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
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

正文: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首都机场飞行区各类围界建设标准。
2.0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3.0围界种类及适用范围3.1 围界种类钢筋网围界、砖墙围界、防窥板围界、临时围界3.2适用范围首都机场飞行区主要区域应钢筋网围界,其余因特殊原因需要可采用砖墙围界、临时围界及防窥板围界。
4.0围界技术参数4.1钢筋网围界4.1.1 围界桩柱及网片表面防腐年限不少于8年。
4.1.2围界桩柱应采用钢材制成,厚度≥2mm,截面60mm×60mm4.1.3 围界顶部应设有防翻越装置,并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刺圈支架≥60º,刺圈直径≥600mm,刺圈敷设间距20cm-25cm,应使用标准件与网片联接牢固。
4.1.4钢筋直径≥5mm相邻横筋间距≤100 mm,左右间距≤50 mm。
4.1.5网片与立柱联接部位应采用防拆、防盗形式并保证联接部位的牢固性,以防止从外部进行拆卸。
网片与立柱之间缝隙<10mm。
4.1.6围界网片下端应与地梁进行有效联结以增加围界网片整体强度,网片与地梁间隙≤2cm。
4.1.7钢筋网围界柱基础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截面500mm×500mm,总高8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500mm。
相邻柱基础间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梁,地梁截面宽240mm、高5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200mm,混凝土强度≥C-20。
4.1.8钢筋网围界含地梁、网片、刺圈,净高度≥3.2M。
4.2 砖墙围界4.2.1 砖墙围界包括墙体、蛇腹型刮刀刺圈,墙体应为实体结构并设有墙基或地梁,厚度≥370mm,净高≥2.5m每相隔不超过3m设一加强垛。
4.2.2 砖墙应水泥封顶,上端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安装要求同4.1.3条,刺圈支架应与墙体联接牢固,蛇腹型刮刀刺圈与刺丝必须使用标准件进行连接。
航站区围界工程方案

航站区围界工程方案一、前言航站区围界工程是指对机场航站区进行围界围护,保证航站区内航空安全和航空秩序,并提高机场航站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本文拟就航站区围界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规划设计1. 确定围界范围:根据机场实际情况及相关安全要求,确定航站区的精确范围,并对围界进行界定。
2. 围界类型选择:根据航站区的特点及机场周边环境,选择适合的围界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墙、防护栏杆、固定式钢架网和智能光电围界系统等。
3. 设计理念:充分考虑航站区内外的环境影响,注重围界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同时保证航站区内航空设备和航空器材的安全。
4. 围界高度与结构:根据机场所处地理位置、风险程度和周边环境,确定围界的高度和结构形式,确保航站区内航空设备不受外界干扰。
5. 安全配套设施:在围界设计中,设置安全监控设施、自动检测设备、报警装置和灯光标识,保证航站区内安全运营。
6. 生态环保考虑:在围界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兼顾周边生态环境,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工程施工1. 物料选材: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优质的围界建筑材料,保证围界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 施工流程:根据工程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围界基础开挖和浇筑、围界墙体建设以及安装设备等具体施工流程。
3. 施工技术: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围界工程的质量。
4. 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范和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5. 质量控制:加强对围界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和控制,确保围界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围界工程的完工验收,确保围界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四、设备选型1. 安全监控设备:选择高清摄像头、红外报警器等安全监控设备,用于对航站区内外的安全进行监控和报警。
2. 自动检测设备:选用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的自动检测设备,确保航站区内的设备和航空器材处于安全状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本文档旨在介绍《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的目的和背景。
本文档解释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所涉及的关键术语和适用范围。
关键术语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机场围界:指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的界限,包括土地和建筑物,用于限定机场范围和管理许可的边界。
围界管理:指对机场围界进行监管和管理。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不论其规模和地理位置。
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和运营有效性。
它适用于政府部门、机场管理者、相关人员和任何与机场围界有关的实体和个人。
机场管理者应遵守本文档的规定,并确保机场围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提供安全可靠的航空运输服务。
注意:本文档为最终版,一切与之前版本的冲突均以本文档为准。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对机场围界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和规定:安全要求:机场围界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擅自进入或越过围界的人员。
围界安全设施必须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在围界内外必须设置明显的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围界和安全区域。
保安要求:机场围界必须进行保安巡逻,确保围界的安全和完整性。
必须设立监控系统监视和记录机场围界周围的活动。
保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备处理紧急情况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设施要求:机场围界必须建立合理的围界结构,包括围墙、栏杆、闸机等设施,以实现有效的边界管理。
围界设施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能够有效阻挡未经授权进入的人员和车辆。
围界外的交通道路必须与围界设施相互衔接,便于交通管理和应急疏散。
请根据《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和实施。
本文档描述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中规定的机场围界管理程序和流程,其中包括巡逻、报警和应急响应等内容。
巡逻程序巡逻人员应根据机场围界管理计划确定的巡逻路线进行巡逻。
巡逻人员应定期巡逻,以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
机场围界实施方案

