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思维导图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题点思维导图 课件

表示陈 述语气
表示选 择关系
(2)“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无所……”可译为:没有什么……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4)“比及……”可译为:等到……的时候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2)“其……邪(耶)?其……邪(耶)?”可译为: 是……呢,还是……呢?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 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 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必备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题点4 文言翻译题——词类活用、特殊句、固定句式、18个虚词、120个实词
1、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 2、名词作一般动词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断句六法
题点2 词语常识题—— 实词推断六法、虚词(五类)、常见文学常识
题点2 词语常识题—— 实词推断六法、虚词(五类)、常见文学常识
人称代词 吾、其、尔
代词 指示代词 此、彼、其、之
疑问代词 何、安、孰
文
表范围、程度 毕、稍
言 种类 虚 词
副词
连词 介词
题点4 文言翻译题——词类活用、特殊句、固定句式、18个虚词、120个实词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精彩摘录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籍,它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份很好 的文言文学习资料。这本书不仅有详细的注释和翻译,还配有大量的例句和试 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摘录,这些摘录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够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用法。
这本书的摘录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文言文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等。这 些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够了解古代的文化和思想。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生
这些
新编
提高
古代
文化
涵盖
文言文
文言文
知识 可以
素养
高中
帮助
文学高中阅读 Nhomakorabea通过
学习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是一本为高中生量身定制的文言文学习辅导书,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本书选取了大量的古代散文、传记、史书、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言文篇章, 通过详细的注释、翻译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高中阶段的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包括虚词、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 用、特殊句式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讲解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法和词 汇,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除了知识点外,本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选文不仅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 还涵盖了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更 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思维导图”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思维导图”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杨小青
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杨小青
作者单位: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引用本文格式:杨小青“思维导图”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会议论文] 2011。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

读书笔记
感谢作者将这些经典的古文集结推荐,对我等不曾博览古书的人来说:初尝粗读、甘之如饴。 从小到大最喜欢语文课啦~记得当时新课本到手会先把语文课本翻一遍,配套的习题也会翻一遍~很高兴看到 这本合集里面我学过、背过、看过的文章占了大多数,读起来不光能够记起意思,还能够回想起当时上课、背诵、 做题的情景,总能会心一笑。还有就是一些祭文,真的会很感动一些人类的深情。 陈引驰老师这本书非常好,赏析精彩,文字简洁,这样的好书真是难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中国古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没能深入习学古文,在其间耕耘是青春岁月的一大遗憾。 高三那年,我们老师说,这一年是你们人生当中知识储备处于巅峰的一年。 ✔,(207本)《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_陈引驰,20.5万》摘录1.5小时。 文言文总体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凡小时候背过的,现在熟读亦无碍,反之,则十分勉强,只能浅尝则止, 摘抄佳句。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插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插图]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插图]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 约素。[插图]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插图]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插图]明眸善睐,辅靥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插图]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插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 兮,步踟蹰于山隅。[插图]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精彩摘录
古文观止(上)

02
寺人披见文 公僖公二十 四年
03
介之推不言 禄僖公二十 四年
04
展喜犒师僖 公二十六年
06
蹇叔哭师僖 公三十二年
05
烛之武退秦 师僖公三十 年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 三年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 公十七年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 二年
楚归晋知□成公三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 四年
祁奚请免叔向襄公二 十一年
粗略读完了一遍《古文观止》,一方面发现《古文观止》堪称最佳高中文言文辅助读物,另一方面也理解了 为什么很多工具书标明适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为很多人高中后基本学习和阅读能力是退化的。
评论本书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不像别的很多版本编者一样自作聪明在二吴原编基础上再次来一次选编,同时 本书除了原文、例行性的注释、白话翻译,对选编的文章没有画蛇添足的自以为是的分析和评判,最大程度的忠 于原编。
襄王不许请隧周语中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
01
展禽论祀爰 居鲁语上
02
里革断罟匡 君鲁语上
03
敬姜论劳逸 鲁语下
04
叔向贺贫晋 语八
06
诸稽郢行成 于吴吴语
05
王孙圉论楚 宝楚语下
申胥谏许越成吴语 春王正月隐公元年
宋人及楚人平宣公十 五年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 十九年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 年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 三年
目录分析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 年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石□谏宠州吁隐公三 年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 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 公二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 公十一年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 六年
1
曹刿论战庄公 十年
2
齐桓公伐楚盟 屈完僖公四年
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思维导图

