用情绪 男生 。另外 , 张秋 艳等人(o4进一步将年级变量细 化 , 2o) 发现初 智力来培养学生的 良 行为 、 好 亲社会行为等。 中女生情绪智力 高于男生 , 异非常显著 , 差 而高中学生性别差 异 应对 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 内在需求 及其冲击所作 出的恒定 不显著 。随着研究 的深 入 , t 学者们从情 绪智力的各个维度来研 的认 知 性 和 行 动 性 努 力 , 极 的 应 对 方 式 有利 于学 生 获 得 更 多 的 积 究性别与年级 差异 , 如刘艳(0 0 发现学生在情绪感知和情 绪理 社会支持和更好的人际关 系 , 2 1) 情绪智力与六种应对方式均存在显 情绪 智力与应对方式相互影 响 , 问题解决 、 退避 、 求助 解两个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 , 情绪管理维度上初 中生不存在显著 著正 相关 , 性别差异 , 但是高 中男生得分 明显高于女生 , 而情 绪运用维度上 是情 绪智力重要 的预测 因子u。情 绪智力对 于人 际关系 的建立 ・

(完整word版)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完整word版)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献综述1、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应该用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并于1920年提出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E.L. Thorndike, 1920)。

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W.P. Payne, 1986)。

随之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探讨逐渐兴起,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P. Salvoey, J.D. Mayer, 1990)。

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二者对该定义进行了细化,称其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P. Salvoey, J.D. Mayer, 1997)这一定义现在仍被普遍应用。

随着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深入探讨,1997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旧引。

”(Bar-On, 1997)。

从内涵上说,其表述并未揭示其特有属性,从外延上说,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人情绪智力范畴,又有扩大化倾向。

所以尽管该定义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外延,但仍是不尽完善的。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

有学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人格中情绪与认知相互渗透的一个心理结构,即情绪与认知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

这种定义讨论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但没有直接指出它与能力的关系,以致情绪智力概念游离于能力范畴之外,不利于与现时心理学体系的融合。

所以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意义上考虑,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括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卢家楣,2005)。

这一点在国内外多数文献中得到共识。

初中生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初中生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初中生情绪智力研究综述摘要:情绪智力作为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以初中生情绪智力为主题,对其相关研究及其提升策略进行总结与论述,为后续提升初中生情绪智力的策略研究提高理论与研究基础。

关键词:情绪智力;初中生;心理健康情绪智力,作为一个影响着个体成就、幸福感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是教育行业的研究热点。

不少研究表明,情绪智力的培养与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情绪智力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等多个维度对近年来初中生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情绪智力的概述情绪智力,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共同提出的,他们一致认为情绪智力包含了一系列情绪相关的能力,例如感知、评价、理解、调控情绪等。

然而,真正让情绪智力成为研究热点的是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他认为在决定人一生的成就中,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

二、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综述(一)情绪智力与学习的相关研究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成为了每一位初中生在校园内进行的主要活动,研究表明初中生情绪智力显著负向预测其学习倦怠。

[1][2] 情绪智力是个体调节和管理情绪的核心能力,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倦怠,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情绪智力水平较高的初中生能够有效地采取多种方法来调节自身的消极情绪,提高学习动力,从而减轻学习倦怠。

相关研究表明,初中生情绪智力也会显著影响其学校适应状况。

[3] 戈尔曼的情绪智力五结构理论中提到,情绪智力包含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五大能力,而学校适应就是一个适应新环境、新同学的过程,高情绪智力的学生懂得如何去处理好与新同学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

初中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显著负向预测其考试焦虑、学业成绩。

[4][5][6] 正如前文所述,初中生情绪智力显著影响其学习倦怠、学校适应和考试焦虑等,当学生的情绪智力不高时,他可能会出现高学习倦怠、没办法很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和高考试焦虑等问题,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间关系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情绪智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随后探讨了提升情绪智力对学业成就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因素。

总结了针对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的干预措施,包括情绪管理技巧和心理辅导等。

结论指出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机制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加深对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理解,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关系总结、未来研究、情绪智力提升、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快节奏和压力较大的大学学习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要求等多方面的挑战。

而情绪智力正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

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智力水平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深入探究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学习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究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分析情绪智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探讨不同情绪智力水平大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差异,为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研究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情绪智力提升对学业成就的积极影响,为大学生提升情绪智力、提高学业成就提供具体方法和建议。

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学业成就的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有效管理情绪,提升学业成就水平。

最终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认识、理解、表达和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它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结构的主要研究综述,分别从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最后提出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和情绪智力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关键词:情绪智力;结构;结构模型1情绪智力的定义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已达成共识的是可以将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认知能力即能力EI;另一类则是特质EI。

能力EI也叫“认知情绪能力”。

它是指一个人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的真实能力。

特质EI也叫“情绪自我效能”。

它是指一系列行为倾向和个体对自己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能力的自我认知。

2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关于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的解释,较有影响力的要属Goleman、Bar-On、Salovey 和Mayer的理论。

2.1Mayer & Salovey 1990 模型1990年Mayer & Salovey提出EI概念,它主要包括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评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和评估他人的情绪(包括对非言语表示的理解和移情);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节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四个方面。