机场围界实施方案一、前言机场作为国家的门户,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围界作为机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和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机场围界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1. 提高机场围界的安全性,防范外部恐怖袭击和非法入侵。
2. 加强对机场周边区域的管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机场内部。
3. 保障机场运行的正常秩序,为旅客和航班提供安全保障。
三、实施内容1. 围界设施建设在机场周边建设围界设施,包括高墙、栅栏、监控设备等,形成完整的围界体系。
2. 安防设备配置在围界周边设置监控摄像头、红外探测器、电子围栏等安防设备,实时监控围界情况。
3. 人员巡逻加强机场围界周边的人员巡逻,确保围界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安全培训对机场围界安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步骤1. 确定围界布设方案根据机场周边地形和环境,确定围界设施的具体布设方案。
2. 设备采购和安装采购所需的围界设施和安防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3. 人员配备和培训配备足够的围界安全人员,并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
4. 实施监控对围界设施和安防设备进行实施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围界设施和安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其长期有效使用。
五、实施效果评估1. 安全性评估对围界实施后的机场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围界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运行效果评估对围界实施后机场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围界实施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
六、总结机场围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机场安全和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和有效实施,为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

机场保安作业——机场围界管理1小组成员:崔晟111241106冯求静111241108黄一鸣111241111周成111241139王玉瑶1112412282目录一、典型案例 (6)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 (6)案例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成功处置了一起无关人员攀爬飞行区围界事件8二、机场围界日常运行管理 (11)1、日常运行的工作目标 (11)2、人员方面 (11)3、设施设备方面 (14)4、环境的角度 (16)5、管理方面 (17)三、法律法规 (18)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8)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1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20)4、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20)3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附录A 机场围栏(墙)技术要求 (21)6、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T7003-95) (24)四、机场围界应急救援预案 (24)1、信息传递程序及内容 (24)2、围界应急处置程序 (25)2.1、人员入侵未冲向跑道处置过程 (25)2.2、人员入侵并冲向跑道处置过程 (26)2.3、围界动物入侵预案 (27)五、常见围界探测的产品 (27)1、光纤周界防护系统 (28)2、张力围栏入侵探测系统 (28)3、刀片线电子围栏防护系统 (28)4、振动传感光缆入侵探测 (29)5、泄漏电缆周界报警系统 (29)4旗开得胜5机场围界管理一、典型案例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案例背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08涉奥机场。
为保障好奥运会的代表进出港抵离工作,民航总局决定对天津机场进行改扩建。
工程共分三期规划,本期主要航站楼建设和部分飞行区改扩建。
2005年6月20日,飞行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确保安全,便于施工管理,在原飞行区围界内、跑道以东约260米处建临时围界。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

