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音的特征(一)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二、声音的特征
1.频次: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次 , 频次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 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高于 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 低于 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大象能够用次声波沟通,地震、火山迸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能够发出超声波。

3.人耳听觉范围:
20HZ---20000HZ
4.音调:
(1)频次越大,音调越高;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儿童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绘音调的。

5.响度:
(1)振幅越大 , 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近 , 响度越大。

“响彻云霄”、“大声呼喊”、“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大声吵闹”、“不敢大声语、惊恐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绘响度的。

6.音色:
不一样发声体的资料、构造不一样发作声音的音色也就不一样;“闻其声,知其人”、“动听动听”描绘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鉴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鉴别物体能否破坏。

声音的特征(基础) 知识讲解

声音的特征(基础) 知识讲解

声音的特征(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2.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3.知道影响乐音特征的因素。

【要点梳理】要点一、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发声体的距离及声音的集中程度。

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3.增大响度一般可以增大振动幅度和使声音集中来达到。

要点二、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高清课堂:《声音的特性》】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3.影响音调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2)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通常与其结构有关。

如: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儿童和妇女的声带短而薄,所以成年男子的音调比儿童和妇女的低;战国时的编钟,大钟音调低沉,小钟音调高亢。

4.超声波和次声波:(1)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

(2)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3)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1、挑选西瓜、瓷器、医生叩诊利用了音调。

2、声波的频率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是一样的。

振动一旦发生,频率就确定了,所以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频率是不变的。

3、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4、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微专题 (声现象) 2-1 音调、响度、音色辨析—(疑难解读+解题技巧)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微专题  (声现象) 2-1 音调、响度、音色辨析—(疑难解读+解题技巧)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微专题2 声现象微专题2-1 音调、响度、音色辨析知识·解读一、声音的特征1、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音色与音调、响度无关,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发声体的材料“薄”“短”“轻”“紧”时音调高,反之,音调低。

3.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发声音调低;短而细的弦振动较快,发声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音调高,松弛的弦发声音调低。

(3)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的空气柱振动较快,音调高。

典例·解读类型一:几种乐器的音调、响度、音色例1、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例2、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高的是( )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类型二: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例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例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嘴吹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类型三:词语中的音调、响度与音色 【答案】A【解析】木棍敲击玻璃瓶时主要是水柱在振动,水越少,越容易振动,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答案】B【解析】相同时间内,长笛往返了5个周期;小提琴往返了5个多周期;手风琴往返了3个周期;二胡往返了3个周期.经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小提琴经过的周期多,振动的快,频率大.【答案】A【解析】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do (1)”“re (2)”“mi (3)”“fa (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D 、A 、B 、C .因此对应“re (2)”音阶的瓶子是A .【答案】B【解析】当吹瓶子时,是瓶子内的空气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内空气柱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故“do (1)”“re (2)”“mi (3)”“fa (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C 、B 、A 、D .因此对应“re (2)”音阶的瓶子是B .例5、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___________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____________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___________高.类型四:图像的含义例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来例7、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亦传至中亚其他地区.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显示出的对应的波形图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敲钟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C、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答案】(1)响度;(2)音色;(3)音调.【解析】(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大,响度大.(2)“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的响度大.(3)“尖厉刺耳”,指的是声音比较高,指音调高【答案】A【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类型五:音速相关计算例8、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 2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流传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流传,声波抵达人耳,惹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 声音在介质中的流传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状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0m/s。

4. 回声是因为声音在流传过程中碰到阻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假如回声抵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阻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起码为17m。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1 S总1 vt总。

2 2二、声音的特征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次相关系,频次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次,物体振动越快频次越高。

频次单位次/ 秒,又记作Hz。

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相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本来地点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自己决定。

人们依据音色能够鉴别乐器或区分人。

不一样发声体的资料、构造不一样,其发作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可依据音色来可判断瓷器的利害、西瓜利害、诊断病情等。

三、声的利用能够利用声来流传信息和传达能量。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辩路、捕食;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搜寻敌机;医学上利用回声定位制成了 B超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凌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歇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扰乱作用的声音。

2. 人们用分贝( dB)来区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出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70dB;为保证歇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50dB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第二章声现象01 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 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0.1 s。

4)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2.声音的特征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影响音调的因素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人听到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有关。

3)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质、形状等因素有关。

3.声的利用声的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另一个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研究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不同分贝的声音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 减弱噪声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侵入。

02 知识对比1.声音的特征特征概念影响因素描述术语实例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音、低音钢琴发出的高音和低音响度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响亮、轻声演唱者发出的高音和低音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的材质、形状等回响、清澈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2.乐音与噪声区别物理学界定环境保护角度图像波形图联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03 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声的传播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男高音和女低音是声音的两种基本类型,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高中声音知识点总结