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
概述:
2008年高考的语文科目中,文言文部分的真题考察了学生对于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这些真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要点和技巧。
主体部分:
一、汉简帛文的辅助功能
1. 汉简帛文的定义和来源
2. 《孟子·滕文公上》中的案例分析
3. 汉简帛文对于我们理解古文的帮助
二、句读与词法解释
1. 「往者十世,帝乙不忘河图」的句读和解释
2. 「伯氏,昆仑之山名」的词法解释
三、辞章与修辞手法
1. 《孟子·梁惠王下》中的辞章分析
2. 修辞手法的具体案例和解读
四、文言文的句式和句法
1. 《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句式分析
2. 文言文句法的特点和常见结构
五、阅读真题的技巧和方法
1. 真题解析:《元好问·摸鱼儿·人人尽识皆草窗》
2. 阅读文言文真题的技巧和思路
结论:
通过对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思维导图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题目涉及了汉简帛文的辅助功能、句读与词法解释、辞章与修辞手法、文言文的句式和句法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要点和技巧,对于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文言文的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图谱+真题训练)

《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思维导图:重点字词: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
拏(n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此:客居此地。
重点句子: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课内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是.日更定矣不知木兰是.女郎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D.是金陵人,客.此客.问元方(2)把“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虚词思维导图记忆版

第1 共4页18个虚词思维导图记忆版12介词,相当子、……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感叹或祈使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揣度、商量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对、对于表动作的对象于"于"相与枕藉乎舟中在表时间、地点、范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表比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形容词词尾知不可乎骤得句中表停顿哉!啊、呀气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吧、吗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呢反问语气儿寒乎?欲食乎?吗、呢疑问语气语气助词例句意义用法乎34其第三人称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他(们)第一、二人称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①我,自己②你5610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之谓也那老儿也都相见了。
也等同现代汉语的“也”副词例句意义用法也复音虚词语气助词6、句中表停断5、句末表祈使4、句末表疑问、反诘3、句末表肯定、感叹2、句末表陈述、解释1、句末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古之人不欺余也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不足为外人道也是说也,人常疑之。
1112第2页共4页13用法翻译意义例句介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②青,取之于蓝(从)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2、“在…方面”“从…中”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14 15161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的原因4、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提示停顿、表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不译3、放在主语后,提示停顿、表示判断。
近者奉辞伐罪。
不译2、用在古、今、近、昔等时间词后面,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游者众。
“......的”人、东西、事情、地方1、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人、物、事、地点等,构成名词性短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五年中考
2019(15)
2018(15)
2017(15)
2016(15)
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范围
课标推荐必背2019是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第一年必背增至21篇
2020年又取消了考纲,考试的范围又扩大了
考查形式
2017安徽省文言文比较阅读选择课外内容一篇,2018,2019延续2017文言文课外拓展的考查形式。
考察题型和考点较为稳定,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人物理解,阅读启示。
备考建议
学好每一篇课内文言文做好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积累。
养成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不断从课内向课外延展
多背诵优秀文言文,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加强练习。
课标规定初中生必背古文23篇
《论语》十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富贵不能淫《孟子>>北冥有鱼《庄子》虽有佳肴《礼记》伯牙善鼓琴《列子>>
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渊明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三峡郦道元马说韩愈
陋室铭刘禹锡
河中石兽
小石潭记柳宗元
岳阳楼记范仲淹爱莲说周敦颐湖心亭看雪
醉翁亭记欧阳修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知识拓展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常用句式
方法技巧
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翻译文言语句的原则与方法
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
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内容理解类解题方法分析写作技巧的方法课外文言阅读的方法指导。