签发人:1.0 飞行区围界概述1.1 飞行区围界作用或功能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是用于将飞行控制区与公共区进行有效隔离。
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任何人员从围界进入飞行控制区对空防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物理防范设施。
因此,围界应具备一定的防攀扒、防钻入功能。
飞行区围界实体长度是34.8KM(不含围界上建筑物),围界内设施及其外3米的范围内是飞行区管理范围。
1.2 围界分类及技术标准1.2.1 围界的分类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1.2.2 围界的技术标准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是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规章而制定。
1.3 围界的细节描述钢筋网围界(标准围界)V型网刺圈1.4 飞行区围界分布图2.0 围界巡视及维护围界巡视的目的是保障飞行区围界设施完好,并对巡视中发现的围界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围界巡视应针对不同围界特点,及时发现围界及围界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首都机场飞行区的运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2.1 围界巡视检查围界巡视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
2.1.1 日常性检查日常性检查的目的是及时保证现有的围界与围界建设标准一致,已确保围界的完好性。
日常检查范围:围界立柱、网片及V型网、刺圈、围界底部及地梁以及围界立柱与网片之间的连接件等部位。
日常检查以工作人员每日通过徒步行走,以看的方式检查围界外观,还要对立柱及网片等关键部位用手触碰等方式进行检查。
注:人工检查Z2滑行东桥附近围界等距离滑行道中线较近的围界时,应注意避让航空器。
2.1.1.1 检查标准及措施1)刺圈2)围界立柱3)网片及V型网4)连接件5)围界底部的检查6)防窥板7)防治围界内外3米内障碍物的措施2.1.1.2 影响空防安全的情况2.1.2 季节性维护2.1.2.1 双层围界间的割草2.1.2.2 排水闸门检查1)汛期(6月1日-9月30日):每周检查两次;2)非汛期:每周检查一次;3)当启动飞行区防汛预案时,应每隔1.5小时对所辖排水闸门进行1遍检查。
民航机场围界标准

民航机场围界标准一、围界基本要求1.民航机场围界应围绕机场用地范围设置,并应根据机场的总体规划、飞行区等级以及运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2.围界应采用物理实体围栏、虚拟围栏或其他等效设施进行构建,其高度、强度、耐久性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围界应形成封闭区域,并设置出入口和通道,确保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安全。
二、围界构造1.围界应由基础、立柱、围栏或虚拟围栏等组成。
基础应牢固稳定,立柱应直立、牢固,围栏或虚拟围栏应连续、平滑。
2.围界构造应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风、雨、雪等可能对围界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风、防雨、防雪等措施。
3.围界构造应方便人员和车辆通行,同时不影响机场运行安全和各项设施的使用。
三、围界设施1.围界应设置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可视性。
2.围界应设置监控设施,对围界内外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进出人员和车辆信息。
3.围界应设置报警设施,如入侵警报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围界应设置标识设施,包括出入口标识牌、警示牌、提示牌等,以便人员识别和遵守相关规定。
四、围界标识1.围界内外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机场名称、出入口编号等信息。
2.围界内的重要设施和区域应设置相应的标识牌,标明设施名称、功能区域等信息。
3.标识牌应清晰、易读,并与背景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以便人员识别和遵守相关规定。
五、围界监控1.机场管理部门应对围界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围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监控设备应具备高清、全天候等特点,能够清晰识别人员和车辆的进出情况。
3.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4.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机场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用机场管理条例(2009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公布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机场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稳步推进民用机场发展,保障民用机场安全和有序运营,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机场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发展,提高民用机场的管理水平。
第四条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依法对全国民用机场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依法对辖区内民用机场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对民用机场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防要求编制,并与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建设和使用第六条新建运输机场的场址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
运输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运输机场场址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并对场址实施保护。
第七条运输机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手续。
第八条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由运输机场建设项目法人编制,并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者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飞行区指标为4E以上(含4E)的运输机场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飞行区指标为4D以下(含4D)的运输机场的总体规划,由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保安作业
——机场围界管理
1
小组成员:崔晟111241106
冯求静111241108
黄一鸣111241111
周成111241139
王玉瑶111241228
2
目录
一、典型案例 (6)
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 (6)
案例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成功处置了一起无关人员攀爬飞行区围界事件8
二、机场围界日常运行管理 (11)
1、日常运行的工作目标 (11)
2、人员方面 (11)
3、设施设备方面 (14)
4、环境的角度 (16)
5、管理方面 (17)
三、法律法规 (18)
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8)
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20)
4、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2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