2.2Mayer & Salovey 1997 模型Mayer & Salovey 在1997年对情绪智力涵盖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

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情绪智力”除了情绪的知觉和表达外,还特别强调情绪与思维的关系以及一个人产生丰富情感的能力和利用情绪、将情绪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3Daniel Goleman (1998)模型1998年Goleman结合他人的研究把情绪智力提炼成4个领域20种能力,分别是自我觉知,自我管理,社会觉知和社交技巧。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情绪智力指的是人们在识别、理解、表达和调节自己和他人情绪方面的能力,是人类智力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将综述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

一、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特点小学生情绪智力是指小学生能够识别、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是:情感体验强烈且容易波动,情绪表达较为直接和具体,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情绪受他人影响较大。

二、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1.情绪识别情绪识别是情绪智力的基础,小学生一般能识别基本的情绪表情如快乐、生气、悲伤,但是对于情绪表达不太明显的情况,如微笑的背后可能隐藏的不满,小学生往往表现出较低的识别水平。

2.情绪理解情绪理解指的是理解自己或他人情绪背后的原因。

小学生能够理解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如生气是因为被欺负或失去玩具等,但是对于抽象、复杂的情境,理解不够深入。

3.情绪表达小学生常常采用直接而具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用词粗鲁、大声表达,甚至采用暴力方式来表达。

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了解适当的表达方式。

4.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指的是在情绪波动强烈或受到外界刺激时,小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对于正面情绪的调节,小学生比较容易,如情绪稳定的调节、积极思考。

对于负面情绪,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学习和训练。

5.情感交流小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和合作,但是交流和合作效果不稳定,需要培养。

三、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文化背景会影响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表达自我,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赖性和谦卑所以小学生有的表达习惯和调节方法,不同于发达国家儿童,需要与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

2.家庭因素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对小学生情绪的认知和处理方式,是否能够经常沟通表达,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具体经验等都会对孩子情感发展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姓名:骆思钊学号: 35专业:应用心理学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35 骆思钊摘要: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综述了有关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构建和测量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情绪智力的重要研究成果。

展现了在情绪智力这一领域二十多年来的骄人成就。

同时,本文也结合文献综述了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最后作者结合文献提出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案,尝试从实证角度进行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情绪智力理论与发展就业质量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引言百度网站搜集了与情绪智力有关的信息达7,860,000多种,在我国,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都引起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视和兴趣。

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以便我们能对情绪智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新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文献回顾情绪智力的定义发展“情绪智力”一词的最初出现可见于德国人柳纳(B.Leuner)于1966年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然而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

而真正具有现今意义的情绪智力概念出现在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997年梅耶和沙洛维在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论文中将对情绪智力的概念重新界定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并一直沿用至今。

巴昂—On)也对情绪智力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以上的两个定义,可认为是对情绪智力较为经典与公认的定义。

[1]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国心理学家也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提出的各自的观点。

如卢家楣(2005)则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以情感为操作对象的一种能力”。

学者张瑞良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所谓情绪智力,是指人具有一种善于调适五觉感受、平衡六欲取值、控制七情抒发及保持八方和合的理智和能力”。

[2]然而,到现今为止对众学者对情绪定义仍未取得统一结论,这主要由于他们对情绪智力的归类与理论的差异造成的。

我认为,要短期之内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取得共识,在目前的环境来看难以取得。

这就要求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对情绪智力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最终达到殊途同归,减少其差异。

情绪智力的理论总体来看,依据对情绪智力进行定义的不同方式可以将情绪智力研究分为两种模型。

一种是能力模型(Ability Model),代表人物是Salovey和Mayer。

能力模型针对非认知因素中的情绪进行界定,认为情绪智力是由情绪和智力结合而形成的心理能力,属于智力的一种。

另一种是混合模型(Mixed Model),代表人物有Goleman,Boyatzis,Bar-On和Cooper等。

混合模型针对非认知因素对情绪智力进行界定,指出情绪智力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而是个性、特质和能力的结合,是与智力相对的一个概念。

本文将对Salovey和Mayer、Bar-On、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进行简介。

[2]Salovey和Mayer的理论Salovey和Mayer概括出了情绪智力所包括的四级能力,它们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次序先后和级别之分。

一级能力最基本和最先发展,四级能力比较成熟而且要到后期才能发展。

这四方面能力的具体内容为:(1)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能力;(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3)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4)对情绪的成熟调控。

表1 Salovey和Mayer情绪智力理论简介Bar-On的理论Bar-On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模型,该模型由五大维度组成:(1)个体内部成分;(2)人际成分;(3)适应性成分;(4)压力管理成分;(5)一般心境成分。