高中声音知识点总结

高中声音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基本概念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大气、液体或固体也会随之振动,从而产生波动。

这种波动在传播过程中会形成声音,人类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

2. 声音的特征声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音量是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是声音的质地,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3. 声音与光学的区别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不依赖于光的存在;而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二、声音的传播规律1. 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在空气中传播最常见。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该介质的性质有关。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3米/秒。

3. 声音的反射和衍射当声音波到达一个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即一部分声波会被物体反射回去;而声音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即声波会穿过缝隙或者环绕障碍物传播。

4. 声音的干涉和共振当两个相干的声波叠加在一起时,会发生干涉现象;而当一个物体受到与自身固有频率相同的外界声音作用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三、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单位为赫兹(Hz);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

2. 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即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小,衰减的程度与传播距离和介质有关。

3. 声音的共振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频率与自身固有频率相同的声音作用时,会产生振动加大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乐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声音的通讯功能声音是人类的一种语言,我们通过声音来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

电话、广播和对讲机等通讯设备都是基于声音波的传播而设计的。

2. 声音的音乐功能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一种艺术,通过声音的高低、大小和质地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3. 声音的医疗功能医学上利用声音来进行诊断和治疗,比如听诊器可以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2.0 PPT课件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2.0  PPT课件
比较, 牛 的叫声响度大。 2. 男生与女生相比较, 女生 的声带振动快音
调高。
区别: 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 音调高的声不一定响度大, 响度大的声也不一定音调高
活动4:
3.音色: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 根据音色可分辨不同的人与不同乐器。
口技演员模仿的是声音的 音色 。
不能吸噪音 可以吸噪音 类: “雪后静”
从接收环节减小的影响
防噪耳塞
防噪耳罩
环节: 噪声的产生、 传播、 接收。
噪声的减小方法
消音
隔音、吸音 耳塞
位置: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噪声的减小方法
环节
(从---环节)
措施
途径 简记
(在---处)
产生
消声器
市区禁鸣喇叭
在声源处 消音
传播
音乐厅吸音材料
(再如: 听诊器)
2.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 幅度 有关,
振幅 越大, 响度 越大。
还与声音的 传播距离 和 分散程度 有关。 声音距声源越远, 越分散, 听到的声音越小, 响度越小。
3.响度的单位是: 分贝 符号: dB
0dB是人听到的最小 的声音.
(二)声音的音调
思考: 男生、女生发出的声音还有什么不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乐音与噪音
活动1: 请听听以下几段声音, 你喜欢哪些声音?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噪声。
从环保角度, 凡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 息的声音污染环境, 也都属于噪声。
乐音有时也会是噪声
二、声音的特征 活动2: 听两段音乐, 说说有什么不同?

课件7: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7:2.2  声音的特性

盘点收获
•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 三、音色:不同发声体色音色不同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频率
(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振动次数÷时间(秒), (3)、单位为赫兹(Hz).
3.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 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 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4.超声波、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在20Hz-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二.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 体验:用不同的力敲桌面,体会声音响度的不同.
2.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俗语:响鼓需要重锤敲
第二章 声现象
2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 演独唱
2.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注意: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 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
三.音色 音色:即声音的特色.
是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等方面引起的,发出的声音音 色不同.
例: (1)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2)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子,我们却可以分辩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音调的有_____________, 13
指响度的有_______。 24
观察实验1
声音的响度是否 和其它因素有关? 你能设计实验验 证你的猜想吗?
增大响度的其他方法
两个声音有何 不同?
二、声音的音调
高低 1、声音的______叫做音 调。




动手实验1
用卡片拨动梳子 的齿
①:慢慢的拨; ②:快速的拨; 两种情况听到的 声音一样吗?
该如何调
高低 1、声音的______叫做音 调。
2、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 频率。 频率的单位: Hz 3、声音的音调取决于声源 振动频率 频率 的________,_____越高, 音调 _____越高。
笛子
琵琶
二胡 大提琴
架子鼓
小提琴
做游戏
听听看,是谁在讲话?
想一想
在音乐会上,尽管合奏的 是同一只曲子,人们也能分 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为 什么?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
观察实验1
区分两次鼓声 有什么区别?
想一想
1、怎样可以使鼓声更大? 2、如何明显的表现出鼓面振动的强烈 程度?
一、声音的响度
强弱 1、声音的______叫做响 度。
2、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振幅 振幅 _____有关,_____越大, _____越大。 响度

三、声音的音色
1、声音的第三要素——音色
【练习】
①.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 空气 振动 的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 传入我们的耳朵。
【练习】
②:有人说在音乐会上, 男中音放声高歌,音调高; 女高音低声伴唱,音调低. 这种说法对吗?
【练习】
③.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 (1)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2)引吭高歌 (3)她是女高音歌唱家 (4)请勿“高声喧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