这些成分又由15种子成分构成,而它们都是相关的能力和技能。

个体内部成分包含五个相关能力:1.情绪自我觉察;2.自信;3.自我尊重;4.自我实现;5.独立性。

人际成分包含三个相关的能力:1.共情;2.社会责任感;3.人际关系。

适应性成分包含三个相关的能力:1.现实检验;2.问题解决;3.灵活性。

压力管理能力成分包括两个相关的能力:1.压力承受;2.冲动控制。

一般心境成分包括两个相关结构:1.幸福感;2.乐观主义。

Bar-On根据10余年的研究和统计分析,认为前述15种子成分是个人应对生活的能力和个人总的情绪幸福的决定因素,因而是情绪智力最有效、最稳定的成分。

已有的研究也支持把情绪智力看成是对个体取得成功的总体能力和倾向的综合观点。

Goleman的理论1995年,Goleman在《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生理机制、对成功的影响及情绪智力的培养等问题,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

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1)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他认为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就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更大,而且可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

自我个体能力外界社会能力鉴别力自我意识社会意识情绪自我意识-移情-准确的自我评价-服务取向-自信-组织意识调节自我管理关系管理-自我控制-帮助他人-可信赖-影响力-尽责-沟通的能力-适应性-解决冲突的能力-成就动机-领导的能力-主动性-改革的能力-建立关系-团队合作表2 Goleman情绪智力理论简介情绪智力的测量为验证情绪智力理论,研究者编制了与自己理论相应的测验。

Mayer和Salovey编制了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Goleman等人编制了情绪能力调查表(ECI);Bar—On编制了巴昂情商量表(EQ—i),目前已被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人格、学习能力等领域,被公认为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

除了这些著名的测验之外,研究者还开发了如Mayer—Salovey —Caryso的情绪智力量表(MSCEIT)和Wolf等人的工作能力量表一Ei版(WpQei)等。

[3]以下将对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和巴昂情商量表(EQ—i)进行简介。

[4]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由Mayer等人于1998年编制的。

该量表是能力测验而非自陈测验。

它要求做测验者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测量被试觉察情绪、鉴别情绪、理解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这个量表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都很高。

但没有预测效度的报告。

后来编制者对该量表做了修订,于1999年在智力杂志上发表了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的修订版。

巴昂情商量表(EQ—i)EQ—i由133个题目组成,内容结构与前述巴昂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相一致,五大维度为五个成分量表,十五个因素为十五个分量表,此外还包括四个效度指标:积极印象成分、消极印象成分、遗漏等级成分和非一致性指标。

量表采用自陈法,以五点记分。

最后可得出四个效度量表分数、一个总EQ分数、五个成分量表分数和十五个分量表分数。

EQ—i 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其EQ分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与IQ分数相类似)。

EQ—i 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此外,该量表还具有较高的因数效度该量表具有较高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

2 研究简介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情绪智力与领导工作绩效吴维库等人(2011)通过对8家样本企业的中层经理及其直接下属进行问卷调查,较为完整地收集了下属和上司的情绪智力水平、下属的绩效水平和下属的态度等数据。

再对筛选得到的230个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情绪智力水平对员工组织承诺和员工份外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员工份内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他们认为,通过提升领导情绪智力水平,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和份外工作绩效。

[5]情绪智力与员工绩效张兰等人回顾和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与探讨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认为几乎所有有关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都得出结论: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有正面效应,高情绪智力的员工会有较高的工作绩效。

此外,他们还指出了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秀表现:1.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完成任务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强。

2.情绪智力高有利于实现客户满意这一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

3 .情绪智力高有利于员工适应组织变革。

综合与的研究结论,在组织中,无论担当何种职位,良好的情绪智力都可以对其工作绩效的提高产生良好的积极效用。

情绪智力与团队绩效王益明等通过文献考查发现了了无论是个体水平的情绪智力还是群体水平的情绪智力都会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

Brigette& Rapisarda ( 2002) 通过ECI考察团队成员的情绪胜任力, 研究了团队成员的情绪智力与团队的绩效等级和凝聚力等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上级和下属的移情作用与团队的绩效等级正相关; 下属的成就导向与团队的绩效等级正相关。

这一结果表明, 通过对团队成员情况的理解(移情), 上级和下属可以很好地安排和协调工作任务, 并能够给予团队成员实现最佳绩效(成就导向) 的机会。

Peter J Jordan 与 NealM Ashkanasy ( 2002) 以ECI测得的团队成员情绪智力的平均水平作为团队的情绪智力水平, 研究了团队的情绪智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结果发现, 在整个研究时期高情绪智力团队表现出高绩效水平, 而低情绪智力团队开始时绩效水平低, 但到研究末期其绩效与高情绪智力团队相抗衡。

两团队间绩效差异的减少可以归因于低绩效团队在整个研究期间情绪智力取得的重要进步, 这表明情绪智力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提高。

[7]此外,史烽等人的综述中也能发现有另外一些学者对此作过专门的研究。

例如,Bngeae和Papisarda发现,上级和下属的移情作用与团队的绩效等级正相关;下属的成就导向与团队的绩效等级正相关。

[3]情绪智力的培养众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并且通过培养后对人的影响将会是长久持续的。

因此他们也各自提出了培养情绪智力的方法。

童放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情绪智力:1.重视情绪智力;2.提高自我认识, 学习管理自己的情感;3.活在当下;4.积累一些应对情绪的技巧;5.参加情绪智力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